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最卓越的性靈導師剋裏希那穆提最完整、最容易入門的精選作品
你可曾安靜地坐著,不專注於任何事物,也不費力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祥地坐著?這時你會聽到各式各樣的聲音、會聽到遠處的喧鬧聲,以及近在咫尺的細微聲響,這意味著你把所有的音聲都聽進去瞭,你會發現自己的心在不強求的情況下産生瞭驚人的轉變。這份轉變裏自有美和深刻的洞識。
在閱讀剋裏希那穆提的《生命之書》的時候,感覺上你和他就好像朋友,在某個晴朗的日子裏坐在公園裏談人生、談內心的問題、探究存在的本質。你不懂人生為什麼充滿睏難?為什麼人類高度發展的心智反而讓生活變得毫無意義,使得每天的日子都變成一種摺磨?也許人們會上教堂、追隨政治或宗教領袖,但在日常生活中內心還是充滿著擾動;某些時刻也許會齣現短暫的喜悅或快樂,但生活始終佈滿著烏雲。
但在《生命之書》中,剋裏希那穆提不會告訴你答案,他隻提齣問題,因為一旦你瞭解問題便能得到解答。實相隻能靠自己去探索,隻有如此,人們纔有可以在生活裏展現齣這最深的實相;你可以在每一個剎那的思想、關係、言語、姿態、微笑及淚水中發現它,如果我們都能發現它並且活齣它,那麼我們就會變成真正富有創造力的人
本書是剋氏作品的精選集,許多內容是颱灣讀者過去從沒機會閱讀到的。對尚未接觸剋氏思想的人來說,本書是內容最完整、最容易入門的默觀題材。對已經入門的讀者而言,本書釐清瞭許多剋氏教誨中讀者容易感到睏惑及麯解的部分。
作者簡介
剋裏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1895-1986)
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卓越的性靈導師,他在十四歲時被「通神學會」的通靈人認為是擁有最純淨靈光的彌賽亞候選人。1925年他悟道,但四年後他解散瞭信徒為他成立的宗教機構,退齣「通神學會」,並且宣布有生之年不再成立任何形式的組織,他認為,真理不存於任何人為的組織中,純屬個人的瞭悟。捨棄所有的形式之後,剋氏真正開始光華四射,走遍各國演講、傳播他的教言,幫助人類從無端的恐懼和無知當中徹底覺醒和解脫。赫胥黎、亨利.米勒、卓彆林等當代重要知識份子都樂於與他交遊。自願追隨的門徒將剋氏的教誨整理、紀錄後齣版成70多種著作,流傳至今。
譯者簡介
鬍因夢
名演員、作傢與譯者,現從事身心靈的整閤研究與治療。近二十年來,鬍因夢引介多位心靈導師至華人世界,如:剋裏希那穆提、肯恩.威爾伯、佩瑪.丘卓及阿瑪斯等。譯作有:《與無常共處》、《當生命陷落時》、《轉逆境為喜悅》、《存在禪》、「鑽石途徑係列」(以上均為心靈工坊齣版)、《剋裏希那穆提傳》、《恩寵與勇氣》等近二十本書。
導言
你就是這本《生命之書》……
剋裏希那穆提在一九三四年曾經說過:「你為什麼隻想做書本的學生,而不想做人生的門徒?若是能在周遭的環境裏發現孰真孰假,你自然會知道什麼是實相。」他不斷地指齣,隻有這本思想無法操縱的「生命之書」,這本永遠在變化、充滿活力的著作,纔是值得閱讀的。其它的都隻是二手資訊罷瞭。無窮的經驗、深植於內心的恐懼、焦慮、痛苦、快樂及人類數韆年來所纍積的信念,全都在你的內心深處,你就是這本「生命之書」。
剋在演講時通常以「聆聽」這個主題做為開場,接著便提齣講者與聽者之間的關係,最後涉及的則是自然浮現的人生議題。本書便是按照這樣的順序編排的。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六年間剋的大限已近,這時他的講題開始轉嚮創造及全新的生活方式,本書也有跟這些主題相關的文摘。
他的視野涵蓋瞭人類所有的情境,人生的每一個麵嚮在他的眼底都是息息相關的。本書呈現齣每週七個不同的主題,讀者若想深入探索其中的任何一個主題,歡迎你查閱與它們相關的原始著作。
一九二九年剋展開瞭他此生的公開演講,赫胥黎形容他的見解是「真正的大傢之言」。他對於實相及自由本質的探討,結集成瞭暢銷數百萬冊的演說及對談?,目前已經譯成四十國語言。
剋雖然生性害羞與謙遜,卻不厭其煩地為大眾宣講瞭數韆迴沒有草稿的演說,其中最重要的主題就是:任何人都可能在沒有外力幫助的情況下,發現每個當下的實相。他的演說涵蓋瞭個人及社會所有衝突的根由。完整而深入地覺察我們每個當下的行為,乃是轉化我們自己以及社會的必要行動。有人曾經問他為什麼要演說,他想達成的目標到底是什麼,他答道:「我想告訴你們的,或許隻是去發現實相是什麼,但不是經由某種修行體係而達成的。若是能靠自己去探個究竟,那麼所有的人都可以在生活裏展現齣這最深的實相……。實相是無法纍積的,凡是能纍積的東西總有一天會衰萎,而實相是不會衰萎的。你可以在每一個剎那的思想、關係、言語、姿態、微笑及淚水中發現它。如果你我都能發現它,並且活齣它來──活齣它就等於是發現它──那麼我們就不會變成膚淺的傳教士;我們會變成真正富有創造力的人──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富有創造力的人。我想這就是我要演說的原因,或許這也是你們會來聽講的原因。」
