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8
旖旎华灿的芭蕾舞曲、如虎啸长鸣的交响乐、瑰丽雄奇的协奏曲…因为有柴可夫斯基,我们才能聆赏丰富的俄罗斯童话、文学和音乐艺术的深刻内涵。
柴可夫斯基为俄罗斯乐坛的世界地位,奠定了不可摇撼的基础,从此,让东方冻土上的文化精髓开始与世界接轨。
本书于1948年首度出版时,《纽约时报》称赞作者克劳斯.曼(Klaus Mann)对于「情慾的描写与欧洲音乐圈的八卦(内容提及:布拉姆斯、华格纳、葛利格、鲁宾斯坦、穆索斯基等人),以富有浪漫情调的莎翁式场景,演绎柴可夫斯基光彩夺目、溢于言表的感情主义最终乐章。」
而克劳斯.曼的朋友伊塞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也如此谈论过他的好友:「他从早年开始,就生活在杰出与名人圈子里。他在最好的时刻经历成功与喜悦,并乐在其中。他不断的周游各国──以至于剧变中的迁徙(从纳粹德国到荷兰,然后再到美国)对他来说,似乎不过是日常生活中的某种延续。在他生命最后的十六年之中,克劳斯创作出令人激赏的作品──当然包括这本书在内──这样的成就可能会让大部分的作家瞠目结舌。」
提供本书丰富交响乐元素的是,与柴可夫斯基一生脱不了关系的人:
■ 梅克夫人(Madame von Meck)--他从未见过面的神祕赞助者兼「心爱挚友」。
■ 法国歌手黛丝丽.阿尔多(De’sire’e Arto^t)──正处于痛苦中的年轻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相信自己疯狂的爱上了她。
■ 安东尼娜.米露可娃(Antonia Miliukov)──柴可夫斯基短暂、极具悲剧性的婚姻生活中,可悲的另一半。
■ 外甥弗拉基米尔.达维多夫(Vladimir Davidov),其青春与魅力牢牢抓住了老柴可夫斯基的心。
柴可夫斯基的磨难与胜利,冒险与诡异冲动,社会不适与神经质激发了克劳斯.曼的景仰与同情。他们两人都是四处漂泊,待在海外的时间多过于居住在本国的异乡客;两人也都曾在家乡,遭到人们的怀疑和嫉妒。根据克劳斯.曼的说法,柴可夫斯基是标准的无家无国之人。
在俄国,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被批评太过西方;德国人则为他扣上「不成熟的亚洲乐风」的帽子;但巴黎人却认为他太过德国。基于对柴可夫斯基的认同,克劳斯.曼从资料文献中撷取素材,未曾扭曲史实或牺牲传记的精确度,在本书中呈现出一位饱受磨难的音乐天才──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及其深刻感人的故事。
作者简介
克劳斯.曼(Klaus Mann)
是欧洲作家中反对法西斯最活跃的一员。1937年,他搬至美国,开始用英文创作,并于1943年成为美国公民。1949年,他在法国坎城自杀。克劳斯.曼的作品被翻译成超过二十国的语言。最广为人知的是《梅菲斯特》(Mephisto)、《转捩点》(Turning Point)、《安德烈.纪德和现代思想的危机》(Andre’ Gide and the Crisis of Modern Thought)、《脱缰的生命》(Escapeto Life)。
第一乐章 Allegro non troppo
第一章 针锋相对
第二章 初遇德国大师
第三章 故人相遇
第二乐章 Allegro con grazia
第四章 复杂的感情世界
第五章 情感的冒险
第三乐章 Allegro molto vivace
第六章 亲密的外甥
第七章 弗洛罗夫斯克的幸福时光
第八章 家人遽变
第四乐章 Adagio lamentoso
第九章 失去护身符
第十章 最后的悲怆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人生四乐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人生四乐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