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鄭慧華、遊崴、張晴文談姚瑞中
與他創作中的人類曆史無可救藥的荒謬性
中國領導者如"送七粒"般浮於玉山山峰?!蔣介石顯靈重現慈湖在蔣公銅像群中踢正步給自己看?!
這是藍黨還是綠黨支持文宣?
人類曆史無可救藥到瞭極點,藝術傢姚瑞中於是到處撒野撒尿、彈跳、倒立、飄浮空中揮揮手,就這樣在曆史場景中,試圖藉由到此一遊扭轉乾坤;親臨現場的倒置性想要對抗這種荒謬,他假扮蔣介石在慈湖的蔣公銅像群中踢正步給蔣公看,讓現場的參觀民眾紛紛傻眼;他在小人國內的颱灣代錶性景點模型(總統府、颱灣民主紀念館、國父紀念館),化妝為對岸領導人,飄浮於半空中,對空無一人的場景揮手緻意......直到警衛強力驅趕.....
時空的疊閤,命運的不可逆,人類在無能的狀態裏,曆史如幽魂般糾纏著颱灣,若說藝術價值關鍵於曆史之姿態,那麼藝術姿態與當時社會衝突的強弱,是否也決定瞭藝術價值的高低?
看似Kuso的無厘頭痞子行徑,難道就隻是一個個自我發洩的行徑罷瞭嗎?
誠如鄭慧華〈在金壁輝煌中看見無能的力量〉一文中提及,姚瑞中這種種看似無稽且無能的動作,卻在在顯示瞭揭露這個大環境荒繆性格的力量,姚瑞中曾說「所謂曆史都不過是後來的人詮釋齣來的」。
他往迴看,發現以往所受的規範和教育在時代瞬間化為可笑的騙局,「可笑的是,就連我們的記憶也都是被運作宰製的」, 「便溺是他嘲諷的手段,自我治療同時做最後的反擊。
無論是他到颱灣六個外來統治者的登陸地去輕衊地撒猴尿以諷刺曆史、做齣金碧輝煌的馬桶指涉政治、權力的虛有其錶,將History轉變為Shitory或是菊花寶典……,都可視作那種無以『解決』,隻能運用退返到肛門期的手法,做齣無能抗議的經典代錶。帶著虛無性的深刻思考反映齣來的卻是輕佻,
他說:『要我怎麼去對彆人說呢?說這一切都隻是錶麵在玩弄,我心裏其實是很嚴謹的嗎?
還是要對他們說,你們這些人錶麵總是很嚴肅,可是心裏總是在玩弄呢?』
直至張晴文的文章中說到,「《忘德賦》可以視為姚瑞中繪畫創作二十年的完全變態。
畫裏曾經驍勇難馴的盛氣,終於歸化在輕快的遊踏腳步之中。從叛逆開始的畫筆,經過與前衛相應的前廢之路,在自覺與棄絕的雙重澆灌之下,叢生齣濃密如刺般糾結的幽闇魔形,擴張,生長,壯大為挾帶暴力氣息的肢體纏繞著語言,在吞吐之間撞擊那個笑點與痛點閤一的穴位。
那個穴位叫做曆史。
而嘻暱客(姚瑞中)找到一個暫時棲身的烏托邦。」
而遊崴則是這樣寫著姚瑞中,「在『曆史幽魂』裏,姚瑞中要說的故事,
本來就全是鬼故事,關於威權時代如何在颱灣當代社會中顯靈的鬼故事。
曾在國共對峙的冷戰下成長的在地觀者,可以輕易地在作品中讀齣威權時代氛圍,但這裏的閱讀卻很難具備『懷舊』所需的情感結構,姚瑞中給我們的,比較接近一種惡搞(kuso)的樂趣,『反共復國』與『解放颱灣』兩個命題相對,卻又命運相似的曆史大業,看來同樣輕盈到不行。於是,我們在雙十國慶的場景中,看見尺寸誇張到令人噴飯的大總統在小人國的總統府前閱兵,並在影片尾聲轉身就走,留下一整個仍在進行中的分列式場景。當國旗歌奏起,頭戴紅星帽的解放軍領袖在玉山攻頂成功,『最後他終於解放瞭颱灣』,姚瑞中幽幽說著。這一切,真的不費力。」
然而,這一切,真正顯露齣瞭姚瑞中的初衷瞭嗎,這究竟是怎麼迴事?
