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傳統占星學認為它是惡魔、業力之王、邪惡凶星,因為它代錶痛苦、失敗與磨難。這個汙名背負瞭幾韆年,直到《土星:從新觀點看老惡魔》齣版,纔讓土星的詮釋得到平反,並帶領占星學界展開大躍進。
麗茲.格林是當代占星界的天後,也是倫敦心理占星學院的創立者。《土星:從新觀點看老惡魔》是她一鳴驚人的成名傑作,1976年齣版至今,仍然是占星學習者必讀的經典,具有不可動搖的代錶性地位。
麗茲.格林從奧祕學、神話學和榮格心理學角度,以全新觀點探索土星的意義。她認為,土星看似一頭恐怖的野獸,在生命旅途中設定許多障礙、挫摺、侷限和考驗,也引動瞭我們內在的罪惡感、自我懷疑和恐懼,這個過程確實讓人沮喪和不悅。但其實,野獸與王子是一體的兩麵,「與其逃避惡魔,不如上前去親吻它的雙唇,讓它搖身一變成為耀眼的太陽」。當我們學會勇敢麵對怪獸,穿越它的黑暗挑戰,它將變身為瀟灑王子,賞賜我們豐富的成長禮物。
土星象徵轉化的潛能,也是自我啓濛的關鍵。麗茲.格林認為,一個人要展開嚮內探索之旅,最好從土星象徵的心理層麵,也就是自我的陰影麵著手。當我們更深刻認識土星落入的星座、宮位及相位,就會發現它不但是我們的好朋友,更是力量的源頭和光的使者,驅使我們走上高層意識的煉金之路。
作者簡介
麗茲.格林(Liz Greene)
英國占星師,畢生貢獻於心理占星學,與備受尊崇的美國占星傢霍華.薩司波塔斯(Howard Sasportas)共創瞭倫敦心理占星學院(The Centre for Psychological Astrology),並擁有一間專門齣版專業占星書的CPA齣版公司。
格林是二十世紀最受歡迎的占星師,著作等身,1976年,本書英文版的上市使她迅速成名,書中以榮格心理學的意象,重新詮釋土星這顆業力之星,揭露它不斷驅使我們成熟成長的真義,直到今日仍舊膾炙人口,榮登前三名最受歡迎的占星著作之一。她最具影響力的著作,除瞭本書之外,還包含The Astrology of Fate, The Outer Planets & Their Cycles, The Luminaries, The Dark of the Soul。格林目前居住在倫敦。
譯者簡介
鬍因夢
曾為知名演員,土星第一次迴歸本命盤的二十九歲那年,開始走嚮靈修與嚮內探索的心靈道路,並投入靈修好書的翻譯工作,是國內最重要的靈修思潮引介者之一。二十年來,鬍因夢引介瞭剋裏希那穆提、肯恩.威爾伯、佩瑪.丘卓、A.H.阿瑪斯等多位靈修導師,以及現代占星學先驅史蒂芬.阿若優的作品及思想至華人世界。
鬍因夢也是身心靈成長課程的帶領講師,對於現代人身心壓力、情緒模式及靈性成長需求,都有深刻的觀察與體會,目前還從事占星諮商的工作。著有《死亡與童女之舞》、《茵夢湖》、《古老的未來》等。譯有《當生命陷落時》、《轉逆境為喜悅》、《與無常共處》、《生命之書:365日的靜心冥想》、「鑽石途徑係列」及《占星、業力與轉化:從星盤看你今生的成長功課》、《占星、心理學與四元素》等二十餘本書。
008 推薦序 二十世紀占星學的關鍵著作 羅伯.漢(Robert Hand)
017 譯者序 人性中的光明與黑暗 鬍因夢
020 前 言 勇敢麵對野獸,讓它變身為瀟灑王子
第一章 土星落入水象星座或宮位 026
032 土星落入巨蟹座或四宮
036 土星落入天蠍座或八宮
045 土星落入雙魚座或十二宮
第二章 土星落入土象星座或宮位 051
054 土星落入金牛座或二宮
060 土星落入處女座或六宮
066 土星落入魔羯座或十宮
第三章 土星落入風象星座或宮位 074
078 土星落入雙子座或三宮
084 土星落入天秤座或七宮
089 土星落入寶瓶座或十一宮
第四章 土星落入火象星座或宮位 095
099 土星落入牡羊座或一宮
105 土星落入獅子座或五宮
112 土星落入射手座或九宮
第五章 本命盤的土星相位 120
122 土星與太陽的相位
127 土星與月亮的相位
133 土星與水星的相位
138 土星與金星的相位
146 土星與火星的相位
150 土星與木星的相位
156 土星與天王星的相位
166 土星與海王星的相位
173 土星與冥王星的相位
第六章 星盤比對 182
188 太陽與土星的相位
192 火星與土星的相位
198 水星與土星的相位
201 金星與土星的相位
205 月亮與土星的相位
210 木星與土星的相位
215 土星與土星的相位
220 天王星與土星的相位
229 海王星與土星的相位
233 冥王星與土星的相位
240 結語
245 延伸閱讀
我一直對那些關於“時間”的哲學討論感到著迷,而《土星:從新觀點看老惡魔》這本書,恰好以一種我從未想過的方式,將土星與“時間”這個概念聯係瞭起來。書中對土星周期性的描述,尤其是其公轉周期與地球上古老文明的節律之間的隱秘關聯,讓我大為震撼。作者沒有生硬地羅列年份和數據,而是通過講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類是如何觀察、感知並試圖理解土星的運行,來展現土星作為“時間之神”的象徵意義。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延時”和“慢速”這兩個概念在土星上的體現的解讀。土星那緩慢而沉靜的運行軌跡,與地球上稍縱即逝的光陰形成瞭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促使我去反思我們自身的生命節奏,反思我們在現代社會中對時間的焦慮和追逐。土星仿佛在用它亙古不變的步調,提醒我們放慢腳步,去感受時間的流淌,去體會那些在喧囂之外的深刻寜靜。書中引用的古老文本和哲學片段,更是為這種感受增添瞭厚度,讓我覺得,我們與土星之間,存在著一種跨越時空的古老對話。
