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已迴歸十五年,這十多年來在「一國兩製,港人治港」下的發展經驗,以至百多年英人治港所積纍及沉澱的「人文資源」,皆未曾有係統地進行自覺探索及整理。有見及此,香港教育學院「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自2010年起舉辦瞭十四場「人文香港」公開講座,邀請瞭香港二十三位來自不同人文及社會科學界彆的專傢學者,利用跨科際綜閤文理各科的視角,聯係政治、經濟、社會、法治、管治、行政、教育、文學、傳媒等重要課題,觀照香港本身的發展經驗,並將香港置於中國、英國、亞洲和全球框架中審視,以冀擴闊「香港研究」的視野及提升人文識見。本書是這為期兩年係列講座的記錄匯整,透過語言文字的再現,得以更有係統的觀照齣香港知識份子對自身社會定位,以及人文關懷的剖析。
作者簡介
洪清田博士
香港學協會主席,中極政經策略顧問社董事總經理,香港教育學院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研究員(2009-2011)。1949年生於福建,十歲來香港,一直以跨地域時空、跨文化、跨文理科目閱讀與寫作、觀察和思考個人與國傢民族、社會與世界、曆史與人類,發錶文稿約五百萬字,統稱「香港學」;中學開始參與文社、學運與社運及民主運動。香港大學社科學士(創辦青年文學奬)、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碩士、武漢大學經濟思想博士;二十年來從事政經文商策略顧問工作;草擬「香港學」課程及「香港學」研究計劃各約十個;任職香港教育學院時策辦「人文香港」探討計劃,並編撰本書。
張炳良 序 VI
洪清田 導讀 VIII
洪清田 前言 XIII
總論
葉國華 英人治港放示錄:從中國走嚮世界看香港上下二百年 2
黃紹倫 香港利商社會的興起和三種現象20
李悼芬 西方文明三顧中華香港興哀鑑古知今31
從香港文學看香港42
也斯(梁秉鈞) (1)香港文學與文化:本土、中國、世界43
陳國球 (2)香港的五四和香港的中國43
香港百年的國際角色:有無之間78
丁偉 (1)中國性與國際性-香港應如何看待自己的國際地位79
瀋旭暉 (2)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香港的外交事務與對外事務84
分論一
管治和自治的體製與人員100
林煥光 (1)多元社會的行政、管治與政治101
陳祖為 (2)政府管治與公民社會:閤作與矛盾107
公務員體製與AO文化:優勢與挑戰123
蕭□柱 (1)公務員、公共行政與政務官:優勢與挑戰124
張炳良 (2) AO體製與港人治港:優勢與挑戰128
香港的公民社會143
丁新豹 (1)香港的慈善機構144
梁恩榮 (2)香港的非政府組織150
社會變遷、港人身份和社會服務159
呂大樂 (1)社會變遷與社會流動、香港與港人意識160
楊森 (2)社會服務及社會福利:發展與社會影響164
分論二
陳文敏 香港法治的人文內容、價值和精神176
香港執法體製的專業化和警隊的監察191
翟紹唐 (1)監警會與警察體製的專業化192
莊耀洸 (2)從人權案例看警察執法和監警會工作203
陳韜文 傳媒的曾經輝煌和今天瀕危220
人文教育與人纔培育234
鄭燕祥 (1)多元人文素質:通識,思維轉換和創造力235
張信剛 (2)去去去,去遊戲─談教育與創新246
曆史瀉流中穩定的世界級Institutions哺育場260
劉智鵬 (1)中國史上唯一得到根本改造的華人社會263
盧兆興 (2)公私機構及企業的哺育法271
捲後語
洪清田 在乎香港:政經人文大景觀283
──創辦「香港學研究所」與「兩岸四地研究所」芻議
鳴謝341
序
上世紀六十年代,在英國殖民地統治下,香港被稱為「藉來的地方、藉來的時間」,也被人視作「文化沙漠」。不過,隨看香港逐步走齣難民社會的心態,以及土生土長新一代的冒起,七十年代經濟起飛,至八十年代中英談判時,香港已不單代錶一群人口,更蘊含一個兼具經濟與製度優勢的體係,而本土文化與身份認同亦漸次形成。
九七迴歸後,「一國兩製」下要保留下來的「香港」,同時是一個製度的符號。究竟這個「香港」的深層底蘊包含一些什麼元素,而它的活力又如何理解?這是包括洪清田博士在內緻力「香港學」的人士們所探索的問題。
近幾年來,因應政經環境的變化,以及香港與內地逐步融閤所帶來的衝擊,不少香港人在憂慮香港優勢是否已成過去,也因此而感到香港身份的逐步失落,究竟應如何麵對迴歸後香港的製度發展與身份定位,也成為社會上(特彆是學術界、文化界)所日漸聚焦的課題。
香港教育學院自 2009 年起朝多元學科的「教育大學」目標轉型發展。同年,成立「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Governance and Citizenship ),研究探討香港以至亞洲地區的管治、製度及公民性 ( citizenship ),不單齣自學術上的比較研究興趣,也期望有助於推動學校裹的通識和公民教育,以及社會上關懷香港未來的論述。因此,中心聘用瞭洪清田博士當兼職研究員(2009-2011),負責一個「人文香港」的專題係列,對香港的綜閤製度特色進行較為係統化的研討,由專傢學者引領討論。
「人文香港」研討的內容環繞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法治及文化課題、問題和議題,跨科際綜閤文理角度,結閤理念與現實,以冀擴闊視野及提升人文願景。 除瞭專題公開講座外,也舉辦瞭幾次「人文香港沙龍」活動,建立「香港研究工作者」社群的非正式網絡。
本書乃「人文香港」研討係列的結集,由洪清田博士主編,對時下的香港論述應有增潤豐富的作用,也適用於中學和大學通識課程作為參考書,相信亦會接駁「成人通識」所需,成為「香港文獻」的一部分,為廣大讀者所歡迎。
「人文香港」研討係列獲「華正教研發展基金」資助,謹在此鳴謝。
張炳良香港教育學院校長2012年3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