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一年二月二日,是我和好友创办联邦影业公司的四十週年纪念日,也是我从事电影事业的四十週年纪念。
想当年,我由门外汉摸索入门时,台湾的多数观众还听不懂国语,戏院拒绝上映国语片,年产仅数部。我首创国语片打字幕、跑片、建戏院、建院线,提升国片水准,进军国际影展,开拓国际市场;以及致力制定电影法,促成被列为特种营业课征高税的电影工业,改为低税优待的文化事业;更费尽艰辛,争取到电影事业,列入奖励投资的工业范围,成为国家名正言顺可予辅导的政策性文化事业。
如今,我国电影事业,虽然经过一段高潮,但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进入多元文化的转型期,眼看新生代的茁壮,气魄远胜前人,我辈艰辛拓荒播种,总算开花结果,继起有人。
本书是台湾重要制片人沙荣峰的回忆录,内容述及1950至1970年台湾电影界的重要事件、转折与影响。沙荣峰与同伴共同经营的联邦影业公司从1950年代起即从事中外影片发行业务,与香港电影界互动密切。1960年代成立国际制片厂,投资胡金铨导演拍摄经典名作《龙门客栈》与《侠女》等片,其后积极致力制订电影法,并创办国际电影沖印厂,对台湾电影贡献良多,于1991年获第28届金马奖颁赠特别贡献奖。
除回忆录外,还有丰富的相关图片资料百余张,并附录沙荣峰先生提供的珍贵文献资料,以及联邦公司发行与制作影片资料等作为佐证。
发行人语
为荣峰先生画像
坚实而宽阔的电影之道
伯乐之才
出版自序
再版自序
沙荣峰回忆录
沙荣峰相本
大事纪
附录
说明
沙荣峰致股东函
民国六十九年国家建设研究会沙荣峰与会建议暨相关文件
国际电影制片厂演职员
联邦电影代理发行中国影片目录
联邦电影代理发行外国影片目录
联邦出品影片资料
片名索引
人名索引
专有名词索引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感谢名单
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部个人传记,更像是一部浓缩了时代变迁的社会史。通过作者的视角,我得以窥见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命运。作者在叙述个人经历的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观察和思考,使得这本书在个人化的叙事中,具有了更宏大的历史维度。那些图文资料,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直观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窗口。我甚至觉得,这本书还可以作为研究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份宝贵资料,因为它所记录的,都是最真实、最鲜活的第一手信息。这种将个人回忆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使得这本书既有温度,又有厚度,既能引发个人的情感共鸣,也能提供深刻的历史洞察。
评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展现出的那种对人生起伏的坦然态度。他没有回避过去的艰辛和坎坷,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并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情从未减退,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也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这种精神力量,对于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到焦虑和迷茫,而阅读这本书,就像是给心灵注入了一股清流,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重新认识人生的意义。作者的文字中充满了智慧的光芒,他的感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自于他真实的人生经历,因此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氛围所吸引。作者的笔触朴实而真挚,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句句都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读着那些娓娓道来的故事,我仿佛看见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坐在我面前,用他独有的方式,向我诉说着他的人生旅程。那些关于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点点滴滴,那些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真挚情感,那些关于理想、奋斗、收获的感人瞬间,都如同电影画面般在我脑海中一一闪过。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自然,没有刻意的雕琢,更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完全是一种心灵的自然流露。我被他的坦诚所打动,也被他的豁达所感染。书中的许多细节,比如某个不起眼的场景,一段简单的对话,都因为作者的描写而变得意味深长,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封面设计简洁有力,副标题“回忆录暨图文资料汇编”也清晰地传达了书的主题,让人一眼就能抓住核心。拿到手的时候,纸张的触感很好,厚实而有质感,翻阅时不会觉得单薄。内页的印刷质量也相当出色,图片清晰,色彩还原度高,即便是早期的黑白照片,也保留了丰富的细节和历史的沉淀感。我特别喜欢它将文字与图片有机结合的方式,这种图文并茂的设计,让阅读体验变得更加生动和立体。不像有些回忆录,单纯的文字堆砌容易让人产生疲劳,而这本书的图片仿佛是穿越时空的窗口,将那些尘封的往事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与作者一同经历那段岁月。文字部分的排版也很讲究,字号适中,行间距合理,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惫。我甚至觉得,光是看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就能感受到编者在细节之处的用心,这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评分这本书的图文并茂之处,让我对历史的感知更加具体和鲜活。那些泛黄的老照片,不仅是简单的影像记录,更是承载着时代印记的珍贵文物。每一张照片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都可能唤起一段尘封的记忆。作者巧妙地将这些图片穿插在文字叙述之中,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也能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去感受那个年代的氛围,去了解那个时代的风貌。我尤其喜欢那些记录了作者日常生活场景的照片,它们真实、自然,没有经过刻意的摆拍,仿佛就是当时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这些图片让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可信,也让我对作者的经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种图文结合的叙事方式,无疑极大地增强了这本书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让它不仅仅是一本回忆录,更是一部生动的时代画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