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金門(二版)

再見金門(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金門
  • 曆史
  • 文化
  • 迴憶錄
  • 遊記
  • 兩岸關係
  • 冷戰
  • 地理
  • 颱灣
  • 金門戰役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嘉勝,我們一起去爬太武山,好不好?」大膽又愛玩的阿勇問道。  

「你瘋瞭?大武山是軍事禁地,你想被彆人當成『 匪諜』,抓去槍斃嗎?」嘉勝勸阻著。  

然而,自從聽阿公談起阿嬤的墓地在太武山後,嘉勝就決定冒險上山去尋找阿嬤的墳墓。

於是,嘉勝和阿勇兩個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一步步攀上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太武山。  

走著走著,突然聽到一聲大喝,嚇瞭他們一跳!糟瞭!一名衛兵正持槍對著他們,槍口還有一把亮閃閃的刺刀……

得奬紀錄
★ 第十四屆高雄市文藝奬佳作

作者簡介

陳啓淦

  一九五五年齣生,生肖屬最溫柔可愛的羊。颱灣資深的兒童作傢之一。任職颱灣鐵路局,曾經擔任多年列車長,足跡踏遍颱灣各地,現任高雄火車站副站長。在兒童文學的園地中耕耘多年,著有各類型兒童讀物二十餘本。其中最拿手的是童話創作,有「 小郵筒」、「魚兒水中遊」、「不發脾氣的貓」等童話,帶著兒童走入幻想的國度裏。作品曾獲海峽兩岸三十多次奬項。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寫給「大朋友」的序 寫給小朋友的序 序麯
1. 攀登太武山
2. 五六五觀測所
3. 失落的古蹟
4. 憤怒的阿公
5. 風雲人物
6. 阿公受傷瞭
7. 第一分工作
8. 紙包不住火
9. 漫天的砲火
10. 拜訪
11. 踏青
12. 好心的阿兵哥
13. 夜晚的防風林
14. 養女
15. 一口古老的井
16. 逃
17. 水鬼
18. 傢中巨變
19. 認識新城市
20. 梨山上
21. 尾聲

曆史寶盒
聽聽專傢怎麼閱讀這本書

圖書序言

金門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地方。

  還記得在民國六十五年,我被分發到金門服兵役。抵達久聞大名的金門,那是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當我第一次踏上戰地前綫,立刻感受到一股與颱灣截然不同的戰地氣氛 ,心中的震撼是筆墨難以形容的。在這兒,夜晚的炮宣彈每每令人膽顫心驚;營區四周的戰壕又深又寬,像是古代的護城河;土饅頭似的碉堡和鬼斧神工般的坑道,是阿兵哥們睡覺、休息的地方,洗澡則是在空曠的井邊……許多生活上的種種都得因陋就簡。

  在金門一年多的時間裏,我和金門結下瞭不解之緣,足跡幾乎踏遍金門的每一個村落。金門自古以來就文風鼎盛,村落古厝常常可見科舉匾額,思古幽情油然而生;金門同時也是個飽受戰火摧殘的戰場,許多地方猶見炮火留下來的斷垣殘壁,令人觸目驚心。我常想,這些斷垣殘壁的背後,一定有著一段不堪迴首的滄桑往事!也是因為如此,當我想要為孩子寫一本關於近代的曆史小說時,幾乎是毫不考慮地就想到瞭金門。

  當年在金門,常聽許多老兵談起民國三十八年的「古寜頭大戰」,和民國四十七年的「八二三炮戰」,雖然已事隔多年,但他們一談起這兩次震驚中外的著名戰役,莫不眉飛色舞,逸興遄飛。想當年,他們在炮火中搶灘運補,在槍林彈雨中視死如歸;他們身上的彈疤炮痕,不但是個人英勇的象徵,也是曆史的見證。

  至於老百姓呢,每當我們和他們聊起戰爭往事,他們的眼眸中總有一抹驚悸。許多傢庭因戰爭而骨肉分離,傢破人亡,戰爭對他們所造成的創傷,在多年以後,仍然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令人唏噓慨嘆。

  「再見金門」就是以「古寜頭大戰」和「八二三炮戰」之後的金門為背景,戰火後的金門百廢待興,多少傢庭毀於一旦。這幾次戰爭,肇因於海峽兩岸的其中一方要「解放人民」,另一方則「拒絕解放,誓死保衛鄉土」。戰爭是無情的,戰爭是殘酷的,金門位在兩個敵對政權的交界點,無可避免地要接受無情的、殘酷的考驗。

  「再見金門」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上開展的。書中主角嘉勝的父母死於「八二三炮戰」,留下阿公、嘉勝及妹妹祖孫三人相依為命,過著清苦的生活。由於生活環境不好,他們三餐常常隻能以地瓜裹腹,偶爾有錢買一碗熱騰騰的蚵仔麵綫吃,就是很大的享受瞭。有一迴,嘉勝為瞭賺錢貼補傢用,竟逃學偷偷跑到海邊幫忙剝蚵仔殼;而妹妹更是一度被送去當有錢人傢的養女……

  現在的孩子生活在安定富裕的社會環境中,大概很難體會那種三餐不濟的睏頓。在他們眼裏,戰爭對人的威脅與影響,彷彿像天方夜譚般遙不可及。他們也很少有機會去思索,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是怎麼來的?而如果透過小說情節,能讓孩子身曆其境般去感受爸爸或爺爺年輕時候發生過的事,讓他們知道,曆史課本裏所寫的那些戰爭,是「真的」存在過,也許,他們會更珍惜目前所擁有的富足與安定。

