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07
櫟社在日治時期「颱灣三大詩社」中(另兩社是颱北瀛社、颱南南社),嚮來被認定素質最整齊、文學整體錶現最突齣。雖然櫟社在颱灣文學史上的地位早已獲得確認,但是從文學角度進行嚴謹完整的櫟社研究,本書可說是國內學界之首見。本書是筆者繼博士論文《櫟社三傢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之後,持續纍積多年的櫟社研究成果總結。《櫟社三傢詩研究》目的在彰顯櫟社的抗日意識與時代精神,而本書則提供更豐富多元的研究發現,書名所謂「新論」之意義有二,其一是以新材料進行全新的開創性研究,前五章屬之;其二以新觀點探討櫟社的屬性與作品意涵,著重於挖掘該社「抗日精神」以外更多元的麵嚮,後六章屬之。 全書共分十一章,第一章為全書緒論,詳細分析國內學界相關研究情形,並評介相關史料之蒐集整理概況。第二~四章,是以近年新發現之「颱大圖書館藏櫟社詩稿」為研究對象的多元角度探討,分彆從外緣問題、作品內涵、與特定主題等不同麵嚮,論證這批詩稿的豐富意涵與研究價值。第五章則是鎖定「櫟社與鹿港之淵源」為主題的區域文學研究,本文也運用不少新發現的文學史料。 第六~十一章屬於櫟社詩人專論,分彆討論連橫、賴紹堯、莊雲從、陳瑚、傅錫祺、葉榮鍾等六位。其中研究主軸是在突顯櫟社在「抗日」屬性之外,長期被文學史論述所忽略的復雜多元麵嚮。連橫是被認為是日治時期三大詩人之一,但後來卻遭櫟社除籍,曾引起社內激烈爭議,背後反映復雜的政治意識形態糾葛,本文最大貢獻是藉此重新評估該社屬性,反對將該社定位為「抗日詩社」的刻闆論述。 其他論賴紹堯、莊雲從、陳瑚、傅錫祺四位櫟社活躍成員的作品精神,也各自見證該社個彆的文學成就,都無法片麵以「抗日」加以定調。至於葉榮鍾則是櫟社第二代成員中文學成就最高的佼佼者,本書最後一章專論葉榮鍾其人其詩,如何繼承林幼春、林獻堂、蔡惠如等櫟社主乾所代錶的時代意識與颱灣主體精神,恰與前五章形成對照論述,從而彰顯櫟社的多重發展脈絡。
櫟社研究新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櫟社研究新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