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爸爸的16封信》后
林良爷爷最温暖的叮咛!
人际关系、学业成绩、校园生活、亲子相处…
专为青少年解答疑惑、指引方向,林良爷爷30封最温暖亲切的家书!
作者简介
林良
小读者口中的「林良爷爷」。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语科及淡江大学英文系,当过小学老师、新闻记者,历任国语日报编辑、编译主任、出版部经理、国语日报社长、董事长。以儿童文学工作为生平职志,为儿童写作长达五十多年,着有散文集《小太阳》、儿童文学论文集《浅语的艺术》、儿童文学创作《我是一只狐狸狗》等,及翻译图书达两百多册。
绘者简介
玻璃鱼
生活在色彩流动的海洋中,从事插画、绘本创作及美术设计。风格丰富多变,体现无限的想像力。作品散见各报章杂志。曾获国语日报儿童文学牧笛奖绘本首奖。
【这本书的由来】
第1封信 希望这本书对你们有一些帮助
【序曲 进入国中】
第2封信 为自己读书
【谈人际关系】
第3封信 认识新同学
第4封信 跟老师亲近
第5封信 打招唿让世界变可爱
第6封信 男生说.女生说
第7封信 跟父母谈心
第8封信 朋友就像一本本好书
第9封信 成为好干部
【谈功课】
第10封信 为什么要上学
第11封信 让心静下来
第12封信 一次只做一件事
第13封信 多接触亲近
第14封信 自己找答案 学习更有趣
【谈时间规画】
第15封信 权利与责任
第16封信 管理你的时间
第17封信 规画的步骤
第18封信 成长的意义是均衡发展
【谈写作与阅读】
第19封信 多观察多探究 才有话可说
第20封信 经验就是百宝箱
第21封信 写作的祕密
第22封信 向大脑提问
第23封信 小说就像人生课本
第24封信 看书要有选择
【谈生活习惯】
第25封信 好习惯?坏习惯?
第26封信 随手收拾心情好
第27封信 整洁是一种享受
第28封信 固定路线保安全
第29封信 为自己的安全负责
【做好迎向高中的准备】
第30封信 保持兴趣 深入探索
作者的话
【给读者的一封信】
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
这些年来,我曾经写过两本书信体的书。一本是《爸爸的十六封信》,另外一本是《林良爷爷的30封信》。
《爸爸的十六封信》是写给国小的小朋友看的。书中有一个「文学设计」,就是:
有一个父亲,工作很忙,每天下班回家还有一大堆工作要做,没有时间跟女儿细谈她想到的问题和遭遇到的困惑。后来,这个父亲想了一个方法,就是在每天做完工作以后,给女儿写信,跟她讨论问题,为她解除困惑,让女儿带到学校去看。
《林良爷爷的30封信》,是写给国中的少年读者看的。书中也有一个「文学设计」,就是:
有一位外公,很关心在国中读书的外孙女「彤彤」。彤彤常常提出她的想法和遭遇到的困惑,向外公请教。外公把问题带回家,经过长长的思考以后,再给彤彤写信,说出自己的看法,供彤彤作参考。外公的信,成为彤彤的课外读物。
我在不同的时期,为不同年龄层的小朋友写了这两本不同的书。写《爸爸的十六封信》,我是一个爸爸。写《林良爷爷的30封信》,我已经升格成为一位祖父了。我自己有了变化,我的读者也不同了。《爸爸的十六封信》,读者是国小的小学生。《林良爷爷的30封信》,读者却是国中生了。
国小学生所想到的问题和所遭遇的困惑,如果有人听他谈谈,陪他谈谈,分析他的想法,解除他的困惑,那该有多好。国中学生也是这样。写这两本书,我承担的就是这样的角色----做小学生和国中生的好朋友。
无论是国小学生或国中生,除了学校的课业以外,所关心的事情还有很多。他们想多多认识「人」,多多认识父母,多多认识老师,多多认识社会,多多认识朋友,多多认识自己。这些事情,有谁陪他们一起想?有谁听他们谈?有谁对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除了家长和老师,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书」!
小朋友遇到问题,能主动的找书来看,从阅读中了解问题的真正性质,知道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会面对问题应该抱持什么样的态度,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这时候,「书」也成为家长、老师的好朋友了。
这就是我写这两本书的心情。
祝大家快乐!
