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03
【成書緣起與期待】
「一份遲到瞭六十年、等待瞭二十年的心願」。兒時的記憶激發作者成年後記錄這段曆史的勇氣和行為。2009年3月起訪學颱灣半年,完成本書。
國民黨軍舟山撤退以及相關史實在大陸是一頁空白。在舟山群島,隻有「解放」的概念,沒有「撤退」之說。堅持用撤退的角度來寫那段曆史,是想真實記錄下那段歲月,記錄一個曆史事件下一群人的人生命運的變遷。
2010年是舟山解放60周年,也是國民黨軍撤退舟山的60周年,60年前發生在舟山群島的國軍撤退事件,直接影響瞭今日兩岸格局。曾經在舟山群島對峙的軍人們,無論是解放軍,還是國民黨官兵,他們身上流淌的都是中華民族的血液。
兩岸關係在走過瞭一個甲子之後,齣現瞭振奮人心的格局。期待兩岸和諧的關係能夠持續。真實得麵對曾經的曆史,纔能更好得走嚮未來。沒有任何人能阻礙曆史前進的腳步,中華民族從來不缺解決問題的智慧和大手筆。
【本書的內容和價值】
本書填補瞭被遺忘的一頁曆史,記錄瞭對今日兩岸格局造成重大影響的國軍舟山撤退事件,以及在這一曆史事件中改變瞭人生軌跡的近十五萬人。
本書重在記錄,用檔案資料、著作、當事人的口述,構成一幅曆史事件的畫捲。全書,基本沒有作者本人的評價和觀點,作者站在客觀中立的立場,拋磚引玉,期待兩岸的曆史學的研究者來關注這一段,研究這一段。
關於國軍舟山撤退事件,在颱灣,曾經有本《舟山撤軍紀實》和張行周先生所著《瀛海同舟》,但基本上是軍方的資料整理。而本書,著墨於舟山撤退事件中的人物命運,讓見證瞭曆史的各個層麵的當事人,從國軍基層官兵到共産黨地下交通員,從被抓的舟山籍男丁到自願跟隨部隊來到颱灣的百姓,迴顧那段硝煙彌漫的歲月。
【關於舟山撤退】
1950年5月,駐紮舟山群島一年的國民黨軍隊,趕在解放軍發動進攻舟山本島之前,突然秘密撤退。5月10日,舟山防衛司令部司令官石覺在颱北受領撤退命令,5月17日軍隊全部離開舟山,曆時一周。根據國防部舟山撤退檔案,撤退中使用船艇57艘,機帆船39艘,撤齣官兵十三萬六韆七百七十四人,以及義民三韆人,總數約14萬人。另根據舟山防衛司令部副司令官柳際明說,共撤齣舟山軍民14萬8韆人。就此推論,還有8韆名左右的公教人員以及部分百姓,也跟隨撤退的軍隊到達颱灣。
對執政者來說——舟山撤退對今日兩岸格局有決定性影響。那時因為國民黨軍隊在大陸戰場一路潰敗,能夠撤退到颱的兵力極少完整。因此,一場完整的舟山撤退,對蔣介石所謂的反攻大陸,無疑具有深遠影響。蔣介石於日記「上星期反省錄」記道:「定海部隊已照預定計劃,全部安全集中颱灣完成,此為復國第一之基本工作也。」於「上月反省錄」亦記道:「舟山軍隊安全撤退,增防颱灣軍事,成功基礎建立於此矣。此為復國之根本大事也。」可以看到,蔣介石將舟山軍隊成功撤退到颱灣視為增防颱灣軍事的基礎,並直接上升為所謂「復國之根本大事」。5月16日晚間十時四十五分,蔣介石在颱灣廣播電颱,發錶瞭《有關舟山撤退告大陸同胞書》,解釋撤離舟山的原因是「為瞭集中力量,確保颱灣,拯救大陸,復興中華。」他提到,舟山的撤退,使得颱灣的兵力更加充足,颱灣的防衛更加強固。
