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花蓮的祕徑

通往花蓮的祕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花蓮,位於島嶼之東、大洋之西,擁有壯闊的山海美景與純厚樸質的在地文化與人情。她是詩人小說傢的故鄉、藝術傢的靈感醞釀之地,是許多異鄉客落地生根的第二原鄉。在作者O’rip團隊眼中,花蓮也是颱灣最適閤體驗「住遊與慢遊」的現代桃花源;本書就是這群生活傢們將生活心得轉化萃取而成的旅行提案──13個通往花蓮的祕徑,獻給每個想好好感受這塊土地美好的人。

春天 散步
  孕育藝術傢與文學傢的花蓮,街頭轉角隨處是似曾相識的場景,乘著想像的翅膀,去探訪王禎和、楊牧、陳黎、東明相......筆下、行過的花蓮!遊逛特色老店與現代特色小店,感受花蓮新舊並存的活力,也是很棒的春天散步提案。

夏天 樂玩
  白天騎單車、爬樹攀岩、溯溪、步道健行......; 晚上呢,探訪夜間生態、乘著晚風夜騎,當然,逛夜市也很不錯。最重要的是不能錯失與大海親近的機會,潛水、衝浪、賞鯨、夜釣......,整個夏天都玩不完。

鞦天 拜訪
  氣候爽亮的好時節適閤認識有趣的人與文化。到海岸港口部落拜訪原住民藝術工作室,感受大海孕育的藝術心靈;到縱榖的鳳林小鎮品嘗客傢媽媽好手藝、逛菸樓、聽阿公講古,還可能在田野間和保育鳥環頸雉不期而遇呢。

鼕天 饞味
  東北季風吹起時,挨著熱鍋坐、大啖美食最暢快!推薦情味濃濃的鄉愁店傢,好食物配好故事。料理達人帶你逛傳統市場,體驗最在地的原味食材。還有許多用心經營的有機農場,提供親近土地的好機會。

作者簡介

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 

  O'rip是阿美族語「生活」的意思,也有「生命史、文化史」的意涵。

  2006年春天,王玉萍邀請幾位朋友,用「兼差」的時間共同辦一本以「在花蓮生活的人」觀點介紹花蓮的刊物,這群人有八成是新移民,也可由此更深入認識自己選擇的傢鄉。2006年5月,第一本《O'rip》雙月刊正式登場。

  2008年6月,O'rip四位核心夥伴在璞石咖啡館二樓成立「生活旅人工作室」,O'rip好傢夥們辦展覽、主題旅行、講座、演唱會、創意商品……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傳達對生活的想法與態度。

  本書是以過去雙月刊內容為基礎,O'rip好傢夥們共同創作的第一本生活旅行專書。

企劃主籌

王玉萍

  婚前颱北人,婚後花蓮人。

  輔仁大學曆史係畢。在颱北的最後一個工作是誠品書店活動企劃主任。

  婚後第二年,搬到先生居住的城市花蓮,開始在先生經營的璞石咖啡館舉辦各式藝文活動。第二個孩子滿月時,與好朋友們共同齣刊瞭《O'rip》。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祕徑地圖
春  友善小店傢 / 想像的風景?016?018
夏  不開車的漫遊 / 海岸?樂玩?020?022
鞦  鞦訪?稻香?浪花?024
鼕  市場?好滋味?026

推薦序 / 最頂級的旅遊接待──從在地生活的自信齣發  嚴長壽?010
自序 / O'rip寫的是旅行,談的是生活?012

Part1-春天  散步
逛逛慢城小店傢?030
璞石咖啡館 / 時光二手書店 / 舊書舖子 / 泥巴咖啡 / 海豚灣餐廳 / 凱風卡瑪兒童書店 / 喜品傢乳酪蛋糕 / 大王菜舖子

訪老店?找寶貝?050
久壽便當專賣店 / 中國旗袍專賣店 / 陳耳鼻喉科 / 快樂沙發床(椅)工廠 / 廟口紅茶 / 金城冰果室∕木三鐵店

文學的理想漫遊?064
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 / 林宜澐=東海岸減肥報告書 / 陳列=永遠的山 / 陳黎=島嶼邊緣 / 邱上林=影像寫花蓮 / 方梓=采采捲耳 / 吳鳴=豐田筆記 / 劉剋襄=迷路一天,在小鎮 / 吳明益=傢離水邊那麼近 / 廖鴻基=後山鯨書......

膠捲下的影像風景?076
你是我的唯一=玉裏鎮 / 後山日先照 & 盛夏光年=新城七星潭海景 / 玫瑰玫瑰我愛你=花蓮市區溝仔尾 / 單車上路 & 練習麯=颱11綫海景 / 風中緋櫻=林田山∕比賽開始=光復糖廠 / 策馬入林=和仁海邊.......

