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资讯、通信技术如何发达,只要资讯输入电脑的方式没有自动化,则无法有飞跃的发展。本书对于RFID原理、应用与国际市场动向和标准化有详细的介绍。不但如此,本书对于RFID的相关法律规范也有涉及到;在图文方面有详细之解说,可使读者建立清晰的观念。
第1章 RFID的基础知识1.1 概 要1.1-1 所谓RFID1.1-2 RFID的定义1.1-3 资讯系统的简化1.2 RFID的多样性1.2-1 各种形态的RFID1.2-2 RFID通讯方式1.2-3 广泛的RFID用途1.3 RFID与其用途1.3-1 人所持有之用途1.3-2 附着于物品的用途1.3-3 附着于移动物品之用途1.4 作为自动辨识系统的RFID1.4-1 与条码、二次元符号的特性比较1.4-2 与OCR的特性比较1.4-3 与磁卡的特性比较1.4-4 与生物识别晶片(biometrics)的特性比较1.5 受期待的RFID1.5-1 大规模系统的计画1.5-2 国际的标准化1.5-3 自动辨识技术的使用区别1.5-4 资源回收的架构
第2章 扩展RFID的未来2.1 概 要2.2 RFID的标准化动向2.3 应用的标准化动向2.4 RFID的国际市场动向2.5 RFID的日本国内市场动向2.6 RFID的未来2.7 本章结语
第3章 RFID的原理和特征3.1 原理和传送方式3.1-1 传送方式3.1-2 记忆媒体3-1-3 各传送方式和特征3.2 防止冲突(anticollision)3.3 电磁结合方式和其特征3.3-1 系统架构3.3-2 读出/写入器的发信动作3.3-3 读出/写入器的收信动作3.3-4 调变方式3.3-5 电磁结合方式的特征3.3-6 电磁结合方式的适用例3.3-7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3.4 电磁诱导方式和其特征3.4-1 电磁诱导方式的动作概要3.4-2 电磁诱导方式的特征3.4-3 电磁诱导方式的适用例3.4-4 使用上的注意事项3.5 电波方式和其特征3.5-1 电波方式的动作概要3.5-2 电波方式的特征3.5-3 电波方式的适用例3.5-4 使用上的注意事项
第4章 电波法和标准化4.1 RFID的相关法律4.1-1 电波法4.1-2 电波对人体的影响4.1-3 EMC(电磁两立性)4.1-4 机器的安全性4.2 国际标准化的技术状况4.2-1 RFID的标准化之必要性4.2-2 RFID的标准化之状况4.2-3 动物用RFID(ISO11784、11785、14223)4.2-4 海上货柜用RFID(ISO10374、18185)4.2-5 「物」的管理用RFID
第5章 RFID的应用事例5.1 概 要5.2 RF卡的应用事例之动向5.3 RF标签的应用事例之动向5.4 主要应用事例的分类5.5 事例集5.5-1 应用在产品生产线上5.5-2 应用在汽车生产线的管理系统(主动标签(activetag))5.5-3 应用在地下埋设阀门(valve)的管理系统5.5-4 应用在卷线(coiling)的管理系统5.5-5 应用在洗衣店的衣服管理系统5.5-6 应用在回转寿司的计费系统5.5-7 应用在娱乐设施5.5-8 股东的共通优待点数系统5.5-9 应用在进出场的管理系统5.5-10 电气锁的设定系统5.5-11 进出室管理系统 WebIO的应用5.5-12 进出场管理系统 应用在股东大会的管理系统5.5-13 RF标签应用在行动电话(应用在电波广告)5.5-14 上下班管理系统
第6章 RFID的基本用语附录附录1诱导式读写通信设备RFID(13.56MHz)运用指导方针附录2RFID的市场动向附录3-1社团法人日本自动辨识系统协会机构图附录3-2RFID部会参加企业一览附录3-3RFID专门委员会会员企业一览
这本书的纸质非常好,印刷质量也很高,拿在手里有一种精致的质感。我是一名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我的专业方向是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在我的学习过程中,RFID技术一直是我非常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详细介绍RFID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电磁耦合、射频通信等关键概念。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RFID标签(如微带天线标签、偶极子天线标签等)的设计和性能分析。同时,对于RFID读写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控制,我也希望能够有所了解,包括微控制器的选择、射频前端的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算法等。书中对RFID系统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评估方法和测试方法,也将为我的实验研究提供指导。我希望能够从这本书中获得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为我未来的毕业设计或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科技感,但又不失学术的严谨。我是一名项目经理,负责管理企业的信息化项目。最近,公司考虑在仓储管理和资产追踪方面引入RFID技术,我需要一本能够让我快速了解RFID技术优势、技术挑战以及实施细节的书。这本书的标题“RFID原理与应用”正好符合我的需求。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RFID技术如何提升仓储管理的效率,例如自动化入库、出库、盘点,减少人工错误,提高库存准确性。同时,我也期望书中能够深入讲解RFID技术在资产追踪方面的应用,例如如何为设备、工具、车辆等资产赋予唯一标识,实现实时定位和状态监控,从而提高资产利用率,降低丢失风险。书中关于RFID系统部署的各个环节,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系统集成到后期运维,我都希望能够有详细的介绍和指导。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RFID项目实施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帮助我规避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率。