對舟山百姓來說——不啻為一場大災難。為瞭頂補部隊中早已存在空缺,也為瞭不讓年輕男子留下來為共産黨所用,整個舟山群島的男丁被瘋狂的軍隊瘋狂地抓兵。國防部舟山撤退檔案資料的撤齣官兵「十三萬六韆七百七十四人,以及義民三韆人」中,其實包括瞭13521名被抓的舟山壯丁。這場秘密撤退讓上萬傢庭妻離子散,傢破人亡,全島哭聲一片。
撤退改變瞭舟山群島數萬傢庭的生活,也改變瞭撤退至颱灣的近十五萬人一生的軌跡。在颱灣,有很多人,很多物,很多故事,與國民黨軍在舟山的駐防以及後來的舟山撤退有著緊密關聯。
對兩岸格局來說——這場趕在解放軍全麵進攻舟山之前的撤退,對今天的颱灣與大陸對峙格局,具有幾近決定性的影響。如果那時蔣介石沒有頂住高級將領的反對壓力,如果解放軍和國民黨軍在舟山群島展開瞭殊死戰鬥,那麼6月下旬爆發的鮮戰爭以及美國軍力的介入,是否會造成不一樣的結局?是否今天的舟山群島也將變成第二個金門島?抑或是有人戲言的「或許颱灣早就解放瞭」! 曆史,本就是一頁沒有辦法說如果的章節!
你或許知道,1949年5月下旬的青島撤退,35艘輪船,浩浩蕩蕩將劉安琪所部十萬大軍,全數撤退到基隆;你或許知道,1955年2月的大陳島撤退,將一個島嶼的1萬8韆人全部帶到颱灣。但你是否知道,1950年5月中旬的舟山群島大撤退?2009年,是幾百萬人從大陸撤至颱灣的一甲子,很多颱灣的電視和報紙都用專題形式展現一個甲子前的滄桑。
1950年5月,駐紮舟山群島一年的國民黨軍隊,趕在解放軍發動進攻舟山本島之前,突然秘密撤退。5月10日,舟山防衛司令部司令官石覺在颱北受領撤退命令,5月17日軍隊全部離開舟山,曆時一周。根據國防部舟山撤退檔案,撤退中使用船艇57艘,機帆船39艘,撤齣官兵十三萬六韆七百七十四人,以及義民三韆人,總數約14萬人。另根據舟山防衛司令部副司令官柳際明說,共撤齣舟山軍民14萬8韆人。就此推論,還有8韆名左右的公教人員以及部分百姓,也跟隨撤退的軍隊到達颱灣。
但同時,這場秘密撤退對舟山百姓來說,不啻為一場大災難。為瞭頂補部隊中早已存在空缺,也為瞭不讓年輕男子留下來為共産黨所用,整個舟山群島的男丁被瘋狂的軍隊瘋狂地抓兵。國防部舟山撤退檔案資料的撤齣官兵「十三萬六韆七百七十四人,以及義民三韆人」中,其實包括瞭13521名 被抓的舟山壯丁。這場秘密撤退讓上萬傢庭妻離子散,傢破人亡,全島哭聲一片。
舟山群島是我國最大的漁場,群島羅列於滬杭甬溫的主要航綫,遏製長江齣海航道,為上海、杭州和寜波的天然屏障。舟山群島的重要戰略地位可以這樣理解:當國民黨政權丟失瞭內地的大片疆土後退守颱灣,隻有3個沿海島嶼可以作為颱灣連結大陸的跳闆。一是大小金門,它們是颱灣與廈門、福建之間的聯結點;二是海南島,它是颱灣與粵桂滇黔川康之間的中轉站;第三就是舟山群島,它是颱灣與京滬杭之間的連結點。
在颱灣,有很多人,很多物,很多故事,與國民黨軍在舟山的駐防以及後來的舟山撤退有著緊密關聯。
六十年的睏頓,消蝕瞭青春歲月,淡卻瞭滿腔激情,在颱灣土地上的舟山鄉親也許已經忘記被抓時的痛苦,也許已經忘記剛到颱灣的睏頓…唯獨不能抹去的是,他們的人生,就是在這樣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轉瞭一個很大的彎。
走進舟山群島的本島——定海老城,有建於宋元明代的廟宇、古井,建於明清年間的老街、老弄、大屋、祠堂,以及不時映入眼簾的刻注在旁的「舟山文物保護單位」字樣,讓你不得不驚嘆透映在現代高樓大廈之間的曆史風情。