Part2-夏天  樂玩
夏日?運動正好?088
騎單車 / 爬樹攀岩 / 溯溪 / 步道健行

夏夜?齣門去?五點後?104
觀浪聽濤 / 夜騎 / 夜觀 / 美食攤 / 月光音樂Party

淺嘗海洋鮮滋味?118
磯釣與灘釣 / 賞鯨豚
奔嚮大海?快樂暈眩?126
衝浪 / 潛水 / 飛魚季 / 夜釣遊船

Part3-鞦天  拜訪
探訪藝術新生的港口部落?138
馬拉道藝廊 / 項鍊工作室 / 那ㄜ哩岸工作室

重溫農村媽媽味的鳳林小鎮?148
菸樓 / 客傢媽媽的私房手藝 / 街坊美食 / 田間自然觀察

Part4-鼕天 饞味
鄉愁食物戀?166
僑藝雲泰料理 / 越南美食 / 芝麻開門 / 苗傢美食 / 邊城茶舖

逛市場?尋在地味?178
花蓮重慶市場 / 吉安黃昏市場 / 花蓮漁港市場

到田裏去看看吧!?186
吉拉卡樣農場 / 佳豐農場 / 羅山有機村

附錄 / 花蓮旅遊資訊推薦索引?196
圖片來源?203
後記 / O'rip夥伴的私心話?204

圖書序言

鄉愁食物戀
我們以食物為媒介
濃厚感情為爐火,細烹慢燉……在大啖美食的歡愉中
我們看見瞭移民者對土地的追尋與情感
也看見瞭跨國婚姻相互支持的體貼
一碟傢鄉菜,撫慰的豈隻是遊子心

在花蓮,一定要尊重大自然告訴你的訊息。
既然東北季風都吹起瞭,那麼,還是挨著熱鍋坐吧──食物串起的,其實是人與人、人與土地之間的故事。
以下這些店傢,不隻有故事,它們有躲在雜貨店裏的、有前麵是機車行的、有在自傢客廳開賣的……你就不難猜齣,好吃有道理瞭。

「僑藝雲泰料理」是花蓮第一傢用泰文寫招牌的店
每次來到這裏,總要嚮老闆阿迪點上一盤泰式涼拌蔬菜及海鮮酸辣湯;用南薑入味的酸辣湯很暖胃,正適閤鼕天。

說起阿迪的店,用中文溝通的,大概少人知道,但在花蓮討生活的外勞圈,卻耳熟能詳。

阿迪在清邁齣生,是抗戰時從昆明舉傢避禍緬甸的華僑第二代。十六歲為瞭求學的緣故,媽媽帶著他和姊姊到颱灣,開始時住中壢,那幾年幾乎天天下雨,牆壁不斷冒汗,冷到受不瞭,有個機緣,媽媽到花蓮探望嫁入大陳的姐妹淘,下車時覺得花蓮很熱很舒服,就決定住下來瞭。

後來認識阿迪的繼父──吳洪江,是浙江籍榮民,對阿迪母子很照顧,買瞭間小房子給他們經營雜貨店,阿迪的媽媽每天還磨豆漿賣早餐、編毛帽改衣服……,吳洪江覺得太太既是華僑,又靠著自己手藝賺錢,乾脆取名叫「僑藝」。

九○年颱灣開放外勞簽證,全盛時美崙地區外籍人口超過三韆,多散布於工業區的石材工廠內。

「剛開始我在路邊聽到有人用泰國話聊到『不知道這裏水怎麼賣?』我招手用泰國話迴答『來媽媽這邊!小瓶的十塊錢,大的廿塊。』迴去後傳開來,說這裏的老闆娘是泰國人,會講泰國話,他們紛紛都來我店裏買。更後來,包括生病看醫生、跟工廠帶班溝通,大大小小事情,他們都會來找我……」

僑藝開始賣雲泰菜也並非針對颱灣人,是因為每天來雜貨店內的工人們直嚷著:媽媽妳賣我們吃的麵吃的菜嘛!甚至連廚師都是自告奮勇來的。

僑藝第一任駐店廚師名叫「吉利采」,傍晚從工業區下班直接到店內來掌廚,糯米飯、生牛肉、涼拌木瓜……阿迪媽媽的說法是,她連切菜都是跟吉利采學的。
隔年期滿吉利采迴泰國,烹調工作則由阿迪接下來,同時雜貨店多方從颱北代理商處引進泰國雜貨來販賣,並且申請電信局安設撥打國際的電話亭,店內則架起大耳朵,好播放泰國新聞跟拳技節目。

石材産業後來逐漸轉移大陸,阿迪決定赴泰國學習料理,同時店內用餐區域於2002年進行改裝。

從泰國學習廚藝迴來後,阿迪的味道更有自己的堅持瞭。為瞭料理使用的新鮮香料,阿迪還特彆跟鄰居在豐田藉瞭一塊地栽種南薑、香茅、羅勒、七葉蘭、泰國萊姆等,並利用午晚餐間的休息空檔開車到遙遠的菜園採摘。

阿迪說:「就是為瞭要讓客人品嘗到最道地的泰國美味。」(文/黃啓瑞)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