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获《联合报》、《中国时报》小说奖、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及金马奖改编剧本奖。
十九岁的少年袁初阳和十七岁的少女贺华姝,刚刚相爱旋即分手,初阳因自惭形秽而远离,从此两人各自在人生路上曲折闯荡:初阳忙着站稳壮大,华姝尽管光彩耀目、却在心灵深处等候着重逢。八年生离,究竟能否有缘再见?华姝又如何面对医学系学生的追求?
而早早结婚的贺华洋和倪玉琳,虽是璧人一对,却渐行渐远,八年缘份,等到的会是什么?
相爱不易、相守也难,本书将上集《你是我的回忆》中所有的缠绵、遗憾、未决、痴心、情份,一线一线编织成动人的彩衣,呈献给天下有情有份或有情无份、错过或还来得及的男男女女─但愿您和您的至爱,终身互相守候。
本书特色
献给爱情,献给美好的一切,献给所有正在守候或曾经守候的朋友。
作者简介
廖辉英
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从事传播工作十余年,曾主编《妇女世界》杂志,现专事写作,除了脍炙人口的小说外,还在媒体阐述两性、亲子观念,中肯而观念清晰,理中有情,是深获各界信赖的「廖老师」,电视两性节目最受欢迎的来宾。曾获《联合报》、《中国时报》小说奖、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暨金马奖改编剧本奖,作品多部被改拍为电影和电视连续剧。着有小说《今夜微雨》、《盲点》、《油麻菜籽》、《焰火情挑》、《相逢一笑宫前町》等;散文《先说爱的人,怎么可以先放手》等多部。
因守候而有情
我是不相信爱情的,朝朝暮暮、到处浪迹,不择木随处可栖、爱此也怜彼,完全没有准则;特别是时下男女,以爱为名,纵慾狂情,搅混一池腥羶水,令人作呕。
但其实我确乎也是相信爱情的,经历这许多年观察两性,我真的看过许多穿越千山万水、历经好多时日,当初因误解、缘悭、懵懂或阴差阳错等等因素而分手的男女,在中年之后,因缘际会得以重逢,在对方眼里,看到彼此无言的守候,最终得以有情人终成眷属。
当初分手也许是不懂、可更多是怯懦、是不肯承认、是屈服于现实……走过坎坷的世道和情路,尝尽错爱的折磨,静夜里探照心的深处,偶然窥见那段过往那个昔人,忽然明白:原来我在找的是他呀!
所以,再怎样,这世间还是有着爱情存在的。那些乱搞的人,要不就是不懂得爱情,要不就是没有遇到真爱,与其说是可恶,更多的却是可怜。
但是,不管咫尺天涯或天涯咫尺,错过的爱情即使让人揪心断肠,最后这些心伤都会痊癒,这些人都会接受其他的异性,这就是爱情的现实性。
《你是我的回忆》里,十九岁的少年袁初阳和十七岁的少女贺华姝,堪堪相爱就被迫分离,造成分离的刽子手是现实的惩罚,也是初阳的自尊与自卑。但是,即使当初初阳不自我割舍,两人勉强相守,我相信最后反而会是分手,这是时机、现实条件和人心。
分手八年,各自漂泊,难得的是双方都在心田深处守候着那几乎不可能的重逢─写到这里,我这作者还记得独自伏案深夜、边写边不停拭泪的往事。
我想我是绝对相信爱情的,但更相信爱情往往必须有人愿意守候,才会继续发光发热。
书中的另一对:贺华洋和倪玉琳的故事,也用另一种形式印证我上面的那句话。
在那美好的时代,我们看过爱情、经历过爱情;我们受过屈辱和挫折,但也享受着努力的成果。那是一个让人认识所谓刻骨铭心、忍耐、相信的年代─这本书,─《你是我的回忆》《你是我今生的守候》(分成上下两册易于阅读)应读者要求,重新再版,献给爱情,献给美好的一切,献给所有正在守候或曾经守候的朋友。
廖辉英 九十九年九月
真的,我特别喜欢这本书营造的那种氛围。它不像那种快节奏、强情节的小说,更像是一杯温热的红茶,需要你慢慢品味,细细体会。作者的笔触细腻到极致,无论是人物的内心独白,还是场景的描写,都力求真实。我记得有一次,书中描写了一个女生在雨中等待,那种湿漉漉的衣服贴在皮肤上的感觉,空气中弥漫的潮湿气息,还有她内心涌动的焦虑和一丝丝的希望,都被写得淋漓尽致。我读到那里的时候,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场雨中,感受着同样的湿冷,同样的忐忑。还有,书里面一些对话的设计,也特别有意思。不是那种直白露骨的表白,而是藏在字里行间,需要你去揣摩,去感受。这种“留白”的处理,反而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也让这份情感显得更加珍贵。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去刻意塑造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守候”这两个字上。在现代社会,太多的人追求速食的爱情,快餐式的感情,但这本书却告诉你,真正的爱,有时候恰恰体现在一种不动声色的陪伴,一种默默无闻的付出。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平和,也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人。
评分这本书啊,我一口气读完,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学生时代,那种青涩又美好的情愫,真的勾起了我心底最深处的涟漪。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轻柔地触碰到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你不自觉地跟着故事里的人物一起笑,一起哭,一起体验那份纯粹的悸动。书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夕阳下的操场,偷偷塞在书本里的纸条,还有雨后操场上那股泥土的清新味,都写得那么真实,那么有画面感,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样。我常常在想,生活中的我们,是不是也曾经错过一些这样纯粹的美好?或者说,我们是不是已经太过习惯于现实的棱角,而忘记了内心深处对一份坚守的渴望?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给自己的心灵做一次SPA,卸下所有疲惫和伪装,重新找回那个曾经因为一点小事就能开怀大笑的自己。尤其是男女主角之间的互动,那种欲说还休的暧昧,那种小心翼翼的试探,以及最终化为坚定不移的守护,真的太让人动容了。不像现在很多爱情故事,充满了轰轰烈烈的桥段,这本书更像是细水长流,一点一滴地渗透到你的生活里,让你感受到爱情最真实的模样。它提醒我,原来爱一个人,可以如此简单,又可以如此深刻。