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阅读的自由被剥夺时,第一个起而抗之的是──图书馆!
本书背景设定在近未来的西元2019年,作者首先花了极大篇幅架构出一个架空而生动的场景,描述出「图书队」与「以取缔危险刊物为由,妨碍图书自由的政府机关」之间激烈的对峙。日本政府为了取缔扰乱公共秩序、侵犯人权的现象,强行施行「媒体优质化法」,而为了阅读自由起身对抗的组织──「图书馆」挺身而出。图书队员们的目的是要拯救遭到查禁的书本,并守护书本的未来!
当媒体优质化特务机关 VS. 图书馆队的对立越演越烈……
战争也将一触及发!
图书馆防卫队,全员守护被猎捕的书!
书中主角笠原郁因缘际会,以女生的身分罕见地进入图书馆防卫部队,在魔鬼教官堂上的磨练之下,以一个专业的图书队员为目标。故事也围绕着这位热血又富正义感的女生「笠原郁」发展,主要队员如下:
笠原 郁(女主角):热血笨蛋,为了寻找白马王子而加入图书队。
堂上 笃:担任图书队教官,易怒的矮个子。
小牧干久:不论于公于私都坚持真理,总是笑着说大道理。
手冢 光:顽固少年,十分仰慕堂上教官。
柴崎麻子:消息灵通,是郁的室友兼好友。
玄田□介:爱吵闹的中年欧吉桑。
成功结合轻小说&文学小说特色的日本新世代作家──有川浩,后续发展令人注目!
作者有川浩以轻小说比赛出道,作品不仅深受年轻读者喜爱,改以文学书的形式上市后,更获得大众读者的好评,《图书馆战争》还因此被日本书店店员票选为最想卖给读者的书之一。更有日本文学评论家大力推崇,认为有川浩的写作功力,完美地结合了青春小说、爱情喜剧与军事冒险小说等三项元素,无人能出其右。在出道之作「自卫队三部曲」后,又推出「图书馆系列」共四本,让有川浩挤身为日本新生代畅销女作家之列。
《图书馆战争》系列作番外篇——
《别册图书馆战争II》之闪光弹补完计画正式启动!
《别册II》一改过去,转而将重心放在特殊部队优等生手冢光和情报部候补生柴崎麻子身上。一直以来,他们之间虽然维持着微妙的关系,却始终没有朝对方踏出一步。而一桩突如其来的跟踪狂骚扰事件,则让柴崎首度面对自己真正的心意并对手冢敞开心房。跟踪狂事件平息后,原本以为故事将划下完美句点,竟又接连发生柴崎的裸露淫照外流风波?!整座图书基地因此闹得男队员兴奋不已、女队员人心惶惶!事情的真相究竟为何?手冢最后能否顺利揪出隐藏在幕后的真兇、拯救惨遭绑架的柴崎呢?
本书特色
★《别册图书馆战争I》荣获日本《达文西》杂志票选
「Book of the Year 2008恋爱小说类」第1名!
《图书馆战争》系列作获奖无数:
★2008年日本科幻小说文学奖〈星云赏〉日本长篇部门
★2006年《书的杂志》娱乐小说类第1名
★2006年度日本科幻10佳作第6名(由日本SF作家与评论家票选而出)
★2007年日本「本屋大赏」第5名(由日本书店店员票选最想卖给读者的书)
★系列作在日本累销超过1,250,000册
★日本亚马逊网站4星半评价
★台湾版特别邀请日本轻小说评论家大森望专文导读
★在日本陆续改编成漫画、动画,图书馆战争已成为日本最具人气的话题之作!
