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閱讀的自由被剝奪時,第一個起而抗之的是──圖書館!
本書背景設定在近未來的西元2019年,作者首先花瞭極大篇幅架構齣一個架空而生動的場景,描述齣「圖書隊」與「以取締危險刊物為由,妨礙圖書自由的政府機關」之間激烈的對峙。日本政府為瞭取締擾亂公共秩序、侵犯人權的現象,強行施行「媒體優質化法」,而為瞭閱讀自由起身對抗的組織──「圖書館」挺身而齣。圖書隊員們的目的是要拯救遭到查禁的書本,並守護書本的未來!
當媒體優質化特務機關 VS. 圖書館隊的對立越演越烈……
戰爭也將一觸及發!
圖書館防衛隊,全員守護被獵捕的書!
書中主角笠原鬱因緣際會,以女生的身分罕見地進入圖書館防衛部隊,在魔鬼教官堂上的磨練之下,以一個專業的圖書隊員為目標。故事也圍繞著這位熱血又富正義感的女生「笠原鬱」發展,主要隊員如下:
笠原 鬱(女主角):熱血笨蛋,為瞭尋找白馬王子而加入圖書隊。
堂上 篤:擔任圖書隊教官,易怒的矮個子。
小牧乾久:不論於公於私都堅持真理,總是笑著說大道理。
手塚 光:頑固少年,十分仰慕堂上教官。
柴崎麻子:消息靈通,是鬱的室友兼好友。
玄田□介:愛吵鬧的中年歐吉桑。
成功結閤輕小說&文學小說特色的日本新世代作傢──有川浩,後續發展令人注目!
作者有川浩以輕小說比賽齣道,作品不僅深受年輕讀者喜愛,改以文學書的形式上市後,更獲得大眾讀者的好評,《圖書館戰爭》還因此被日本書店店員票選為最想賣給讀者的書之一。更有日本文學評論傢大力推崇,認為有川浩的寫作功力,完美地結閤瞭青春小說、愛情喜劇與軍事冒險小說等三項元素,無人能齣其右。在齣道之作「自衛隊三部麯」後,又推齣「圖書館係列」共四本,讓有川浩擠身為日本新生代暢銷女作傢之列。
《圖書館戰爭》係列作番外篇——
《彆冊圖書館戰爭II》之閃光彈補完計畫正式啓動!
《彆冊II》一改過去,轉而將重心放在特殊部隊優等生手塚光和情報部候補生柴崎麻子身上。一直以來,他們之間雖然維持著微妙的關係,卻始終沒有朝對方踏齣一步。而一樁突如其來的跟蹤狂騷擾事件,則讓柴崎首度麵對自己真正的心意並對手塚敞開心房。跟蹤狂事件平息後,原本以為故事將劃下完美句點,竟又接連發生柴崎的裸露淫照外流風波?!整座圖書基地因此鬧得男隊員興奮不已、女隊員人心惶惶!事情的真相究竟為何?手塚最後能否順利揪齣隱藏在幕後的真兇、拯救慘遭綁架的柴崎呢?
本書特色
★《彆冊圖書館戰爭I》榮獲日本《達文西》雜誌票選
「Book of the Year 2008戀愛小說類」第1名!
《圖書館戰爭》係列作獲奬無數:
★2008年日本科幻小說文學奬〈星雲賞〉日本長篇部門
★2006年《書的雜誌》娛樂小說類第1名
★2006年度日本科幻10佳作第6名(由日本SF作傢與評論傢票選而齣)
★2007年日本「本屋大賞」第5名(由日本書店店員票選最想賣給讀者的書)
★係列作在日本纍銷超過1,250,000冊
★日本亞馬遜網站4星半評價
★颱灣版特彆邀請日本輕小說評論傢大森望專文導讀
★在日本陸續改編成漫畫、動畫,圖書館戰爭已成為日本最具人氣的話題之作!
★中文版獨傢收錄日本輕小說評論傢──大森望推薦文。
作者簡介
有川 浩
1972年生,齣身於高知縣。纔華洋溢,堪稱橫跨輕小說&文學界的新一代作傢。2003年憑《鹽之街》獲得第10屆電擊遊戲小說大賞〈大賞〉。
不僅受到文學評論傢大森望的大力推介,也被其認為是接下來最有希望獲得〈直木賞〉或〈芥川賞〉的新生代作傢。以描寫陸上自衛隊的「鹽之街」、航空自衛隊的「空之中」、海上自衛隊暨海上保安廳機動隊的「海之底」此三部作品聞名,被稱為「自衛隊三部麯」。
另外,以「圖書隊」的虛構軍事組織所撰寫成的《圖書館戰爭》係列以相當受到好評,分彆榮獲2006年「本的雜誌」娛樂小說類第一名,2007年「書店大奬」中得到第5名,2006年度日本科幻10佳作第6名等奬項肯定。『圖書館內亂』、『圖書館危機』、『圖書館革命』等三本皆是『圖書館戰爭』的係列作,「圖書館係列」共四本。改編動畫已於日本播映完畢(2008年4月11日 ~ 6月27日),在颱灣各動漫討論區獲得一緻好評,改編漫畫在日本也已齣版2種版本(少年、少女嚮)共3本作品。
徒花□□□
曾獲第10屆電擊遊戲插畫大賞〈金賞〉,藉著這次畫小說插畫的機會將筆名「□□□□□□」改為「徒花□□□」。興趣是逛水族館和偶爾看看書,是有川浩作品的忠實書迷。
初讀這本書,我便被其獨特的敘事風格深深吸引。它不像一些流水賬式的描寫,而是充滿瞭畫麵感和情緒張力。作者善於運用層層遞進的筆觸,將一個復雜的故事徐徐展開。我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種緊張的氛圍,那種在壓迫與反抗之間搖擺的彷徨,以及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韌性。書中對於角色的心理刻畫尤為細膩,即使是配角,也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和掙紮。我常常會沉浸在他們的視角中,去理解他們的選擇,去感受他們的痛苦與喜悅。這本書讓我體會到,真正的“戰爭”並不僅僅是槍炮的轟鳴,更是思想的較量,是信念的碰撞。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文字,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卻能爆發齣無窮的力量。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知識的邊界”以及“信息的自由流動”的探討,這些議題在當下社會依然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進行一場心靈的洗禮,它讓我更加珍視那些來之不易的自由,更加深刻地理解瞭書籍的價值。
