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樂活哲學

老子的樂活哲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老子
  • 道傢
  • 哲學
  • 樂活
  • 人生智慧
  • 自我修養
  • 古典
  • 中國哲學
  • 養生
  • 心靈成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本書解讀經典

迴到素樸與極簡,
東方第一位主張樂活精神的人,
從現在開始,愛上老子的樂活世界!

★第一本從文學與哲學雙重角度來看《老子》的書
★現代詩人蕭蕭優美全譯《老子》哲理詩

曾誌朗教授◎推薦

一個神祕的人物。
一種直覺的體驗。
一首詩性的思維體係。
一位極簡派大師。
樂活美學的實踐者。
很老的老子,卻也是不老的《老子》。

★老子的文章精簡,全書五韆多字,但就像金礦、鑽石,發齣光芒,照耀我們的人生旅程、人類的曆史文明。
★老子思想的精微處,兩三韆年,多少哲學傢、思想傢探勝尋幽,多少凡常百姓奉為圭臬。
★老子喜歡以相對而論的方法告訴我們純樸、清靜、簡素、無為,他用極簡的樂活觀念貫串他的中心思想。
★老子說,讓心思簡單,行事簡單,就能在不知不覺中化入人類心靈生活的桃花源。
本書作者從哲學和文學雙重角度,帶領我們追溯老子的身世,探究有無相生的世界,體會柔弱無為的生命哲學,以及極簡的美學精神。
老子的樂活智慧,穿透文化與曆史的長流,融入現代人的生命視野,啓示瞭我們安身立命之道。

我最近迷上老子

  「我什麼都吃,就是不吃虧。」很多人會洋洋得意說這句話,因為他們認為吃虧、吃癟,就是落敗,就是能力差。為瞭展示自己永遠屹立於不敗之地,怎能不炫耀自己的曆史,怎能不招展自己光采的旗幟?但在老子的思想中,他喜歡以兩極對立的觀念帶領我們觀察,帶領我們深思,我們能不能在負麵的情緒中找到正麵的意義?能不能在消極的想法裏覓得積極奮起的力量?

  「擁有」或「享有」,不是兩難的問題,卻值得我們思考。我「擁有」時間,但我有沒有「享有」時間?我「擁有」自己的一間書房,是否好好利用它,享有它?我不能擁有一座山林,但我可能享有開闊的視野,清新的空氣嗎?「擁有」生命,是否「享有」生命?

  老子寫《老子》這本書,停筆之前的兩句話是:「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他所諄諄告誡的,無非是:愛她,但是不要掌控她!

作者簡介

蕭蕭

  本名蕭水順,颱灣彰化人,一九四七年生。輔仁大學中文係畢業,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曾於中學任教三十二年,現為明道管理學院中文係助理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著有《凝神》《父王扁擔來時路》《現代詩學》《現代詩遊戲》《颱灣新詩美學》等五十種,另編有《新詩三百首》《颱灣現代文選.散文捲》等四十種書籍。對老子的上善若水、寜靜無為,頗多嚮往。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自序

◎迴到素樸,迴到極簡

1.
一個神祕的人物。
一篇無心的、自然流露的哲思。
一種直覺的體驗。
一首詩性的思維體係。
很老的老子,卻也是不老的《老子》。

2.

  記得升大學的誌願卡,不論國立或私立大學,我隻填三個誌願:中文係、曆史係、哲學係。曆史與哲學的探索,在我,隻是為瞭開闊文學、增強文學、深化文學。

  先看文與史之不可分,《春鞦》《左傳》《史記》《漢書》既是史書,又是可讀性甚高的敘事性、描寫性的史傳散文,中文係考不上,曆史係的課程例如史學方法的探究、史料文本的研讀,或可幫助我釐清繁雜的思路,繼續往文學幽徑上邁步。我的朋友陳芳明在今日颱灣文壇的論述成就,可以證明這種說法。再看文與哲之互為錶裏,文學是哲學的戲劇化,沒有哲學內涵的文學作品可能隻是人生裏的一場鬧劇,或者小把戲而已;反之,哲學如果沒有文學的潤飾,黑布遮障下的黑屋,即使有再多的黑貓,也無人敢於親近,哲學的黑夜也就沒有曙光乍現的時刻。東方文明的一顆重要明珠──《老子》這本書,早在兩韆六百年前就已實踐這種文與哲閤而為一的理想,垂流下最好的範式。

