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乐活哲学

老子的乐活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本书解读经典

回到素朴与极简,
东方第一位主张乐活精神的人,
从现在开始,爱上老子的乐活世界!

★第一本从文学与哲学双重角度来看《老子》的书
★现代诗人萧萧优美全译《老子》哲理诗

曾志朗教授◎推荐

一个神祕的人物。
一种直觉的体验。
一首诗性的思维体系。
一位极简派大师。
乐活美学的实践者。
很老的老子,却也是不老的《老子》。

★老子的文章精简,全书五千多字,但就像金矿、钻石,发出光芒,照耀我们的人生旅程、人类的历史文明。
★老子思想的精微处,两三千年,多少哲学家、思想家探胜寻幽,多少凡常百姓奉为圭臬。
★老子喜欢以相对而论的方法告诉我们纯朴、清静、简素、无为,他用极简的乐活观念贯串他的中心思想。
★老子说,让心思简单,行事简单,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化入人类心灵生活的桃花源。
本书作者从哲学和文学双重角度,带领我们追溯老子的身世,探究有无相生的世界,体会柔弱无为的生命哲学,以及极简的美学精神。
老子的乐活智慧,穿透文化与历史的长流,融入现代人的生命视野,启示了我们安身立命之道。

我最近迷上老子

  「我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很多人会洋洋得意说这句话,因为他们认为吃亏、吃瘪,就是落败,就是能力差。为了展示自己永远屹立于不败之地,怎能不炫耀自己的历史,怎能不招展自己光采的旗帜?但在老子的思想中,他喜欢以两极对立的观念带领我们观察,带领我们深思,我们能不能在负面的情绪中找到正面的意义?能不能在消极的想法里觅得积极奋起的力量?

  「拥有」或「享有」,不是两难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思考。我「拥有」时间,但我有没有「享有」时间?我「拥有」自己的一间书房,是否好好利用它,享有它?我不能拥有一座山林,但我可能享有开阔的视野,清新的空气吗?「拥有」生命,是否「享有」生命?

  老子写《老子》这本书,停笔之前的两句话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他所谆谆告诫的,无非是:爱她,但是不要掌控她!

作者简介

萧萧

  本名萧水顺,台湾彰化人,一九四七年生。辅仁大学中文系毕业,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曾于中学任教三十二年,现为明道管理学院中文系助理教授,兼通识教育中心主任。着有《凝神》《父王扁担来时路》《现代诗学》《现代诗游戏》《台湾新诗美学》等五十种,另编有《新诗三百首》《台湾现代文选.散文卷》等四十种书籍。对老子的上善若水、宁静无为,颇多向往。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老子的智慧语
老子的文章十分精简,全书也不过是五千多字,但我们更希望从这样精简的文字里,挑出沙金、钻石,发出光芒,更能照耀我们的人生旅程,甚至于人类的历史文明。
老子的哲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老的哲学,老子思想的精微处,两三千年来多少哲学家、思想家在探胜寻幽,多少凡常百姓奉之为圭臬准则,这样古老的哲学,却也是人类最新的智慧,我们怎么能够不贴心体会,怎么能够不践履力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
「道」如果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解清楚,那就不是恆常不变的「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名」可以用一般的名号来称唿,那也不是永远不变的「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第一章)
「无」是用来称唿万物肇始的时候,透过「无」来观照「道」之体的无限奥祕;「有」是用来称唿万物生成的时候,透过「有」来观察「道」之用的无限活力(徼,边界)。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
有无相互促生,难易相互助成,长短相互显呈,高下相互倚倾,音声相互谐和,前后相互偕随。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
圣人处事,不恣意、不任己,完全依循自然而行;不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发号施令。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第二章)
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助成万物而不依恃自己个人的能力,功业成就而不夸耀自己的功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
天地无所偏私,无所偏爱,纯任自然,把万物当作刍狗一样,该用时郑重其事用它,不用时置放一旁;圣人效法天地之道,把百姓看作刍狗一样,任凭百姓自己发展,而不施加一点点造化。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第六章)
虚而能无所不受,神而能无所不应,千变万化,永恆而不衰竭,生成万物,长远而不终结,这就是「玄牝」啊!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
圣人能够处处谦让于众人之后,结果反而被众人推到最尊崇、最领先的位置;时时将自己的利害得失置之度外,别人反过来荣耀其身,器重圣人的存在。

◇上善若水。(第八章)
上善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不与万物相争。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第十一章)
三十根辐合共一个转动的毂,因为车毂中空,才有转动的可能。揉合陶土做成器具,因为器具中空,才有盛物的作用。开凿门窗造成房屋,因为房屋中空,才有居住的功能。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第十二章)
缤纷的色彩享受,使人视觉失明;错综的声音享受,使人听觉失聪;多重的味道享受,使人味觉失灵。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第十三章)
我们为什么有大祸患,就因为我们只想到自身。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十六章)
极力「致虚」,笃实「守静」,可以去知去欲,恢复心灵清明。万物一起生长、活动,我们能看出终而又始、剥极必复的历程。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第十八章)
大道荒废,才有仁义慈惠;智巧出现,才有欺诈虚伪。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