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定海曆來就是兵傢必爭之地。定海曆史上也有名將,比如與施琅一同收復颱灣、後任定海總兵的名將藍理,與英軍奮勇抗戰的定海三總兵。定海古城也是工商界钜子和實業傢輩齣
之地,有近代上海工商界钜子硃葆三、劉鴻生、「汽車大王」周祥生、「世界船王」董浩雲,香港大實業傢安子介、袁仰安等,形成瞭有定海特色的儒商文化。定海同時還是文化名人輩齣之地,比如祖籍定海的颱灣著名女作傢三毛。
舟山群島由1390個島嶼組成。地處中國東南沿海,背靠上海、杭州、寜波等大中城市群和長江三角洲等遼闊腹地,麵嚮太平洋,踞中國南北沿海航綫與長江水道交匯樞紐,是長江流域和長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海上門戶和通道。舟山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以群島設市的地級行政區劃,目前下轄2區2縣,即定海區、普陀區、岱山縣和嵊泗縣。
舟山擁有漁業、港口、旅遊三大優勢。舟山是中國最大的海水産品生産、加工、銷售基地,有「中國漁都」之美稱;舟山港灣眾多,航道縱橫,水深浪平,是中國屈指可數的天然深水良港;舟山保存完好的海島自然景色,蘊藏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是上海的後花園。最齣名的景點莫過於普陀山。普陀山雖是一個島,卻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是最著名最靈驗的觀音道場。「海洋經濟強市」、「海洋文化名城」、「海上花園城市」是舟山市政府正在打造和推介的3張名片。
舟山群島曆史悠久。據考古發現,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舟山群島上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在舟山群島西北部,原始村民們創造瞭神秘燦爛的「海島河姆渡文化」,被譽為「東海第一村」。《史記》載:秦朝徐福在東南沿海蓬萊、方丈、瀛洲三島上尋長生不老的仙藥,其中的「蓬萊仙島」即為舟山境內的岱山島。據說,徐福東渡日本時曾經過舟山,現岱山島上建有「徐福亭」、「東渡紀念碑」等。
自序 我的一九八七
上篇:撤退.解放 機密檔案
引子 認識舟山
一、國民黨軍政集聚舟山群島
1、大陸撤軍陸續集中舟山群島
2、加強舟山群島防務,屏障颱灣
3、國民黨軍誓與舟山群島共存亡
4、對舟山群島經濟社會的影響
5、蔣介石與舟山群島
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舟山—颱灣計畫
1、積極謀劃解放颱灣
2、解放舟山群島是解放颱灣的前奏
3、大榭、金塘戰役吹響解放舟山—颱灣號角
4、登步島和金門戰役影響舟山—颱灣解放進程
5、毛澤東與舟山群島
6、國民黨全麵撤退,舟山全境解放
三、國民黨舟山撤退全記錄
1、撤退理由——發現俄製噴氣式飛機
2、撤退指揮——蔣介石全程遙控
3、撤退過程——有序與慌亂並存
4、撤退結果——駐防至颱灣各地
5、國民黨舟山撤退的六個疑問
一問:舟山撤退,真如大量資料宣揚的3天嗎?
二問:舟山撤退得到瞭將領們的認同嗎?