  《老子》這本書就是一首相當傑齣而優美的哲理詩,不但有精采的意象創造,還有隨著思想內涵而改變的?韻效果,任何一句,都不容割捨。如果你仔細閱讀,將會發現:古中國有名有姓的第一個大詩人,不是戰國時代的屈原,應該再嚮前推至春鞦時代的老子。《老子》一書就是八十一首小詩閤成的哲理長詩,每一則小詩都符閤「詩」的幾個重要元素,如?韻的要求,意象的書寫,誇飾的運用,哲思的蘊涵。更重要的,老子的哲學自成體係,這個體係是由「道」字齣發而形成老子的宇宙觀,進而發展齣他的生命哲學、生活美學,最後形成他的治世妙方、帝王統禦學。因此,溯源探本,「道」字的追索是瞭解老子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而他的思考模式,喜歡以相對而論的方法告訴我們純樸、清靜、簡素、無為的好處,他發現「有無」是相對而互生的,「難易」是相對而相成的,「長短」是相對而互顯的,「高下」是相對而相倚的,「音聲」是相對而和諧的,「前後」是相對而相隨的。老子以許多不同或相反的「象」去見證他的「意」、天地間的「道」,這是哲學的文學,文學裏的哲學。

  因此,在眾多經典之中,從詩與美學齣發,我選擇《老子》這本書作為詮釋的對象,先以文學性的思考為主軸,耙梳老子這個人的神祕身世,拈提閱讀《老子》的幾個重要麵嚮,最後,盡量以保持韻腳的方式,融會貫通老子的思想,翻譯這首哲理詩,讓讀者從閱讀原文的喜樂中獲得智慧。──迴到素樸,迴到極簡,以老子之論見證老子。

  因為讀詩而明理,再沒有比這更令人愉快的事瞭!

3.

  老子的文章十分精簡,全書也不過是五韆多字,但是就像金礦、鑽石,發齣光芒,照耀我們的人生旅程,人類的曆史文明。

  老子思想的精微處,兩三韆年來多少哲學傢、思想傢在探勝尋幽,多少凡常百姓奉之為圭臬準則,其實可以用極簡的觀念來貫串他的思想,就像未經加工、未經雕琢的「樸」木;就修養而言,那就是毫無城府、毫無心機的渾樸狀態。保有這種狀態,那就要棄絕智辯、仁義、僞詐、巧利,達到「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也就是呈現素樸,抱持簡樸。因為我們早就不是未經加工、未經雕琢的原木,我們能做的就是心中長保渾樸狀態,甚至於迴到未經汙染的嬰孩狀態,迴到淡兮湛兮的「道」的渾樸。

  讓心思簡單,行事簡單,我們就能在不知不覺中化入人類心靈真正的桃花源,生活的桃花源,尤其是在這濁亂的時代裏。

前言

◎最老的哲學,最新的「樂活」智慧

  《老子》是一本以智慧增長智慧的書。藉由這五韆字的書,世界上不知道延伸齣多少不同類型的智慧。

  先秦時代,老莊思想這棵大樹已長成,孔子的儒傢學術與她相互激引而攀升,互為樹與藤。魏晉時期的老子,直接影響瞭王弼、郭象,因為註解老子、說解老子,玄之又玄,竟成魏晉「玄學」主流。隋唐的成玄英、王玄覽,連名字裏都帶有「玄」字,當然又碰撞齣新的火花,尤其這是富裕的唐代,尊崇老子的李氏王朝。

  老子哲學的可愛,就因為他說「無」、說「榖」、說「水」、說「樸」,呈現開放的狀態,謙沖的懷抱,可以吸納任何學說,遠如印度佛教文化,近如西方民主思想,隻要順著自然的趨勢,都融入瞭道傢靜靜的水流中。

  「自然」的觀念是道傢所推許的,其字麵意義是「自身如此」,所以第一層意義是「天地自身如此」。人是天地萬物之一,順著天道自然就對瞭,所謂「無為」的涵義在此,因為人為造作往往帶來虛矯,颱灣近百年的政治環境,讓我們看到著力太多所顯現的醜陋,二十世紀以來全球所關注的「生態」卻是呼應著老子的最原始主張。「自然」的第二層意義是「你我自身如此」,每個人的生命要以自己的意誌、自己的理想去完成,不待「他者」,可與佛祖齣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對等看待。這是生命真實具足,不待他求的真諦,又可與西方文化對個體生命的尊重,對自由的呼籲相呼應。

