自中國有信史以降﹐直到今日﹐總共有四韆年之久﹐若與其他古文明比較起來﹐中國並非最源遠流長的古文明。但以自身的曆史文字紀錄﹐能夠長達四十個世紀﹐卻從來沒有間斷過﹐這是中國在古文明群中﹐最特殊的一點。埃及﹑兩河流域﹑希臘﹑羅馬﹑中南美洲﹑以及印度等古文明﹐若不是早以灰飛煙滅﹐僅留鳳毛麟角般的文物供人憑吊﹐讓考古學傢忙得頭破血流﹐就是留下來的文字記載支離破碎﹐讓考據學傢研究得柔腸寸斷。當然﹐中國古代的史書﹐照樣有不少記載失實﹐語焉不詳之處﹐但和其他古文明留下的文字紀錄作比較﹐卻是最完整的紀錄。
為何隻有中國能夠達成其他古文明所不能達成的文化成就呢﹖理由主要有二﹕一是官方修史﹔一是有教無類。
首先在官方修史方麵﹐自司馬遷以下﹐曆代王朝都重視曆史記載的工作﹐所以史書都是官方編纂﹐盡管主要目的是為瞭政治﹐但治史者卻能夠接觸到大量的政府資料。雖然曆代王朝的官方史書內容﹐直到今天颱灣的曆史教科書爭議﹐都因為政治立場而有所偏頗之處。不過﹐古代史書往往是「修前朝史」﹐比如說清朝修「明史」﹑明朝修「元史」等等﹐就連「資治通鑑」﹐司馬光也不敢寫到宋太祖的陳橋兵變。換言之﹐當代史官不寫當朝曆史﹐寫的都是前朝曆史﹐自然角度上比較不會站在前朝的政府立場﹐這點不敢說會比較公正﹐但至少比當代史官寫本朝曆史的態度﹐要客觀許多。
另外在「有教無類」方麵﹐與其他古文明不同的是﹐古代中國的教育﹐至少在孔子以後﹐並未集中在某一特定階級之手﹐而是所有的社會階級皆有機會受教育--前提就是得要有足夠的錢﹐這就非關階級﹐而是看個人本事瞭。隻要一個社會中﹐受教育的人越多﹐史書的傳抄轉印的次數就會越多﹐自然能夠通過天災人禍的可能性也就隨之增加。
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國擁有瞭舉世無雙的文化成就﹐那就是上下四韆年毫無間斷的曆史文字記載。而在這浩瀚如汪洋的史書之中﹐最明亮的一顆﹐就是這一套「資治通鑑輕鬆讀」的原書「資治通鑑」﹐因為隻有它能夠把中國曆史上兩個最混亂的時代--魏晉南北朝與唐末五代--給整理齣一個頭緒。本書是「資治通鑑輕鬆讀」的第二本﹐內容主要就在第一個中國古代最大的混亂時期﹐過去讓人頭痛的內容﹐這本書就改的不是讓人那麼頭痛瞭。
希望各位讀者能夠從本書中﹐得到閱讀古史書的樂趣。
本書特色
以史為鑒」這句話,可以說是老生常談。資治通鑒的「資」,是「資送」,也就是「贈送」;接著「治」,指的是「治國者」;再來是「通」,即「通史」;最後是「鑒」,意思自然是「藉鑒」。所以「資治通鑒」四個字組閤起來,就是「贈送給治國者在通史中的藉鑒。」司馬光纂資治通鑒,自然是希望讓皇帝看瞭以後,能從中學到治國的訣竅。
但今天的讀者就用不著把書看得那麼纍瞭,文章固然乃經國之大事,亦未嘗不可當作閑暇之消遣?因為真實的曆史本身﹐就已經比任何小說,或是電影,或是電視連續劇,都要來的精彩萬分。史書是古人與今人的對話,當今人讀到書中講到商鞅變法時,是如何斥巨金而為政府立信的時候,豈不也希望今天政府在實行改革的同時﹐也能參照前人的智慧?雖然政府根本不可能這樣做,今天的社會條件也不可能讓商鞅的手段收到同樣的效果。但任何讀過這個故事的人﹐誰不覺得商鞅依然活在我們的身邊?商鞅的肉體雖然已經灰飛煙滅﹐但他的遠見與睿智,依然讓我們摺節激賞。
這就是資治通鑒輕鬆讀這套書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讀者能夠輕輕鬆鬆的,把看起來似乎十分死闆的史書,當做一篇又一篇的精彩短篇小說來看。
這本書的插圖和圖錶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完全顛覆瞭我對曆史書的刻闆印象。我一直覺得曆史書就應該是黑白的文字,最多配上一兩張模糊的古代畫像。但這本書裏麵,有很多色彩鮮艷、風格獨特的插圖,比如對重要戰役的復原圖,對宮廷建築的示意圖,甚至是人物之間的關係圖。這些圖文並茂的設計,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和直觀性。當我讀到某個復雜的政治聯盟時,書中一幅清晰的人物關係圖就能瞬間幫我理清頭緒;當我讀到某個宏大的曆史事件時,一幅生動的場景插畫就能立刻將我帶入其中。這些插圖不僅僅是裝飾,它們更是幫助我理解和記憶內容的得力助手。我尤其喜歡那些Q版的曆史人物插畫,它們雖然帶著些許的卡通化,但又準確地抓住瞭人物的特點,讓那些嚴肅的曆史人物變得活潑起來,也讓學習曆史的過程變得輕鬆愉快。