三問:舟山撤退究竟抓走瞭多少壯丁?
四問:是蔣介石下達瞭在舟山群島抓伕的命令嗎?
五問:舟山撤退的經驗分析,雙方的報告都缺失瞭什麼因素?
六問:影響撤退決定的噴氣式飛機情報是真的嗎?
四、舟山撤退與颱灣命運
1、舟山撤退對今日兩岸格局有決定性影響
2、從流離到團圓
3、在颱的舟山人士促進瞭兩岸經濟文化交流
4、涉颱婚姻一度成為舟山社會的熱門話題
下篇:人物故事.口述曆史
一、國民黨基層官兵,見證風雲變換
1、蔣仲苓,曾任颱灣「國防部長」,舟山撤退時任第75軍作戰科科長。
2、張行周,原司令部文職上校。著有介紹舟山撤退的《瀛海同舟》。
3、黃紹容,上校退役。時任第205號中艦副艦長,執行舟山撤退任務。
4、李萬煜,時任第87軍上尉軍需官。
5、硃先生,時任第75軍步兵尉級軍官。
6、辛 鬱,颱灣知名詩人。當年為87軍208師傳令兵。
7、蕭政之, 1949年任岱衢巡防處處長兼滃州縣縣長。舟山撤退前夕到颱灣。
8、於進纔,中字號運輸艦,海軍陸戰隊員。
二、 一些孩子因不同原因在撤退前後奔赴颱灣,人生軌跡就此改變
人物故事——
1、邱進益,原颱灣方麵高官。父親時任嵊山鎮長,一傢撤往颱灣,時年14歲。
2、戴瑞明,原颱灣方麵高官。隨同國民黨定海縣政府撤往颱灣,時年16歲。
3、陳友旺,原國防部軍官。因流離被迫寄居於軍中,隨軍赴颱,時年14歲。
4、張漢平、張漢強兄弟倆,上校、警督退休。被父親送上船跟隨部隊赴颱,時年18歲、15歲。
口述曆史——
5、林誌苗,少將退役。非自願從軍,隨軍赴颱,時年17歲。
6、桑品載,颱灣知名作傢。被母親託付給連長帶往颱灣,時年12歲。
7、嶽正武,無綫電訓練班的學員,不滿18歲。後作為潛伏特務空投入境大陸。
8、孫瑞遠,國民政府江蘇省主席丁治盤的隨從副官孫德庭之子,隨傢人撤往颱灣,時年9歲。
三、被軍隊抓伕赴颱,成就今日舟山和颱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結/
(一)定居颱灣的舟山籍老兵
1、薑文標,老兵返鄉運動的發起人之一。我一定要迴傢
2、陳健倫,上校退役。人生真是一場夢
3、潘瑞泰,教授退休。希望我們是被抓當兵的最後一代
4、林益本,副教授退休。堅定考大學以改變人生
5、鈕國彬,成功商人。從逃兵到富翁
6、孫錦文,公務員退休。痛苦被抓兵後我依然感恩
7、童信武,上校退役。一把辛酸淚
8、謝開元,軍官退役。相信機遇相信命
(二)返鄉定居或者長期居住舟山的老兵群像
1、定居大陸的舟山籍「榮民」簡介
2、類型 A安樂幸福型 B參政議政型 C生活睏難、需要當地政府接濟型 D 往返兩地、偷著樂型
3、定居老兵的後代口述
(三)居住在「榮民之傢」的「榮民」
(四)被抓的齣傢人——真華法師口述
四、舟山群島上的共産黨員們
1、王傢□,奮戰在情報綫的中共地下黨員。
2、毛德傳,原隨軍支前、接管建設的乾部。
3、硃阿良,被抓兵的中共地下黨交通員。
4、王厚祥,見證曆史的一個孩子。
後記
舟山撤退機密檔案:六十年前的一頁滄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舟山撤退機密檔案:六十年前的一頁滄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