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種珍稀瀕危的水生植物 認識它,起而保護它
你看過王蓮嗎?它的浮水葉麵大到可以載2-3人!你看過陽明山夢幻湖裏的水韭嗎?它是颱灣特有種,全世界隻有颱灣見得到,而且已瀕臨絕種!而我們常吃的稻米、芋頭、菱角、?薺等,生長在水邊的野薑花、河裏的布袋蓮、荷花、睡蓮,全都是水生植物哦!
收錄263種水生植物,1000張生態圖,最完整的水生植物圖鑑
颱灣水生植物約300種,本書翔實記載281種,其中包括原生種244種、颱灣特有水生植物9種、已絕種或瀕危的水生植物44種,資料豐富且齊全,全是第一手野外調查資料,可說是瞭解水生植物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珍稀水生植物瀕危,亟須保育
颱灣的水生植物生態非常豐富而多元,分布從海岸潮間帶到高山湖泊。但是近年來因為人為的破壞,如水耕稻田、水庫興建、外來種的引進,嚴重破壞水生植物的棲所環境,導緻颱灣水生植物迅速消失中。據ICUN(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的保育指數評估後,發現颱灣水生植物約300種,其中稀有及瀕危者占50%,亟須我們的保護。
作者簡介
李鬆柏
1966年生於颱中縣梧棲鎮,國立颱灣大學植物研究所碩士。
現任新竹市陽光國小教師及國立編譯館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審定委員。全心緻力於自然教學、教材研發及水生植物之研究。
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提供瞭海量的水生植物信息,更在於它為我們提供瞭一種理解颱灣自然的方式。作者並沒有局限於單純的植物學描述,而是將每一種植物置於其生存的生態環境中,講述它們的故事。我讀到關於某種水草如何與魚類共生,也瞭解到某些浮萍如何成為鳥類的棲息地。這些生動的細節,讓我看到瞭一個充滿活力的、相互聯係的水生生態係統。書中關於“地方特色”的介紹,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它詳細描繪瞭不同地區特有的水生植物,以及它們與當地居民生活、文化之間的聯係。例如,它會介紹某種植物在傳統祭祀中的作用,或是某種植物的果實如何被當地居民食用。這種將植物與人文曆史相結閤的敘述方式,讓我對颱灣這片土地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和情感連接。我感覺,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與這片土地上的自然與人文進行交流。這本書的齣版,不僅僅是豐富瞭颱灣的植物文獻,更是為我們提供瞭一個重新審視和珍視我們自身生態環境的絕佳契機。
评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及時雨,解瞭我多年的燃眉之急!我一直對傢鄉的溪流、埤塘、濕地情有獨鍾,小時候沒少在裏麵摸爬滾打,尋找那些奇奇怪怪、五顔六色的水生植物。但隨著年齡漸長,很多名字都模糊瞭,甚至有些曾經熟悉的身影,如今已經很難覓見,這讓我感到非常惋惜。市麵上關於植物的書籍很多,但專門針對颱灣水生植物的,並且能夠做到如此細緻、專業的,我之前真的沒見過。拿到這本書的那一刻,我簡直如獲至寶。精美的插圖,栩栩如生,一看就齣自經驗豐富的繪者之手,每一個細節都捕捉得恰到好處,比照片還要有生命力。文字描述也深入淺齣,語言生動有趣,不會讓人感到枯燥乏味。我最喜歡的是它對每種植物的生態習性、生長環境、甚至與當地人文曆史的聯係都做瞭詳細的介紹,這不僅僅是一本圖鑒,更像是一本關於颱灣水生態的百科全書,讓我對這片土地的瞭解又深瞭一個層次。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帶著它,去我常去的幾個濕地公園,對照著書中的內容,重新認識那些我曾經擦肩而過,卻又無比熟悉的水中精靈。這本書的齣版,對我來說,不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情感的迴歸,一種對傢鄉自然的熱愛與緻敬。我毫不猶豫地嚮所有熱愛自然、關心颱灣生態的朋友們推薦它。
评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颱灣人,我對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都懷有深厚的情感。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的進程,許多原本生機勃勃的濕地和水域逐漸消失,我心中充滿瞭擔憂。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一劑強心針,讓我看到瞭希望。它不僅僅是一份詳細的記錄,更是一份對颱灣水生植物的深情呼喚。作者在書中不僅介紹瞭各種植物的形態特徵,更深入地挖掘瞭它們在生態係統中的作用,以及它們與颱灣這片土地之間密不可分的聯係。我尤其被書中關於“本土物種”和“外來入侵物種”的對比介紹所吸引。它清晰地闡述瞭外來物種對本土生態的威脅,並呼籲我們保護我們自己的珍貴自然資源。這種強烈的保護意識,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去守護這片生機盎然的土地。書中還收錄瞭一些關於濕地保護的案例研究,讓我看到瞭通過努力,我們可以為這些寶貴的生態係統帶來改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被更多颱灣民眾所閱讀,讓更多人能夠認識到水生植物的重要性,加入到保護的行列中來。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圖鑒,更是一本喚醒我們內心對自然的熱愛與責任的啓示錄。
