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科学背景的林相如老师,透过科学的论点、心理学分析、统计学实验,
以及二十多年的论命经验,教你排八字、找神煞、论喜忌、取用神,
让你自己可以论命批命,找到成功的立基点。
作者简介
林相如
心灵艺术家、命理科学家
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数学电脑硕土
以天生的优越逻辑推理能力,与后天严格的数理训练,将科学融入命理,对八字有独到的研究心得,因此在论断与教学上都能精辟圆融。除了命理研究与教学方法自信独步天下之外,并广泛应用催眠、N.L.P.、气功、瑜珈、静心与佛法于谘商辅导。
现任:
「中国身心灵健庚暨生命能量提昇协会」理事长,「超心灵工作坊」、「生命教育学苑」主持人。
着有:
《命运由我不由天》、《当希望变无常》、《最痛的创伤才是最好的老师》、《大六壬总览》等书。
第一章 影飨命运的原动力—磁场
第一节 宇宙之大—无边无际
第二节 宇宙的规律性—井然有序
第三节 万有引力定律—法力无边
第四节 宇宙进化论—上帝与你我都来自共同的起源
第五节 太阳系与黄道—生命与命运都来自它
第六节 紫微斗数所用之宫位已偏离-算命不要问道于盲
第七节 二十四节气-算命的科学基础
第二章 八字所需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八字的源由—源远流长
第二节 天干与地支—前古文明的智慧结晶
第三节 阴阳与五行—划分宇宙万物的基本单位
第四节 天干与天干间的相互关系
第五节 地支与地支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四柱八字排列法
第一节 八字命式的求法—简单而易学的算式
第二节 八字的宫位—六亲与我的关系
第三节 大运的求法—十年风水轮流转
第四章 干支五行与强弱循环
第一节 旺相死囚休—宇宙间强弱消长的法则
第二节 十二补运星—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中的强弱关系
第五章 六亲星的求法及某意义
第一节 六亲星的求法—寓至理于简式之中
第二节 六亲星所代表的意义-外观是六亲,内观是自我
食神—快乐而好品味
伤官—率性、自负而不喜束缚
正财-守成、踏实而好财
偏财—善于捕捉任何机会
正官—保守、服从而深谋远虑
七杀—威严、执着与顽强
正印—善良、清高而爱面子
偏印—刁钻、不满与创新
比肩—自我完美主义
劫财—慷慨好义也守不住财
第六章 神煞及其影响
魁罡—主观强而霸性重
金神—抱负远大而强情不屈
桃花—讲究浪漫到处留情
红艳—情慾总是不分家
风流度—问君有几多风流
阴错阳差—恩爱反成烦恼出
禄—富足饱满
刃—好强而进取
驿马—劳碌多奔波
第七章 八字论命的方法与为人批命的程式
第一节 八字论命的方法—庖丁解牛
第二节 为人批命的程式—大扣大鸣
职业与用神五行的对照
第八章 十干性质及其喜忌
第九章 日主强弱的判断法
第十章 选取用神的法则
第一节 扶抑—强弱的平衡
第二节 调候—寒暖的平衡
第三节 病药—顺逆的平衡
第四节 通关-内外的平衡
第五节 从化-形势比人强
第十一章 格局的种类及其选定法
附录一 论命实例
附录二 与作者有约
附录三 八字与人格心理学的越洋较劲
作者序
本书的书名定为《科学的八字》,这或许会引发人们认为笔者是故作惊人之论,然而笔者的态度却是审慎而认真的。当然,本书也绝非执意以枯燥的科学论证来印证命理,而是以科学的观点,带领初学者或是同好共同来畅游命运的园地。
天体的运行是循环的,宇宙的足迹是规律的,季节的变化、潮汐的起伏、分子原子等粒子的运动也有其一定的轨道,构成人体每一个组成分子也都是宇宙的产物,是什么力量在影响着天地的运行及一切物质的变动呢?这个力量同时也将决定我们人类命运的吉凶祸福。这个力量就是「磁场」。
有关磁场的理论甚或是其计算的公式,大概只要是具备初级物理知识的人就能了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对磁场力量的认知:
(1)钓鱼的朋友们都熟悉的潮汐移动—它们不但有规律,而且非常「准时」。
(2)当我们拔掉水槽底的塞子而将水洩出时,我们会发现水常形成一个漩涡,
这个现象不因水槽的位置是在美国或台湾、是在高山还是地下室而改变,
并且漩涡的方向「总是一定的」在北半球是逆时针方向,在南半球是顺时针方向。
(3)候鸟每年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朝「一定」的方向迁移。
(4)鸽子「总是」能找回牠原来栖息的处所,但当太阳黑子的活动太剧烈时,
鸽子便纷纷迷路了,直至太阳黑子的活动不再干扰磁场后,鸽子才又能感知牠原来的轨迹。
(5)海洋的菌类没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甚至知觉,它们依赖磁场力来引导觅食。
(6)人类也有天生的磁感,许多人已经实验证实不靠指南针可以找出北方。
(7)南北极里容易见到极光,或是无线电话受到干扰乃至罗盘指针错误而酿成空难、
船难悲剧,这些也是磁场受到太阳黑子过度活动的结果。当磁风暴产生时,
有些影响可长达数年,例如可能长期改变气候、使某地的食物源随之消灭,
也可能降低沙漠人种的自然辨位及寻水能力,使他们走错路或找不到水源。
我们可以简单的下一个结论:只要是有形体、有质量的一切物质或生命,均脱离不了磁场的影响。
人类,当然也是要受到磁场的影响。笔者自初中时代就对命运等神秘之学充满了好奇与求知慾,唯独对一件事情不懂—为什么研究命运的书,不论是紫微斗数、八字或是占星,都要以出生的时间作为计算的标准?为什么一个人出生的时间可以决定他一生进退荣枯?直至后来学了物理、读了天文、研究了多位学者专家的论点,才恍然大悟,并因而触类旁通。现在我来叙述一个逻辑,请读者朋友们一起来思考:
任何一个时间点,不论是三千五百年前或一亿二千三百四十五年六个月又七小时八分九秒钟后,或是任意一个人的出生时间,只要我们能明确的指出一个时间点,我们现今的天文学家便能为我们精确的计算出在这个时间下的太阳系中,星球的相对位置,而且可以保证它的可信度,因为五十亿年来,地球的运转没有慢过一秒钟。所以,时间代表的是星体的相对位置。再由星体与星体间的角度及距离,就决定了一个特定的磁场状态。所以每一个不同的时间点,也就构成每一相对的特定磁场。
我们知道,有质量就会产生磁场,即使是小至一个单一电子,它也是要形成一个小磁场的。所以人体显然也是一个磁场。现在让我们进一步来思考:当一个婴孩还在母亲的体内时,他是被包围(或某程度的隔离)在母亲身体所形成的磁场内,一直到离开母体之前,他所接受到宇宙磁场的影响是甚微弱的,而在母亲生下他之时(也就是俗称的落土时),在这时间下的磁场力才感应到这名婴儿,这种感应是奥妙的、是神圣的,也是无与伦比具有决定性的,母亲把婴儿制造出来,就像电池工厂将电池生产出来一般,但直到「电」被充进了电池后,这个电池才开始有了作用。随着所充进的电的电压、电量或是交流、直流种类的不同,每颗单一电池都有着它不同的使命。
所以,即使是来自相同父母,承袭着相同基因的小孩,也从小就可看出截然不同的个性及能力,有的聪颖有的愚鲁,有的爱热闹有的好孤独,有的合群有的冷僻,有的温文有的暴戾,有的保守有的投机,有的长于音乐有的长于美术或是诗文数理等等,不一而足。从生理学及解剖学的眼光看来,人类的脑部构造及神经系统可能是特别能接收宇宙磁力讯息的天线,虽然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明此一假设,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在命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的合作之下,我们终能肯定人与宇宙息息相关的看法。
在西洋方面,几千年来天文学和占星学就像一对连体婴,各自日益精确而详细的观察记录日月行星在天体间的变化。从二世纪的多禄米(Ptolemy)到十六世纪的喀卜勒(Johannes Kepler)都是伟大的天文学家兼占星学家,但是从伽利略在一六○九年用望远镜仰观天象之后,这两门学科便开始逐日分家了,演变至今,可说已至兄弟阋墙的地步。标榜科学方法的天文学家,常常指斥占星学是一堆无稽之谈,而崇奉「天人相应」信仰的占星学家,则常批判科学方法的有限性,认为直觉、灵感、类比等方法是研究占星学不可或缺的工具。这种情形到了去年(1988),开始出现十分值得注意的转变。一位英国西南部的权威天文学家波西.塞莫(Percy Seymour)在八八年所出版的「占星学:科学的证据」一书掀起了一阵热烈的争辩。透过这本书,天文学家与占星学家重新开始接触彼此的世界、重新摸索对方的宇宙,开始企图建立一个共通的对话基础。
传统上,天文学关心的是天体的性质,而占星学关心的则是天体对人生的影响。现代天文学认为人类不过是在一个螺旋形银河边际的普通?星系中,一颗行星上生命进化过程中的一项偶然产物,实在没什么了不起;现代占星学,则把每个人都看作宇宙的中心,实在是非比寻常的神圣,比较之下,数千年前的占星学家,则几乎只为帝王占算。塞莫本人是「皇家天文学会」的会员,任教于朴里茅斯工业技术学院,还兼那里的威廉.戴天文台长,他八六年出版的教科书「宇宙磁力」曾被世界磁星权威里诺.蔑斯特教授( Leno Mestel)称为「解读给外行人知道磁力在宇宙中无所不在的成功作品」。
相较于西方占星学,东方的命运学,尤以我们中国的八字或五术,就不只是「科学而已」了。就以八字来说,由于它纳入了易经的两大学说「阴阳」及「五行」,里头涵盖了强弱、寒暖、动静、从化、喜忌等观念,实已臻于哲学之堂奥,尤以天干地支的发明更是画龙点睛。八字学中排演命式所用的节气,即是西洋占星术所使用宫度、宫位的精华,因此它的准确度可说是百分之百。
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虽然我还没深入研究,但从封面和一些初步的浏览来看,它似乎能为我一直以来对“科学”这个概念的模糊认知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一直觉得科学是一种严谨、客观、基于证据的学科,但有时又会觉得它似乎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甚至有些冰冷。这本书的名字“科学的八字”,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好奇心,它暗示着科学并非只是冷冰冰的公式和实验,而是可能蕴含着某种更深层次的、甚至是某种哲学或者说“命理”般的神奇规律。我期待它能像解读一个人的八字一样,揭示出科学运行的内在逻辑和核心要义,让那些复杂的科学理论变得更容易理解,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我想象着,通过这本书,我或许能发现科学在宇宙运行、生命起源、甚至是我们个人成长中的某种“命定”的轨迹,从而更加敬畏和理解这个世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科学的另一面,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殿堂,而是触手可及、甚至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某种智慧。我希望它能带领我走进一个更广阔、更神秘的科学世界,让我对“科学”这个词的理解,从单一的学科范畴,扩展到一种洞察事物本质、理解世界运行规律的思维方式。
