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部中唐诗人刘禹钖与宰相之女陆忆菱曲折的爱情故事,内容探讨了中国文人与政治的关系、政治与爱情、与人性、与生活、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作者的笔底饱和着人世沧桑,叙述细腻生动,平实中透着些许沉重的韵致,有如深秋时节天边低低悬浮着的酡红的夕阳。
作者简介
张振刚
中国大陆浙江桐乡人。1976年开始文学创作,部分作品为《小说选刊》等选载,并被收入多种选本。出版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长篇纪实散文等多部。现为中国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桐乡市作协名誉主席。
引子
今年(今年何年?也许是两千年后的某一年)夏历三月十五日(这个日子确定无疑),我在江南古城嘉兴接连撞上了三桩怪事。第一桩怪事是大约上午九点钟光景,我突然发现天上出现了两个太阳。因为隔着一大片厚厚的积云,云层内的太阳稍稍有些迷朦。其时我正行走在中山路上。两个太阳在缓缓运动着相互靠拢,当我走到戴梦得大厦附近时,它们终于穿透云层重合到一起;与此同时,积云消散了,天蓝得出奇的古远。顿时怀疑自己的眼睛,第二桩怪事又接踵而至,我稳稳站定的繁华的中山路消失了。不知是不是跟消散的积云有关,来来往往的车辆不见了,行人不见了,路边的高楼大厦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狭窄古老的石板街道,街道上行走的是穿着戏装的男男女女,街道两边的店铺既低矮又冷清,店铺里堆放的是土布、麻绳、火刀火镰这些原始的日用品。我简直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了。这时,石板街上辚辚地驶过来一辆青盖油壁小马车那车驶到跟前突然停下,门帘一挑,走下来一位妙龄女子。她虽也身着戏装,却是非常开放,袒胸露乳,比之今日的时髦女郎穿的吊带衫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十分妖媚,唇膏别出心裁抹成冷灰色。那女子一把拉住我说:「刘公子,巧了,我正要去府上找您呢!」
我非常窘迫,说:「你,你是谁?我怎么不认识你?」
那女子格格地笑起来,说:「刘公子真健忘。清明那天我们才在县前的苏小小墓见过面,怎么,几天工夫您就忘了?」
我说:「小姐,你,你认错人了。」
那女子说:「怎么会呢?那天您不是跟柳子厚柳相公在一起么?」
我心里一合计,知道她肯定搞错了。听他提起柳宗元,我更是吃一大惊,即使搞错,这一千多年的,也挨攀不上呀!
正这么想着时,那女子掀了一下我的衣衫,又拨了一下我的领带,说:「您这一身穿戴怕是长安城里刚流行的吧?真是不错!怎么,穿戴齐整去甜水井陆府?」
我说:「小姐,你都说些什么呀!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
那女子又格格地笑道:「公子,您别跟我打哑谜了。我知道,您这是要去找陆忆菱小姐。」
我不想跟她捉迷藏了,就说:「小姐,你真的认错人了。我不是什么刘公子,我也不认识你。」
那女子生气了,噘起嘴说:「刘公子,您再这么说,我可真生气了。我是上官街柳巷密春院的徐楚楚呀!」
这一下我明白无误地知道,我一定是撞见外祟了。因为据说一千二百年前这里有一条着名的上官街,上官街有一条柳巷,柳巷深处有一家着名的妓院叫密春院,密春院的名妓就是这位徐楚楚小姐!我这么想时,浑身的冷汗就渐渐湿透了衣衫。我二话没说拔腿就跑,只听背后传来徐楚楚焦急的唿喊:「刘公子,刘公子,您别跑,别跑啊!」
我一口气跑到少年路的秀州书局。书局的范笑我先生见我脸色苍白一头冷汗,就问我是怎么回事。范先生是研究天文学的,我便把我遇见的第一桩怪事告诉他,向他请教。范先生听完笑了起来,他一边离开他那架天文望远镜,一边连说:「不稀奇,不稀奇。」又说这是他正在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他从抽屉里取出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递给我。我接过一看,挺厚重的一本书啊,书名叫作《天文时间重合论》,作者当然就是这位范笑我。范先生告诉我,这是他多年潜心研究的初步成果,刚由紫金山天文台出版社出版。接着他掉了一通书袋,向我介绍这书的主要内容,专业名词如同一盆盆浆煳,听了半天我仍是云里雾里
范先生见我迷迷瞪瞪的样子,就抱歉地笑笑,赶紧将书袋口收住,说:「总之,天文时间无时无刻不在重合,今天重合昨天,今年重合去年,百年重合百年,千年重合千年。作为它的物质载体,就表现为两个乃至多个太阳的重合。据我的研究,自从宇宙形时间也产生了。假如用地球自转三百六十五次作为年的计时单位,那么每年就是一个太阳,十年就是十个太阳,一百年就是一百个太阳,一千年就是一千个太阳,两千年就是两千个太阳。你想想,天上同时存在两千个太阳,人还怎么生活呢?因此,太阳的重合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后羿射日那是神话,太阳重合才是科学的解释。你今天居然用肉眼观察到了太阳的重合,而且是两颗千年太阳的重合,这就证明我多年的研究工夫没有白费。你是个作家,作家中尽天文学知识很丰富的。比如奥地利有个作家叫罗伯特.穆齐尔,他的长篇巨着《没有个性的人》一开头就用了许多天文知识,比如低压槽,高压槽,等温线,等夏温线,平均温度,水蒸气膨胀,空气湿度等等。这一切其实只讲了四个字:风和日丽。这样的作家又是学问家,或者说,这样的作家是学者型的作家。我希望你能运用我提供给你的新的天文学观点,把你今天亲身经历的事用小说形式证明给世人……」
《伴你到朗州:张振刚长篇历史小说》这本书,我读完之后,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那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及其中那些鲜活立体的人物群像。张振刚老师的笔力,真是令人叹服。他仿佛拥有穿越时空的神力,将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化作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从字里行间扑面而来。我最受触动的,是书中对时代洪流下个体命运的刻画。那些生活在时代变迁中的普通人,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挣扎与选择,都如此真实,仿佛就在我眼前上演。我能感受到他们面对历史巨变的渺小与无奈,也能看到他们在绝境中迸发出的顽强生命力。书中描绘的社会风貌,也极其细腻,从市井街头的小贩叫卖,到王侯将相的宫廷宴饮,无不栩栩如生。仿佛我置身其中,能闻到空气中的尘土味,能听到远方的鼓角声。