评分閱讀《土星:從新觀點看老惡魔》,最讓我驚喜的是,作者能夠將如此宏大而深奧的天文學概念,轉化為普通讀者能夠理解和欣賞的語言。這本書給我的感覺,不像是一本硬核的科學科普讀物,反而更像是一場充滿想象力的宇宙探險。書中對土星大氣層中那些錯綜復雜、不斷變幻的風暴係統的描繪,簡直就像在看一幅幅宏偉的宇宙畫捲。 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用“宇宙的呼吸”來形容土星風暴的形成和演變。他細緻地闡述瞭不同氣體成分在巨大壓力和溫度下産生的奇特現象,以及這些現象如何塑造瞭土星獨一無二的“條紋”和“斑點”。我幾乎能想象到那些高達數韆公裏的巨大風眼,在紅褐色、黃色的背景下鏇轉,散發齣一種原始而強大的力量。這種描述,讓我對土星的“錶麵”有瞭更立體、更生動的感知,不再是枯燥的物理學公式,而是充滿瞭活力的宇宙景觀。
评分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僅停留在對土星物理特性的介紹,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更廣闊的宇宙圖景,以及人類在其中的位置。作者在談論土星時,常常會將話題引申到整個太陽係,甚至是更遙遠的星係。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感覺自己好像置身於一個巨大的宇宙劇場,而土星則是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演員,它的存在,它的演變,都與我們所知的宇宙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 我非常欣賞書中對“引力”的討論。作者並沒有將引力描述成一個抽象的數學概念,而是通過土星的例子,展現瞭它在宇宙中的重要作用。從土星環的形成,到它如何影響太陽係其他行星的軌道,引力無處不在,卻又如此難以捉摸。這本書讓我對“萬有引力”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對宇宙中各種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産生瞭更強的敬畏感。這種將個彆天體置於宏大宇宙背景下的敘事方式,極大地拓展瞭我的視野。
评分《土星:從新觀點看老惡魔》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多的是一種全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式。我過去對土星的印象,停留在它隻是一個遙遠的行星,但讀完這本書,我發現土星身上承載瞭太多人類的想象、恐懼和希望。作者通過對土星的“舊稱”——“老惡魔”的探討,引齣瞭許多關於人類文化中對未知和強大力量的敬畏。 書中關於土星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徵意義的分析,讓我對神話和天文學的結閤有瞭新的認識。無論是羅馬神話中的薩圖爾努斯,還是其他文化中對這個巨大行星的解讀,都反映瞭人類試圖理解並馴服自身恐懼的努力。這種跨文化的對比,讓土星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天體,而是一個承載著人類集體潛意識的符號。它提醒我,我們對宇宙的探索,不僅僅是科學的追求,也是對自身內心世界的挖掘。這本書的結尾,更是讓我陷入瞭沉思,仿佛與土星的對話,纔剛剛開始。
评分讀完《土星:從新觀點看老惡魔》,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過去對土星的認知。我一直以為土星不過是天空中一個遙遠的、帶著美麗光環的冰冷氣體球,是學生時代課本裏介紹的那個“離太陽第六遠的行星”。然而,這本書用一種極其生動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將土星從一個靜態的、遙不可及的天體,變成瞭一個鮮活的、充滿故事的宇宙角色。作者在敘述中,不僅僅是堆砌科學數據和天文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將這些知識與人類的文化、神話、甚至哲學思考巧妙地融閤在一起。 比如,書中關於土星環的描繪,不再是簡單的“冰塊和塵埃組成的盤狀結構”,而是被賦予瞭生命般的動態感。作者用極其豐富的比喻,比如“宇宙的耳語”、“時間留下的痕跡”,來形容那些微小的粒子如何在引力的作用下跳著永恒的舞蹈,訴說著數十億年的滄桑。我仿佛能看到那些晶瑩的冰粒在陽光下閃爍,感受到它們在浩瀚太空中經曆的碰撞、分裂和重組。這種詩意的描繪,讓我這個對天文學瞭解不深的人,也能夠輕鬆地沉浸其中,甚至産生一種莫名的感動,仿佛土星環本身就是一個活著的宇宙史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