评分作为一名对新技术充满好奇的在读博士生,我在撰写关于智能制造的论文时,多次遇到了RFID的身影。我需要了解RFID是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物料追踪、在制品管理、成品追溯以及设备状态监控的。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RFID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方面的具体作用,并提供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支撑。例如,我希望了解RFID标签如何嵌入到产品或零部件中,如何在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被自动识别和记录,从而实现全流程的可追溯性。我也对RFID系统如何与MES(制造执行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等其他企业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协同作业,感到非常感兴趣。书中对于RFID安全性的探讨也至关重要,我需要了解如何防止RFID数据被窃取、篡改或伪造,以及如何保护用户隐私。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应用案例,为我的学术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并激发我新的研究思路。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设计都非常舒服,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惫。我是一名系统集成工程师,日常工作就是将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整合到客户的现有IT架构中。最近,我接到一个为大型连锁超市构建智能化库存管理系统的项目,RFID技术被认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此,我需要一本能够让我全面理解RFID技术,并掌握如何在实际项目中落地实施的书。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RFID系统的架构设计,包括中心服务器、数据库、网络通信、客户端应用程序等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我也对书中关于RFID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的流程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如何通过RFID数据来优化库存水平、减少缺货损耗、提高销售效率。书中对于RFID系统安全性,包括物理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的考虑,也是我关注的重点,我希望了解如何保护RFID设备免受物理损坏,以及如何保证RFID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我对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系统集成案例,展示如何将RFID系统与其他企业系统(如ERP、POS)无缝集成,具有很高的期待。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的厚度所震撼,这厚度预示着内容之详实,绝非泛泛之谈。我是一名刚入行的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我的主要工作方向是物联网设备的开发。最近,我的项目组正在考虑引入RFID技术来取代传统的条形码扫描,以提高盘点效率和数据准确性。我深知RFID在物联网领域的重要性,但对于其核心原理,我始终觉得欠缺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本书的书名——“RFID原理与应用”,恰好点明了我最需要学习的内容。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RFID的电磁耦合原理,解释为什么标签能够通过读写器的电磁场获得能量并进行通信。我也非常关注书中对于不同RFID标准(如ISO 14443, ISO 15693, EPC Gen2等)的介绍,了解它们在通信协议、数据格式、加密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劣势和适用范围。此外,对于RFID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信号干扰、多标签碰撞、数据安全等等,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和优化建议。我期待书中能够有详细的案例分析,展示RFID技术是如何解决实际业务痛点的,比如在零售、物流、资产管理、门禁控制等领域的成功实践。
评分我是一名资深的IT项目经理,负责过多个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升级项目。在近期的项目评估中,RFID技术作为一种提升资产管理和供应链效率的潜在解决方案被多次提及。我需要一本能够让我快速了解RFID技术的核心价值、技术可行性以及实施风险的书籍。这本书的标题“RFID原理与应用”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RFID技术相对于传统标识技术(如条形码、二维码)的优势,例如无需人工干预、可重复读写、远距离通信、多标签同时识别等,以及这些优势如何转化为实际的商业价值。我也期望书中能够提供关于RFID系统部署的详细指南,包括项目规划、设备选型、系统集成、人员培训、后期维护等关键环节,帮助我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挑战。书中对于RFID技术在不同行业(如零售、医药、航空、国防等)的应用深度解析,也将为我提供宝贵的参考,帮助我在评估和选择RFID解决方案时,能够更加全面和有针对性。