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值得花时间阅读的小说!
在日本,从小学生到成人,尤其是中学生、高中生,他们心目中最想阅读的一本小说就是《算法少女》!
其实,《算法少女》本身就是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故事发生于日本江户时代的一七七五年,一位町上医师千叶桃三,亲自教导女儿小章学习算法(数学),没想到小章在这方面竟有惊人的能力。有一天,浅草寺因浴佛节而举行盛典。在盛典上,小章指出一面献给观世音菩萨的「算额」上的题目有错误,因而引起了当时的藩主注意,进而想要召见这位少女小章。结果,小章竟因此卷入了当时的算法主流「关流」的流派之争,因为小章学习的是非主流的「上方」算法。于是在一场策划下,她必须与另一位学习关流算法的少女一较长短!结果究竟是......?
本书最早于一七七五年(安永四年)出现在江户,描述一位少女在算法上的杰出表现,并在一九七三年,由远藤宽子根据当时的手抄本,改写为现代白话语出版问世,让这本小说得以再见天日。当时,在江户行医的父亲与女儿共着的古籍《算法少女》,父亲的文章大部分为楷书的汉文,而女儿的文章则是以优美的和文变体假名撰写而成。而现代版的《算法少女》则对史实有仔细的考究,而且内容丰富缤纷,温暖而又富含正义,是一部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历史小说名作。在江户时代,和算究竟是如何在庶民之间扩展的?学习和算的乐趣为何?本书中都有生动的描述。
远藤宽子在后记中表示,「现在,和算书籍《算法少女》仅在国立国会图书馆、东京大学等机构有数册的收藏,实在是弥足珍贵。而这本书也是我国在明治维新之前,唯一一本与女性有关的数学书籍,因此广为研究和算的学者所熟知。但是,我想一般人可能连书名都没听过吧!」然而,几经岁月流转,这本小说已经成了日本人心目中最想阅读的一本小说,应该是除了惊讶于算法少女的聪颖资质之外,更重要的是故事中算法少女悲天悯人之心,以及面对社会问题的普世价值所引起的共鸣而感人吧!
作者在后记中还表示:「我的《算法少女》是很幸福的。不但得到了儿童文学奖的肯定,更受到数学世界温暖的欢迎。从事数学教育的国中、高中老师们,只要有机会就会替我宣传这本书,让我有幸拥有许许多多的读者。此外,研究数学史与和算的老师们,也给了我很多的鼓励与建言,这更是令我喜出望外!」
算法少女小章是个天真、开朗、积极、乐观、热心助人的小女孩,为了社会上的弱势者,她宁愿舍弃可能为自己家中带来财富的机会,也要付出一己之力协助他人。如此的初衷与济弱扶倾的友爱之心,才是打动人心,让本书出版四十年,至今仍享誉不坠的重要原因。读完之后,必定会有许多收获。所以,这也是一本值得你我花时间阅读的小说!
本书特色
★本书获选行政院新闻局第32次「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推介!
★台湾阅读协会(Taiwan Reading Association) 出版别册「童书久久」特别推广报导!
★日本人心目中最想阅读的一本小说!
★日本各级学校老师极力推荐的课外读物!
★出版四十年,至今仍享誉不坠、争相阅读!
★1974年产经儿童出版文化赏受赏作品!
★日本唯一一本与女性有关的数学书籍!
作者简介
远藤宽子
一九三一年出生于三重县,儿童文学作家。三重大学毕业后,又于法政大学史学系取得学位。任教于三重县的国中及都立身心障碍学校,并利用课余时间写作。一九六九年以『深雪之中』(讲谈社)获得第一届北川千代赏,一九七四年以『算法少女』(岩崎书店)获得产经儿童出版文化赏。另着有『米泽英和女学校』(岩崎书店)、『「少女之友」与其时代』(书泉社)等书。
绘者简介
箕田源二郎
一九一八~二○○○,生于东京。画家。隶属于日本美术会、童画组织「车」等团体,致力于图画书创作及美术教育运动。
后记
距离第一次在岩崎书店出版这本书,已经三十多年了。从我第一次知道和算书『算法少女』这本书的存在至今,已经过了将近七十年的岁月。对于自己与这本书之间的缘分,我深感不可思议。
如同我第一次出版时在「前言」中曾提到的,这部作品,是我在读了安永四年(一七七五)于江户出版的同名和算——日本传统的数学——书后,心生感触而创作的。
现在,和算书籍『算法少女』仅在国立国会图书馆、东京大学等机构有数册的收藏,实在是弥足珍贵。而这本书也是我国在明治维新之前,唯一一本与女性有关的数学书籍,因此广为研究和算的学者所熟知。但是,我想一般人可能连书名都没听过吧!