★中文版独家收录日本轻小说评论家──大森望推荐文。
作者简介
有川 浩
1972年生,出身于高知县。才华洋溢,堪称横跨轻小说&文学界的新一代作家。2003年凭《盐之街》获得第10届电击游戏小说大赏〈大赏〉。
不仅受到文学评论家大森望的大力推介,也被其认为是接下来最有希望获得〈直木赏〉或〈芥川赏〉的新生代作家。以描写陆上自卫队的「盐之街」、航空自卫队的「空之中」、海上自卫队暨海上保安厅机动队的「海之底」此三部作品闻名,被称为「自卫队三部曲」。
另外,以「图书队」的虚构军事组织所撰写成的《图书馆战争》系列以相当受到好评,分别荣获2006年「本的杂志」娱乐小说类第一名,2007年「书店大奖」中得到第5名,2006年度日本科幻10佳作第6名等奖项肯定。『图书馆内乱』、『图书馆危机』、『图书馆革命』等三本皆是『图书馆战争』的系列作,「图书馆系列」共四本。改编动画已于日本播映完毕(2008年4月11日 ~ 6月27日),在台湾各动漫讨论区获得一致好评,改编漫画在日本也已出版2种版本(少年、少女向)共3本作品。
徒花□□□
曾获第10届电击游戏插画大赏〈金赏〉,借着这次画小说插画的机会将笔名「□□□□□□」改为「徒花□□□」。兴趣是逛水族馆和偶尔看看书,是有川浩作品的忠实书迷。
我一直对那种设定在架空世界,但又隐隐折射出现实社会问题的作品情有独钟。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让我沉迷其中的存在。它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世界观,在那里,书籍的生产、流通乃至存在本身都受到严密的管控,而“图书队”的出现,则成为了对抗这种压迫的象征。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图书队”成员的塑造,他们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彷徨的个体。每一次行动,每一次面对危险,都不仅仅是任务的完成,更是他们内心信念的拷问与坚定。我常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想象自己也身处那个世界,面对着那些艰难的抉择。是服从,还是反抗?是保护少数人的自由,还是屈从于多数人的“安全”?这种两难的境地,通过细腻的笔触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而且,书中对不同派系之间的博弈,对权力结构 under the surface 的揭示,也让我觉得非常过瘾。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战争”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意识形态、关于社会选择、关于人类精神追求的寓言。每次合上书,都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脑海里依然回响着那些关于自由与压迫、关于书籍与思想的深刻思考。
评分初读这本书,我便被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深深吸引。它不像一些流水账式的描写,而是充满了画面感和情绪张力。作者善于运用层层递进的笔触,将一个复杂的故事徐徐展开。我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紧张的氛围,那种在压迫与反抗之间摇摆的彷徨,以及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韧性。书中对于角色的心理刻画尤为细腻,即使是配角,也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挣扎。我常常会沉浸在他们的视角中,去理解他们的选择,去感受他们的痛苦与喜悦。这本书让我体会到,真正的“战争”并不仅仅是枪炮的轰鸣,更是思想的较量,是信念的碰撞。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文字,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却能爆发出无穷的力量。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知识的边界”以及“信息的自由流动”的探讨,这些议题在当下社会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更加珍视那些来之不易的自由,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书籍的价值。
评分说实话,在决定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有些犹豫。毕竟“II”意味着它承接了前作的故事,如果没读过前作,可能会有些理解上的障碍。但我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尝试了,并且非常庆幸自己做了这个决定。不得不说,作者在处理系列延续性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即使我对前作的了解有限,但书中巧妙的叙事手法,包括适时的回忆穿插以及对核心设定的清晰解释,让我很快就融入了故事之中。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种宏大的叙事,故事的主线围绕着一场似乎永无止境的“战争”展开,但这并非简单的武力对抗,而是思想、理念、以及对文化传承的争夺。书中描绘了各种不同立场的人物,他们有的坚守传统,有的追求变革,有的身处两难,他们的动机和行为都显得十分真实可信。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细节的关注,比如那些被象征性保护的珍贵书籍,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充满了力量,仿佛是黑暗中的微光。每一次阅读,我都能从中发现新的解读,新的思考角度。这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可能面临的种种挑战。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更多地源于它所传达的那种“守护”的力量。在这个故事里,书籍不仅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历史的记忆,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思想自由的火种。而“图书队”的存在,正是为了捍卫这一切,对抗那些企图将其摧毁或阉割的力量。我被书中角色们对书籍的热爱和保护欲深深打动,他们付出的牺牲,他们经历的痛苦,都展现了这份守护的沉重与伟大。这本书让我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是否反而失去了对阅读本身的敬畏?我们是否过于轻易地接受被筛选、被加工的信息,而忽略了那些需要我们主动去探索、去辨别的深度内容?作者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迫使我们反思这些问题。书中人物的成长弧线也让我印象深刻,他们在不断的磨砺中,在一次次的困境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核,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之一。它提醒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希望之光也从未熄灭。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直到最近才有机会静下心来好好翻阅。当初选择它,很大程度上是被“别册图书馆战争”这个系列名所吸引。我一直是个不折不扣的“书虫”,对任何与书籍、阅读、知识传播相关的故事都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而“图书馆战争”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想象力与现实张力的设定,一个关于守护书籍、捍卫自由阅读权利的斗争,光是这个概念就足够让我心动。更何况,这还是“II”的续篇,这意味着在前作的基础上,会有更深层次的探讨,更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更宏大的事件展开。我尤其期待看到那些在第一部中留下的伏笔会如何被解开,那些我喜爱的角色又会经历怎样的成长和蜕变。读到一半时,我被作者对细节的刻画深深吸引。那些关于图书在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描写,关于审查制度下人们的挣扎,关于信息自由的重要性,都让我产生强烈的共鸣。有时候,我们会习惯性地认为书籍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但这本书却通过一个近乎极端的故事,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书籍的力量,以及失去它们可能带来的深渊。这种对现实议题的巧妙融入,使得故事不仅仅停留在娱乐层面,更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