那些历史的细节,那些被时代洪流裹挟的人物,都在张振刚老师的笔下复活,让我对那段遥远的过往,有了更加深刻而感性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讲述了一个故事,更像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一次与先人的心灵碰撞。我从中看到了时代的残酷,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沉浸其中,久久无法抽离的作品。张振刚老师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魔力,能够将历史的厚重感与人物的生命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忘记了自己,仿佛真的置身于那个遥远的时代,与书中的人物一同呼吸,一同经历他们的悲欢离合。书中对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态的描绘,非常细致入微,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生活气息和文化风貌。我能感受到人们的信仰,他们的价值观,以及他们面对艰难困苦时的韧性。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历史的深度思考。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沉浮的人物,他们的命运,他们的选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我开始反思,在历史的某个节点,如果我身处其中,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消遣读物,更是一次关于历史、关于人性、关于命运的深刻探索,它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冲击,至今仍未消散。我反复咀嚼着书中的情节,回味着那些让我心潮澎湃的篇章。张振刚老师在处理历史事件时,展现出了极高的驾驭能力,他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将历史的脉络巧妙地融入到人物的命运之中,让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也能对历史发展有着清晰的认知。书中对人物内心的刻画,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些复杂的动机,那些纠结的情感,都被描绘得入木三分。我常常会代入其中某个角色,去感受他们的痛苦与抉择。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在其他许多历史小说中从未有过的体验。尤其是书中某些关键的转折点,人物的选择往往充满了戏剧性,却又合乎情理,让人拍案叫绝。这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并非是冰冷的事件堆砌,而是由无数个鲜活的个体,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用他们的行动书写的。我仿佛看到了不同阶层的人物,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以及他们为了生存和理想所付出的努力。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超一般的历史读物。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以为这会是一本比较严肃、沉闷的历史读物,没想到读起来却是如此引人入胜。张振刚老师的文笔,兼具史家的严谨和文学的浪漫,将厚重的历史题材,处理得轻松而又不失深度。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细节的描绘,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笔触,却能勾勒出鲜明的时代图景。比如,书中对服饰、饮食、建筑,甚至是一些生活习俗的描写,都非常到位,让我仿佛能亲身经历那个时代。而人物的塑造,更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那些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市井小民,都在作者笔下活了起来,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他们的命运沉浮,牵动着我的心弦。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壮志凌云,也能体会他们的悲欢离合。更让我惊叹的是,作者似乎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权力运作、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有着深入的了解,并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故事之中,使得整个故事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又不乏细腻的人情味。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尝微涩,回味甘甜,越品越有滋味。
评分这部作品,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观看一部宏大的历史史诗电影,每一页都充满了画面感和张力。张振刚老师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既有扣人心弦的冲突,也有温情脉脉的细腻描写,让人欲罢不能。我特别欣赏他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和缺点,没有脸谱化的英雄,也没有纯粹的反派,他们都活在复杂的历史洪流中,做出了各自的选择。我能看到他们的挣扎,他们的痛苦,他们的坚守,甚至他们的妥协。这种真实感,让我对书中人物产生了深厚的共鸣。书中对于战争场面的描写,更是波澜壮阔,写出了战争的残酷,也写出了战争中蕴含的勇气与牺牲。而对于政治斗争的描绘,则充满了智慧与权谋,让人看得津津有味。这本书让我不仅仅是在读一个故事,更是在思考历史的走向,思考人性的复杂,以及个体在时代大潮中的位置。它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敬畏,也对人类的智慧与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