评分我一直對大自然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探索那些隱藏在城市角落裏的綠色生命。然而,對於水生植物,我的瞭解一直比較有限。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打開瞭我認識水生植物的新世界。它極其詳盡的分類,從宏觀的生長環境到微觀的形態特徵,都做瞭極為細緻的描繪。我驚喜地發現,原來那些曾經在我眼中“長得都差不多”的水生植物,竟然有著如此豐富多樣的形態和生命力。書中對每一種植物的文字描述,精準而生動,配閤著高質量的插圖,讓我仿佛置身於那些水域之中,親眼目睹著這些植物的生長姿態。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特殊用途”的介紹,例如某些植物的藥用價值,或是它們在淨化水質方麵的作用。這讓我看到瞭水生植物除瞭觀賞價值之外,在人類生活和環境保護中的重要意義。這本書讓我對這些“水中精靈”颳目相看,也讓我對大自然充滿瞭敬畏之情。我迫不及待地想將這本書帶到各個濕地公園,去一一印證書中的內容,去發現那些被我忽略的美麗。
评分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非常人性化,對於我這種非專業人士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一直覺得很多專業的植物圖鑒,過於晦澀難懂,動輒就是復雜的拉丁文和專業的術語,讓人望而卻步。但這本書就不同瞭,它采用瞭非常清晰的分類方式,以植物的生長環境為主綫,將各種水生植物歸類介紹,比如“溪流與河川篇”、“池塘與埤塘篇”、“濕地與沼澤篇”等等。這種分類方式,讓我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接觸到的環境,快速找到相關的植物信息。而且,在介紹每一種植物時,它都會先給齣幾個最顯著的外部特徵,讓你能夠快速地進行初步判斷,然後再深入講解。書中的插圖更是精彩絕倫,每一個細節都描繪得如同照片一般逼真,但又比照片多瞭一份藝術的靈動。更重要的是,在插圖的旁邊,都會標注上清晰的中文名、學名,以及一些重要的識彆特徵。我最喜歡的是書中為每一種植物都配有一張“局部放大圖”,比如花朵的特寫、葉片的脈紋等等,這對於區分那些形態相似的植物,提供瞭極大的便利。這本書讓我感覺,學習水生植物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任務,而是一場充滿樂趣的探索之旅。
评分這本書的編輯和排版,可以說是非常用心瞭。我作為一個對植物分類體係不是特彆熟悉的人,卻能在這本書裏找到清晰的脈絡。它不像一些學術性的書籍那樣,上來就給你一個復雜的分類樹,而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水體類型入手,比如池塘、河流、海洋等,然後在這個大框架下,再細分介紹不同的植物。這種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學習方式,讓我感到非常舒適。而且,書中的插圖質量極高,色彩鮮艷,細節清晰,完全可以作為獨立的藝術品來欣賞。配閤精準的文字描述,很容易就能將書中的圖片與現實中的植物對應起來。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生活習性”的介紹,比如某種植物如何適應季節變化,或者它在食物鏈中扮演的角色。這些細節讓植物不再是冰冷的個體,而是鮮活的生命,它們與周圍的環境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這本書讓我覺得,學習植物,其實也是在學習生態,學習生命的故事。我非常樂意將這本書推薦給任何對颱灣自然感興趣的朋友,相信你們也會像我一樣,被它深深吸引。
评分我是一名對生態攝影充滿熱情的業餘愛好者,常常在颱灣各地尋找拍攝素材。而水生植物,以其獨特的水中姿態和多樣的色彩,一直是我鏡頭下的寵兒。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的創作帶來瞭極大的靈感和便利。它不僅僅是一本植物圖鑒,更像是一份詳盡的“拍攝指南”。書中對於每種植物的生長季節、開花期、果實成熟期都有詳細的說明,這對於我精確把握拍攝時機至關重要。例如,我之前總是憑感覺去拍攝,運氣好的時候能拍到花期,運氣不好就隻能拍到葉子。但有瞭這本書,我就可以提前規劃,在最佳的時節前往目的地,確保能拍到最理想的畫麵。此外,書中對於植物生長的環境描述,也為我提供瞭重要的選景依據。它會詳細說明某種植物喜歡在陽光充足的淺水區,或者是在陰涼潮濕的沼澤地帶生長。這讓我能夠更有效地尋找拍攝對象,節省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如何構圖、如何捕捉水生植物動態美學的建議,這對於提升我的攝影水平非常有幫助。這本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完美結閤,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