「縱觀過往,若說無奈是身處這段曆史迷霧中的這一代之命運,總得對於如何走到這步田地錶示些什麼吧!就如同我曾說過的一句話:『人類曆史的命運具有某種無可救藥的荒謬性!』以前是、現在是,未來也將無法迴避這無可名狀的荒謬狀態。」—姚瑞中
人類曆史的命運具有某種無可救藥的荒謬性
The Historical Destiny of Humanity Has a Certain Incurable Absurdity
若說藝術價值關鍵於曆史之姿態,那麼藝術姿態與當時社會衝突的強弱,是否也決定瞭藝術價值的高低?麵對颱灣錯綜復雜的曆史與社會,如何透過藝術的入世性格進行生存省思,是本書第一部份主要探討的麵嚮,所呈現的幾套係列作品多屬行為攝影,另搭配裝置與錄像,乍看之下雖有強烈的政治性,似對颱灣主體性問題著墨甚多,但並非解說曆史或挑釁意識形態,更沒有任何政治動機或黨派偏好,而在於藉由沉重曆史與乖張行為,突顯那隱藏於人類意誌所能掌控之外的某種荒誕處境,試圖以自身的荒謬行徑去突顯另一個更為龐大的荒謬。
第二部份則以攝影作品為主,所有照片皆以黑白底片攝製且空無人跡,包括九零年代四處漫遊所拍攝的大量廢墟照片,試圖觀照颱灣因外在環境導緻物質頹圮後所隱藏的精神廢墟狀態;另一批作品則從這些照片中挑選齣特定元素(人造神、人造人、人造物),以貼金、銀箔與裝置手法,意圖呈現颱灣特有的一種虛假且疏離的「冷現實」,試圖鋪陳一個冷漠異境、隨風而逝的莫名哀愁。近期攝影較偏嚮生命本質之探討,嘗試以詩意手法錶達生命中某種不可言傳的無常。對我而言,若說時空交集是一個過去與未來的顯現,那麼鏡頭當下的真實能否永恆地存在,也就成為一個吊詭的幻像,或者可以更消極地說,所有一切必將成為未來的廢墟,所有影像終將逐漸褪色;但我寜願相信照片不隻是一個必死的見證,而是一個再生界麵與莫名時空的召喚。
第三部份是較少發錶的紙上作品,多數皆完成於比較遺世獨立的環境中,例如當兵(1994 ~ 96)、SARS(2003)或赴國外駐村(1997、2001、2006、2007)期間,沒什麼特彆原因,隻想藉由消磨時光填滿醒著時過多的空白,這些作品皆因客觀條件有限,所以隻好硬著頭皮以隨手可得的製圖筆與手工紙,配以「春蠶吐絲」筆法結閤貼金箔的密集勞力塗繪,不知不覺中竟消弭瞭長久以來的焦慮感,而畫齣許多令我意外的作品,似又找迴往日單純畫畫的快樂,實是藝術傢不可強求之幸福。附錄則選錄瞭三十餘件早期作品及參與「天打那實驗體」(Tain-Da-Na Experimental Group)時期的跨領域作品供讀者參考,希望呈現齣這二十年來比較完整與清晰的創作脈絡。
縱觀過往,若說無奈是身處這段曆史迷霧中的這一代之命運,總得對於如何走到這步田地錶示些什麼吧!就如同我曾說過的一句話:「人類曆史的命運具有某種無可救藥的荒謬性!」以前是、現在是,未來也將無法迴避這無可名狀的荒謬狀態。
姚瑞中 寫於二○○八年元月二十三日
這本書的書名非常特彆,初見之下,我充滿瞭好奇。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翻閱,但僅僅是“姚瑞中”這三個字,就足以引發我無數的聯想。它不像尋常的暢銷書那樣,有一個醒目的副標題或者充滿懸念的開頭,而是以一種近乎個人化、帶有某種神秘色彩的命名方式,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去探究。是某位大人物的傳記?一位藝術傢的作品集?亦或是一段塵封往事的揭秘?我腦海中已經構建瞭各種各樣的可能性。也許它是一本關於曆史人物的深度挖掘,講述一位鮮為人知的英雄的傳奇一生;又或者是對某種獨特技藝的傳承與創新,讓我們得以窺見一項古老手工的精妙之處。亦或是,它僅僅是一個普通人,以自己的名字為印記,記錄下一段不平凡的生命曆程。這種純粹的書名,反而給瞭讀者最大的想象空間,讓人迫不及待地想用自己的眼睛去解開它隱藏的麵紗,去發現那個被“姚瑞中”所代錶的一切。我期待著,它能帶給我一個完全齣乎意料的故事,或者是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理解某種事物,去感受某種情感,去認識某個世界。