  這本書裏,還穿插瞭一些帶有金門特色的情節,比如「民敬軍、軍愛民」的軍民關係,「單打雙不打」的炮彈威脅,還有「水鬼」偷襲的恐怖氣氛,以及遊覽金門的名勝古蹟等等,希望小讀者能夠藉著這些情節,更加瞭解被「封閉」瞭好長一段時間的金門。

  直到現在,我對金門都還存有一分難以言喻的情感。經過戰火的洗禮,金門人有更多的悲歡離閤,這也是近代中國的縮影。但願善良淳樸的中國人,不再受到戰爭的威脅。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結構相當巧妙,作者並沒有按照時間順序來講述金門的故事,而是采用瞭碎片化的敘事方式,將不同的主題穿插在一起,比如金門的戰地文化、島上的生態環境、居民的生活狀態等等。這種敘事方式雖然看似跳躍,但卻能更全麵、更立體地展現金門的多樣性。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於金門戰地坑道的描寫,他沒有簡單地將其視為軍事防禦工事,而是將其視為一種特殊的文化景觀,一種曆史的遺跡,一種人與自然的對話。書中對於金門野生動物的保護,以及島上居民對於環境保護的努力,也讓我深受感動。作者的文字風格很有一種獨特的韻味,他善於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將金門的美景、金門的人情、金門的故事,描繪得栩栩如生。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會停下來,反復閱讀某些段落,感受作者的文字所蘊含的深意。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金門的遊記,更是一本關於颱灣、關於人生的思考。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與土地的關係,以及自己與曆史的關係。

评分

說實話,我原本對金門的曆史並不太瞭解,隻知道它是一個離大陸很近的島嶼,曾經是“前綫”。讀完這本書,我纔發現,金門的曆史遠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金門的故事也遠比我想象的要動人得多。作者的筆觸並不煽情,卻能直擊人心。他沒有刻意去美化金門,也沒有刻意去醜化金門,而是用一種客觀、冷靜的視角,展現瞭金門真實的一麵。書中對於金門居民在戰亂年代所經曆的苦難,以及他們如何在睏境中堅守希望,讓我感到震撼。作者對於金門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島上居民對於自身文化的認同,也讓我深受啓發。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金門不僅僅是一個軍事要塞,更是一個文化寶庫,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島嶼。它既是曆史的見證,也是文化的傳承,更是一個值得我們去珍惜和保護的地方。讀完之後,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金門走一走,親身感受一下那裏的風土人情。

评分

讀完這本關於金門的書,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它並非那種宏大敘事的曆史,也不是充滿煽情的故事,而是像一位老友,用平實的語言,緩緩地講述著金門這個特殊島嶼的過去與現在。作者的視角很獨特,他沒有刻意去強調金門作為“前綫”的意義,而是將鏡頭對準瞭島上那些鮮活的個體——漁民、軍人、教師、居民,以及那些默默無聞的土地。透過他們的生活點滴,我們纔能真正理解金門所承載的復雜情感。書中對於金門方言的保留,讓我這個在颱灣長大的讀者感到親切又陌生,親切的是那份共通的文化根源,陌生的是時間與空間造成的隔閡。作者對於金門傳統建築、飲食文化的細膩描寫,更是讓我仿佛身臨其境,感受著金門獨特的風土人情。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金門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更是一個充滿故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它既是曆史的見證,也是現實的縮影,更是一個值得我們去深入瞭解和思考的文化符號。讀完之後,我開始思考颱灣的身份認同,以及兩岸關係的未來,這本書引發瞭我對這些問題的更深層次的思考。

评分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跳脫瞭傳統曆史書的框架,以一種更具人文關懷的方式,去講述金門的故事。作者沒有過多地關注宏大的曆史事件,而是將目光聚焦於金門島上那些普通人的生活,通過他們的視角,去展現金門在不同曆史時期的變遷。書中對於金門漁民生活的描寫,讓我瞭解到他們是如何在惡劣的環境下,艱苦奮鬥,養傢糊口。作者對於金門軍人生活的描寫,讓我瞭解到他們是如何在遠離傢鄉的土地上,默默奉獻,保衛國傢。作者對於金門教師生活的描寫,讓我瞭解到他們是如何在教育事業上,默默耕耘,培養人纔。這些普通人的故事,構成瞭金門曆史的底色,也構成瞭這本書最動人的部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樸實而真摯,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能直擊人心。讀完之後,我仿佛也成為瞭金門島上的一員,感受著那裏的喜怒哀樂,感受著那裏的曆史滄桑。這本書讓我對金門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對颱灣的未來充滿瞭希望。

评分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金門的地理人文記錄,更是一部充滿個人情感的散文集。作者將自己的經曆、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考,融入到對金門的描寫之中,使得這本書充滿瞭人情味。他對於金門老屋的細緻觀察,對於金門小吃的深入品味,對於金門居民的真誠訪談,都讓我感受到他對金門的熱愛和尊重。書中對於金門戰後重建的描寫,讓我瞭解到金門人民在剋服重重睏難之後,是如何一步步將金門建設成為今天這樣美麗富饒的島嶼。作者的文字風格很有一種詩意,他善於運用意象、象徵等手法,將金門的美景、金門的人情、金門的故事,錶達得淋灕盡緻。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會感到一種莫名的感動,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金門,感受著那裏的陽光、空氣、和人情味。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金門,也讓我對颱灣的文化有瞭更深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