评分我是一名初學者,對植物學的知識還停留在基礎階段,一直想找一本能夠引導我入門的關於颱灣水生植物的書籍。這本書,簡直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它沒有過於復雜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各種水生植物的特點一一呈現。每一頁都配有精美清晰的插圖,配閤簡潔明瞭的文字說明,讓我能夠輕鬆地辨認齣不同的植物。我最喜歡的是書中的“辨識小貼士”環節,作者會針對一些容易混淆的植物,給齣一些非常實用的區分方法,比如從葉子的形狀、花瓣的數量、或是生長環境的細微差彆來判斷。這一點對我這種新手來說,簡直是救星!而且,書中還提供瞭許多關於如何進行水生植物野外觀察的建議,比如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以及如何選擇閤適的觀察地點。這讓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告訴我“這是什麼”,更是教我“如何去看”、“如何去認識”。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帶著這本書,去附近的公園或河邊,開始我的水生植物探索之旅。這本書讓我對學習植物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也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廣闊和有趣的自然世界。
评分初翻開這本書,就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撲麵而來的清新氣息所吸引。這本書的印刷質量絕佳,紙張的觸感溫潤,油墨的色彩飽和度非常高,每一幅插圖都仿佛帶著露珠,栩栩如生,充滿瞭生命力。我尤其欣賞它在植物形態描繪上的嚴謹與細膩,從根、莖、葉到花、果,甚至是微觀的結構,都描繪得一絲不苟,讓人能清晰地辨識齣不同物種的特徵。這對於我這種喜歡觀察細微之處的人來說,簡直是視覺的盛宴。更難得的是,作者在介紹每一種植物時,不僅僅是簡單地列齣名稱和形態,而是將它們置於它們所生存的獨特環境中進行描述。比如,它會告訴你某種睡蓮更喜歡生長在水流緩慢的池塘,而另一種則能在稍有流動的溪溝中生存。這種對生境的關注,讓讀者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植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也為我們在野外識彆植物提供瞭更有效的綫索。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水生植物在颱灣傳統文化中的應用,比如某些植物的藥用價值,或是作為觀賞植物的曆史,這些內容讓這本書的內涵更加豐富,也增添瞭許多人文的溫度。我個人非常喜歡書中關於“瀕危物種”的部分,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而是深入探討瞭造成它們瀕危的原因,並提齣瞭一些保護的建議,這讓我感受到瞭作者對颱灣自然生態深切的憂慮和責任感。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它本身作為一本圖鑒的功能。
评分我一直以為自己對颱灣的水生植物已經有瞭相當的瞭解,畢竟從小就在田邊、溪旁玩耍,也算得上是“半個內行人”。但這本書的到來,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讓我覺得自己之前的“瞭解”不過是管中窺豹。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簡直超乎我的想象。它不僅收錄瞭那些我們熟知的荷花、睡蓮、浮萍,更包含瞭許多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小眾、珍稀的水生植物。而且,對於每一種植物的描述,都極其詳盡,不僅有清晰的外部形態特徵,還涉及瞭它們的繁殖方式、生活周期,甚至連它們在生態係統中的具體作用都有提及。這一點尤其讓我感到驚艷,比如書中對某種水草如何淨化水質的詳細闡述,讓我重新認識瞭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生命在維護生態平衡中的巨大貢獻。我還注意到,書中對於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水生植物,進行瞭特彆的介紹,這讓我對颱灣不同地區的濕地生態有瞭更直觀的認識。例如,書中對某些高山湖泊特有的水生植物的描述,就勾勒齣瞭一個我從未接觸過的、神秘而純淨的世界。這本書的作者顯然花費瞭巨大的心血,進行瞭大量的實地考察和文獻研究,纔能寫齣如此紮實的著作。我迫不及待地想帶著這本書,去探索那些我還不熟悉的水域,去尋找書中所描繪的那些美麗而獨特的“水中精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