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幫忙,並感謝孩子的幫忙,
協助孩子在不斷嘗試中,探索並認識這個花花世界!
「媽咪!我要幫忙拿碗。」
「媽咪!我要幫忙拖地。」
「媽咪!我要幫忙澆花。」
爸爸媽媽是否都曾遇過孩子興沖沖吵著要幫忙,結果愈幫愈忙的無奈經驗呢?孩子幫忙拿碗,結果打破杯子;幫忙拖地,結果溼漉漉的地闆害媽媽滑一跤;幫忙澆花,結果花差點淹死……
傢長往往在怕孩子受傷、弄壞東西的層層顧慮下,無意間阻絕瞭讓孩子體驗、接觸世界的機會。透過本書,傢長可以重新檢視自己與孩子的互動關係,隻要沒有危險性,都應讓孩子從不斷嘗試中,學習修正並調整自己。
得奬記錄
★文化部優良讀物推薦
作者簡介
何采諭
兒童臨床心理師
生於颱灣嘉義縣。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係、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曾任職於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為高考及格之臨床心理師。現於傢中與孩子玩耍,並參與部分繪本導讀撰寫。譯作有:《音樂治療理論與實務》(心理齣版社,2008年11月初版,與吳幸如等人共同翻譯)
★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係畢業,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碩士
★ 國傢高等考試及格之臨床心理師
★ 曾任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
★ 曾任國軍左營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 與吳幸如等人共同譯有《音樂治療理論與實務》(心理齣版社,2008年11月初版)
繪者簡介
洪波
上海師大藝術係畢業,之後到瑞士日內瓦美術學院研修版畫,曾於上海從事齣版社編輯工作。現居於香港及上海,專事兒童讀物插畫創作。作品有:「我愛讀」叢書係列36本、「我自己會讀」彩虹叢書係列96本、《有趣的漢字》、《詠詩識字3》、《陳淑安兒歌選》及 “Basic Phonics Series”等。
導讀
培養自動自發的小幫手
一個孩子的齣生,改變傢庭中幾乎所有的生活模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給予他什麼,他就接收瞭什麼,他們藉著不斷的探索、接觸與學習,來認識這個世界、建構對這個世界的瞭解。
從孩子開始會走路、聽得懂「拿東西」的指令後,「幫忙」就成為他們喜歡的活動之一,這是人際互動中「利社會行為」的展現。傢長當然也希望孩子可以當個獨立自主、自動自發的孩子,但卻往往無意間阻絕瞭讓孩子體驗、接觸的機會,例如:怕弄壞東西、怕危險、怕孩子弄不好還要收拾殘局……
透過這本書,傢長可以重新檢視自己與孩子互動的關係。不論孩子是否做得完美、能否達到您的期待,給孩子展現「幫忙」的舞颱,肯定、贊美他們的心意,讓他們多體驗、多練習,這能夠協助其利社會行為的發展。此外,「幫忙」也能提昇孩子的主動性、探索性,以及大腦功能的發展,可說是好處多多唷!
本書的創作構想,是來自我親愛的小女兒──尼姆,那時弟弟──樂樂齣生約半年,麵對這個闖入自己生命中的「小生物」,尼姆充滿瞭好奇,她學習修正自己的生活模式來配閤這個小弟弟,也藉著幫忙拿弟弟的尿片、衣服……甚至練習包尿片,來學習當個姊姊。其他的生活事件,隻要沒有危險性,在孩子可以做到的範圍內,都應讓孩子自己去嘗試與練習,從不斷的嘗試中,學習修正、調整自己,進而找齣更閤適的因應模式,甚至想齣許多做傢事或麵對事情的好方法喔!文中所有的事例,都是尼姆的生活經驗,就一個兩歲多的孩子而言,這是多麼豐富的體驗哪!一旁的樂樂,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接觸,看著姊姊「玩」好多不一樣的事情,也跟著學習;現在的樂樂也是個超級小幫手喔!
文∕何采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