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天介紹一種蟲的方式,配閤其齣現的季節和地點,方便讀者學習有關蟲的有趣生態,而且不同於一般的昆蟲圖鑑以科彆劃分,『賞蟲365天』更富親和力,同時使用也更容易。
賞蟲365天記錄的不隻是常見或特殊的昆蟲,更擴大蟲的涵蓋範圍,包括瞭蜘蛛、馬陸、蜈蚣、壁虎等,同時除瞭颱灣的種類之外,也擴及婆羅洲熱帶雨林和中國雲南、北京等地,讓整套書的內容更形豐盛。
作者記錄昆蟲生態多年,纍積許多攝影傑作,讓整套書除瞭豐富的生態、行為知識之外,也極富欣賞價值。
作者簡介
楊維晟
1975年生於颱北,淡江大學水資源與環境工程係畢業。就學時期即著迷法布爾的『昆蟲記』,是個不摺不扣的昆蟲迷。1994年開始接觸攝影,1997年開始拍攝昆蟲生態。1998年自願前往東沙島當兵,退伍後一直從事自然生態電視與平麵影像相關工作。近幾年以昆蟲生態攝影為主,尤其甲蟲更是他的最愛,纍積瞭無數優異齣色的攝影作品。為瞭拍攝昆蟲,走訪瞭法國普羅旺斯與馬來西亞熱帶雨林多次,同時也擔任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富邦文教基金會等攝影講師。著有『甲蟲放大鏡』、『颱灣甲蟲生態大圖鑑』上下冊、『野蜂放大鏡』、『蝶蛾放大鏡』、『賞蟲365天春夏篇』、『賞蟲365天鞦鼕篇』﹝以上均由天下文化齣版﹞。
鞦天的蟲 6
9月
0901立碑於頭─魏氏奇葉螳螂 8
0902黃昏鬼魅聲─陽明山暮蟬 9
0903加強版盔甲─黑鐵甲蟲 10
0904【觸類旁通】各種鐵甲蟲 11
0905 兩肋插刀─梭德氏棘蛛 12
0906【觸類旁通】各種棘蛛 13
0907長角棘蛛 14
0909另一種永恆─黃紋天牛 15
0909平原之王落難記─黃腰虎頭蜂 16
0910偉士牌VS.雙金環─黑尾虎頭蜂 17
0911大黃蜂的飛行─雙色熊蜂 18
0912【觸類旁通】各種熊蜂 19
0913屎殼郎駕到─黑推糞金龜 20
0914發黴的種子─拉剋氏尾蛛 21
0915裝扮與行動藝術─扁擬葉蟴 22
0916特有「腫」─大龜紋瓢蟲 23
0917假關節炎患者─蓬萊粗腿短翅天牛 24
0918一生懸命─颱灣鈴腹鬍蜂 25
0919天空之城─黃長腳蜂 26
0920假麵的真相─瘤喉蝗 27
0921炒一盤蝗蟲蛋─颱灣大蝗 28
0922扳迴一城─昆蟲飲食文化 29
0923胖小子齣沒注意─紅圓翅鍬形蟲 30
0924爬路燈的黑金剛─大圓翅鍬形蟲 31
0925紫光乍現─大擬步行蟲 32
0926【觸類旁通】各種擬步行蟲 33
0927是非何須分明─黃紉蜻蜓 34
0928朝聖之地─拉拉山 35
0929為你念詩─颱灣騷蟴 36
0930愛情包裹─黑翅細蟴 37
10月
1001尖頭慢─劍角蝗 38
1002 51特區─突眼蝗 39
1003妙不可言─大細櫛角蟲 40
1004 一絲不掛─跑蛛 41
1005天堂的階梯─裂腹蛛 42
1006打電報─縮網蛛 43
1007給蜚蠊的一封信─臭巨山蟻 44
1008年代久遠的挑食─大蕈蟲 45
1009黑腹黑心黑尾仔─黑腹虎頭蜂 46
1010不寒而慄─颱灣大虎頭蜂 47
1011試著成為虎頭蜂─黃腳虎頭蜂 48
1012連鎖反應─虎頭蜂之毒 49
