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宫围棋教室】是武宫十段倾注全力,指导读者诸君突破初段壁垒的划时代巨献。本系列共计三册,简明易学,可使您的棋力确实提升,拥有初段以上的实力。
第二卷《基本定石二十四》,收录了在实战中经常出现的基本定石24型。「星位」、「边上」和「小目」皆分别设立专章,并针对定石选择的重点及定石后的下法详加解说,以养成超越局部而重视整体的视野。
作者简介
武宫正树 十段(Takemiya Masaki)
1951年生于东京。
1965年入木谷实九段门下,同门中青年才俊辈出,与石田芳夫、加藤正夫并称「木谷三羽乌」。
1965年入段,1977年九段。1976年获得本因坊位,之后共获六期本因坊及其他众多头衔。
其重视中央甚于角边的独特棋风,被称为「宇宙流」,是高人气棋士。
序
I 佈局释义
1. 佈局的顺序
2. 本书的构成
II 开拆的基本
1. 开拆的基本为二间拆
2. 立二拆三
3. 立二拆三的应用
4. 立三拆四
5. 有效的开拆
6. 开拆的平衡
III 佈局的要点
1. 大场
2. 急场
3. 割分
4. 拆迫
5. 不靠近厚势
IV 佈局的攻防.次一手
第01题 不能错失天王山
第02题 入侵的方法
第03题 天王山
第04题 业余初段对二段
第05题 大场的选择
第06题 定石的选择
第08题 挂角的方向
第07题 押挡的方向
第09题 判断的歧路
第10题 大刀阔斧大作战
第11题 大场的选择
第12题 定石后的急所
第13题 判断的十字路
第14题 基本定石后的下法
第15题 黑棋优势
第16题 棋子的方向
第17题 定形下法
第18题 迷惑时刻
第19题 扩大模样的方向
「佈局没啥关系,以中盘战斗力一决胜负才重要!」
像这样大声嚷嚷、自恃战斗力量者,不是充斥于读者诸君周遭吗?确实,中盘战斗极为重要,因为一面追杀对手的大龙,同时凭借着攻杀取胜的棋局,为数的确不少!但是,为了能在中盘战斗取胜,其实是必须在此前阶段的序盘时便取得主导地位的;序盘时能将主导权掌握在手中,才能占有优势,中盘战斗的获胜率自然更加提升。
以这种方式思考的话,应该就能明了:序盘的三十手棋,可说是力量的泉源!若能以正确方式对序盘进行思考,即为中盘战取胜之钥。
看待序盘最为重要的一点,乃是要将棋盘扩大,亦即所谓的大局观。然而,这并非意指「任何困难点都鉅细靡遗地加以解说」,而是以抓住大纲为原则,细微末节则不赘述。因此,书中蒐集了在各位实战中经常出现的序盘,修正错误想法的同时,也提出了何处需要更加留意的具体说明。
本书将引领大家超越局部、养成审视整体的大局观,明白「序盘的三十手棋竟是如此重要」的道理,从而开拓出自有段者迈向高段者的康庄大道!
十段 武宫正树
我是一名围棋初学者,还在努力掌握基本的棋理和下法。最近,我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打好基础的书籍,《序盘下法三十手:以大局观取得中盘主导》这个书名给我一种既有方向感又有点挑战的感觉。虽然“三十手”听起来像是对序盘的精炼概括,但我更关心的是“大局观”和“中盘主导”这两个关键词。我想了解,这本书是否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序盘理论简化,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理解?它会循序渐进地讲解,从最基础的布局理念开始,然后逐渐深入到如何通过序盘的几手棋来影响后续的中盘战斗吗?我特别希望能从中学会一些基本的全局意识,明白为什么某些棋子要这样下,而不是仅仅记住死板的棋谱。如果这本书能在我刚刚起步的时候,就为我建立起正确的序盘观念,并且告诉我如何为中盘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它将是我围棋学习道路上一本非常宝贵的启蒙书籍。
评分对于我这个已经摸爬滚打了几年围棋的棋友来说,序盘的“套路”似乎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总感觉下到中盘的时候,局面一下子就变得模糊不清,不知道该如何继续推进。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升华”序盘理解的书,而不是仅仅教我更多的开局变化。《序盘下法三十手:以大局观取得中盘主导》的题目让我眼前一亮,特别是“以大局观取得中盘主导”这句话,正是我一直以来困惑的关键所在。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讲解一些“厉害”的序盘招法,更重要的是能够传授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在序盘阶段就能洞察未来棋局走向的能力。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阐述“大局观”在序盘中的体现?是通过分析不同布局下的潜在棋形,还是通过解读棋子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打破我现有思维定势的见解,让我能够在中盘阶段更加自信和从容地应对各种局面。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围棋,尤其对那些能帮助我快速建立大局观的书籍很感兴趣。在翻阅书店的时候,《序盘下法三十手:以大局观取得中盘主导》这个书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虽然这本书的主题是序盘,但我一直觉得序盘的走向对整个棋局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序盘就能奠定优势,那么中盘的战斗就会轻松许多,即使遇到强手,也能保持心理上的主动。我特别想了解,作者是如何将“大局观”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落实到序盘的三十手棋里的。是会通过经典的棋局复盘,讲解不同变化下的宏观选择,还是会提炼出一套通用的序盘原则?我很期待书中能教会我如何在开局阶段就“看懂”棋盘,而不是简单地背诵定式。毕竟,理解背后的逻辑远比记住死板的招法来得重要。如果这本书能帮我提升对棋局全局的判断力,让我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局部得失,而是能更长远地思考,那就太棒了。
评分对于我这样热衷于研究围棋战术的棋迷来说,序盘的“大局观”绝对是一个深度挖掘的课题。《序盘下法三十手:以大局观取得中盘主导》这个书名,直击我一直以来想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那些看似简单的序盘三十手,是如何在作者的视角下,演变成影响整个中盘战局的枢纽。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界定“三十手”这个概念?它是否代表着一个固定的阶段,还是说是一种灵活的判断标准?更重要的是,书中是如何将“大局观”与具体的棋局走向联系起来的?是否会通过对大量优秀棋局的精辟点评,揭示那些隐藏在序盘中的制胜密码?我非常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能够拓展我视野的思路,让我对序盘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学定式”的层面,而是能够上升到对棋局整体发展趋势的把握,从而在中盘阶段就占据主动,甚至掌控全局的走向。
评分我一直认为,围棋的魅力在于其深邃的战略性,而序盘的“大局观”正是这种战略性的重要体现。《序盘下法三十手:以大局观取得中盘主导》这个书名,深深地吸引了我,因为它触及了我在对弈中常常感到困惑的一点:如何在开局阶段就为胜利奠定基础。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将“三十手”这样一个具体的手数限制,与“大局观”这种宏观的棋理结合起来?是会提供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序盘流程,还是会解析不同流派的序盘思想,并且说明它们如何服务于“大局观”?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一些看起来不那么“积极”的棋步,反而能够为后续的棋局带来更好的发展空间。如果它能教会我如何在中盘争夺战中,通过对序盘的巧妙布局,有效地限制对手的发展,并为自己的棋子创造出更优的腾挪空间,那么这本书无疑将是我提升棋力的一大利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