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

198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历史
  • 回忆录
  • 个人经历
  • 时代变迁
  • 社会生活
  • 成长
  • 八十年代
  • 中国
  • 文化
  • 纪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本最奇幻的都会寓言,最同志的异性恋小说。

  大学新鲜人的第一要务,不就是要好好谈个恋爱吗?不过,爱好摇滚乐的阿怪,老是被身边的女生当成「好姊妹」,害他跟女生谈恋爱的可能性被一脚踩死;但尴尬的是,跟女生谈不成恋爱,可是也并没有半个gay真的跟他告白,或者试图约他出去走走。

  在天气不稳的情人节晚上,他约了在Caf? 2.31认识的女生——阿妹,抢下客满的加州风洋食馆靠窗的位子(旁边挤满了开同学会与带小孩的爸妈),先行翻阅了星座书(莎士比亚说:「谈情说爱,还是随大众的意好些!」),在一道暴烈闪电过后,阿怪拿出一盒巧克力(屈臣氏买的,价格99元,一百元有找),对阿妹说:「情人节快乐!」阿妹生气地瞪着他说:「你以为我是那种女孩,对不对!」

  这个世界不是常人可以预料的,告白失败的阿怪回家之后才发现全世界都变成了同性恋,在同性恋世界中,身旁所有的人对于异性恋阿怪投以大量的同情、狐疑、恐惧的眼光。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有回到过去,才知道什么造就了现在。一定有人在搞鬼,这世界才会突然一瞬间整个被转过来。要解决这个谜团,只有回到「1982」!

作者简介

小树

  于音乐圈入行十年,待过电台做过电视编过杂志写过报纸碰过网路混过夜店,很怕遇到自称什么音乐都听的家伙,曾任卫视音乐台的音乐编排主任、中国时报年度十大西洋专辑评审、第十六届与第十七届金曲奖评审、Hitoradio.com开站纪念盘《FC5-118》音乐统筹、台北县第二届音乐影展评审;现任Hinoter映象集总编辑、Hitoradio.com编辑主任、Hit FM Chill-Out Zone DJ、4 plus 4周五与Barcode周六驻场DJ、La Vie杂志专栏作家、KK Box特约乐评,疯狂爱乐程度至今未减。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 自由的幻象 陈珊妮 4
序 正常的世界 苏打绿青峰 6
序曲 9

  • 第一部 大卫与我 13
  • 第二部 我爱咸粥 99
  • 第三部 大卫现身 211

    后记 264

  • 图书序言

    自由的幻象 陈珊妮

      这本书可能变成你今年最重要的回忆,有多重要呢?大概跟女生们去除多余体毛这种事情同等重要。然而若要再继续追溯开始在意除毛这种事情的起点,我想约莫就是玛丹娜唱〈宛如处女〉那一阵子吧!尤其看到她还在MTV台穿着粉红色韵律舞衣扭得起劲……答应要替这本书写点什么字的承诺彷彿还是昨天的事,竟然一年就这么过去了,年纪越增长对时间的感应越煳涂, 要不是有《火线交错》这种电影肯定连催稿的记忆也会伴随自责感完全消失,说真的硬是要我解释这书,它比起卡夫卡的蟑螂要来得复杂的多,甚至跟黯然销魂饭以及无敌风火轮引人发笑的原因一样,尽是一些不可告人的祕密……

      或许在今年的某个时刻打开这本书,或许暂时略过本篇不读,或许你的人生就从这个点开始重新启动。「一卷王子的紫雨录音带」——有人告诉我他的人生是从这里开始改变的,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就好像我经常觉得友藏的俳句令人感动一样。最近在朋友的新书里重新看到了翻译成中文的李欧纳孔恩歌词:「你打点好自己∕你说∕无所谓∕我们都很丑∕可是我们有音乐」——我曾经不断想起这首歌,在那个只因为喜欢音乐,辛苦奔波综艺节目通告的九○年代。

      写到这里我还在片段式的反覆阅读这本书,本来还以为只有伍迪艾伦才这么碎嘴机车,但是在看《安妮霍尔》之前,我也以为没看到第一幕就要翻脸的就我一个,没错!所谓的第一个镜头不外乎就是梦工厂东宝之类,然而我反覆阅读这本书的原因正是因为这本书很反覆,引发某种琐碎的自然趣味。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恐怕都要比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更琐碎,也许稍微摇滚乐,但是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机率是令人沮丧的零。

      虽然如此,我记得听着性手枪的半成年跷课天、奥兹奥斯朋的失恋男友、亲吻了她的杰夫巴克里、拚了命熬夜工作的周杰伦,甚至轻轻松松就提醒着青春即将消逝的金刚腿铁头功……

      我们或许是上天特别眷顾的一群人,我哼唱几首歌,竟然有人已经写了这部小说,改变部份未来,带我们去了原本到不了的地方;U2的〈With or Without You〉正在电台播放,我们很少记得爱尔兰,但是听到熟悉的吉他前奏,偶尔忆起心碎爱人的脸,和眼前难得的幸福……

