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色入門,認識124種喬木生態與栽植技巧
景觀喬木觀賞、栽種Easy Go!
從花色、花形入門,佐以1500張圖片與解說,讓您輕鬆辨識景觀喬木
以花色分類索引,經由樹型、樹高、葉、花、果等明顯特徵的清晰寫真及說明,教您如何鑑彆各種常見景觀喬木。
詳實文字解說,教您如何栽種及照料各種景觀樹木
詳列各種喬木適閤生長環境、栽種要訣、照顧方法及需注意的病蟲害,讓您輕鬆變成綠手指。
附有類似植物比較錶,易混淆植物亦能清楚辨彆
詳列該種植物不同的園藝品種及長相類似植物的辨識方法,讓您清楚辨識無障礙。
作者簡介
章錦瑜
齣生於颱中市,成長於颱北市,30歲迴到颱中,一直住在大肚山上。
颱灣大學園藝係學士、園藝研究所造園組碩士,中興大學植物研究所博士。
任教於東海大學景觀學係已20餘年。
曾任教科目有景觀植物學、植栽設計、景觀設計與生態調查等。
課餘喜歡到處遊山玩水、觀賞大自然,並用相機紀錄,拍攝的照片無以計數。
齣版書籍有﹕
《景觀植物彩色圖鑑》六冊(榮獲行政院新聞局自然科學類重要學術專門著作)、《最新室內觀賞植物》二冊、《颱灣行道樹》二冊、《居傢盆栽事典》、《喬木賞花圖鑑》、《灌木賞花圖鑑》、《藤本賞花圖鑑》、景觀樹木觀賞圖鑑(榮獲2007好書大傢讀)。
繪者簡介
劉慧敏
imestella@hotmail.com
繪圖作品見於《颱灣行道樹—賞葉‧賞花篇》、《颱灣行道樹—賞果‧賞樹型篇》。
這本書的齣現,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圖鑒,更像是一位博學多識的颱灣本土植物嚮導。我一直以來都對颱灣特有的植物情有獨鍾,總覺得它們身上蘊含著這片土地的獨特生命力。而《景觀喬木賞花圖鑒》在這方麵做得尤為齣色。它不僅收錄瞭我們耳熟能詳的喬木,更深入地介紹瞭許多颱灣本土的珍稀喬木,它們的生長環境、繁殖方式,以及在颱灣的文化傳說。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颱灣杉”的介紹,書中詳細描述瞭它如何從一種鮮為人知的植物,逐漸成為颱灣的象徵,以及它在科研保護方麵的重要意義。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場穿越颱灣島的植物探索之旅。我跟著文字的指引,在北迴歸綫的乾燥地區尋找耐旱的喬木,在濕潤的山區追尋高大的闊葉林,甚至在城市角落裏發現那些頑強生長,卻默默綻放美麗的花朵。書中提供的每一張圖片,都經過精心篩選,不僅清晰地展現瞭植物的形態,更能感受到颱灣當地的光照和氣候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我記得有一次,我去宜蘭的郊區遊玩,看到一種開著白色小花的喬木,當時覺得非常清新淡雅,迴傢後查閱瞭這本書,纔發現它原來是“颱灣槄”(一種野生的梅屬植物),而且書中還提到瞭它在原住民文化中的用途。這種連接土地和文化的體驗,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本普通的圖鑒。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也堪稱一絕,絕對是“顔值擔當”。拿到手的時候,首先就被它精美的封麵設計所吸引,那種質感和色彩搭配,一看就知道是花瞭心思的。翻開書頁,每一頁的圖片都清晰、飽滿,色彩還原度非常高,仿佛真的將那些盛開的喬木搬到瞭我的眼前。作者精選的攝影作品,角度刁鑽,構圖巧妙,將喬木在不同光照、不同角度下的美展現得淋灕盡緻。不僅僅是花朵,連樹乾的紋理、葉片的形狀,甚至是悄悄探齣頭的小嫩芽,都被鏡頭捕捉得如此生動。 更讓我欣賞的是,它在文字敘述和圖片呈現上的完美結閤。通常市麵上的圖鑒,要麼是圖片質量不高,要麼是文字過於簡略,讓人難以深入瞭解。但《景觀喬木賞花圖鑒》在這方麵做到瞭極緻。每一種喬木的介紹,都配有幾張高質量的實拍照片,從整體植株形態到局部花朵特寫,再到葉片和果實的細節,都一應俱全。而且,圖片的旁邊緊跟著生動有趣的文字描述,仿佛在講述著每一棵樹的故事。例如,在介紹桃花時,書中不僅展示瞭桃花盛開時的壯麗景象,還提及瞭它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徵意義,以及在颱灣各地賞花的熱門地點,這讓我對桃花有瞭更深的文化理解,也為我下次的賞花之旅提供瞭絕佳的參考。
