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開發故事:中部地區(第二版)

颱灣開發故事:中部地區(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颱灣史
  • 中部地區
  • 颱灣開發
  • 地方史
  • 曆史地理
  • 文化史
  • 第二版
  • 颱灣研究
  • 經濟史
  • 社會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孕育民主思想的颱中、世外桃源南投、寺廟雲集的彰化、民間信仰興盛的雲林,本書以曆史為經、地理為緯,搭配豐富圖片和實際訪查的珍貴資料,勾勒交織齣颱灣中部地區的人文景觀,帶領讀者認識其曆史脈絡,更貼近我們生長的土地。

作者簡介

趙莒玲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係、新聞研究所畢。曾任職青年日報記者、中央日報記者和編輯。現職為自由撰稿人以及南華大學傳管係、嘉義大學中文係、中正大學傳播係的兼任講師。

  喜愛寫作,對各類事物都充滿好奇。著作包括:《颱灣開發故事》、《颱北古街漫遊》、《鹿港小鎮塵封往事》、《我的同班同學》、《美濃,鍾理和原鄉風景》等。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重新「發現」颱灣而豐富自己∕黃春木  4

颱中
曇花一現的颱灣省會  16
諸事不順,省會移設颱北  18
■霧峰是孕育颱灣民主的樹頭  23
三海港的興衰   27
震驚清廷的林爽文事件  31
竹織器重鎮的客傢莊──東勢 36
■溫雅的「文化城」 50
■颱中第一 54

南投
循「開山撫番」路綫探尋開發史  60
沿著河流的開發史  64
前山第一城時落時起  70
人文豐富的埔裏  74
■省政府在南投縣落地生根  80
莫那魯道傢族的傳奇  84
敬酒風波引發霧社抗日事件  86
「遺言」的悲歌流傳至今 90
再遭劫殺和被迫遠離傢園  93
■「霧上桃園」──清境農場  96
■南投第一  100

彰化
肥沃田野闢成颱灣榖倉  108
傳聞齣「東宮」殃及吉地風水  110
繁華猶似小泉州的鹿港 114
颱灣第二大都市步入式微命運 123
■王爺暗訪,生人迴避  128
和美迎燈賽會妙聞多 131
北鬥盛況隨風而逝 133
二水是八堡圳的源頭 138
■彰化北管的一筆「鬍塗仗」  141
■彰化文風世代相傳 144
■彰化第一 148

雲林
雲林沒有雲林鄉、鎮或市  154
北港朝天宮的宗教文化  157
■北港牛墟的今昔 166
西螺七崁的「義薄雲天」  170
颱西風雲之醞釀再造  173
■掌中戲的故鄉  181
■古坑竹筍,風味絕佳  184
■雲林第一  186
颱中大事年錶  189
南投大事年錶  190
雲林大事年錶  190
彰化大事年錶  191

圖書序言

重新「發現」颱灣而豐富自己

  很長一段時間,學校的曆史課往往從遠古時代講起,雖然有其理由,但因年代距離實在遙遠,難以理解或感受,學習起來十分睏難。過去的曆史課本總以「北京猿人」為開場白,現在課程調整瞭,窠臼似乎難以跳脫;即使颱灣史的開頭,往往始於考古,或「荷蘭、西班牙時期」,對多數學生而言,既疏遠又艱澀。

  為何中小學曆史課常從「頭」講起,一而再、再而三呢?推敲起來,大緻有兩個原因:一是基於「前因後果」的時序考量,這是齣於曆史學的思維與堅持;另一原因也很關鍵,即是基於文化傳統或國史論述的立場,學習曆史不單單隻是知識的吸收,更應是對於國傢或民族認同態度的養成。這樣的曆史課或許有特色,但有一個問題是始終明顯的,那就是學生與己身所在的「鄉土」連結薄弱,對國傢或民族「大傳統」可能琅琅上口,但一談起生活周遭人事景物「小傳統」卻反而語塞,似乎乏善可陳。
中小學生(特彆是小學生)學習曆史,其實並不需要從遙遠的古早時代講起,也沒必要仿照大學曆史係裏頭「颱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的分野,這種分野隻是大人世界對於曆史的想像或習慣,兒童、青少年的曆史學習沒必要照搬照套,而應該在時間、空間上採取「由近及遠」的原則。為何如此呢?因為,生活周遭的人事景物不可能憑空而來,其中一定有社會的背景、曆史的軌跡,從周遭人事景物齣發,再推擴到較早的曆史,通常就可以接上「大傳統」、「大曆史」;這樣的連結,必然會産生「原來如此喔!」的驚嘆,曆史學者所關心的「曆史感」也纔會油然而生,如此學到的曆史方有意義。死記一些無緣體會、理解的內容,不僅造成學習睏難,也弄壞瞭學習曆史的「胃口」,許多學生認為曆史課很睏難、無聊,癥結不外乎在此。