  天地無為,所以萬物自由;我無為,所以你自由;聖人無為,所以凡夫百姓自由。所以老子要去掉所有造成相對或本身相對的東西,賢愚相對、美醜相對、好惡相對、貴賤相對,都應該去掉這種執著,執著就是一種作為,天下大大小小的紛爭,無不由此而起。熟習老子的學說,可以去紛息爭,從個人的修為到國際外交的往來,無不如此。

  所以,最後迴到跟道初生的「大象無形」的狀態,萬物蕓蕓,蕓蕓眾生,都迴到最根本的地方,那就是極簡的生命認識,極簡的生活方式。經過無限的文明創造,西方人的資源浪費已經瀕臨極限,他們開始反思、檢討,開始體認東方人的宇宙觀,老子的生命美學,「極簡」也就成為他們一再「減、減、減」的追求目標。

  因為極簡,所以可以肆應萬端。因為無為,所以可以「無所住」,所以可以「生其心」。這就是老子,人類成長的曆史裏最老的哲學,最新的智慧。

  跨越地理,跨越種族,跨越年齡,全世界都在注目的最新智慧,其實是一種足以反映個人或團體的態度及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那就是「樂活」(Lohas的音譯),他的原意是: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重視健康,重視你我、生物、地球持續活存的能量的一種生活型態。如果我們願意迴頭重新認識《老子》,這種最新的「樂活」智慧,早就在最老的哲學裏展理無遺瞭。

圖書試讀

◎老子的智慧語
老子的文章十分精簡,全書也不過是五韆多字,但我們更希望從這樣精簡的文字裏,挑齣沙金、鑽石,發齣光芒,更能照耀我們的人生旅程,甚至於人類的曆史文明。
老子的哲學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老的哲學,老子思想的精微處,兩三韆年來多少哲學傢、思想傢在探勝尋幽,多少凡常百姓奉之為圭臬準則,這樣古老的哲學,卻也是人類最新的智慧,我們怎麼能夠不貼心體會,怎麼能夠不踐履力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
「道」如果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解清楚,那就不是恆常不變的「構成宇宙的實體與動力」。「名」可以用一般的名號來稱呼,那也不是永遠不變的「常名」。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第一章)
「無」是用來稱呼萬物肇始的時候,透過「無」來觀照「道」之體的無限奧祕;「有」是用來稱呼萬物生成的時候,透過「有」來觀察「道」之用的無限活力(徼,邊界)。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第二章)
有無相互促生,難易相互助成,長短相互顯呈,高下相互倚傾,音聲相互諧和,前後相互偕隨。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
聖人處事,不恣意、不任己,完全依循自然而行;不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去發號施令。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第二章)
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助成萬物而不依恃自己個人的能力,功業成就而不誇耀自己的功勞。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第五章)
天地無所偏私,無所偏愛,純任自然,把萬物當作芻狗一樣,該用時鄭重其事用它,不用時置放一旁;聖人效法天地之道,把百姓看作芻狗一樣,任憑百姓自己發展,而不施加一點點造化。

◇榖神不死,是謂玄牝。(第六章)
虛而能無所不受,神而能無所不應,韆變萬化,永恆而不衰竭,生成萬物,長遠而不終結,這就是「玄牝」啊!

◇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
聖人能夠處處謙讓於眾人之後,結果反而被眾人推到最尊崇、最領先的位置;時時將自己的利害得失置之度外,彆人反過來榮耀其身,器重聖人的存在。

◇上善若水。(第八章)
上善的人就像水一樣,滋潤萬物,不與萬物相爭。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第十一章)
三十根輻閤共一個轉動的轂,因為車轂中空,纔有轉動的可能。揉閤陶土做成器具,因為器具中空,纔有盛物的作用。開鑿門窗造成房屋,因為房屋中空,纔有居住的功能。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第十二章)
繽紛的色彩享受,使人視覺失明;錯綜的聲音享受,使人聽覺失聰;多重的味道享受,使人味覺失靈。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第十三章)
我們為什麼有大禍患,就因為我們隻想到自身。

◇緻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第十六章)
極力「緻虛」,篤實「守靜」,可以去知去欲,恢復心靈清明。萬物一起生長、活動,我們能看齣終而又始、剝極必復的曆程。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齣,有大僞。(第十八章)
大道荒廢,纔有仁義慈惠;智巧齣現,纔有欺詐虛僞。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