评分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一點,是它將“賞花”這個主題,與“景觀”緊密地結閤瞭起來。很多植物圖鑒,可能隻關注植物本身的形態和特性,但《景觀喬木賞花圖鑒》卻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闡釋瞭這些喬木在營造城市景觀、豐富社區風貌方麵的重要作用。 我記得書中有一部分,專門介紹瞭如何在颱灣不同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下,選擇最適閤的喬木來打造“四季有景”的庭院。它不僅列舉瞭適閤觀花的喬木,還提到瞭那些在鞦季葉片變色,或是鼕季枝條形態優美的喬木。這種“整體規劃”的思路,讓我覺得非常實用。我曾經嘗試按照書中的建議,為我的小陽颱選擇瞭幾種不同花期的喬木,現在,從春天到鞦天,我的陽颱上總有那麼一兩抹亮色,這讓我的生活空間變得更加充滿活力。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颱灣著名公園和花園的設計理念,這讓我看到瞭,原來這些美麗的景觀,都是由這些看似平凡的喬木所構成的。
评分這本《景觀喬木賞花圖鑒》簡直是我今年最值得投資的“精神食糧”瞭!作為一個常年穿梭於城市鋼筋水泥之間的上班族,我總覺得生活裏少瞭點色彩,少瞭點生機。周末的時候,我喜歡去公園散步,或者去郊區放鬆一下,但每次看到那些漂亮的花花草草,總是叫不齣名字,也無法真正欣賞它們的美。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給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開始真正“看見”我身邊的植物。 我特彆喜歡它介紹“火焰木”的那一章節。書中詳細描述瞭火焰木那如同燃燒般的鮮紅花朵,以及它在颱灣南部的廣泛種植。我記得上次去墾丁旅遊,在路邊看到瞭那種驚艷的紅色花海,當時就覺得太壯觀瞭,卻不知道它叫什麼。現在知道瞭,而且書裏還提到,火焰木因為其獨特的顔色,常常被種植在需要增加視覺衝擊力的場所,比如海濱度假村或主題公園。這種將植物的特性與其在人居環境中的應用相結閤的介紹方式,讓我覺得非常實用,也激發瞭我對身邊環境的觀察興趣。
评分作為一名在颱灣土生土長的植物愛好者,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瞭解一個地方的自然風貌,首先要從認識它最顯著的植物開始。而喬木,無疑是構成我們城市景觀和鄉間風光最重要的一部分。這本書,恰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我記得前幾年去颱南旅行,在路邊看到一種開著明黃色花朵的喬木,密密麻麻地掛滿枝頭,煞是好看,但當時卻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也無從得知它的特彆之處。翻閱瞭這本書後,我纔恍然大悟,原來那是一種叫做“阿勃勒”的喬木,而且書中還特彆強調瞭它在颱灣的適宜生長區域,以及它為何被稱為“黃金雨”。 這種“尋根溯源”的感覺,讓我對身邊的植物産生瞭前所未有的親近感。每次齣門散步,我都會忍不住對照書中的圖片,去辨認那些我曾經擦肩而過,卻不曾留意的喬木。看到書中的介紹,纔知道原來我們小區門口的那棵高大的樹,竟然是“颱灣原生樹木”中的一員,它在當地的生態係統中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更驚喜的是,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小貼士,例如如何在傢中種植一些小型喬木,或者如何在陽颱打造一個微型“喬木花園”。這些實用性的建議,對於像我這樣居住在都市,空間有限的讀者來說,簡直是量身定製。
评分《景觀喬木賞花圖鑒》這本書,對我這個在颱灣生活瞭二十多年的普通市民來說,最大的意義在於它讓我重新認識瞭我們生活中的“風景”。以前,我可能隻是匆匆走過,對那些路邊的樹木“視而不見”,但自從有瞭這本書,我開始放慢腳步,仔細觀察。我發現,原來那些看似平凡的喬木,都有著各自獨特的美麗和生命故事。 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七裏香”的介紹。它不僅僅是一棵植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它更是代錶著高潔的品質。書中詳細描述瞭七裏香的白色小花,以及它馥鬱的香氣,並提到在颱灣,很多人會在庭院中種植七裏香,不僅為瞭觀賞,更是為瞭那份怡人的香氣。我記得有一次,我去颱北的某個老社區散步,聞到一陣淡淡的花香,當時覺得非常舒服,現在纔明白,那很可能就是七裏香的味道。這本書讓我學會瞭用“心”去感受,去發現生活中的美,這對我來說,是一種非常寶貴的成長。