「這些演說隻提齣問題,但不給予解答。因為瞭解問題就能得到解答。」人們經常嚮他提齣問題,他的迴答永遠是:「讓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這樣的方式往往能啓動人們探索的意願,而不是立即找到一個簡單的答案。對剋而言,去推敲一個問題可以為探索帶來動力,因此本書的文摘應該被視為嚮讀者提齣的問題,而非立即到手的答案。
剋曾經說過:「這些演講的目的是為瞭與聽者交流,而不是灌輸一堆的觀念。觀念永遠無法改變我們的心,也無法帶來真正的領悟。如果我們可以在同一時間、同一層次上達到真正的交流,便可能齣現超越傳教的深度理解………因此這些演說不是在有意無意地說服你們或勸阻你們。」剋演講的風格非常簡單,他既不想做上師,也不想做循循善誘的宗教導師,更不屬於任何組織或教派,但人們越來越渴望聽到他清晰而原創的教誨。他過世之前的演講對象已經遍及歐洲、北美、南美、澳洲和印度。
本書節錄瞭一九三三至一九六八年間已齣版或未齣版的演說、對談及著作。剋的第一本暢銷書《教育與人生的意義》,乃是在加州?歐亥的一棵老橡樹下完成的著作,第二本書《最初與最終的自由》,則是在一九五三至一九五四年間由哈波與羅齣版社發行的。
《生活導論》則是剋在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五年間以手寫的方式紀載下來的,內文在齣版時未更動過一字。這本書是剋氏與前來探訪他的友人的對談日記,因此你會有一種和朋友一起無懼地探究人生的感覺。書中的這幾篇文摘,約略地描述瞭當時的地點、景觀和周遭的動物,從大自然的美景逐漸轉入對內在的睏惑、焦慮及信念的探索。某些訪談錄並沒有收在《生活導論》的三本集子裏,所以在本書中它們是第一次齣現。
《迎嚮人生》及《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都是由剋氏的友人瑪麗?樂琴絲在一九六三至一九六四年間編撰的,負責發行的齣版社也是哈波與羅。這兩本書是剋氏與年輕人的問答紀錄,現在已經被視為宗教和文學領域的經典之作。
在人們理解實相和認識自己的過程中,剋從不認為自己的角色有多麼的重要和必要。某迴他對聽眾說:「講者的話語本身並沒有什麼重要性。真正重要的是,聽者的心必須毫不費力地覺知自己一直處在理解的狀態。如果不瞭解而隻是聽一些錶麵的話語,那麼我們勢必會帶走一堆的概念,然後便根據它們而建立日常生活的模式,過著所謂的精神生活。」
一九八一年他曾經說過:「我們就像朋友一樣,在某個晴朗的日子裏坐在公園裏談人生,談內心的問題,探究存在的本質,並且嚴肅地問自己人生為什麼睏難重重?為什麼我們高度發展的心智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毫無意義?一切都好像隻是為瞭生存似的?每天的生活為什麼會變成一種摺磨?也許我們會上教堂、追隨一些政治或宗教領袖,但日常生活總是充滿著擾動;雖然某些時刻也會齣現短暫的喜悅或快樂,但生活始終佈滿著烏雲。你和講者是本著朋友的情誼來探討這些問題的,因此彼此的心中有關懷,有誠摯的情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有沒有可能活在沒有煩惱的狀態裏。」
坦白說,一開始我拿到這本書,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市麵上關於冥想、心靈成長的書太多瞭,很多都大同小異。但《生命之書》真的給瞭我很大的驚喜。它並沒有用那些高深的理論或者復雜的技巧來“嚇唬”讀者,而是用非常貼近生活的語言,分享瞭許多簡單易行的方法。我尤其喜歡其中一些關於“覺察呼吸”和“觀照身體感受”的部分,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一旦開始實踐,就會發現其中蘊含的巨大力量。每天隻需幾分鍾,就能讓我在喧囂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寜靜。而且,這本書的編排非常有邏輯性,循序漸進,每天的內容雖然獨立,但整體又形成一個連貫的體係,讓人感覺是在一步步地深入探索。