    正常的世界 苏打绿青峰

      我一直想认真写一本小说,可是从来没有故事出现在我的脑袋里。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总在未经操作的下意识中,被摆到不足为奇无须纪录的地方。我们不断地搜寻世界上新奇好玩的东西,拚了命探人难以接近的隐私,不够血腥暴力的事情会遭到被转台的命运,每天羡慕嫉妒甚至怨恨那些有钱人,可是不够奢侈的场景我们绝不买单。可是,你确定你身处的世界,如你想像般正常吗?你确定你不是唯一一个正常人?又或者说,你会不会其实是那唯一一个不正常的人,大家其实都用嫌恶排挤同情怜悯的眼光看你,像你看待别人那样呢?所以我开始从现在的立足点,沿着流下的生命与学习回溯,人都会形容自己越长大越成熟,可是其实许多人都只是,因应着面对长大世界的顾忌,越来越懂得隐藏自己对别人的侵略性和唾弃感。那不像是成熟。如果你跟我一样,在阅读这本书的之间与之后,感到讶异、不解或惊慌,那就快打开心防接受未知的世界,和未知的自己吧。在故事出现在我的脑袋之前,小树的《一九八二》(这个书名真是叫我义不容辞)已经帮我达成这个愿望了。

    序曲

      此刻,各位即将要踏入的时间点,既不是特别遥远的过去,也非瞻望不及的未来。但我要在此先声明,虽然接下来的故事皆像是发生在你我生活的此刻,但对多数人来说,却极可能因为那些几近荒诞的发展,而误把本书当作科幻小说。

      如果以未来式来阅读本书会让你感到更多的愉悦与安慰,我自然没有资格阻止你;只是容我再提醒你另一点,未来不等于进步,这一点你应该很容易在众家科幻大师的经典鉅作中得到启示。本书亦然(请别误会,我绝没有半点自抬身价的意思),在此时空里一切的文明都与现在没两样,非但没有你想像应该有的进步,反而还有点倒退的迹象;唯一不同的是,曾经意外兴起的奇幻文学在这年代又没落了,世界的理性主轴再度夺回了主导地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大人虽然变出了多元入学这一方案,告诉你世界多奇妙、遍地皆是宝,但你很快就会发现他们还要你了解唯有读书好。话虽如此,倒是一直有类似「有人祕密发现了某种想像力的真谛,偷偷练成了魔法」之类的谣传,以贴近地面的高度散播着。

      然而谣传毕竟只是谣传,并没有人真正见识过飞天扫帚之类的神奇,所以基本上谁也不相信,在五官感知能力退化至此的人类群体中,还有人能学得会魔法。至于这故事为何是由我,而不是由各位之中哪位能言善道者,来担任叙事呢?就如同许多孩子总是好奇地拉着父母衣角探东问西,却经常得到一样的答案:「哪来这么多为什么啊?你长大就知道了!」

      那句话很讨人厌。因为事实证明,我们长大后不明白的事更多。所以就别再追究了吧。

    图书试读

    第一部 大卫与我

    我叫阿怪,可是我名字里没个怪字,连谐音的也没有。记忆中大概是国三的时候就有人这么叫我了,那个时候班上转进来一个男生,听说是从B段班来的,可是他不像上学期转来的那个,数学比导师还厉害;这个家伙功课普通,尤其国文简直烂到无可救药,我偷看过他的作文簿,那篇〈最美的夏天〉害我足足憋了一个星期,一见到他就想笑。可是我很喜欢见到他,我并没有想捉弄或嘲笑他的念头,我还想多看一点:除了作文簿,他的週记、车票夹,还有那种很香的毕业留言本,我全都拿来翻过了。

    有一天,我又留下来帮老师整理考卷。天气热的夏天、心像寒冷冬夜。那首歌完全符合我当时的心情。功课普通但听话的小孩就是会比功课好但不听话或相反的同辈倒楣很多,前者叫不动、后者不敢叫,我就变成最好用的,乖乖地在同班同学都闪人后,憋着一肚子大便(这是真的),收齐分类一整天考得大家胡说八道(比方,「月经多久来一次、一次几天」这种有几个女同学佔先天优势,在自己身体上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题目,全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回答是四到五天来一次、一次二十八天。)的考卷,然后一个人回家。但是那傍晚离开导师办公室后,我又绕回班上,习惯性探探那家伙的抽屉,摸到一张他不小心掉在抽屉角落的大头照,准备收进口袋的时候,居然被隔壁班那个住我家后面巷子的臭头逮个正着:

    「ㄏㄡ……我要跟你们班导说!」

    「说什么!」我赌他压根没看见。

    「说你怪怪的,在人家的抽屉里乱摸……」

    其实我一回家就忘了这件事,只记得把臭汗酸的制服丢给妈妈洗之前要先把相片掏出来,夹在书桌的厚玻璃板下。我一直觉得他是因为长得好看才被调来的,否则留他在那伙抽菸嚼槟榔打群架的小混混里头简直糟蹋。虽然他也挺结实,手球打得又好,可是他就是没有那种耍狠露家伙的兇气;而且人都念到要考高中了,还会写出类似「我觉得夏天很不好会流汗……」这种笨句子,他的个性肯定单纯又可爱。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