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一个地方,就必须先从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开始!
有鑑于此,本书以生动的园区导览、有故事的建筑、及寓教于乐的手作DIY,带领大小朋友一起了解芭比娃娃的起源到袖珍模型的发展,手抄造纸到传统艺术表演,订作木屐到玩陶捏土,各种丰富的知识与有趣的体验,一口气满足大小朋友的需求。
全书精选全台湾二十九家最适合亲子共游的博物馆、美术馆,细分「社会自然」、「美术工艺」及「饮食文化」三大主题博物馆,图文并茂,资讯详载,让参观博物馆不单只是走马看花!
作者简介
刘大纹
刘大纹,从事文字编辑工作十余年,曾任出版社主编、资讯业数位内容企划,着有《筑一个咖啡馆的梦》、《开一家自己的个性店》。
摄影简介
尹志翔
尹志翔,业余摄影师,认为画工程图和按快门都是一门艺术,喜欢骑着自己组装的行家级自行车,驰骋于大自然,捕捉剎那间的永恆。
Part1.社会自然
01.儿童探索馆
02.国立台湾博物馆
03.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
04.台北故事馆
05.台北县立十三行博物馆
06.台北县立黄金博物馆
07.阳明海洋文化艺术馆
08.中正航空科学馆
09.高铁探索馆
10.香蕉新乐园、台湾故事馆
Part2.美术工艺
01.树火纪念纸博物
02.袖珍博物馆
03.杨英风美术馆
04.琉园水晶博物馆
05.苏荷儿童美术馆
06.台北县立莺歌陶瓷博物馆
07.朱铭美术馆
08.泰山乡娃娃产业文化馆
09.新竹市立玻璃工艺博物馆
10.白米社区木屐博物馆
11.国立传统艺术中心
12.广兴纸寮
Part3.饮食文化
01.郭元益糕饼博物馆
02.大黑松小俩口牛轧糖博物馆
03.剑湖山世界咖啡博览馆 & 全球茶艺博览馆
04.台湾盐博物馆
05.七星柴鱼博物馆
这本《主题博物馆亲子游》简直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最棒的一本书之一了!作为一名喜欢带着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母亲,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规划高质量亲子时光的书籍,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甚至超越了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旅游指南,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带娃达人”在分享她的独家秘籍。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并没有一味地推荐那些人满为患的热门景点,而是花了不少篇幅介绍那些充满创意和独特主题的博物馆,例如那个以“声音”为主题的博物馆,听起来就非常吸引人,我相信这样的体验对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是极好的。书中对于每个博物馆的介绍都非常细致,不仅包含了基本的参观信息,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大量关于如何将参观过程转化为一次有趣的学习经历的建议。我特别欣赏书中提出的“博物馆探险家”的概念,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参观目标,寻找特定的展品,就像进行一场知识的寻宝游戏。这种将学习过程游戏化的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不少博物馆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比展品本身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文化的传承。
评分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一下我对《主题博物馆亲子游》这本书的感受,这本书就像是给所有像我一样,在带娃出门旅行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的家长们量身定做的。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把“玩”和“学”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不像很多导览书那样,只是简单罗列展品和开放时间,《主题博物馆亲子游》更侧重于如何让孩子在参观过程中真正地投入进去。比如,在介绍某个自然博物馆时,它会给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孩子在观察中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讲解的建议,帮助家长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情境式学习”的章节,它鼓励家长在参观前,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相关的绘本,或者观看一些纪录片,提前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好奇的种子,这样到了博物馆,孩子就会更有针对性地去寻找答案,参观的动力会更足。这本书还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给出不同的参观建议,比如对于小一点的孩子,会更侧重于感官体验和互动;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这种“因材施教”的设计,让这本书的实用性大大增强,不再是“一刀切”的模式。
评分最近我抽空翻阅了《主题博物馆亲子游》,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场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希望给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博物馆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然而,如何让博物馆之旅真正地“活”起来,而不是流于形式,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主题博物馆亲子游》这本书,就如同及时雨一般,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路和方法。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情境式引导”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要去哪里,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如何去“问”,如何去“思考”。比如,在参观某个历史博物馆时,书中建议我们可以提前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然后鼓励孩子去寻找展品中能够印证这些事件的线索,这样,那些静止的展品就会立刻“活”起来,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书中还提供了一份详细的“博物馆游玩清单”,上面列举了许多实用的小贴士,比如如何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展馆,如何准备一些简单的小道具来辅助参观,甚至是参观结束后如何进行复盘和延伸阅读。这些细节之处,无不体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也让这本书的实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让我觉得每一次的博物馆出行,都能有章可循,事半功倍。
评分不得不说,《主题博物馆亲子游》这本书,在阅读过程中带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启发。我一直坚信,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来,而博物馆,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教育资源之一。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家长在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时,往往会陷入一种“陪逛”的尴尬境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长也觉得枯燥乏味。《主题博物馆亲子游》这本书,恰恰打破了这种僵局。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博物馆介绍,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玩转”博物馆的“行动指南”。书中并没有直接给出“参观路线”,而是更侧重于“如何玩”的理念。我特别赞赏书中提出的“主题式探险”的概念,它鼓励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点,为每一次的博物馆之行设定一个“主题”,比如“寻找古代的交通工具”,“认识我们身边的昆虫”等等,然后带着孩子去博物馆里寻找与主题相关的展品。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在参观过程中更有目标感,也能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更深刻的理解。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博物馆小游戏”,例如“猜猜这是什么”、“寻找隐藏的细节”等等,这些小游戏能够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博物馆的魅力,也让我看到了带娃进行博物馆之旅的无限可能性。
评分终于有机会翻开这本《主题博物馆亲子游》,心情还是很期待的,毕竟现在带娃出门,总想找点既能增长见识又能让她玩得开心的活动,博物馆绝对是首选。翻开第一页,我立刻被那些色彩鲜艳的插画吸引住了,那种手绘的质感,一点都不像冷冰冰的图册,反而充满了温度和童趣,仿佛能一下子把孩子拉进那些奇妙的世界。这本书的编排也很用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介绍,而是以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把每个博物馆的特色、历史背景,甚至是背后有趣的小故事都娓娓道来。我注意到书中特别强调了“亲子”的概念,很多地方都提供了互动的小游戏、小提示,比如在介绍恐龙展的时候,竟然有模拟挖掘化石的步骤,这绝对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而且,它不仅仅是介绍一些大型的、众所周知的博物馆,还挖掘了不少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特色小众博物馆,比如那个关于时间的老爷钟博物馆,光是听名字就觉得很新奇,我想这一定能给那些已经去过无数次大馆的家庭带来新的惊喜。我甚至可以想象,带着孩子,拿着这本书,像寻宝一样,去探索那些不为人知的文化角落,那种感觉一定很棒。它提供的不仅是信息,更是一种陪伴和共同成长的体验,让每一次的博物馆之旅都充满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