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品一杯醇厚的陈年老酒,初尝时或许没有惊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觉得它的回味无穷。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对于人物的心理描写堪称一绝。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主角们在面对爱情时的矛盾、挣扎,以及他们内心深处那份想要坚守的渴望。书中对于一些细节的捕捉,也做得非常到位。比如,一次不经意的触碰,一个含糊不清的承诺,甚至是一句简单的问候,都被赋予了深厚的含义。我读的时候,常常会反复揣摩,这句话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情感?这个动作,又意味着什么?这种阅读体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且,这本书并没有回避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挑战和困难。它让主角们经历误会,经历分离,甚至经历痛苦,但同时,也让他们在这些经历中学会成长,学会珍惜。这种写实的手法,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力量。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爱,并非一帆风顺,但只要心中有爱,有坚守,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被洗涤了一遍,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不是那种按部就班的时间线推进,而是通过一些碎片化的回忆和细节,慢慢拼凑出完整的故事。这种方式,反而让整个故事充满了悬念和惊喜。我读的时候,常常会猜测,下一次会揭开怎样的秘密?这个人物的过去,究竟是怎样的?作者很擅长利用“留白”的技巧,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未竟的话语,都能引发读者无尽的联想。我最喜欢的一点是,这本书并没有刻意去渲染所谓的“虐恋情深”,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人物内心的成长和情感的沉淀上。主角们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并没有变得愤世嫉俗,而是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懂得珍惜。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让我觉得非常温暖。而且,这本书的语言也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华丽辞藻的堆砌,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我读的时候,会觉得就像是在听一个朋友在讲故事,非常亲切,非常自然。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真的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它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透的小说,而是需要你用心去感受,去体会。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尤其是对于人物内心的刻画,入木三分。我能清楚地感受到主角们在面对感情时的犹豫、挣扎,还有最终的坚定。书中的一些情节,虽然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却蕴含着深厚的感情。例如,某个角色在一次不经意的回眸,或者一次迟疑的伸手,都被作者描绘得充满了故事感。我读到的时候,会反复思考,这句话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情感?这个动作,又代表着怎样的意义?这种阅读体验,就像是在解开一个谜题,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且,这本书并没有回避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它让人物经历挫折,经历痛苦,但同时,也让他们在痛苦中成长,在挫折中变得更加坚强。这种写实的手法,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力量。它告诉我们,爱情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只要心中有爱,有坚守,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被洗涤了一遍,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
评分这本书让我有一种久违的感动。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温度,读起来就像是冬日里的一杯热可可,暖暖的,甜甜的。我能感受到书中人物之间真挚的情感,那种纯粹的爱恋,那种默默的守护,都让我心生向往。书中的很多细节都写得特别真实,比如,一次不经意的眼神交汇,一句简单却饱含深情的告白,甚至是一次笨拙却用心的关怀,都让我觉得仿佛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我记得书中有一个角色,他用一种近乎偏执的方式默默守护着另一个人,那种执着和深情,真的让我非常感动。这种爱,虽然不张扬,但却足够深刻,足够动人。我特别欣赏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刻意去制造所谓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上。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我们能看到爱情最真实的模样,也更能体会到“守候”的意义。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得到了净化,也更加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珍惜。