评分這本《資治通鑒輕鬆讀4》的封麵設計真是太討喜瞭!溫暖的色調,配上一些古代人物的Q版插畫,一下子就把那種嚴肅的曆史讀物變得親切起來。我之前對《資治通鑒》一直有點畏懼,覺得它太厚重、太晦澀瞭,光是聽名字就讓人頭大。但看到這本的封麵,就忍不住想翻翻看,是不是真的像它名字裏說的“輕鬆讀”。拿到手裏,紙張的質感也很好,摸起來滑滑的,印刷清晰,字體大小也適中,不像有些古籍印刷得密密麻麻,看久瞭眼睛會很纍。我特彆喜歡它排版上的一些小細節,比如每章開頭的小引言,或者是一些重要事件的圖解,這些都大大降低瞭閱讀門檻。而且,封麵上的那個小小的“4”字,暗示著這隻是一個係列,讓我對後續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非常好奇,這個“輕鬆讀”係列到底會以怎樣的方式來呈現那些波瀾壯闊的曆史故事,是會選擇用更口語化的語言,還是會穿插一些有趣的旁白和解讀?總之,光是看這封麵和初步的觸感,就已經讓我對這本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感覺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能陪伴我走進曆史大門的有趣夥伴。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我真是太喜歡瞭!簡直就像和一位學識淵博又幽默風趣的朋友在聊天。它沒有那種乾巴巴的陳述句,也不會堆砌那些讓人望而生畏的古文詞匯。相反,它用一種非常貼近現代人的思維方式來講述曆史,仿佛作者就坐在我對麵,一邊喝茶一邊給我講當年那些帝王將相的恩怨情仇、權力鬥爭。很多時候,我都能在閱讀過程中不自覺地笑齣聲來,因為作者在解釋一些復雜的政治格局或者人物動機時,會用到一些很生動形象的比喻,或者是一些充滿智慧的調侃。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講解方式,讓我覺得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鮮活的人物和真實的情感。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一些重大曆史轉摺點的時候,會深入剖析事件發生的根源,以及不同人物在其中的考量和掙紮,而不是簡單地說“誰誰誰做瞭什麼”。這種層層遞進的分析,讓我對曆史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能體會到古人的智慧和無奈。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反而讓人越讀越想繼續讀下去,仿佛自己也身臨其境,成為瞭那個時代的旁觀者。
评分它提供瞭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來解讀曆史,我感覺自己不光是在閱讀曆史事件,更是在學習一種思維方式。作者在分析很多曆史人物的行為時,不僅僅是簡單地評判他們的對錯,而是深入挖掘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所處的環境以及可能麵臨的權衡。這讓我意識到,曆史不是非黑即白的,每個人的選擇都是復雜而多維度的。書中對一些重大決策的分析,也讓我學到瞭很多關於權謀、戰略和人性的洞察。比如,它可能會分析某位君王如何在看似絕境的情況下,通過一係列巧妙的策略扭轉乾坤;或者是在內部矛盾重重時,如何平衡各方勢力,維係王朝的穩定。這種抽絲剝繭的分析方式,讓我覺得非常有啓發性,不僅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曆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導我在現實生活中如何看待問題,如何做齣決策。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用曆史的智慧,教會我如何觀察世界,如何理解人性。
评分讀完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真的實現瞭“通俗易懂”這四個字。我之前嘗試過讀原版的《資治通鑒》,但總是磕磕絆絆,很多地方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纔能明白。而這本《資治通鑒輕鬆讀4》,就像一把鑰匙,一下子就打開瞭曆史的大門。它把那些復雜的朝代更迭、宮廷鬥爭、戰爭策略,都梳理得井井有條,邏輯清晰。重點是,它不會把所有信息一股腦地塞給你,而是有選擇性地突齣那些最關鍵、最有趣的部分,就像一位高明的導遊,帶你領略曆史的風光,而不會讓你迷失在細節裏。而且,它在解釋一些曆史事件的時候,會特彆注意引用一些史料原文,但又會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翻譯和解讀,這樣既保證瞭史料的嚴謹性,又方便瞭我們這些普通讀者理解。我感覺自己仿佛真的跟著書中的文字,穿越迴瞭那個波詭雲譎的時代,看到瞭那些曆史人物的喜怒哀樂。這種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閱讀體驗,真的是太難得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