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有這樣的感慨:「做人難,難做人」,的確,麵對各式各樣的人、各式各樣的事、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怎樣自處,怎樣處人,怎樣處世,怎樣交往,人人都有睏惑,個個都有難題。我們不能抱怨手氣不好,運氣欠佳,換個角色,換種境遇,我們一樣會感到不容易。打好手中的牌,纔是正理。
同樣的一手牌,不同的人去打,會有不同的風格,不同的結局;同樣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去處理,會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結果。人生的機遇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均等的,我們不可能在這個問題上尋找到什麼差彆,我們能勝過彆人、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做人和做事的方式。
做人,雖然沒有固定的成功模式可循,但一些基本的原則和技巧還是有的。人生中,不管牌局如何變化,隻要你手握下麵這九張底牌,靈活應變,趨利避害,就能事業成功,人生幸福!
第一張牌,洞悉對方,我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一定要甄彆對方是否說齣真話,不要輕信他們脫口而齣的承諾和態度,而應該用更加專業的方法去洞察他們言行背後的、甚至用語言難以描述的潛在動機和需求。
第二張牌,忍字當先。忍受失意,忍受羞辱,忍受吃虧,忍受寂寞,忍住銳氣……學會忍,善於忍,終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
第三張牌,深不見底。世事洞明卻深藏不露的人纔是真正可畏的人。揣著明白裝糊塗是一種達觀,一種灑脫,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擁有這種底牌,就可時時佔據主動,常立不敗之地。
第四張牌,做人做事,需要知曉利害,識彆輕重,纔能置身安全地帶。麵對復雜的社會,你要隱藏自己,切勿喜怒形於色,說話辦事需要拿捏好尺度,把握好分寸,也要懂得在謙遜中積攢力量。
第五張牌,難以理解的奇蹟創造;奇蹟之所以稱之為奇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常人很難實現。而常人之所以成為常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常人用的都是常規之法。如何我們都能做到遊刃有餘,答案是,創造。因為,隻有創造,纔會使得你的空間變得無限寬闊。
第六張牌,收買人心。收買人心很簡單,簡單的原因是你平時一些小的細節和舉動就會為你帶來很多的迴報,就會輕易的籠絡到人心。
第七張牌,得寸進尺的蠶食之術。一下子嚮彆人提齣一個較大的要求,人們一般很難接受,而如果逐步提齣要求,不斷縮小差距,人們就比較容易接受。
第八張牌,正話反說齣奇招。說話直來直去,固然是一種坦蕩,但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為瞭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將正話變為反話,麯摺的說齣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九張牌,無法捉摸的機靈百變。這是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如果不能適應快速的、突然的變化,不能遊刃有餘的應付變化,那麼就會在現實中撞得頭破血流。有人曾經說過:「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我們抓住瞭變化的尾巴,死死的抓住。」我們無法控製變化,甚至無法預料變化將在何時發生,我們隻能感知到變化的存在,然後做到以變應變。
做人有方,辦事有法,自然進退有據,無往不勝。捧讀本書,掌握做人必須有的九張底牌,你會豁然開朗,實現人生的不斷突破!
作者簡介
焦鼎
哲學碩士。對於企業管理,哲學,心理等方麵頗有研究。曾在各大企管財經類和哲學類刊物上發錶過文章百餘篇。
第一章 偷偷洞悉對方的心理 14
通過心靈之窗洞悉對方 15
他是否直視你的眼睛 19
「眉態」百齣,心理各異 23
談吐之間透露齣的心理 27
解密不同打招呼方式的心理動因 31
麵對贊美心理活動有差異 36
他是怎樣坐著的? 40
那些「齣賣」說謊者的舉動 46
從「小動作」看對方的心理 49
麵部錶情是無聲的語言 54
第二章 用不值錢的麵子換勝算 58
胸中有忍字,後退亦前進 59
以硬碰硬,往往兩敗俱傷 63
放下麵子,不等於失去尊嚴 68
會吃小虧,纔不用吃大虧 73
明處吃虧,暗中受益 76
隻有經得住批評,纔能收獲進步 81
讓齣功名,得益無窮 85
君子復仇,十年不晚 89
略微妥協一下,目標更近一些 94
忍住寂寞,走上事業成功路 99
第三章 深不見底的糊塗臉明白心 102
人可以太善良,但決不可太單純 103
外愚內智,做到心中有數 106
過分張揚,往往樹敵無數 110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纔好相處 112
巧妙掩飾,不讓對方摸清底細 116
主動示弱,保存自己實力 120
學會用糊塗來化解尷尬 123
以「愚」應「智」,不失為妙計 127
即使猜透對方心理,也彆輕易說齣 131
第四章 知曉利害置身安全的地帶 134
著眼當下,順勢思考 135
「平庸」總比「優秀」安全 139
學會隱藏自己,切勿喜怒形於色 143
拿捏尺度,把握分寸 148
尋找當下貴人,背靠大樹好乘涼 153
謙虛做事,不驕不躁 157
第五章 難以理解的奇蹟創造 162
隻有彆樣之法纔能打開奇蹟 163
有「智」者事竟成,不勞心必勞力 167
守住個性就守住瞭創新的資本 171
突破自我限製,就能擁有另一片天空 175
懷疑,讓理解深入,讓創意萌生 179
充分利用你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183
創造性思維讓你與眾不同 187
第六章 不為人知的收買人心 192
送齣無微不至的關心 193
傾聽對方訴說,理解對方感受 197
及時處理抱怨,化解潛在危機 202
多用請求,少下命令 206
間接取勝,討好對方所關心的人 211
第七章 得寸進尺的蠶食之術 214
欲進尺,先得寸 215
攻人之惡思其堪受,教人之善使人可從 218
溫水「煮」顧客,讓他難以脫逃 222
熟諳慢的智慧,切勿操之過急 226
察覺「套關係」背後的真實用意 230
第八章 正話反說齣奇招 234
利用逆反心理,齣奇製勝 235
變換方式,用反的說法達到正的目的 240
不要直來直去,用巧語化紛爭 245
學說善意謊言,不要追求錯位的執著 249
矯正心理,彆上對方激將法的套 254
第九章 無法捉摸的機靈百變 258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259
學會將錯就錯,真理未必越辯越明 263
隻要能贏,你完全可以不按牌理齣牌 266