我第一次听到这本书,也如同我在一开始写到的,是我小时候从家父口中听来的。
家父是工业化学的技术员,数学并非他的专攻;然而,他的兴趣就是在工作之余,收集从幕府末期到明治初期之间,有关的物理、化学书籍。虽然有很多书籍因为战争及战后的混乱而散佚,但是『舍密开宗』、『气海观澜广义』等书都完整保留至今。
我想,家父就是在收集这些书籍的时候,接触到和算的。
我记得,那是我小学三年级时候的事。某个假日,我在家父的书桌旁,和他谈论我最近阅读过的书时,提到我对科学家巴斯卡少年时期的轶事感到很钦佩,于是家父便告诉我:「日本古时候也有个女孩写了一本算术(算数)的书。」这便是我第一次听到『算法少女』的经过。当时,他只是简单地叙述了那本书的内容,但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却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后,社会因为战争而动盪不安,父亲也变得更加忙碌,因此我就没有机会再问他有关『算法少女』的事了。
长大成人后,我选择了教师这条路,在国中教授国语的同时,也开始写作,希望能将自己以前读过的、撼动人心的故事,传达给这一代的青少年们。
昭和三十九年(一九六四),我从三重县调职到东京的身心障碍学校,既然国会图书馆就在附近,我便立刻前去阅读『算法少女』。这本我多年来一直放在心底的原作,由于是非常珍贵的馆藏,不是我能随意碰到的,因此我只借阅了复制版;但总之,我已了解了原书的感觉。
在江户行医的父亲与女儿共着的这本书,父亲的文章大部分为楷书的汉文,而女儿的文章则是以优美的和文变体假名(字体与今日使用的平假名不同)夹杂着行书撰写而成。书是以木版印刷的方式印制而成的。由于我当场无法阅读完毕整本书,因此打算将薄纸放在书上描摹,回家之后再细细品读,因为当时影印机并不像今日这么发达。
读着读着,我遇到了几个谜团。例如作者身份的问题。
撰写后记的一阳井,也就是谷素外,是时至今日仍广为人知的着名俳句家,但身为作者的医师和他的女儿,却未将本名写出。除了这本『算法少女』和三上义夫先生的研究报告之外,他们从未在历史上出现过,因此我完全无法得知他们的生平传记。然而,这一点却反而更令我着迷。
就在此时,岩崎书店向我邀稿,希望我能写一本青少年历史小说。我的『算法少女』虽然还在构思阶段,但我一说出来,对方便觉得相当有兴趣,因此立刻决定以此为题。然而,接下来的事情才更辛苦。我读了许多对我来说很陌生的数学史书籍,四处向人请教;另一方面,又在构思主角与其他人物的设定及故事内容时,数度遇到了瓶颈——数年后,我总算完成了这个故事。我寄託在故事里的心情,也在「前言」的部分提过了。
昭和四十八年(一九七三),这部作品在画家箕田源二郎先生那充满江户风情的封面与插图的装饰下问世。
我的『算法少女』是很幸福的。
不但得到了儿童文学奖的肯定,更受到数学世界温暖的欢迎。从事数学教育的国中、高中老师们,只要有机会就会替我宣传这本书,让我有幸拥有许许多多的读者。此外,研究数学史与和算的老师们,也给了我很多的鼓励与建言,这更是令我喜出望外。
在出版十几年后。
由于『算法少女』的销售量下滑,因此出版社决定停止再刷。毕竟,书也是一种商品,因此我也无可奈何。
但是,过不久,我接到了一位年轻朋友的电话——当时还在就读都立户山高中的她表示,她弟弟的数学科暑假作业,就是『算法少女』的读书心得报告。老师说,由于现在市面上已经没有在卖了,因此要同学们轮流借阅学校图书馆里的几本馆藏。但是,他想尽早读到这本书,因此希望我能借他。
我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很惊讶,于是先打听出来那位老师的名字,接着再写一封感谢函给那位教授数学的三井二仁老师。后来我才知道,老师从以前就经常出这项功课,还亲自撰写解说书发给学生阅读。
我赶紧将这件事转告出版商,希望他们能考虑再刷。
「是的,我们知道了。」对方的反应很冷静,「三井老师已经来过好几次,希望我们能考虑再刷。其实还有很多位数学老师也曾来电或来信,表达相同的请求。」——但是,只有这种程度的需求,我们实在无法考虑再刷。
「已知的需求量若有这么多,那么实际的需求量不是应该更多吗?」我也不死心地追问。然而,最后还是无法获得很好的回应。
从那之后的好几年间,同样的对话一直在我们之间重复,最后我便放弃了。不过,教授数学的老师们却非常有耐心地,不断为『算法少女』的再刷、复刊而努力——而我却毫不知情。
在『算法少女』缺货了十几年后,三井老师转任至两国高中,但他仍然继续为『算法少女』的复刊而努力。