评分我一直對那種設定在架空世界,但又隱隱摺射齣現實社會問題的作品情有獨鍾。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本讓我沉迷其中的存在。它構建瞭一個獨特的世界觀,在那裏,書籍的生産、流通乃至存在本身都受到嚴密的管控,而“圖書隊”的齣現,則成為瞭對抗這種壓迫的象徵。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圖書隊”成員的塑造,他們不是簡單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彷徨的個體。每一次行動,每一次麵對危險,都不僅僅是任務的完成,更是他們內心信念的拷問與堅定。我常常會在閱讀的過程中,想象自己也身處那個世界,麵對著那些艱難的抉擇。是服從,還是反抗?是保護少數人的自由,還是屈從於多數人的“安全”?這種兩難的境地,通過細膩的筆觸被描繪得淋灕盡緻。而且,書中對不同派係之間的博弈,對權力結構 under the surface 的揭示,也讓我覺得非常過癮。它不僅僅是一個關於“戰爭”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意識形態、關於社會選擇、關於人類精神追求的寓言。每次閤上書,都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腦海裏依然迴響著那些關於自由與壓迫、關於書籍與思想的深刻思考。
评分說實話,在決定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有些猶豫。畢竟“II”意味著它承接瞭前作的故事,如果沒讀過前作,可能會有些理解上的障礙。但我最終還是鼓起勇氣嘗試瞭,並且非常慶幸自己做瞭這個決定。不得不說,作者在處理係列延續性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即使我對前作的瞭解有限,但書中巧妙的敘事手法,包括適時的迴憶穿插以及對核心設定的清晰解釋,讓我很快就融入瞭故事之中。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種宏大的敘事,故事的主綫圍繞著一場似乎永無止境的“戰爭”展開,但這並非簡單的武力對抗,而是思想、理念、以及對文化傳承的爭奪。書中描繪瞭各種不同立場的人物,他們有的堅守傳統,有的追求變革,有的身處兩難,他們的動機和行為都顯得十分真實可信。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細節的關注,比如那些被象徵性保護的珍貴書籍,它們的存在本身就充滿瞭力量,仿佛是黑暗中的微光。每一次閱讀,我都能從中發現新的解讀,新的思考角度。這不僅僅是一本小說,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在現實社會中可能麵臨的種種挑戰。
评分我對這本書的喜愛,更多地源於它所傳達的那種“守護”的力量。在這個故事裏,書籍不僅僅是文字的載體,更是曆史的記憶,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思想自由的火種。而“圖書隊”的存在,正是為瞭捍衛這一切,對抗那些企圖將其摧毀或閹割的力量。我被書中角色們對書籍的熱愛和保護欲深深打動,他們付齣的犧牲,他們經曆的痛苦,都展現瞭這份守護的沉重與偉大。這本書讓我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是否反而失去瞭對閱讀本身的敬畏?我們是否過於輕易地接受被篩選、被加工的信息,而忽略瞭那些需要我們主動去探索、去辨彆的深度內容?作者通過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迫使我們反思這些問題。書中人物的成長弧綫也讓我印象深刻,他們在不斷的磨礪中,在一次次的睏境中,逐漸找到瞭自己的方嚮,堅定瞭自己的信念。這種積極嚮上的精神內核,是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之一。它提醒我們,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希望之光也從未熄滅。
评分這本書我拿到手已經有一段時間瞭,但直到最近纔有機會靜下心來好好翻閱。當初選擇它,很大程度上是被“彆冊圖書館戰爭”這個係列名所吸引。我一直是個不摺不扣的“書蟲”,對任何與書籍、閱讀、知識傳播相關的故事都有一種莫名的親近感。而“圖書館戰爭”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想象力與現實張力的設定,一個關於守護書籍、捍衛自由閱讀權利的鬥爭,光是這個概念就足夠讓我心動。更何況,這還是“II”的續篇,這意味著在前作的基礎上,會有更深層次的探討,更復雜的人物關係,以及更宏大的事件展開。我尤其期待看到那些在第一部中留下的伏筆會如何被解開,那些我喜愛的角色又會經曆怎樣的成長和蛻變。讀到一半時,我被作者對細節的刻畫深深吸引。那些關於圖書在社會中所扮演角色的描寫,關於審查製度下人們的掙紮,關於信息自由的重要性,都讓我産生強烈的共鳴。有時候,我們會習慣性地認為書籍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存在,但這本書卻通過一個近乎極端的故事,讓我們重新審視瞭書籍的力量,以及失去它們可能帶來的深淵。這種對現實議題的巧妙融入,使得故事不僅僅停留在娛樂層麵,更具有深刻的啓示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