1013半湯匙的蜜─義大利蜂 50
1014撞衫計─黃腹鹿子蛾 51
1015黃蝶彩蝶─美濃與六龜 52
1016白襪變紅襪─螞蝗 53
1017相煎何太急─棘蟻 54
1018獅子不在草原上─蟻獅 55
1019螞蟻與地瓜─甘藷蟻象 56
1020滿城盡帶黃金甲─甘藷龜金花蟲 57
1021【觸類旁通】其他龜金花蟲 58
1022既生瑜何生亮─華萊士 59
1023甲蟲愛好者─達爾文 60
1024達爾文也瘋狂─蚯蚓 61
1025禁錮的天籟─蟈蟈 62
1026天籟的牢房 63
1027謎樣的復眼─水虻 64
1028獻血記─吸血虻 65
1029帶痣大條─硬蜱 66
1030蚤不到─四紋溝腳葉蚤 67
1031【觸類旁通】其他種類的葉蚤 68
11月
1101一片竹葉的想像力─白條斑蔭蝶 69
1102不像樣─黑尾曳尾蛛 70
1103終身強者─端紅蝶 71
1104始作俑者─造癭昆蟲 72
1105【觸類旁通】各式各樣的蟲癭 73
1106高蹺上鑲寶石─鷸虻 74
1107難以承受之輕─寄生□ 75
1108自我禁錮─避債蛾 76
1109布袋和尚─衣蛾 77
1110咬文嚼字—衣魚 78
1111我不是衣魚─石蛃 79
1112換個好結局─東方白點花金龜 80
1113【觸類旁通】各種花金龜 81
1114就地成婚─大銀腹蜘蛛 83
1115同中求異1─人麵蜘蛛 84
1116怕熱的黑臉─橫帶人麵蜘蛛 85
1117同中求異2─大盾背椿象 86
1118熱帶雨林填充題─僞裝枯葉的昆蟲 87
1119掘地小怪獸─螻蛄 88
1120玩弄錶麵張力─水黽 89
1121迷你船夫─橫紋劃椿 90
1122團結危害大─榕薊馬 91
1123趣味橫生─昆蟲招牌 92
1124帶福之蟲─古蹟中的昆蟲 93
1125不隻眼高於頂─四斑柄眼蠅 94
1126澳洲式敬禮─蒼蠅 95
1127現場注射─寄生蠅 96
1128痛覺的元兇─小繭蜂 97
1129斧頭臉─陸棲渦蟲 98
1130擬態與步行蟲權威─貝茲 99
鼕天的蟲 100
12月
1201並非草芥─紋白蝶 102
1202醋酸的滋味─鞭蠍 103
1203南部之毒─八重山蠍 104
1204疏而不漏的地網─吊鍾姬蛛 105
1205逗號的幽默─黑色金姬蛛 106
1206【觸類旁通】各種姬蛛 107
1207如廁麵對麵─蛾蚋 108
1208枯葉飛行小隊─黑樹蔭蝶 109
1209【觸類旁通】各種蔭蝶 110
1210 OMG─艷葉夜蛾 111
1211最潮的頂上裝飾─紹德錨角蟬 112
1212【觸類旁通】其他角蟬 113
1213熱帶雨林角頭盛行 114
1214芒刺在背─嗜蛛姬蜂 115
1215腰瘦─懸繭姬蜂 116
1216腰胖─樹蜂 117
1217想像力放大─昆蟲造型公共設施 118
1218森林殭屍蟲─蟲草 119
1219一點也不娘─紅娘華 120
1220仙公坐鎮─崁頭山 121
1221昆蟲詩人的誕生 122
1222為枯葉癡狂─枯葉尖鼻蛛 123
1223以枯枝之名─枯枝尖鼻蛛 124
1224樹瘤的純度─無鱗尖鼻蛛 125
1225廣式臘腸─眼紋廣翅蠟蟬 126
1226【觸類旁通】各種廣翅蠟蟬與若蟲 127
1227蟲小貢獻大─長角跳蟲 128
1228插翅也難飛─長翅飛蝨 129
1229鄉村野趣─鬥蟋蟀 130
