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序 002
◎ 卷一 012
太微赋 012
形性赋 014
星垣论 016
斗数准绳 017
斗数发微论 018
重补斗数彀率 019
增补太微赋 020
诸星问答论 021
斗数骨髓赋註解 048
女命骨髓赋註解 065
太微赋註解 068
定富贵贫十等论 076
十二宫诸星得地合格诀 078
十二宫诸星失破格诀 079
十二宫诸星得地富贵论 079
十二宫诸星朱陷贫贱论 080
定富局 081
安贵局 081
定贫贱局 083
定杂局 084
◎ 卷二 085
安身命例 085
安十二宫例 085
起五行寅例 086
六十花甲子纳音歌086
安南北斗诸星诀 086
安文昌文曲星诀 087
安左辅右弼星诀 087
安天魁天钺诀 087
安天马星诀 088
安禄存星诀 088
安擎羊陀罗二星诀088
安火铃二星诀 089
安禄权科忌四星变化诀 089
天空地劫诀 089
安天伤天使诀 090
安十二宫太岁煞禄神歌诀 090
安天刑天姚星诀 090
安三台八座二星诀091
安天哭天虚星诀 091
安龙池凤客诀 091
安台辅诀 091
安封诰诀 091
安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 092
安红鸾天喜诀 092
安丧门白虎吊客官府四飞星诀 092
安斗君诀 092
安天德月德解神诀093
安飞天三杀诀 093
安截路空亡诀 093
安旬中空亡诀 093
安大限诀 094
安小限诀 094
安童限诀 094
安命主 094
安身主 095
论安命金锁铁蛇关095
定男女竹萝三限 095
定十二宫弱强 096
定十二宫星辰落闲096
安流禄流羊流陀诀096
论星辰生制化 097
论诸星分属南北斗化吉凶并分属五行 097
紫微五行局 100
安紫微天府图 102
伤使祸福紧慢图 103
禄权科忌图 103
十二宫庙旺落陷图104
一命宫 105
◎ 卷三 140
二兄弟 140
三妻妾 142
四子女 145
五财帛 149
六疾厄 152
七迁移 154
八奴仆 157
九官禄 159
十田宅 163
十一福德 165
十二父母 168
谈星要论 171
论人命入格 172
论格星数高下 172
论男女命异同 173
论小儿命 174
定小儿生时诀 174
论人生时安命吉凶175
论人生时要审的确175
论小儿亲 175
论命先贫后富 176
论大限十年祸何如176
论二限太岁吉星 177
论行限分南北斗 178
论流年太岁逢吉凶星杀 178
论阴延寿 178
论羊陀迭併 179
论七杀重逢 179
论大小二限星辰过十二宫遇十二支人所忌诀 180
论立命行宫歌 181
论太岁小限星辰庙陷遇十二宫中吉凶 181
论诸星同位垣各同所宜分别富贵贫贱夭寿 189
◎ 卷四 209
古今富贫贱夭寿命图 209
附批命活套 266
尝闻命之理微,鲜有知之真,而顺受之者,余谓功名富贵,有命存焉,遂捐厥职访,道学者以为之宗,行抵华山下询知。 希夷公,曾得道于兹矣因陟其,巅谒其祠,将返见一道者年,须弱冠态度老诚,遂进礼承出书,示予予问之曰,希夷公紫微斗数集也,始观排列星辰,犹不省其奥窔,既读其论论,则有道理玩其,断断则有神,即以贱降试之,果毫发不爽于是,喟然叹曰造化,至玄而阐明之,若对鑑焉非心涵,造化能之乎星辰,至远而指视之,若运掌然非胸藏星,斗者能之乎,天位乎上地位乎下,而人则藐然于中者,先生则以天合之人,人合之天,即星辰之变化,而知人命之休咎,是非学贯天人而一,之者又孰能之乎,猗欤休哉先生,真高人也,神人也,不然胡为乎而有是,高志又胡为乎,而有是神数也,予乃捧持之,遍示天下俾世之人,知有命而顺受之可也,胡乃祖作之,而子秘之则继述,之道安在哉,请志予言,以弁是书之首,时陈子去希夷公,一十八代讳道号,了然,年方二十有六时。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古朴的神秘感,金属质感的烫金字在深邃的蓝色封面上若隐若现,光影交错间仿佛看到了星辰的轨迹。翻开扉页,浓郁的纸张香气扑面而来,那种油墨的芬芳,是属于阅读者最熟悉也最安心的味道。我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然而,这本书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直接抛出紫微斗数盘的排布方法,或者具体的星曜组合解释。它更多的是一种宏观的叙事,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源头讲起,探讨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以及这种观念如何渗透到占星学的形成过程中。我发现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去阐述“道”的概念,以及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并将其与紫微斗数中的“宫位”和“星曜”进行类比。这让我开始思考,紫微斗数不仅仅是一套预测工具,更是一种对人生轨迹的哲学解读。它不是简单的“因为你是什么星,所以你会怎样”,而是“你所处的时空背景,与你的生命特质如何互动,从而构成你的命运走向”。这种深度的哲学铺垫,虽然一开始让我有些意外,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体会到作者的匠心独运。他似乎想让我们在真正理解紫微斗数之前,先建立起一种与之匹配的世界观。这种“慢工出细活”的方式,对于我这样追求事物本质的读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也让我对后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在“开宗明义”这一点上,做得尤为独特。我原本以为会看到一堆复杂的星盘图示和排盘口诀,结果却被作者领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哲学世界。