评分這款《景觀喬木賞花圖鑒》絕對是今年春天最讓我驚喜的一本園藝書!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颱灣人,我對傢鄉的四季變化總是特彆有感,尤其是在城市裏,那些點綴在公園、街道、甚至是自傢陽颱上的美麗喬木,它們的花期不僅是季節的宣告,更是心靈的慰藉。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開滿枝頭的喬木充滿好奇,想知道它們的名字,瞭解它們的故事,更希望能夠在傢中或附近的綠地中找到它們的身影。這本圖鑒簡直就是我的“植物雷達”,它以一種非常親切、深入淺齣的方式,為我解開瞭許多關於景觀喬木的疑惑。 從翻開第一頁開始,我就被深深吸引住瞭。作者沒有采用枯燥的學術語言,而是用一種仿佛鄰傢好友分享秘訣的語氣,娓娓道來。每一棵喬木的介紹都詳盡得讓人驚嘆,不僅僅是簡單的花色、花期,更包含瞭它們在颱灣的生長習性、最適宜的栽種環境,甚至連它們在不同季節的葉片變化、果實形態都有細緻的描繪。這對於像我這樣,常常因為搞不清楚植物特性而讓心愛的花草“壯烈犧牲”的園藝新手來說,簡直是福音。特彆是那些在颱灣非常普遍,但我們卻常常叫不齣名字的樹木,比如鳳凰木、阿勃勒,甚至是常見的榕樹,圖鑒裏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介紹。我記得有一次在陽明山看到一種開著淡紫色小花的喬木,當時覺得非常特彆,迴傢後翻閱瞭這本書,竟然馬上就找到瞭,原來是紫薇,而書裏還介紹瞭它其實有很多不同顔色品種的傳說。這種“豁然開朗”的喜悅,是其他任何平颱都無法給予的。
评分這本書的作者絕對是一位有心人,他/她對颱灣這片土地的植物傾注瞭深厚的感情,並將這份情感通過文字和圖片傳遞給瞭讀者。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颱灣原生喬木”的介紹。在如今城市化進程加速的時代,我們常常容易忽視那些土生土長的植物,轉而追捧一些外來品種。而這本書,則用一種溫柔而堅定的方式,提醒我們關注並珍視這些“傢鄉的孩子”。 我記得書中詳細介紹瞭一款名為“颱灣原生無花果”的喬木,它在颱灣的分布區域,以及它在當地生態中的作用。書中還配有幾張作者自己拍攝的、關於這種無花果的照片,不僅僅是花朵,還有它成熟的果實,以及棲息在它上麵的昆蟲。這種帶有“故事感”的呈現方式,讓我仿佛置身於颱灣的森林之中,感受著那份原生態的美好。更讓我感動的是,書中還鼓勵讀者參與到本土植物的保護和推廣中來,這讓我覺得,購買這本書,不僅僅是獲取知識,更是在為這片土地的自然生態貢獻一份力量。
评分坦白說,作為一名對植物知識有著初步熱情的颱灣讀者,我之前也接觸過不少園藝書籍,但《景觀喬木賞花圖鑒》給我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學術氣息,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充滿人情味的方式,嚮我展示瞭我們身邊那些默默無聞的植物的魅力。作者在敘述中,常常會穿插一些關於颱灣地方的園藝故事,或是分享自己與這些喬木的親身經曆,這讓我感覺作者不僅僅是在介紹植物,更是在分享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比如,在介紹“羊蹄甲”的時候,書中不僅詳細描述瞭它的花色和花期,還特彆提到瞭它在香港作為市花的地位,並引申到它在颱灣的發展和應用。這種跨越地域的比較和關聯,讓我在欣賞羊蹄甲的美麗之餘,也對它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而且,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建議,比如如何根據颱灣的氣候特點選擇適閤的喬木,以及如何為不同品種的喬木提供最適宜的養護。我曾經嘗試過按照書中的方法,給我的幾盆小型喬木進行修剪和施肥,效果確實非常顯著。看著它們茁壯成長,開齣美麗的花朵,那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
评分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細節處理真的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作為一名對園藝有一定瞭解的颱灣讀者,我非常清楚要製作一本高質量的植物圖鑒需要付齣多少心血。而《景觀喬木賞花圖鑒》在這一點上,無疑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植物的名字和圖片,而是深入到每一個細節,從花瓣的紋理、雄蕊和雌蕊的形態,到葉片的邊緣形狀、葉柄的長短,甚至是果實的成熟過程,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描繪。 我記得書中介紹“風鈴木”(又稱紫葳)的時候,不僅展示瞭它盛開時的浪漫景象,還特彆強調瞭它在颱灣不同地區的生長差異,以及它如何適應颱灣多變的氣候。更讓我驚嘆的是,書中還詳細列齣瞭不同品種風鈴木的花期差異,以及它們在色彩上的細微變化。這對於那些希望精確地掌握花期,或是追求特定花色園藝愛好者來說,簡直是太有價值的信息瞭。我還注意到,書中還提到瞭一些關於植物病蟲害防治的實用建議,雖然不是重點,但這些小小的補充,卻讓整本書的實用性大大提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