1230【觸類旁通】其他蟋蟀 131
1231認真的魚尾紋─昆蟲攝影師 132
1月
0101亞洲的驕傲─皇蛾 133
0102【觸類旁通】各種天蠶蛾 134
0103牠從海上來─大燕蛾 135
0104誘惑─夜蛾 136
0105搭便車─擬蠍 137
0106各奔東西─小蠹蟲 138
0107遠古多腳怪─蚰蜒 139
0108價值論─南洋大兜蟲 140
0109真相隱藏於翅─碩齣尾蕈蟲 141
0110地下蓋仙─颱灣螲蟷 142
0111管中當傢─卡氏地蛛 143
0112潛行者─颱灣黑燕蝶 144
0113掘地搜索─蠼□ 145
0114百事成喜─住傢內蜘蛛 146
0115生物多樣性傳道者─威爾森 147
0116蒼蠅與大王花 148
0117圍爐取暖─榕四星金花蟲 149
0118她不重她是我姊妹─長腳捷蟻 150
0119【觸類旁通】其他螞蟻 151
0120雨林行軍─象白蟻 152
0121為子祈禱文─鈎腹蜂 153
0122好茶的秘密─浮塵子 154
0123生氣的阿伯─黑綠鬼蛛 155
0124【觸類旁通】其他鬼蛛 156
0125寒流中的慰藉─嚙蟲 157
0126分不清的黃─黃蝶 158
0127師法斑蝶避寒─知本 159
0128死不放口─大剪蟴 160
0129善蟲仔─壁虎 161
0130米蟲何辜─米象 162
0131用生命作畫─蝶畫 163
2月
0201旱鴨子─麗紋地棲水螟 164
0202重要的採集者─斯文豪 165
0203小黑不是蚊─颱灣鋏蠓 166
0204加入螞蟻幫─大蟻蛛 167
0205【觸類旁通】其他蟻蛛 168
0206動感視網膜─愛普蛛 169
0207蟲蟲的新危機─生物防治 170
0208三塊錢的迴憶─長角蛉幼蟲 171
0209我吃故我在─大螳螂 172
0210蝴蝶園的愛與愁─大白斑蝶 173
0211蝸牛的滋味─颱灣擬食蝸步行蟲 174
0212盲眼的吸血鬼─盲蛛 175
0213胎生化的生産綫─蚜蟲 176
0214僞裝的假獅子─蚜獅 177
0215眼中釘─埃及吹棉介殼蟲 178
0216【觸類旁通】各種介殼蟲 179
0217兩韆之愛─輝馬陸 180
0218熱帶雨林的球馬陸 181
0219【觸類旁通】熱帶雨林的其他馬陸 182
0220【觸類旁通】颱灣的馬陸 183
0221傻傻分不清─蜈蚣 184
0222庭院深深─隧蜂 185
0223尋蟲啓事─無螫蜂 186
0224不隻一點紅─大紅姬緣椿象 187
0225羽扇綸巾─甘藷白鳥羽蛾 188
0226新變形記─黃紋麗龍蝨 189
0227綠袍加身─青蛾蠟蟬 190
0228赤道居者─沙巴與砂勞越 191
科彆索引 192
學名總索引 200
中名總索引 204
參考書目 207
齣版序
天天都是賞蟲日
張蕙芬
颱灣的生物資源豐富,以種類最多的昆蟲而言,目前已確知的種類高達二萬三韆種左右,約占全世界95萬種昆蟲的2.3%,以颱灣蕞爾小國的陸域麵積,這樣的昆蟲多樣性是相當驚人的。
昆蟲的體型多半不大,加上經常齣現在人類的生活環境,因此即使是不熟悉生物的人,也多半對常見的蟲蟲朗朗上口。昆蟲的外形多變而奇特,特彆吸引小孩的目光,大多數的人在孩童階段也都有飼養昆蟲的經驗,蟲蟲魅力無限,也是一般人觀察自然最容易的入門階。
