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一個讓日裔法國外交官夫人驚喜眷戀的地方
「颱灣對我來說一直是個驚喜,也是一個美好的迴憶。希望這本書能改變讀者們對颱灣的看法,並促使大傢更進一步地去探索這座令人眷戀的島嶼!」——滿裏子
齣生日本、周遊許多國傢的滿裏子,抱持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於2005年隨著法籍外交官夫婿外派颱灣。
沒想到,迎接滿裏子的竟是一連串的驚喜!颱灣豐富的多元文化、生活藝術,以及颱灣人的友善熱忱,讓滿裏子既感動又著迷。
駐颱三年,滿裏子決定將這些新發現與颱灣的朋友及來訪的遊客分享。無意與書市中琳瑯滿目的旅遊指南較勁,也不打算囊括所有的好地方,而是依個人的喜好經驗、探索際遇,讓讀者也能感受颱灣的富饒,以及難能可貴的人文氣息。
滿裏子以簡潔深刻的文字,帶領讀者一一造訪她的私人風景,有博物館、創意人、美食勝地,還有颱灣名産──茶與小籠包。最後,身為法籍日人的滿裏子,也以親身的觀察告訴我們「颱灣人哈日的理由」,以及「法國人在颱灣的一天」。
本書為中英對照、全彩印刷,並附有通用、漢語拼音對照錶,方便與國際友人分享。封麵為書法大師董陽孜提字,全書由「亞洲最佳設計大師」陳俊良設計。
作者簡介
滿裏子 Mariko Poimboeuf
齣生於北海道,在東京成長。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的經濟學係及巴黎政治研究所。在日內瓦聯閤國工作後,隨法國外交官夫婿外派國外北京、曼榖、東京、雪梨。2005至08年居住於颱北,目前隨夫婿派駐倫敦。
滿裏子對藝術、文化和美食特彆有興趣。《颱灣,一個驚喜!》是她的第一本書。
推薦序 一覽颱灣之美——歐鴻鍊
推薦序 見證颱灣的美——賴瑟珍
推薦序 旁觀的透徹:另眼看颱灣之美——嚴長壽
前 言 颱灣,一個驚喜!
第一章 難道颱灣隻有故宮博物
國立颱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順益颱灣原住民博物館
國立曆史博物館
震旦藝術博物館
林安泰古厝
颱南國傢颱灣文學館
鹿港民俗文物館
北投民俗文物館
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第二章 颱灣,創作的大地
硃銘
吳炫三
黃光男
江賢二
侯玉書
柯錫傑
洪麗芬
陳瑞憲
陳俊良
侯孝賢
雲門舞集
無垢舞蹈劇場
優人神鼓
當代傳奇劇場
第三章 颱灣,烹調藝術的天堂
小籠包神話
中華料理
颱灣料理
素食料理
日本料理
法國料理
祕藏餐廳
第四章 茶的藝術
茶之路
極品茗茶
品茶藝術
茶藝館及茶坊
茶行
第五章 尋求颱灣式的養生之道
中國傳統醫學
太極拳
按摩:從頭到腳
溫泉
在颱北的一個法國日
為什麼颱灣人都如此哈日?
後記
感言
附錄
前言
颱灣長時間被稱為「福爾摩沙」,法文的「Ilha Formosa」,即「美麗之島」。這個名字是十六世紀末,第一個發現颱灣的歐洲人──葡萄牙航海傢所取的名字。
雖然1884至85年間,在印度支那殖民勢力強大的法國,曾在颱灣這塊土地上和晚清打瞭一場中法戰爭,但颱灣仍不為大部分的法國人所熟知。此外,由於和觀光客眾多的泰國英文發音相近,也常令西方人混淆不清。
我呢,盡管齣身日本,但在2005年來此居住之前,對颱灣並沒有明確的概念。大概隻知道颱灣位於中國的外海、離沖繩不遠,被日本殖民長達五十年之久。我也還記得在童年之時,颱灣給日本的印象,常與像是香蕉、鳳梨等熱帶水果連結在一起。稍微嚴肅地來說,如同多數的外國人一樣,我覺得颱灣彷彿像是國際體係中的一個例外。為什麼一座擁有兩韆三百萬人口的島嶼,具有所有國傢應有特徵的她,不能被稱為一個「國傢」?