评分不得不说,《科学的八字》这个名字的确够新颖,也够有话题性。我对它的兴趣,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这个名字所激发的无限联想。我一直以来都觉得,科学,尤其是那些基础学科,其背后隐藏着一些非常根本性的哲学原理。然而,这些原理往往被包裹在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实验证明中,普通人很难直接领会。而“八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又有着对事物内在联系、发展规律的某种解读。所以,我非常好奇,这本书将会如何架起一座桥梁,将看似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严谨的科学与中国传统的“命理”智慧——巧妙地联系起来。我猜想,作者可能试图用一种更具象、更直观的方式,来阐释科学的某些核心概念,比如因果关系、概率、周期性等,并将其类比于“八字”所揭示的命运轨迹。我非常期待,通过这本书,我能摆脱对科学的刻板印象,看到它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哲学思考,以及它如何与我们理解世界、理解自身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
评分我最近偶然翻到了这本《科学的八字》,第一感觉就是它的书名特别吸引人。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用简洁而深刻的方式解释复杂事物的著作情有独钟。科学,在我们很多人的认知里,总是与枯燥的公式、冰冷的实验数据联系在一起,似乎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些距离。但“八字”,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却代表着一种对个体命运、性格、乃至发展规律的洞察。将两者结合,实在令人充满想象。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将如何把科学的严谨性与“八字”所蕴含的某种玄妙、却又似乎暗藏规律的解读方式融合在一起。我是不是能从中窥见到,科学并非是孤立的知识点集合,而是像一个精密的生命体,有着其内在的运行逻辑和发展轨迹?这本书或许能让我看到,科学是如何在宇宙的宏大尺度上,以及在微观的粒子层面,遵循着某种不易察觉的“规律”,如同命运的车轮滚滚向前。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让我不再被科学的专业术语所吓倒,而是能够从中体味到一种更深刻、更人性化的理解。
评分拿到《科学的八字》这本书,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书名太有意思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用非常规的视角来解释复杂概念的书籍情有独钟,尤其是当这个概念是“科学”的时候。在我们普遍的印象中,科学往往是冷静、客观、甚至有些不近人情的,它用数据和公式说话,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命运”、“缘分”之类的概念似乎是两个极端。然而,“八字”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却是一种对个体命运、人生轨迹的独特解读,它蕴含着一种对事物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所以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科学的严谨性与“八字”的这种解读方式结合起来的。我脑海中构想的,或许是通过类比,让那些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就像通过分析八字来了解一个人一样,这本书也许能帮助我们“解读”科学自身的“八字”,理解其运行的逻辑和内在的奥秘。
评分对于《科学的八字》这本书,我内心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因为它独特的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一直以来,我对科学的理解多停留在表面,知道它是一种探索世界奥秘的方法,但总觉得它缺乏一种更具人文关怀或者说更贴近生活的情感连接。而“八字”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往往与对生命、对人生的解读紧密相连,它暗示着一种对事物内在规律的深刻洞察。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将如何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我期待它能够揭示科学原理背后所蕴含的某种深刻的“道”或“理”,让科学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能够像解读一个人的八字一样,展现出其发展的脉络、内在的联系,甚至是我们个体与宇宙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这本书能否帮助我跳出死记硬背的知识模式,去领悟科学更深层次的哲学意义,去感受科学之美,甚至是在其中找到某种指引我们生活、理解世界的智慧,这是我非常期待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