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解读经典
回到素朴与极简,
东方第一位主张乐活精神的人,
从现在开始,爱上老子的乐活世界!
★第一本从文学与哲学双重角度来看《老子》的书
★现代诗人萧萧优美全译《老子》哲理诗
曾志朗教授◎推荐
一个神祕的人物。
一种直觉的体验。
一首诗性的思维体系。
一位极简派大师。
乐活美学的实践者。
很老的老子,却也是不老的《老子》。
★老子的文章精简,全书五千多字,但就像金矿、钻石,发出光芒,照耀我们的人生旅程、人类的历史文明。
★老子思想的精微处,两三千年,多少哲学家、思想家探胜寻幽,多少凡常百姓奉为圭臬。
★老子喜欢以相对而论的方法告诉我们纯朴、清静、简素、无为,他用极简的乐活观念贯串他的中心思想。
★老子说,让心思简单,行事简单,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化入人类心灵生活的桃花源。
本书作者从哲学和文学双重角度,带领我们追溯老子的身世,探究有无相生的世界,体会柔弱无为的生命哲学,以及极简的美学精神。
老子的乐活智慧,穿透文化与历史的长流,融入现代人的生命视野,启示了我们安身立命之道。
我最近迷上老子
「我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很多人会洋洋得意说这句话,因为他们认为吃亏、吃瘪,就是落败,就是能力差。为了展示自己永远屹立于不败之地,怎能不炫耀自己的历史,怎能不招展自己光采的旗帜?但在老子的思想中,他喜欢以两极对立的观念带领我们观察,带领我们深思,我们能不能在负面的情绪中找到正面的意义?能不能在消极的想法里觅得积极奋起的力量?
「拥有」或「享有」,不是两难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思考。我「拥有」时间,但我有没有「享有」时间?我「拥有」自己的一间书房,是否好好利用它,享有它?我不能拥有一座山林,但我可能享有开阔的视野,清新的空气吗?「拥有」生命,是否「享有」生命?
老子写《老子》这本书,停笔之前的两句话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他所谆谆告诫的,无非是:爱她,但是不要掌控她!
作者简介
萧萧
本名萧水顺,台湾彰化人,一九四七年生。辅仁大学中文系毕业,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曾于中学任教三十二年,现为明道管理学院中文系助理教授,兼通识教育中心主任。着有《凝神》《父王扁担来时路》《现代诗学》《现代诗游戏》《台湾新诗美学》等五十种,另编有《新诗三百首》《台湾现代文选.散文卷》等四十种书籍。对老子的上善若水、宁静无为,颇多向往。
自序
◎回到素朴,回到极简
1.
一个神祕的人物。
一篇无心的、自然流露的哲思。
一种直觉的体验。
一首诗性的思维体系。
很老的老子,却也是不老的《老子》。
2.
记得升大学的志愿卡,不论国立或私立大学,我只填三个志愿: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历史与哲学的探索,在我,只是为了开阔文学、增强文学、深化文学。
先看文与史之不可分,《春秋》《左传》《史记》《汉书》既是史书,又是可读性甚高的叙事性、描写性的史传散文,中文系考不上,历史系的课程例如史学方法的探究、史料文本的研读,或可帮助我釐清繁杂的思路,继续往文学幽径上迈步。我的朋友陈芳明在今日台湾文坛的论述成就,可以证明这种说法。再看文与哲之互为表里,文学是哲学的戏剧化,没有哲学内涵的文学作品可能只是人生里的一场闹剧,或者小把戏而已;反之,哲学如果没有文学的润饰,黑布遮障下的黑屋,即使有再多的黑猫,也无人敢于亲近,哲学的黑夜也就没有曙光乍现的时刻。东方文明的一颗重要明珠──《老子》这本书,早在两千六百年前就已实践这种文与哲合而为一的理想,垂流下最好的范式。
《老子》这本书就是一首相当杰出而优美的哲理诗,不但有精采的意象创造,还有随着思想内涵而改变的?韵效果,任何一句,都不容割舍。如果你仔细阅读,将会发现:古中国有名有姓的第一个大诗人,不是战国时代的屈原,应该再向前推至春秋时代的老子。《老子》一书就是八十一首小诗合成的哲理长诗,每一则小诗都符合「诗」的几个重要元素,如?韵的要求,意象的书写,夸饰的运用,哲思的蕴涵。更重要的,老子的哲学自成体系,这个体系是由「道」字出发而形成老子的宇宙观,进而发展出他的生命哲学、生活美学,最后形成他的治世妙方、帝王统御学。因此,溯源探本,「道」字的追索是了解老子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而他的思考模式,喜欢以相对而论的方法告诉我们纯朴、清静、简素、无为的好处,他发现「有无」是相对而互生的,「难易」是相对而相成的,「长短」是相对而互显的,「高下」是相对而相倚的,「音声」是相对而和谐的,「前后」是相对而相随的。老子以许多不同或相反的「象」去见证他的「意」、天地间的「道」,这是哲学的文学,文学里的哲学。
因此,在众多经典之中,从诗与美学出发,我选择《老子》这本书作为诠释的对象,先以文学性的思考为主轴,耙梳老子这个人的神祕身世,拈提阅读《老子》的几个重要面向,最后,尽量以保持韵脚的方式,融会贯通老子的思想,翻译这首哲理诗,让读者从阅读原文的喜乐中获得智慧。──回到素朴,回到极简,以老子之论见证老子。
因为读诗而明理,再没有比这更令人愉快的事了!