我们获得的支持,除了数学相关人士外,还有很多其他领域的专家。法政大学的安.贺林教授的专攻是儿童文化,但他竟为了我,找出了明治末期以毛笔写成的『算法少女』手抄本。
此外,奈良东大寺学园的小寺裕老师,一直以来也都很尽心地为复刊而付出心力,他为复刊找到一个新的方向——也就是将这本书登录在「复刊.COM」这个网站上。在众多数学相关人士的支持下,这本书获得了相当高的票数,而我也是到这个时候才知道的。这是我自己的书,我岂能坐视不管,于是我便四处拜託亲朋好友,而我高中时代的好友——交友广阔的足立清子小姐,便为我向同学们宣传这件事。在昔日同窗好友的协助下,这本书又获得了更多的票数,眼看就要超过第一关的一百票了。然而,最后还是得不到出版商的支持。
『算法少女』大概再也没有机会出现在世上了吧?但是,能获得这么多朋友的支持,我已经非常心满意足了——正当我这么想的时候,在平成十六年(二○○四)的秋天,我接到了来自御茶之水女子大学的真岛秀行教授的联络。该大学与文京区的众多文化团体,在当时共同举办了一场名为「和算的礼物」的活动。活动中,他们将和算书『算法少女』作为其中一个主题,因此邀请我这个『算法少女』小说的作者出席,与多位着名的数学学者一同演讲。
就在我因看到数学学者对『算法少女』的厚爱而感到非常幸福的同时,我又收到了一封信。龟井哲治郎——在这部作品第一次出版时,曾经向我邀过稿的月刊「数学研讨会」的编辑。由于「数学研讨会」是一本学术性的数学杂志,当初受到邀稿,我非常开心,因此我对他的名字印象很深。而龟井先生也没忘记我。岁月流逝,现在龟井先生从事的是数学书籍的出版,他从真岛教授口中听到我的事情之后,便高兴地写了这封信给我。
于是,龟井先生也开始协助我们推动『算法少女』的复刊。
在龟井先生的努力下,当我听到『算法少女』被选入了筑摩书房相当具有专业性的「筑摩学艺文库」中时,我简直不敢相信。此外,根据该文库的渡边英明部长及岩濑道雄先生的说法,就连插图也完全比照原版。也就是说,他们将属于青少年文学的这部作品,原封不动地纳入了学艺文库中。
年轻的读者们或许还无法了解这段事实的沈重,但我只要一想到那段回忆,就会觉得头痛。已故的画家箕田先生若得知这个消息,不知道会有多高兴。
在此,我要再次向那些一路上一直帮助我的朋友们致上最深的谢意。
幼时和家父一段不经意的对话,竟开启了我与和算如此深远的缘分。原书的内容,同样也是描述父亲和女儿透过和算而同心协力完成理想。如果读者们能理解我在「前言」中所叙述的意图,并对这两对父女的故事有所感触,那么这将是我最大的喜悦。
二○○六年六月
远藤宽子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是它的排版很舒服。不像有些书,密密麻麻的文字挤在一起,看得眼睛疼。这本书的行距、字号都恰到好处,即使是晚上在灯光下阅读,也不会觉得费力。我一直觉得,一本好书,不仅内容要扎实,阅读的体验同样重要。尤其对于算法这种本身就有些抽象的概念,如果阅读体验不好,很容易让人产生畏难情绪。我特意翻了一下目录,感觉涵盖的范围还挺广的,从基础的排序、查找,到一些更高级的数据结构,都有涉及。我比较关注它对某些经典算法的讲解,比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它们背后的思想,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生动的例子,或者用更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这些抽象的算法原理,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伪代码。此外,我也很想知道这本书在“新版”上做了哪些更新,是加入了新的算法,还是对旧的算法有了更深入的挖掘,或者是对理论解释进行了优化?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了解的。
评分我是一个对新技术有着浓厚兴趣的学习者,常常在网上搜索各种技术资料,也看过不少关于算法的书籍。但老实说,很多书都让我觉得“差了点意思”。要么就是太理论化,脱离实际,学了也用不上;要么就是太偏向工程实践,缺乏理论深度,导致遇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解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喜欢那种既能讲清楚算法原理,又能给出实际应用场景的书。比如,在讲解一个排序算法的时候,不只是告诉你它怎么工作的,还能告诉我它在实际开发中,比如在数据库索引、文件排序等场景下是如何应用的,甚至可以对比不同算法在这些场景下的优劣。