我对书中能够阐述清楚RFID技术的成熟度、标准化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也抱有很高的期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专业,整体风格严谨而大气。我是一名专业的IT培训讲师,负责为企业员工提供新技术培训。最近,我收到了很多关于RFID技术培训的需求,因此我需要一本内容权威、体系完整、适合教学的书籍。这本书的“原理与应用”定位非常准确,能够满足我教学和学员学习的双重需求。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RFID技术发展历程,介绍其关键里程碑和技术演进。在原理部分,我希望能够看到对RFID工作频段(LF, HF, UHF, Microwave)的详细解释,以及它们在通信距离、数据传输速率、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和适用场景。在应用部分,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丰富的行业案例,并对每个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其面临的挑战、RFID的解决方案、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RFID系统设计、实施和维护的最佳实践,以及常见的技术难点和应对策略,这将极大地帮助我构建高质量的RFID技术培训课程。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非常精美,封面设计简洁大方,透着一股严谨的学术气息,但又不失现代感。书脊上的书名“RFID原理与应用”几个字印刷得清晰而醒目,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给人一种内容充实的感觉。我之所以对它产生兴趣,是因为我最近在工作中接触到一些涉及自动化仓储和智能物流的项目,而RFID技术在这些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虽然我有一些基础的电子工程知识,但对于RFID这个相对新兴的领域,还感到有些陌生,希望能通过这本书系统地学习它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在不同行业中的实际案例,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工作挑战。我对书中会详细介绍的RFID的各种组成部分,比如标签(Tag)、读写器(Reader)、天线(Antenna)和中间件(Middleware)等,充满了期待。特别是标签的种类繁多,比如有源标签、无源标签、半有源标签,它们在供电方式、通信距离、成本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我很想了解它们各自适合的应用场景。同时,对于读写器的工作方式,如何与标签进行数据交换,以及不同频段(如低频、高频、超高频)的RFID在性能和应用上的区别,也是我迫切想要弄清楚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配合丰富的图示和原理图,来解释这些复杂的概念,而不是简单地堆砌术语。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涵盖了RFID技术的方方面面。我是一名在读的工业工程专业研究生,我的研究方向是供应链管理优化。RFID技术作为一种能够实现物品实时追踪和数据采集的关键技术,在提升供应链的可见性和效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RFID技术如何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例如在供应商管理、入库、出库、在途追踪、客户交付等环节,如何通过RFID技术实现自动化、无纸化和实时化的数据管理。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关于RFID系统在供应链中应用的效果评估方法,以及如何通过RFID数据来分析和优化供应链的运营绩效。书中关于RFID技术在应对供应链中断、提高物流响应速度、减少库存成本等方面的案例分析,将对我撰写论文和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关于如何利用RFID技术构建更智能、更高效、更具韧性的供应链的深刻见解。
评分我是一名对新兴技术颇感兴趣的自由职业者,常常需要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最近,我收到了一些关于RFID在防伪溯源、智能交通、甚至个人健康监测领域的咨询。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是及时雨。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构建一个关于RFID的全面知识体系,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建议。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讲解RFID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通信协议,特别是数据编码、传输速率、错误校验等细节。我也对书中关于RFID天线的设计和工作原理非常好奇,了解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天线如何影响通信距离和信号强度。另外,对于RFID在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追踪商品流通环节、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等方面的应用,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技术实现路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原理,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操作指导,让我能够快速掌握RFID技术的应用精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