3.
老子的文章十分精简,全书也不过是五千多字,但是就像金矿、钻石,发出光芒,照耀我们的人生旅程,人类的历史文明。
老子思想的精微处,两三千年来多少哲学家、思想家在探胜寻幽,多少凡常百姓奉之为圭臬准则,其实可以用极简的观念来贯串他的思想,就像未经加工、未经雕琢的「朴」木;就修养而言,那就是毫无城府、毫无心机的浑朴状态。保有这种状态,那就要弃绝智辩、仁义、伪诈、巧利,达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也就是呈现素朴,抱持简朴。因为我们早就不是未经加工、未经雕琢的原木,我们能做的就是心中长保浑朴状态,甚至于回到未经污染的婴孩状态,回到淡兮湛兮的「道」的浑朴。
让心思简单,行事简单,我们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化入人类心灵真正的桃花源,生活的桃花源,尤其是在这浊乱的时代里。
前言
◎最老的哲学,最新的「乐活」智慧
《老子》是一本以智慧增长智慧的书。借由这五千字的书,世界上不知道延伸出多少不同类型的智慧。
先秦时代,老庄思想这棵大树已长成,孔子的儒家学术与她相互激引而攀升,互为树与藤。魏晋时期的老子,直接影响了王弼、郭象,因为註解老子、说解老子,玄之又玄,竟成魏晋「玄学」主流。隋唐的成玄英、王玄览,连名字里都带有「玄」字,当然又碰撞出新的火花,尤其这是富裕的唐代,尊崇老子的李氏王朝。
老子哲学的可爱,就因为他说「无」、说「谷」、说「水」、说「朴」,呈现开放的状态,谦沖的怀抱,可以吸纳任何学说,远如印度佛教文化,近如西方民主思想,只要顺着自然的趋势,都融入了道家静静的水流中。
「自然」的观念是道家所推许的,其字面意义是「自身如此」,所以第一层意义是「天地自身如此」。人是天地万物之一,顺着天道自然就对了,所谓「无为」的涵义在此,因为人为造作往往带来虚矫,台湾近百年的政治环境,让我们看到着力太多所显现的丑陋,二十世纪以来全球所关注的「生态」却是唿应着老子的最原始主张。「自然」的第二层意义是「你我自身如此」,每个人的生命要以自己的意志、自己的理想去完成,不待「他者」,可与佛祖出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对等看待。这是生命真实具足,不待他求的真谛,又可与西方文化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自由的唿吁相唿应。
天地无为,所以万物自由;我无为,所以你自由;圣人无为,所以凡夫百姓自由。所以老子要去掉所有造成相对或本身相对的东西,贤愚相对、美丑相对、好恶相对、贵贱相对,都应该去掉这种执着,执着就是一种作为,天下大大小小的纷争,无不由此而起。熟习老子的学说,可以去纷息争,从个人的修为到国际外交的往来,无不如此。
所以,最后回到跟道初生的「大象无形」的状态,万物芸芸,芸芸众生,都回到最根本的地方,那就是极简的生命认识,极简的生活方式。经过无限的文明创造,西方人的资源浪费已经濒临极限,他们开始反思、检讨,开始体认东方人的宇宙观,老子的生命美学,「极简」也就成为他们一再「减、减、减」的追求目标。
因为极简,所以可以肆应万端。因为无为,所以可以「无所住」,所以可以「生其心」。这就是老子,人类成长的历史里最老的哲学,最新的智慧。
跨越地理,跨越种族,跨越年龄,全世界都在注目的最新智慧,其实是一种足以反映个人或团体的态度及价值观的生活方式,那就是「乐活」(Lohas的音译),他的原意是: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重视健康,重视你我、生物、地球持续活存的能量的一种生活型态。如果我们愿意回头重新认识《老子》,这种最新的「乐活」智慧,早就在最老的哲学里展理无遗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