我觉得,这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讲解方式,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这本书的副标题“算法少女(新版)”让我对它抱有很高的期望,我猜想它可能在讲解风格上会比较活泼,或者会通过一些故事性的叙述来引入算法概念,这对于我这种需要一些“驱动力”才能保持学习热情的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评分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感觉算法是绕不过去的坎。我看到很多人都在推荐这本书,说是“新版”之后内容更加完善,讲解也更加通俗易懂。我平常工作之余会阅读一些技术博客和论坛,也接触过一些算法相关的文章,但总感觉碎片化,缺乏系统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我能够从零开始,逐步深入地了解算法的世界。我特别想知道它对那些“老生常谈”的算法,比如二叉树、图算法等等,是否有新的视角和更深入的解析。我希望它不仅仅是重复那些我已经知道的东西,而是能带给我一些新的启发和思考。而且,我对于“算法少女”这个名字,也有一些自己的解读,我猜想它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会用一种比较拟人化或者故事化的方式来介绍算法,而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如果真是这样,那绝对是我的菜,因为我比较容易被生动有趣的内容所吸引,也更容易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名字有点犹豫。因为我过去读过一些名字听起来很“萌”或者很“轻松”的技术书,结果内容却非常硬核,让人无从下手。所以,“算法少女”这个名字,让我既好奇又有点担心,怕它名不副实。不过,既然是“新版”,总归是有一些改进的。我更关心的是这本书的“新”体现在哪里。是增加了最新的算法研究成果吗?还是对现有的算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阐述?或者是在教学方法上有了创新,比如引入了新的可视化工具或者互动练习?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内容的简单更新,更重要的是在理解和学习的路径上有所突破。我希望它能帮助我建立起对算法的直观感受,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尤其是一些复杂的算法,如果能通过类比或者图示,让它们变得更容易被理解,那就太棒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走出算法的迷宫,找到清晰的路径。
评分这本书我纠结了很久,犹豫着要不要入手。封面设计挺吸引人的,那种淡淡的赛博朋克风,加上“新版”两个字,总觉得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我之前接触过一些算法相关的书籍,有的是偏理论,枯燥乏味,读起来像是在啃一本字典;有的是偏实践,代码堆砌,没有太多讲解,看完一脸懵。所以,我对算法类的书一直带着一种警惕,生怕又是一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读物。但是,这次我还是下定决心买了,也许是被“少女”这个词戳中了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怀吧,感觉不像是那种硬邦邦的技术书,可能在讲解方式上会有一些创新,甚至带点故事性。我希望它能用一种更容易理解,甚至有趣的方式来介绍算法,而不是一味地堆砌公式和名词。我比较担心的是,如果它太偏向入门,内容可能就会比较浅显,而如果太深入,又怕自己理解起来会有困难。所以,这本书在我心中,既是期待,又带着一丝忐忑。我希望它能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或者是一个知无不言的好友,能够引领我真正领略算法的魅力,而不是让我望而却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