曾經於八○年代在中國生活瞭3年的我,瞭解許多中國人對日本的看法。帶著些許的憂慮,想知道我在颱灣將被如何看待。此外,我還保留瞭在北京那幾年對中文的認識,但這還不足以跨越日常生活所需以外的基本溝通。
在我抵達颱北之後,沒想到卻是一連串的驚喜。首先,我驚訝地發現,隻會講英語、日語的我,居然也可以在此生存,沒有任何問題!第二個驚奇發現是,大多數的颱灣人不僅對日本沒有敵意,甚至還很喜愛我的祖國,每年都有一百多萬人去觀光。我又很快地發現,日本並不是唯一被颱灣人溫馨接待的對象,所有外國遊客都對颱灣人的熱忱、善良和友好態度印象深刻。
我在此適應得非常好,有幸認識許多親切有趣的颱灣人。多虧瞭他們,讓我有很多新發現,並且樂意將這些新發現與讀者們分享。這本書沒有成為旅遊指南的壯誌,也無意囊括每個層麵或所有好地方。相反地,這隻是一個日裔法國人在颱灣的私人手劄。
依我個人的喜好和經驗,我對探索颱灣豐富的文化與生活藝術特彆感興趣,而不是島嶼的自然美景。然而,她的美景絕對不負「福爾摩沙」的美名。隻要我們稍微遠離市中心,就可以在東亞最高的山嶽間探險;颱灣植物的種類也頗驚人(在相當於比利時大小的領土上,有超過六韆種的各類植物),這也使得受邀為國傢音樂廳大理石牆做裝飾的植物牆設計師派屈剋.布朗剋(Patrick Blanc)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少人知道,颱灣是世界上最大、超越泰國的蘭花齣口國。若你想說服自己,就到位於颱北東北端的內湖花卉市場,那是這個城市裏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
本書著眼在「颱灣最能吸引我的地方」,相信這些地方也能引起過客旅者、暫居此地的國際居民,甚至是搞不清楚颱灣有什麼可吸引外國人的颱灣人的注意。我還記得,颱灣某傢大型旅行社的負責人很驚訝我竟然可以建議遠從法國或日本來訪的朋友們,參訪一些連他們也沒有列入參觀名單的地方。這些旅行業的行傢們對巴黎、倫敦或羅馬的景點如數傢珍,卻覺得颱北除瞭故宮博物院、世界最高的101大樓及夜市以外,就沒有什麼好看的瞭。
因此,我建議各位不妨來分享我的探索與際遇。盡管書中所提齣的都是非常個人且主觀的路綫,朋友們都對我的舉動,依然給予大力支持。甚至在地的朋友,也驚喜地發現颱灣有著連他們都想像不到的豐富內涵。我指的當然不是這個小島在物質上的財富,而是那些可貴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我們真正愛上一個地方及其居民,還有他們的文化與生活藝術。
這是一本非常齣乎我意料的書,原本以為會是一本嚴肅的曆史著作,結果卻是一場充滿溫情與驚喜的旅行。作者以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瞭颱灣這片土地上的人文風情,那些曾經隻存在於書本和新聞中的地名,在這裏變得鮮活而有溫度。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颱灣基層民眾生活的刻畫,他們身上那種樸實、善良、堅韌的精神,深深地打動瞭我。那些在街頭巷尾經營著小生意的阿嬤,那些在傳統市場裏揮灑汗水的小販,他們用最真誠的微笑和最淳樸的語言,勾勒齣颱灣最動人的畫麵。書中沒有大刀闊斧的宏大敘事,更多的是瑣碎卻溫馨的片段,然而正是這些片段,匯聚成瞭一幅幅令人心動的颱灣生活畫捲。每當我讀到某個地方的特色小吃,或是某個老街的獨特建築,都會忍不住在腦海中勾勒齣具體的場景,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與書中人物一同感受著那份寜靜與美好。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颱灣,不再是政治新聞裏那個遙遠的名字,而是變成瞭一個充滿人情味、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它像一位老朋友,娓娓道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沉醉其中。
评分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以為又是市麵上泛濫的關於颱灣的“網紅”遊記。然而,這本書卻給瞭我巨大的驚喜,它的深度和廣度都遠超我的想象。作者並非僅僅停留於錶麵的觀光,而是深入挖掘瞭颱灣復雜的曆史進程和多元的文化融閤。書中對一些曆史事件的解讀,雖然沒有直白的批判,但字裏行間流露齣的思考和反思,卻引人深思。我尤其被書中對不同族群在颱灣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的描繪所吸引,那些原住民文化的獨特魅力,閩南移民帶來的傳統習俗,以及近代以來外來文化的影響,都在作者的筆下交織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麵。讀到書中關於古跡保護和文化傳承的片段,我能感受到作者對這片土地深厚的敬意和關切。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復雜的颱灣,它不僅僅有美麗的風景,更有深厚的曆史積澱和豐富的人文內涵。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颱灣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人”在曆史長河中如何生存、如何發展的思考。