大樹文化在1997年推齣『颱灣野花365天』,獲得極大的迴響,讓許多一直苦於辨識植物的人找到最容易的入門途徑。昆蟲和野花都同樣是最容易接觸的生物,因此多年來一直想要策劃推齣『賞蟲365天』,如今在作者楊維晟先生多年的持續觀察、攝影與纍積資料,終於得以在2011年的11月推齣此套重量級的自然著作。
書中介紹的不隻是昆蟲而已,還遍及其它的節肢動物,甚至還有一篇壁虎﹝颱語稱之為善蟲仔﹞,因此「蟲蟲」的定義不再是生物學上的,反而比較貼近一般人的認知。
其次則是全書的編輯主軸是以一天介紹一種蟲,讓一年365天「天天都是賞蟲日」,而透過作者的豐富經驗,安排蟲蟲上場的日期也是恰如其份的,多半可以在野外找到其蹤跡。
『賞蟲365天』絕非一般大傢所認知的昆蟲圖鑑,作者著重的是有趣的昆蟲生態以及各式各樣的奇特行為,加上寫作方式多樣,閱讀起來既不枯燥也不艱深,反而會讓人驚嘆蟲蟲世界真奇妙。
期待『賞蟲365天』的推齣,可以帶動更多人願意親近自然,願意俯視小小的蟲蟲,願意花時間觀察蟲蟲。打開觀察蟲蟲的這一扇窗,將可以深切體認生物多樣性的美妙,每一生命都有一席之地,不論是渺小如蜉蝣,還是大型的人麵蜘蛛,同樣都是生物圈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而颱灣的蟲蟲種類豐富,可以讓我們的每一年、每一天,天天都是賞蟲日。
作者序
昆蟲的發言人
楊維晟
「生物多樣性」絕對不是環保人士發明的口號,而是一帖維係地球脆弱自然生態的靈藥,此藥方早已存在地球久遠,但人類的齣現卻讓藥效失靈,今天人類逐漸嘗到生物多樣性急速消失下所帶來的惡果。
沒想到微不足道的昆蟲,卻一再為維係地球生態而努力,昆蟲們並不是救世主,因為造物主創造每種生物都有祂的理由,昆蟲、植物、真菌、動物、人類彼此依存,數量驚人的昆蟲絕對是生物多樣性不可或缺的一環。
報章雜誌常提到蜜蜂消失的危機,但時空背景多是發生於美國養蜂業,一大片的馬鈴薯花與澳洲進口的蜜蜂,生物多樣性幾乎趨近於零,單調的食物加上病毒的傳播,蜜蜂消失或死亡並不讓人意外。
人口擁擠的颱灣,保有相當高的生物多樣性,雖然中大型哺乳動物種類稀少,但體積隻有哺乳動物幾萬分之一的昆蟲,卻支撐瞭颱灣的生物多樣性,牠們豐富瞭生物的食物鏈,更幫助瞭植物的花粉傳播與授粉。
著名的美國生物與螞蟻學傢威爾森(E.O.Wilson )說:「螞蟻是地錶産量最豐富的小動物。」螞蟻絕不隻是在傢中廚房搬搬糖粒而已,野性自然中螞蟻扮演多種角色,螞蟻在颱灣就超過兩百種以上,而颱灣所有的昆蟲種類更高達兩萬種。
一百多年前法國人法布爾坐在樹下,手拿著放大鏡觀察昆蟲,今日我拿著數位相機,想為昆蟲平反牠們卑微的身分,輔以輕鬆且帶點詼諧的文字,希望讀者大眾透過書本對昆蟲有嶄新的認識,書本的知識是帶領各位去野外尋蟲的引子,再藉由有趣的昆蟲認識颱灣的生物多樣性,昆蟲絕對是最好的自然導師。
不能用言語與人類溝通的昆蟲們,我自願挺身而齣為牠們「發聲」,我並非昆蟲係齣身,所以往往跳脫昆蟲學的範圍,裏麵或許帶有我的個人情感,偶爾我也會將昆蟲擬人化,這些「手段」無非是希望有更多人(尤其是怕昆蟲的人)用另一種角度認識昆蟲,從昆蟲身上體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
昆蟲是我人生中最佳的良伴,本書登場的昆蟲與蜘蛛等動物超過400種以上,希望牠們都能成為各位讀者一生的好友!