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平靜並非來自外界的改變,而是源於內心的轉化。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的很有質感,封麵是那種淡雅的藍色,上麵印著一些淡淡的金色綫條,感覺很舒服,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我收到的時候,包裝也很細緻,完全沒有磕碰的痕跡。打開書頁,紙張的觸感也非常棒,不是那種光滑得有點滑膩的感覺,而是帶著一點點自然的紋理,翻閱起來不會有廉價感。內頁的排版也很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非常舒服,即使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覺得疲勞。而且,它采用的是那種可以180度平攤的設計,這點對經常需要邊看邊做的讀者來說太友好瞭,不像有些書一翻就閤上,很惱人。書的整體大小也很適閤攜帶,放在包裏不會顯得太笨重,隨時隨地都可以拿齣來翻閱。我特彆喜歡它的標題“生命之書”,感覺就充滿瞭力量和智慧,而“365日的靜心冥想”更是點齣瞭核心內容,讓我充滿瞭期待。光是看這本書的外觀,就已經被深深吸引瞭,迫不及待想開始我的靜心之旅。
评分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它的“陪伴感”。它不是那種會強硬地灌輸你什麼道理的書,而是像一位溫柔的朋友,在你需要的時候,靜靜地陪在你身邊。每天打開一頁,感覺就像開啓瞭一段屬於自己的小時光。裏麵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字字句句都直擊人心,用一種非常平和、包容的方式,引導你去覺察自己的情緒,去感受當下的存在。我發現,以前那些睏擾我的小煩惱,在每天的閱讀和反思中,好像慢慢地就化解瞭,不再那麼糾結。它讓我學會瞭去傾聽內心的聲音,去理解自己,而不是一味地要求自己做到完美。有時候,即使隻是讀到一句話,也能帶來一陣清流,讓緊綳的心弦得到舒緩。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我最看重的。它不是速效藥,而是滋養心靈的甘露,一點一滴地滋養著我,讓我變得更加平靜和從容。
评分我是一名全職媽媽,每天的生活都被孩子和傢務填滿,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讀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種奢侈,也是一種必須。每天清晨,在孩子還沒醒來的時候,我都會偷偷爬起來,泡一杯茶,然後翻開這本書。短短幾分鍾的閱讀,就像是給自己注入瞭一劑能量,讓我能夠更好地去麵對一天的挑戰。書中的一些內容,比如“接納不完美”、“感恩當下”,給瞭我很大的啓發。以前我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對孩子、對傢人、對自己都充滿瞭愧疚。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接納纔是成長的第一步。它讓我學會瞭溫柔地對待自己,也讓我更有力量去愛身邊的人。雖然無法每天都抽齣很多時間,但每天一點點的積纍,已經讓我感覺到瞭明顯的變化。
评分這本書就像是打開瞭一扇窗,讓我看到瞭內心更廣闊的世界。它不是教你如何“成功”或者“緻富”,而是引導你去發現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我最喜歡的是那些關於“愛自己”和“與世界連接”的篇章。它讓我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值得被愛。而當我們開始嚮內探索,去關照自己的內心時,也會更容易感受到與他人、與自然的連接。這種連接感,讓我不再感到孤單,也不再那麼焦慮。書中的一些小練習,比如“寫下感恩清單”或者“觀察周圍的色彩”,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卻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我感覺自己變得更加敏感,也更加懂得欣賞生活中的美好。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書,每次翻開,都能有新的領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