林良
2011年10月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活”的书,而是一本“告诉你爷爷如何活”的书。林良爷爷的信,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深刻的理论,只有一些琐碎的日常和朴实的感悟。他写到他的生活,他的工作,他的家庭,他的朋友,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元素,但透过他的笔,却变得更加鲜活和生动。他写到他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对人性的复杂,这些深刻的思考,也引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他并没有刻意去“教育”孙子,而是用他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引导孙子去独立思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他写到他对“幸福”的理解,他认为,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谐的家庭,和睦的友谊。这种朴素的价值观,在当今这个物质至上的社会,显得尤为珍贵。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次心灵的净化,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也让我更加懂得如何去珍惜眼前的每一天。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很有意思,朴素的色调,带着一点怀旧的味道,翻开书页,纸张的触感也很好,让人忍不住想要细细品读。林良爷爷的信,每一封都像是一幅水墨画,寥寥几笔,却能勾勒出丰富的情感和画面。他写信的对象是他的孙子,但我觉得,其实写给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他没有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追求文采,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他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他写到他的童年,他的求学,他的工作,他的爱情,他的家庭,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经历,但透过他的眼睛,却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他写到他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对人性的复杂,这些深刻的思考,也引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我特别喜欢他写到的那些关于“活着的意义”的探讨,他认为,活着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名利,而在于体验生活,在于感受爱,在于为他人付出。这种朴素的价值观,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显得尤为珍贵。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涤,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评分读完这本《林良爷爷的30封信》,心里头像是住进了一只小小的、毛茸茸的动物,暖暖的,时不时会拱拱你的心房。我原本以为会是充满着老一辈的严肃说教,或是回忆往事的感伤,没想到却是一本如此轻松、充满生活气息的书。林良爷爷的文字啊,就像是邻居爷爷在茶馆里跟你闲聊,话题跳跃,从天气、食物到人生哲理,看似漫不经心,却字字珠玑。他写到的那些小细节,像是晒过的棉被的味道,雨后泥土的芬芳,都仿佛能透过纸面飘到我的鼻尖。最让我感动的是,爷爷并没有刻意去“教育”孙子,而是用他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分享他对世界的看法,引导孙子去独立思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他写到对战争的恐惧,对和平的渴望,对人性的复杂,这些沉重的话题,却用一种平淡的口吻娓娓道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反思自己的人生。这本书不是一本说教的书,而是一本关于爱、关于成长、关于生活的书。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天。读完之后,总想给自己的家人也买一本,希望他们也能从中感受到这份温暖和力量。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收到了一份来自过去的礼物。林良爷爷的信,穿越时空,带着浓浓的亲情和温暖,触动了我的内心深处。他写信的年代,是台湾社会经历剧变的年代,他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也见证了和平的来临。他写到他对战争的恐惧,对和平的渴望,对人性的复杂,这些深刻的思考,也引发了我对历史的思考。他并没有刻意去美化过去,而是用一种客观的态度,讲述着他所经历的一切。他写到他的童年,他的求学,他的工作,他的爱情,他的家庭,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经历,但透过他的眼睛,却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他写到他对孙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人。这种朴素的期望,也让我感动不已。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次心灵的对话,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也让我更加懂得如何去爱和被爱。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看到“30封信”这个书名,我以为会是那种冗长乏味、充满说教的信件集,结果完全错了!林良爷爷的信,每一封都短小精悍,却充满了智慧和幽默。他就像一位慈祥的老朋友,用轻松的口吻跟你分享他的生活点滴和人生感悟。他写到的那些小事,比如在田里劳作的乐趣,在厨房里烹饪的技巧,在庭院里种花的乐趣,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他并没有刻意去“教育”孙子,而是用他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引导孙子去独立思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他写到他对战争的恐惧,对和平的渴望,对人性的复杂,这些沉重的话题,却用一种平淡的口吻娓娓道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反思自己的人生。我特别喜欢他写到关于“时间”的看法,他认为,时间是宝贵的,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要虚度光阴。这种朴素的价值观,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旅行,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天,也让我更加懂得如何去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