评分坦白講,我一開始是被這本書的書名所吸引,《颱灣,一個驚喜!》,帶著一種好奇心去翻閱。沒想到,這本“驚喜”真的名副其實。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獨特的敘事視角,作者仿佛是一位行走在颱灣街頭的智者,用一種平和而睿智的目光觀察著周遭的一切。書中對颱灣社會現象的分析,比如關於人情世故的微妙之處,或者是一些生活習慣的由來,都充滿瞭洞察力。它沒有刻意渲染某些方麵,而是以一種近乎白描的方式,呈現齣颱灣社會最真實的一麵。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小確幸”的捕捉,那些在平凡生活中閃閃發光的點滴,比如街角咖啡店裏溫暖的香氣,或者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午後雷雨,都充滿瞭詩意。這本書讓我感受到,原來颱灣的美,並不隻在於那些著名的景點,更在於它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瞬間。它像一杯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能體會到其中的深邃和迴甘。
评分這本《颱灣,一個驚喜!》就像是一場精神的洗禮,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生活和價值觀。作者在書中分享瞭許多關於人生感悟的片段,這些感悟並非空洞的哲理,而是源於他對颱灣社會和人文的深入觀察。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慢生活”的探討,颱灣人那種不疾不徐、享受當下的生活態度,與我們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形成瞭鮮明的對比。作者通過描繪颱灣鄉村的寜靜,或者是一些手工藝人的專注,讓我體會到瞭“慢下來”的美好。書中還探討瞭關於“歸屬感”和“認同感”的話題,那些在颱灣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無論來自何方,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形成一種獨特的身份認同。這種包容和融閤的精神,讓我對颱灣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敬意。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次閱讀體驗,更是一次心靈的旅程,它引導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追求更加有意義和更有溫度的人生。
评分這本《颱灣,一個驚喜!》徹底顛覆瞭我對颱灣旅遊指南類書籍的認知。它更像是一本充滿故事的散文集,將作者在颱灣的所見所聞所感,以一種極其個人化、情感化的方式呈現齣來。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繪自然風光時所注入的情感,無論是高聳的山巒、綿延的海岸綫,還是鄉村田野的寜靜,都仿佛被賦予瞭生命,充滿瞭靈性。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景點,而是通過自己的觀察和體驗,挖掘齣每一個地方背後獨特的故事和人文底蘊。讀到書中關於阿裏山日齣的描寫,我能感受到那種神聖而壯麗的震撼;讀到關於墾丁海風拂麵的敘述,我仿佛能聽到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感受到鹹濕的海風吹拂在臉頰。書中還穿插瞭許多作者與當地居民的互動,這些真誠的交流,讓我看到瞭颱灣人民的熱情好客和淳樸善良。那些小小的細節,比如在民宿老闆娘的招待下品嘗到的地道颱灣茶,或者是在夜市裏與攤主有趣的討價還價,都讓這本書充滿瞭煙火氣和人情味。這本書就像一個導遊,但不是那種隻會告訴你“去哪兒看”的導遊,而是會帶你“感受哪兒”的導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