拿到《賞蟲365天:鞦鼕篇》這本書的時候,我正準備開始我的鞦鼕季戶外活動。一直以來,我都喜歡在自然中尋找靈感,而這本書恰好為我提供瞭絕佳的素材。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他沒有采用傳統的分類介紹,而是更側重於“情境式”的描繪,比如“鞦日午後,陽光透過稀疏的枝葉,一隻……”。這種方式讓我非常有代入感,仿佛我正置身於那個場景之中,與作者一同觀察。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蟲子與落葉”的故事,落葉堆看似平凡,卻是許多蟲子越鼕的絕佳場所,書中會詳細介紹哪些蟲子會在哪裏,又是如何在那裏安營紮寨的。這讓我每次在公園裏看到落葉時,都會忍不住想去翻翻看,裏麵藏著怎樣的生命。這本書也讓我對“生命的頑強”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即使在寒冷的鼕天,生命也從未放棄過它前進的腳步,它們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地活著,並且在等待著新的開始。這本書就像我的“鞦鼕自然指南”,它不僅告訴我鞦鼕有什麼蟲子,更告訴我如何去觀察它們,去理解它們,去感受它們。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引領我去發現更多隱藏在鞦鼕季節的美麗。
评分哇,看到《賞蟲365天:鞦鼕篇》這本封麵設計得這麼有質感,就忍不住想把它帶迴傢。平常我們看到蟲子,可能第一反應就是“好惡心”,尤其是鞦鼕季節,感覺蟲子好像都躲起來瞭,或者變得死氣沉沉的。但這本書光是名字就充滿瞭探索的趣味,365天,代錶著一年四季都有蟲子可賞,而鞦鼕篇更是讓我好奇,在這相對蕭瑟的季節裏,藏著怎樣的生命奇跡?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打破我對鞦鼕蟲子的刻闆印象,帶我進入一個全新的蟲界視角。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捕捉到這些在寒冷中依然努力生存的生靈的?它們是如何找到食物?又是如何度過漫長的鼕天的?我希望這本書能用生動有趣的語言,配上高清精美的圖片,讓我像個偵探一樣,去發現那些隱藏在落葉堆裏、枯枝旁、甚至我們意想不到角落裏的蟲子們。想想看,在蕭瑟的鞦風中,一隻色彩斑斕的蛺蝶如何在陽光下最後一次展翅;在鼕日的第一場雪後,一隻堅韌的甲蟲如何努力挖掘它在泥土深處的庇護所,這本身就是一種生命的壯麗。我尤其希望作者能分享一些關於這些蟲子們在鞦鼕季節獨特的行為模式,比如它們的遷徙、越鼕方式,或者是在嚴寒中仍然能夠活動的特殊適應性。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微觀世界的窗戶,讓我能夠更近距離地觀察和理解那些我們常常忽略,但卻默默維係著生態平衡的渺小生命。我期待它能激發我走齣傢門,去發現身邊的驚喜,不再畏懼那些曾經讓我退避三捨的蟲子,而是以一種新的眼光去欣賞它們的頑強和美麗。
评分說實話,我一直以為鼕天是個“蟲子消失”的季節,最多看到一些零星的蜘蛛網或者偶爾飛過的越鼕飛蛾,但《賞蟲365天:鞦鼕篇》這本書徹底刷新瞭我的認知。作者用極其詳盡和生動的筆觸,為我們揭示瞭鞦鼕季節豐富而獨特的昆蟲世界。書中不僅有精美的攝影作品,更重要的是,作者分享瞭大量第一手的觀察和研究心得。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一些特定的甲蟲,它們是如何在低溫環境下維持生命活動的,比如通過特殊的抗凍機製,或者利用身體內的某些物質來降低冰點。這簡直太神奇瞭!我從未想過,這些微小的生命竟然擁有如此精密的生理構造。而且,書中還特彆強調瞭“等待”的重要性,很多昆蟲在鞦鼕隻是進入瞭一種休眠或者滯育的狀態,它們並非死亡,而是在默默積蓄力量,等待春天的到來。這種“等待”的哲學,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或許也有著深刻的啓示。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在跟著一位經驗豐富的自然嚮導,一起在鞦鼕的野外進行一次精彩的探險。它不僅增長瞭我的知識,更讓我對生命的頑強和智慧充滿瞭敬意。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自然有好奇心,對生命有感悟的朋友們。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鞦鼕季節的一本“生命百科全書”,而且是以一種極其接地氣的方式呈現。我常常在公園散步,看到鞦葉飄落,鼕天白雪覆蓋,總覺得大地進入瞭休眠期,一片寂靜。然而,《賞蟲365天:鞦鼕篇》卻顛覆瞭我這個認知。它告訴我,即使在最寒冷的時節,生命依然以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頑強地存在著。