  舉例來說,住在新竹北埔地區的人可以透過「金廣福公館」,瞭解閩南人、客傢人和原住民之間復雜糾葛的曆史,習得重要的族群課題;此外,亦可以知道颱灣山區資源開發、聚落發展的過程,甚至可經由樟腦的開採來探索清代颱灣的國際貿易,以及與帝國主義之間的牽連,這些已經都進入瞭「大傳統」、「大曆史」層次。透過這樣的層層推擴,不僅曆史知識擴大、深入瞭,住在新竹北埔地區的人還可以擴大對於自己鄉土的理解,並且就這些延伸的課題與其他地方有相似課題的人們産生連結,形成可以交流分享的曆史視野。

  又如颱北或高雄這兩大城市,對住在其中的許多人而言,兩個城市並非齣生、成長的所在,於是每年到瞭春節前,人們都要忍受塞車之苦離開颱北或高雄「返鄉」。颱北或高雄的「都會化」是近代曆史,特彆是晚近一百年重要的現象,兩個城市的居民若從自己周遭人事景物開始進行瞭解,一定能夠觸及颱灣史、中國史,乃至世界史的許多課題。而且,因為住在颱北或高雄這樣的「異鄉」,於是「懷鄉」纔有瞭深刻意義,許多關於颱北或高雄的文學、曆史書寫因此經常充滿對於故鄉的殷切情感;透過「颱北」或「高雄」,人們在精神上連結瞭許多城鄉聚落——在颱灣的,甚至是在中國大陸的。到瞭後來,颱北或高雄作為「異鄉」、「故鄉」或「原鄉」的意義,甚至産生遊移轉換,這是屬於「颱北人」或「高雄人」的重要故事。

  「鄉土」毋寜是一種精神的存在,但必須透過實際的生活、引導、體驗、印證等過程,纔有可能昇華,産生「有所根本」的感受,形成永不動搖的「鄉土之愛」。透過周遭人事景物關連性的層層推擴,「鄉土」或「鄉土之愛」內涵其實是可以延伸的,「大傳統」和「小傳統」(或者「祖國之愛」、「鄉土之愛」)未必衝突,甚至能相得益彰。

  現在的中小學生關於「颱灣」的認識,多半來自書本,應該有所改變瞭。我們閱讀颱灣史、中國史或世界史的題材,其中最能親身體會、實地造訪的,就屬颱灣史,因為我們住在颱灣啊!對於颱灣曆史的瞭解,可以透過書本,但不應該止於書本。進入各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文史工作室,可以讓我們迅速掌握重要訊息,印證、拓展書本知識。如果想要更加滿足好奇心,並且試探更大的可能性,不妨直接抵達某個古蹟、老街、聚落、山川,親自瞭解其曆史、社會、環境與生態,而且盡量以步行(或騎腳踏車)方式貼近,安步當車,自在悠遊。在心態上,不應是浮光掠影般的「漫遊」,而是放下自己的「慢遊」。透過踏查、實地拜訪來貼近鄉土、重新發現颱灣的過程,將能更加豐富自己,因為深具意義的連結已經産生。

  在上述的體認下,書寫通俗的颱灣史讀物因而成瞭一件很睏難的工作,這必須帶起人地之間的連結、喚起一種齣遊造訪的好奇感,並且能夠滿足、印證眾人來自不同角度的閱讀及體會;書籍雖不能取代實際的人文自然世界,但作者卻必須盡力在圖文之間傳達鮮活的認知與感受。依據這些標準,《颱灣開發故事》是目前可見一套極佳的讀物。這套書以「人地關係」為主軸,呈現細膩、豐富的曆史圖像,並且一路引領讀者通貫古今,因此成為我們悠遊颱灣的一個絕佳起點。

  《颱灣開發故事》不是拿來按圖索驥用的,而是藉以彆開生麵,促動我們重新發現颱灣、深入瞭解鄉土。屬於颱灣的故事不可能僅止於這套書,後續的篇章留待我們親身去探索與紀錄。

黃春木(颱北市立建國高中曆史教師)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