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想起了我年轻时候的一些经历,那种纯粹而又热烈的感情,仿佛又重新在我心头燃烧起来。作者的文笔非常优美,充满了诗意,读起来就像是在欣赏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风景的描写,无论是清晨的阳光洒满林间,还是夜晚星空下的静谧,都被作者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身临其境。而这些风景,又常常与人物的情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烘托出故事的氛围,加深了读者对人物情感的理解。我记得书中有一个情节,主角们在海边散步,海风轻轻吹拂,海浪拍打着沙滩,那种浪漫的场景,让我忍不住想象自己也置身其中,感受那份美好的宁静。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所传达的那种“守候”的情感,真的非常打动我。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人都追求即时满足,追求轰轰烈烈的爱情,但这本书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一种默默的陪伴,一种无声的守护。这种爱,虽然不张扬,但却足够深刻,足够动人。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治愈,也更加懂得了珍惜眼前人。
评分我真的很少会读完一本书之后,还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本让我意犹未尽的作品。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仿佛能看穿人物的内心世界。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主角们在情感中的每一次心跳,每一次犹豫,每一次鼓起勇气。书中的场景描写也非常有特色,不是那种宏大的背景,而是生活中的一些细微之处,却被作者描绘得充满诗意。例如,一个昏黄的路灯下,两个身影并肩而行的背影,或者是一杯还未凉透的咖啡,都能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浪漫。我特别欣赏的是,这本书并没有追求戏剧性的冲突,而是通过一些日常的片段,展现了人物之间深刻的情感羁绊。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表达方式,反而更加打动人心。我记得书中有一个情节,主角们因为一些原因暂时分开了,那种内心的失落和思念,被作者写得丝丝入扣,让人感同身受。但是,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悲伤,而是展现了他们如何通过回忆和思念,维系着彼此的感情,并且最终走到一起。这种对“守候”的解读,非常独特,也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节奏非常舒服,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泛舟,不急不躁,却能欣赏到沿途的风景。作者的文字很优美,充满了一种淡淡的诗意。我喜欢书中对于人物心理的描写,那种细腻入微的刻画,让我仿佛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书中的情节发展,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慢慢堆积,最终形成深刻的情感。我记得书中有一个角色,他默默地为另一个人付出了很多,却从未要求回报。这种无私的爱,真的让我非常感动。这种“守候”并非是一种束缚,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怀和守护。我特别欣赏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回避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挑战和困难,它让人物经历挫折,经历痛苦,但同时,也让他们在这些经历中学会成长,学会珍惜。这种写实的手法,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力量。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爱,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内心的坚定,更需要不离不弃的守候。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夏日午后,一阵微风吹过,带来阵阵花香,让人心情舒畅。作者的文字非常有画面感,仿佛有一台摄影机在记录着故事里的一切。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人物表情和眼神的描写,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传递着丰富的情感。读到某个情节时,我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主角们的面孔,他们的笑容,他们的眼泪,他们的无奈,都栩栩如生。而且,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得也很好,不会让人觉得拖沓,也不会让人觉得仓促。在故事的推进过程中,作者适当地穿插了一些回忆和细节,让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他们的情感变化。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主角们在某个特别的时刻,因为一个偶然的误会而产生了隔阂,那种心痛的感觉,读得我都有点喘不过气来。但是,作者并没有让这段关系就此破裂,而是通过后续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他们如何一步步解开误会,重新找回信任。这种处理方式,让我觉得非常真实,也更加相信爱情的力量。这本书真的适合在一个人安静的时候阅读,你会发现,它就像一位老朋友,静静地陪伴着你,分享着你的喜怒哀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