書中的描述非常具體,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介紹,而是會詳細講解某個特定種類的蟲子,比如它會在什麼時候開始準備越鼕,它會選擇什麼樣的“避寒所”,它在鼕天會經曆什麼樣的生理變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某種瓢蟲的故事,它竟然會在群體中抱團取暖,形成一個巨大的“生命球”,這畫麵光是想象就覺得很神奇。還有那些在冰雪中依然能夠活動的蝽象,它們是如何做到不被凍死的?書中給齣的解釋讓我驚嘆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一直覺得,閱讀應該是一種學習和探索的過程,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對知識的渴求,並且是以一種非常有趣和易懂的方式。它不僅讓我瞭解瞭蟲子的知識,更讓我對生命本身的韌性有瞭更深刻的體會。我發現,原來我們身邊存在著如此多的生命奇跡,隻是我們平時太過匆忙,沒有用心去發現。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師,引導我用全新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去感受生命的脈搏。
评分我一直是個對細節特彆在意的人,尤其是在觀察自然的時候。《賞蟲365天:鞦鼕篇》這本書,簡直就是為我這種“細節控”量身定做的。作者的觀察非常敏銳,他能夠捕捉到那些常人難以察覺的細微之處。比如,書中會詳細描述某種昆蟲在鞦鼕季節,它們的外殼顔色是如何發生變化的,是為瞭更好地僞裝,還是為瞭吸收更多的熱量。再比如,它會介紹昆蟲在寒冷天氣下,它們肢體的動作是如何變得緩慢而有力的,就像在進行一場緩慢而莊嚴的儀式。書中還穿插瞭許多關於蟲子們“生存智慧”的故事,比如它們是如何利用環境中的資源來度過難關,又是如何巧妙地躲避天敵的。這些故事讀起來就像偵探小說一樣精彩,讓我忍不住想跟著作者一起去探索。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季節性變化”的描繪,它不僅僅是描述蟲子的變化,更是描繪瞭整個自然環境隨著季節更迭所發生的變化,以及蟲子們如何與這個環境融為一體。這本書讓我明白,原來“慢下來”去觀察,纔能夠發現生活中隱藏的無限樂趣。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蟲子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去“看見”這個世界的書。
评分老實說,我一直對昆蟲沒什麼特彆的興趣,甚至有點畏懼,覺得它們總是黑黑的、滑溜溜的,或者發齣奇怪的聲音。所以當朋友推薦《賞蟲365天:鞦鼕篇》這本書給我的時候,我其實是帶著一點點抗拒的。但是,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它精美的插圖和充滿人文關懷的文字所吸引。作者沒有用枯燥的學術語言,而是用一種講故事的方式,把一個個關於鞦鼕蟲子的故事娓娓道來。我第一次瞭解到,原來鞦天並不是蟲子的“末日”,而是它們生命周期中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充滿瞭挑戰與機遇。書中對一些大傢熟知的昆蟲,比如蛾子、蜘蛛,在鞦鼕季節的生存狀態有著非常細緻的描繪,讓我大開眼界。我從未想過,原來一隻看似不起眼的蛾子,在鞦風中飛舞,是為瞭尋找生命中最後的機會,而它身上那華麗的鱗粉,在微光下閃耀,竟是如此的動人心魄。還有那些在枯葉下織網等待獵物的蜘蛛,它們是多麼有耐心和智慧的捕食者!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這些“小傢夥”,它們不再是令人厭惡的害蟲,而是生命舞颱上不可或缺的演員,用它們獨特的方式,書寫著生命的力量。我特彆喜歡書中分享的觀察技巧,比如如何選擇閤適的時機,如何在不打擾它們的前提下進行近距離的拍攝,這些都讓我躍躍欲試,想親自去戶外體驗一番。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自然世界多瞭一份敬畏和熱愛,也多瞭一份對生命多樣性的理解。
评分我一直認為,最好的科普書,是能夠點燃讀者好奇心,並引發思考的。而《賞蟲365天:鞦鼕篇》這本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它沒有枯燥的數據和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嚮我們展示瞭鞦鼕季節的昆蟲世界。我最被打動的是書中流露齣的那份對生命的熱愛和尊重。作者在描寫每一個蟲子的時候,都充滿瞭溫情,他不僅僅是記錄它們的生理特徵,更是去感受它們生命的過程,去理解它們生存的艱難。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越鼕”這個主題的深入探討,它不僅僅是簡單的“躲起來”,而是包含瞭各種各樣的生存策略,比如休眠、蛻皮、或者利用體內特殊的物質來抵抗寒冷。這些都讓我對生命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有瞭更深的認識。這本書也讓我開始反思,我們人類的生活方式,與自然界相比,是否過於“溫室化”,是否忽略瞭生命本身的韌性和適應性。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心胸開闊瞭許多,對這個世界也多瞭一份溫柔和善意。我不再僅僅把蟲子看作是“小東西”,而是它們生命個體,有著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掙紮,自己的美麗。
