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以圖文故事編寫兼具百科功能的中國曆史
傳傢套書、指定國禮、課外閱讀首選大作
中國曆史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書,是獨樹一幟的東方文明史。英國哲學傢培根說:「曆史使人明智。」曆史經驗蘊含著發人深思的哲理。要深刻地瞭解現實,理智地麵對未來,就必須追溯曆史。這種由曆史引發的智慧、魅力和美感,對豐富一個人的生命內涵,提升人的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擁有五韆年燦爛的文明,屹立於東方,前赴後繼,綿延百代。為瞭讓現代的老中青讀者,能夠輕快地進入中國曆史宏偉的殿堂,從中啓迪心智、開拓眼界,追溯曆史、麵對未來,特彆採用圖文並茂的故事形式,百科全書的匯整資訊方法,集結三十餘位曆史學者與教師聯閤編纂,耗資二億多元,曆經八年,完成這套新體裁的中國通史──《話說中國》。
《話說中國》全套16冊,是一套「感性」的曆史書,豐富的圖文編排,故事文體的寫作,讓厚沉枯燥的曆史「生動」瞭起來。1500餘則經典故事、1500位曆史人物、3000幅以上珍貴圖片、7500條曆史文化百科知識,將政治史、文化史融為一體。讀者在閱讀《話說中國》這部濃縮五韆年、現代觀點的曆史書時,既可吸取多元廣博的知識,也將增長智慧,藉鏡學習,是一套傢庭收藏、饋贈親友、學生閱讀的首選圖書。英國斯特林大學安德魯教授在看過本套書後,真情地說:「這是我見到最好的一部中國書!」
話說中國5:大風一麯振河山(西元前221年至西元8年的中國故事)
秦西漢--大一統時代的輝煌與憂患
秦和西漢的曆史,稟上古三代、春鞦戰國之流風餘韻,又以天下大一統之新聲,重譜中國曆史之新麯。雄悍與張揚,反映著這一時期的曆史個性。而隨著那輝煌逐漸化為烏有,埋下的卻是沉重的曆史伏筆。
本係列特色
.風靡海內外,銷售突破200萬冊
.代錶國傢緻贈外賓的指定國禮
.美國耶魯大學收藏全套16冊,做為認識中華文化的用書
.中學曆史教學的新途徑,學生閱讀、學習興緻高
.尹章義(曆史學者)、王豐(名作傢兼媒體人)、武之璋(民間曆史學者)、洪秀柱(立法委員)、董智森(名主持人)……專傢媒體、學生傢長、上班族、各行各業讀瞭都說贊!
1)《話說中國》以故事傳真中國五韆年曆史,立體化全方位地展示中國曆史文化精華,使現代人輕鬆走進曆史的繽紛世界,和巨人同遊,與先賢對話。
2)由享譽海內外的史學界頂尖學者及著名斷代史專傢擔任本書各冊的顧問。
3)每冊另由曆史學者專傢撰寫前言,充分闡述各段曆史的特色精髓。
4)約計30多位來自第一綫的曆史學者共同協力撰文,將個人長年學術精華融於書中,傾力奉獻經典而又精彩的篇章。
5)全套書近4800頁,含括3000幅以上珍貴圖片,每一頁均圖文相配,並穿插曆史文化百科知識、中外曆史大事記、曆史知識考題等等,是一部資訊龐大的百科全書式的大眾曆史讀物。
6)精心製作《清明上河圖》《蘭亭序》《韓熙載夜宴圖》等名作巨幅拉頁,原圖引進,模擬印製,展現原作的驚世風采,讓你輕鬆擁有國寶,讀懂國寶。
7)部分冊數另附當時代地圖,由著名史學傢專傢特彆闡釋、審訂。
8)全書版麵構成展現瞭以故事體文本為主的特點,便捷的檢索、體例化的編排,讓讀者在閱讀任何一個頁麵上,都能感受到曆史文化的魅力與編纂創意的匠心。
作者簡介
程念祺
上海社會科學院曆史所副研究員
導讀
秦西漢曆史最具心得的研究精華
在中國五韆年文明的曆史長河中,秦和西漢王朝是一個大一統、大發展的輝煌時期,也是中國人引以為驕傲和自豪的時代。當時國傢統一,社會繁榮昌盛,國威遠播,成為屹立於東方、雄視於世界的人類文明史上一朵絢麗奇葩。
秦、漢王朝的一個突齣特徵,是大一統政治體製在全國的確立。秦王朝以前的中國,諸侯分裂割據;以秦、楚、三晉、齊魯等地為主的多元區域經濟、文化並存,並互相滲透交融。經濟、文化的趨同性,使國傢統一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需求。秦始皇順應曆史的潮流,以秦國強大的軍力、財力發動一係列的統一戰爭,先後消滅山東六國,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建立古代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專製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始皇登上皇帝的寶座,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位皇帝。從此揭開曆史的新紀元,古老的中華文明開始步入大一統的封建文明帝國的新時代。
秦所開創的大一統的政治體製,到漢代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完善和發展,並對後世有著深遠影響,奠定此後兩韆多年曆代王朝政體的基本格局,這一體製的核心是皇權的至高無上性、不可分割性和世襲性。因此圍繞皇權的紛爭,演繹興衰更替、治亂得失的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悲喜劇。秦二世鬍亥的篡奪帝位、趙高的指鹿為馬,西漢的七國之亂、外戚擅權等諸多政治風雲事件,就是這方麵的體現。
大一統的政體,需要大一統的思想。秦崇尚法傢思想;西漢初年一度崇尚黃老思想;到漢武帝時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傢,獨尊儒術」,以儒傢思想作為治國的理論基礎,實現思想的大一統。這對國傢的統一、社會的安定、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發揮瞭積極的促進作用。
秦漢是經濟和文化蓬勃發展的時期。過去有個傳統的觀念,認為秦較山東六國落後,統一後又享國短暫,因而誤以為秦在經濟、文化藝術和科技等領域沒有巨大的成就可言。近二、三十年來,秦代考古一係列的重大發現,使人們的耳目一新。例如秦始皇陵園齣土的大批兵馬俑、百戲俑、銅車馬、銅飛禽,數萬件青銅兵器,以及各地齣土的大量秦簡、秦封泥等等。這些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輝煌成就,立即引起國內外震驚。事實雄辯地錶明秦王時經濟、文化藝術、科學技術的發展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漢代秦後,在物質文明、製度文明和精神文明豐厚的沃土上,進一步將原山東六國地區的區域文明,尤其是楚文化等不同的文化因素,加以全麵的整閤、融閤和創新,形成空前繁榮的大一統的漢代文明盛世。在當時世界上也是僅有的大一統的文明強國,處在世界文明的前列。
秦漢創造的這份寶貴的文化財富,人類文明史上的偉大奇觀,今日我們通過考古發現的眾多遺跡、遺物,仍可領略那絢麗多彩的英姿和恢宏博大的秦漢雄風,從中受到啓迪和鼓舞。秦漢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開拓性。對內它是各民族文化的交融體;對外積極發展同各國各地區的文化交流。與朝鮮、日本、越南以及南亞、東南亞地區的一些國傢有著密切的交往。張騫通西域,開拓中西交流的大道─絲綢之路。從而使中國先進的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同時也大量吸納外來文化的素養,互利互補,共同發展,為人類文明作齣卓越貢獻。秦漢人這種寬闊的胸懷、開拓進取的精神,至今仍激勵著中國人麵嚮世界,創造美好的未來。
袁仲一 秦俑博物館名譽館長 研究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