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色
比报告文学更真实
市长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政府 人民 自己 何去何从
一份厚重的国情报告
作者简介
焦述 国家一级作家。笔名巩生、肖飒等。当过工人、创作员、文学期刊编辑、报社记者、专业作家。1996年至2002年到济源市挂职工作,深入生活,任政府副市长。现供职于河南省文学院。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着有报告文学、散文集《创造美的人》(黄河文艺出版社)和《倾斜的中原》(百花文艺出版社),专题系列报告文学《蓝色的希望》(河南人民出版社),长篇报告文学《风流小浪底》(上海文艺出版社),中短篇小说集《失去的爱情》(百花文艺出版社),市长生活三部曲──《市长日记》、《市长手记》、《市长笔记》(河南文艺出版社)。作品获得过多种奖项。
女人是祸水 9
又是因为女人 15
送假酒的厅长又犯事啦 21
冒充世界名牌 29
两个副市长干起仗来 37
小情人闯进市政府 45
窦尔金要做常务副市长了 53
半死不活的光明集团 59
指示副市长写检查 66
民心工程是劳民伤财工程 75
宁要圈内人的草 不要圈外人的苗 88
议而难决的难题 95
知音 108
只有得寸,才能进尺 118
偷樑换柱,为的谋私 129
要做﹁好人﹂,坏人就多起来 135
斗狗 143
痛斥窦尔金 151
既立牌坊,又做婊子 158
短兵相接,刺刀见红 170
突发事件 177
老板的良苦用心 189
都是县长,素质却是天悬地隔 201
权威是这样树立的 211
女人做的傻事 222
从来女子是祸水 自古男人多薄倖 227
该死的依然活着 活着的却被治死 238
无法挽救的失误 248
艺术的悲哀与圣洁的艺术 259
掌舵人的深奥城府 275
领导调研,却得不到本质的问题 283
大老板自杀,小情人失踪 291
公墓将增添一个冤魂 人心又减少一份信任 297
工人下岗,农民上访 302
低贱的女人和男人 312
贵与贱只有一步之遥 320
从梦幻走进现实的海市蜃楼 334
见了棺材也不掉泪 354
高尚的追求 363
博士市长选美 369
强龙压住地头蛇 375
与囚犯市长对话 386
即使被束缚的狐狸 也不能让它看管鹅 393
在上海召开的销售会议 400
抓住了使女人上当的坏人 404
恶有恶报 409
初次接触《市长手记》,便被其朴实无华的叙事风格所吸引。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没有故弄玄虚的悬念,一切都如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流入读者的心田。作者似乎只是在用一种最真诚的口吻,讲述着他在这座城市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从某个不起眼的社区改造项目,到一次全市性的重大政策调整,他都以一种极其细致入微的视角去观察和记录。我特别被书中关于民生问题的章节所打动,那些看似平常的社区服务,那些关乎居民日常生活的点滴,在市长的笔下,都充满了人情味和温度。他没有回避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与挑战,而是以一种坦诚的态度,展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思考。这让我感觉到,一位真正的市长,不仅仅是城市的管理者,更是这座城市最忠实的“守望者”。这本书,与其说是一份记录,不如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一份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庄严承诺。
评分初翻开《市长手记》,便被一种久违的、仿佛来自遥远故乡的亲切感所包裹。不是那种刻意渲染的乡愁,而是字里行间流淌出的对一座城市深沉的爱与责任。书中描绘的市井生活,那些熙熙攘攘的街道,那些寻常百姓的悲欢离合,都带着一种温润的光泽,让人不禁回想起自己童年时在大街小巷奔跑的场景,想起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作者并没有刻意去粉饰太平,也没有将笔墨过多地聚焦于宏大的政治叙事,而是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城市发展的脉络,以及在这脉络中,每一个普通人的位置与故事。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老城区改造的篇章,那种在现代化进程中,对历史文脉的尊重与传承,让我看到了一个有温度、有灵魂的城市管理者应有的担当。它不是一份冰冷的政绩报告,更像是一封写给城市的家书,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对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深切期盼,以及对市民福祉的拳拳之心。读来,我仿佛也置身于那座城市,与市长一同经历着她的成长与蜕变,感受着她的呼吸与心跳。
评分《市长手记》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城市跳动的脉搏,以及在这脉搏中,无数个鲜活生命的律动。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书籍,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烟火气的文字。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描绘城市发展中“小确幸”的片段,比如某个老街区重新焕发生机,比如某个曾经被遗忘的角落被精心打造成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这些细节,虽然微小,却折射出城市管理者对于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深切关注。作者在书中展现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没有沉溺于宏大的概念,而是将目光聚焦于城市发展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并努力去优化和提升。这让我对“市长”这个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原来,他们不仅仅是在制定政策,更是在用实际行动,一点一滴地塑造着我们生活的城市。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与这座城市的联系,也让我对城市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沉浸其中,仿佛能看到一座城市从出生到成长的史诗的著作。作者用一种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这座城市从默默无闻到日新月异的转变过程。其中,关于城市规划的章节,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它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图纸和数据,更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细致构思。我能感受到,每一条道路的规划,每一个公共空间的设置,都凝聚了市长及其团队的心血与智慧。更让我感动的是,书中对于城市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探索。它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而是将历史的底蕴与现代的活力巧妙地融合,让这座城市既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又不失时代的进取精神。读罢此书,我仿佛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城市之旅,见证了她的成长,感受了她的魅力,也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想象。这不仅仅是一本市长的“手记”,更是一部关于城市梦想的生动史诗。
评分这是一本让人读完后,不免会开始审视自身与所处城市关系的著作。它所呈现的,并非光鲜亮丽的城市名片,而是隐藏在镁光灯背后的复杂现实。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书中所提及的那些治理难题,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细节。比如,关于城市交通拥堵的成因分析,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多方面的因素,并提出了许多颇具创见的解决方案。这让我意识到,要解决一个城市的问题,绝非易事,需要有超乎寻常的智慧、魄力与耐心。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城市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保护好城市的绿肺,如何让市民享受到更清洁的空气和更优美的环境,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作者用他的笔触,将这些抽象的理念具象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远见、有情怀的城市领导者,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为城市的未来擘画蓝图。这本书,与其说是市长的“手记”,不如说是一堂生动的城市治理公开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