好馬要吃迴頭草,好漢要吃眼前虧 271
為人處世,不能太過執著,否則與傻無異 274
適時振臂一呼,彆被人當軟柿子捏 280
要結識知名人士,先結識他身邊的人 283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具有顛覆性,它讓我重新審視瞭很多我之前認為理所當然的觀念。特彆是關於“吃虧是福”的論調,這本書似乎在告訴你,適當地“有心機”,纔能避免成為真正的“吃虧者”。它並不是鼓勵你去算計彆人,而是讓你學會保護自己的權益,瞭解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的價值,並懂得如何有效地爭取。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書中可能探討瞭關於“邊界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一些恰當的方式,讓彆人尊重你的個人空間和界限。這對於我這種容易不好意思拒絕彆人,或者害怕得罪他人的人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它讓我明白,拒絕並不是不近人情,而是維護自身尊嚴和效率的必要手段。同時,它也可能提供瞭關於如何識彆他人的“心機”的方法,讓你在與人交往時,能夠保持警惕,不輕易落入他人的圈套。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是一本“防身手冊”,讓你在復雜的社會叢林中,能夠更安全、更有效地前行。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啓發非常大,尤其是在職場方麵。它並沒有直接告訴你如何去“陷害”競爭對手,而是從更宏觀的角度,講述瞭如何在團隊中建立良好的閤作關係,同時又能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比如,它可能提供瞭一些關於如何有效地嚮上級展示自己的能力,但又不顯得過於邀功的方法。或者,如何在同事之間建立互助但又保持一定距離的關係,避免被捲入不必要的紛爭。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情商”的討論,它不僅僅是讓你學會察言觀色,更是讓你理解不同人的動機和需求,從而能夠更有效地與他們溝通和協作。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真誠”和“直率”在職場上可能反而是一種劣勢,懂得適時的“包裝”和“策略”,反而能讓你走得更遠。它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一些行為,發現很多時候,我因為過於注重純粹的“對錯”或“公平”,反而忽略瞭實際的利益和人際關係,錯失瞭一些機會。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和標題就足夠吸引人瞭,那種“心機”二字,讓人一下子就聯想到人情世故、職場生存,甚至是人際交往中的那些微妙之處。我一直覺得,懂得一些“心機”,並不是說要去害人,而是讓自己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能夠更遊刃有餘,保護自己,同時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這本書的名字讓我覺得它可能是在揭示一些隱藏在日常交流中的規則,那些我們可能無意識地在做,但卻不自知的東西。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洞察,比如如何在不顯得過於主動或被動的情況下,巧妙地錶達自己的需求,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不被他人輕易利用,或者如何在保持真誠的同時,又能避免不必要的衝突。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本人生指南,給我一些智慧的啓示,讓我能夠更自信、更從容地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成為一個更懂得處世之道的人。它應該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社會 dynamics,並找到在其中生存和發展的有效策略,成為一個更成熟、更有智慧的個體。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我們生活中很多看似“自然而然”的行為背後,都隱藏著深刻的心理學原理。作者並沒有把“心機”描繪成一種陰暗的手段,反而更像是揭示瞭人際互動中的一些底層邏輯。比如說,關於如何建立信任,它不是簡單地說“要真誠”,而是會告訴你,在什麼情境下,什麼樣的錶達方式更容易讓對方放下戒備,或者如何通過一些細微的舉動,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可靠。還有在錶達不同意見的時候,它可能提供瞭一些策略,讓你能夠在不傷害對方自尊的前提下,清晰地錶達自己的觀點,避免不必要的爭執。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幫助在於,它讓我不再那麼“直”,而是開始學會觀察、思考和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我開始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把話說得很清楚瞭,但對方卻聽齣瞭彆的意思,這其中的原因很可能就在於我們沒有考慮到對方的視角,沒有運用一些更有效的錶達技巧。它讓我對人性的復雜性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對如何與人相處有瞭新的認識。
评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覺是,它在教我一種“生存哲學”。以前我總覺得,做人就要光明磊落,問心無愧就好,但現實生活卻告訴我,有時候,“光明磊落”並不足以讓你在這個社會上獲得你應得的尊重和地位。這本書就像是打開瞭一個新的視角,讓我看到,原來在很多人際交往的背後,都隱藏著更深層的考量。比如,關於如何“示弱”,它可能不是真的要你認輸,而是讓你在某些時刻,通過展現脆弱的一麵,反而能夠獲得更多的同情和幫助。或者,關於如何“藉力”,它教你如何有效地利用他人的資源和影響力,來達成自己的目標,而這並不是所謂的“利用”,而是一種更智慧的閤作方式。這本書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感到疲憊和受挫,是因為我們用一種單一的、理想化的方式去應對復雜的世界。它鼓勵我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學習一些更靈活、更有效的處世之道,讓我能夠更好地適應這個充滿變化的世界,成為一個更強大、更從容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