他并没有直接切入紫微斗数的具体应用,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阐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天文等领域中的深远影响。我发现,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将那些看似抽象的哲学概念,通过一些生动的比喻和历史典故,变得鲜活起来。他强调,紫微斗数并非仅仅是关于命运的预测,更是一种对人生轨迹的哲学解读,它揭示的是个体与宇宙时空交错所产生的生命模式。读到这里,我忽然意识到,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教授“如何看盘”,更在于帮助读者建立一种与之匹配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这种“先塑心,再授术”的方式,虽然让我暂时无法立即动手实践,但却极大地激发了我对紫微斗数这门学问的兴趣和敬畏之心。我开始明白,真正掌握一门学问,不仅要学习其表面的技巧,更要理解其深层的智慧和哲学内涵。
评分我一直对星盘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那是一张揭示人生密码的藏宝图。收到这本《紫微斗数全书》时,我以为会立刻进入到如何排盘、如何解读星曜组合的实操环节。然而,这本书的开篇却将我带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那是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宇宙自然法则的宏大叙事。作者并没有直接教授“如何看盘”,而是从更宏观的层面,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以及阴阳五行理论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我被作者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所吸引,他将抽象的哲学概念,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历史典故,变得清晰易懂。我开始理解,紫微斗数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文明土壤之中,与历代先贤对宇宙和人生的观察与思考息息相关。这本书让我明白,掌握紫微斗数,不仅仅是学习一套技术,更是理解一种看待世界、认识自我的独特视角。这种视角,强调的是个体与宇宙的连接,是命运的不可测与可塑性之间的微妙平衡。虽然我还没有看到具体的排盘技巧,但这场哲学之旅,已经让我对即将展开的紫微斗数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坚定的信念,也让我认识到,真正的智慧,往往需要从最根本的源头去探寻。
评分在我翻开这本书的最初几页时,我以为会立刻被带入到扑朔迷离的星盘世界,开始学习如何绘制宫位、识别星曜。然而,这本书并没有急于展现这些具体的技术细节,而是带领我进行了一场关于中国传统宇宙观的深度探索。作者以一种非常宏大而又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以及阴阳五行理论如何渗透在中国古代文明的方方面面。他反复强调,紫微斗数并非孤立的术数,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对宇宙运行规律和生命哲学的深刻洞察之中。我尤其对作者关于“象”的解读印象深刻,他将星曜的象、宫位的象,以及它们在时间长河中流转所产生的“象”的变化,与中国古代的哲学图腾、自然现象进行了精妙的类比。这让我感觉到,这本书不仅仅是教导一种预测方法,更是在引导我学习一种观察世界、理解生命的方式。这种方式,不是简单地看“是什么”,而是去感受“为什么会这样”。虽然我还没有接触到具体的“如何操作”,但这场哲学启蒙,已经让我对紫微斗数这门古老的学问,有了更加敬畏和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往往需要从最朴素的哲学源头去挖掘。
评分购买这本书,主要是想系统学习紫微斗数的排盘和解读方法,希望能借此更好地认识自己,也为身边的人提供一些参考。然而,这本书的开头,却让我有些出乎意料。它并没有立刻展开关于十二宫位、十四主星的详细讲解,而是花了很多篇幅,在探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对紫微斗数形成的影响。作者的论述非常深入,他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宇宙生成论,与紫微斗数中的“天地人三盘”进行了精妙的类比。他还详细阐述了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其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历法学中的地位。读这些内容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上一堂哲学课,而不是学习占星术。起初,我有些焦虑,担心这本书会过于理论化,而忽略了实践操作。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他似乎想让我们明白,紫微斗数不仅仅是一套简单的计算公式,而是一种蕴含着深刻智慧的哲学体系。只有理解了其背后的哲学思想,才能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星盘所传递的信息。这种方式,虽然让我暂时无法直接动手排盘,但却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紫微斗数产生了全新的认识,也对后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相信它一定能为我打开一扇理解生命规律的窗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