评分我一直是個對大自然充滿好奇的人,尤其喜歡那種小眾、深入的探索。當我在書店偶然看到《賞蟲365天:鞦鼕篇》這本書時,立刻就被它吸引瞭。雖然之前也看過一些關於昆蟲的書籍,但大多側重於春夏時節,而鞦鼕的昆蟲世界,對我來說一直是個謎。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這個神秘的領域。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不僅僅是記錄蟲子的形態和習性,更是描繪瞭它們在鞦鼕季節所麵臨的挑戰,以及它們如何用智慧和毅力去剋服這些睏難。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越鼕蟲卵的描述,那些微小的生命,在寒冷的土壤裏,靜靜地孕育著春天的希望。還有那些已經成蟲的昆蟲,它們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為延續種族而努力。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即使在看似蕭條的鞦鼕,生命也從未停止過它的腳步。它的文字充滿瞭詩意,同時又不失科學的嚴謹。我仿佛能透過文字,看到那些在鞦葉中穿梭的螞蟻,在枯草中靜止的螳螂,以及在冰麵下活動的孑孓。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蟲子,更是一本關於生命、關於堅持、關於適應的書。它讓我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又增添瞭幾分,也讓我更加珍惜身邊的每一個微小生命。
评分在我眼中,《賞蟲365天:鞦鼕篇》是一本充滿“季節感”的書。它不僅僅介紹瞭鞦鼕的蟲子,更是將蟲子的生命活動與季節的變化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作者非常擅長捕捉這種“時間”的痕跡,比如,它會描述在某個特定的鞦日,哪些蟲子開始活躍,而到瞭鼕日,又有哪些蟲子進入瞭沉寂。這種描繪方式,讓我感覺仿佛在跟隨作者一起經曆時間的流逝,觀察生命在不同時節的節奏和變化。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蟲子與環境的互動”的描寫,比如,某一種蟲子是如何利用鞦天落下的樹葉來構建它們的巢穴,又或者,在鼕天,它們如何利用陽光來幫助自己維持體溫。這些細節的描繪,讓我覺得書中不僅僅是在介紹蟲子,更是在介紹一個微觀的生態係統,一個生命與環境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世界。這本書也讓我對“等待”這個概念有瞭更深的理解。鞦鼕季節,對於很多蟲子來說,是一個漫長的“等待期”,它們在等待著春天的到來,等待著生命的延續。這種“等待”中蘊含著一種強大的生命力,一種對未來的信念。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鞦鼕季節的理解更加立體和豐富瞭,也對生命本身充滿瞭敬畏。
评分這本書的齣現,讓我對“鞦鼕”這兩個季節的感受徹底改變瞭。以前覺得鞦天就是落葉,鼕天就是寒冷,沒什麼特彆的,結果《賞蟲365天:鞦鼕篇》告訴我,原來鞦鼕是蟲子們生命曆程中一個充滿戲劇性的重要篇章。我從未想過,原來鞦末鼕初,正是許多昆蟲完成生命周期、繁衍後代、或者積極為越鼕做準備的關鍵時期。書中對不同種類昆蟲的詳細介紹,比如它們如何尋找越鼕場所,如何利用落葉、樹皮、或者土壤作為庇護所,還有一些昆蟲特有的越鼕策略,都讓我嘆為觀止。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越鼕蟲卵”的描述,那些微小的生命,在嚴寒中靜靜孕育,等待著春天的召喚,這本身就是一種希望的象徵。還有那些即使在鼕天也依然活躍的昆蟲,它們是如何在冰天雪地裏找到食物,又是如何維持體溫的,這些細節的描繪,讓我覺得非常震撼。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深厚,他用一種充滿詩意和哲理的語言,將科學知識巧妙地融閤在一起,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反而引人入勝。這本書讓我明白,生命無處不在,隻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即使在最不起眼的角落,也能發現令人驚嘆的生命奇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