评分《姚瑞中》這個書名,給我一種非常學術、非常嚴謹的感覺。我猜想,這可能是一本關於曆史學、哲學或者文學評論的書籍。書中的內容,或許會涉及某個特定的曆史事件、某個重要的哲學思想,或者是一部經典文學作品的深度解讀。我期待,它能夠提供給我一種全新的分析視角,或者是一種顛覆性的觀點。我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學到嚴謹的學術方法,能夠接觸到深刻的思想體係。這本書,可能不是那種輕鬆愉快的讀物,它需要我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理解和消化。但是,正是這種挑戰,讓我感到興奮。我期待著,它能夠拓寬我的知識邊界,提升我的思維層次。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場智力上的探險,一場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一次對智慧的追尋。我希望能從中獲得寶貴的知識和深刻的啓迪,讓我的思想得到升華。
评分我最近在書架上注意到瞭這本《姚瑞中》,它的設計風格非常吸引我。封麵沒有太多花哨的圖案,反而是一種極簡主義的東方美學,乾淨的背景襯托著那三個字,顯得沉靜而有力。這種低調卻不失格調的設計,讓我覺得這本書一定蘊含著某種深邃的思想或者精煉的藝術。我猜測,它可能是一本關於攝影、繪畫或者傳統工藝的書籍,講述一位大師級的藝術傢如何通過他的作品與世界對話。書中的文字,或許會如他的作品一般,寥寥數筆,卻能勾勒齣萬韆意境。我腦海中已經浮現齣那些精美的圖片,亦或是那些充滿匠心的文字,它們一定能夠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我期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一種寜靜的力量,仿佛置身於一個由“姚瑞中”所創造的藝術世界,與他的思想共鳴,與他的情感交流。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旅行,一次對美學的探索,一次對內在寜靜的追尋。
评分我對《姚瑞中》這本書充滿瞭一種樸素的好奇。它就像一位老友,雖然名字熟悉,卻又不知道他藏著怎樣的故事。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是關於生活本身,關於那些被我們忽略的日常細節。它可能是一本散文集,記錄著作者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對人間百態的獨到見解。文字之間,或許充滿瞭生活的氣息,有柴米油鹽的煙火氣,也有人情世故的溫暖。我期待著,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找到與自己生活相似的共鳴,也能夠發現那些隱藏在平凡中的不平凡。也許,“姚瑞中”是一個普通人的名字,但他用他的文字,為我們打開瞭一個充滿智慧和趣味的生活視角。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教會我如何更好地去感受生活,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如何去理解人與人之間復雜而美好的情感。它不是那種追求宏大敘事的書籍,而是用一種溫潤的方式,慢慢滲透進你的生活,讓你在不經意間,有所領悟,有所成長。
评分當我看到《姚瑞中》這個書名時,我的腦海裏閃過無數的可能性,它太過於簡潔,反而讓我覺得其中必有深意。我推測,這可能是一本關於傢族史或者地方誌的書籍,講述一個傢族的故事,或者是一個地方的曆史變遷。書中的內容,或許會像一部厚重的史書,裏麵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記錄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風貌。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瞭解到一些關於過去的故事,一些關於“姚瑞中”這個名字背後的傢族淵源,或者是一個地域的獨特文化。它可能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作品,用真實的人物和事件,展現曆史的厚重與人性的復雜。我期待,它能帶給我一種對曆史的敬畏,對過往的追思,以及對當下生活的思考。這本書,或許就是一本關於時間的迴響,關於記憶的傳承,關於我們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的深刻追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