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02
這是一塊神奇雄壯的土地,是雲南地勢最高的地方,是滇川藏三省區交會處,是中國乃至世界地理環境最復雜的地區之一。在群山競雄、河流奔騰的滇西北橫斷山縱榖區,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並肩南行,飛流直下,麵積約涵蓋34000平方公裏。
三江並流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一直是人們嚮往的地方。本書由編著者對三江並流地區的造訪和經曆,為讀者講述這個地區的地質構造、地理環境以及民族文化等等。全書分為五大主題,分彆是奇險壯觀的三江地理、豐富多樣的三江物種、較早開發的金沙江流域、多民族融閤的瀾滄江流域,以及還保留原始文化的怒江流域。內容真實感人,圖片優美應文,閱讀本書您將體驗一次震撼心靈的三江之旅。
本係列特色
「悠遊大地」係列匯集瞭眾多著名攝影傢的珍貴攝影作品,以及他們親臨現場的第一手體驗報導。如果沒有時間外齣旅遊,那麼「悠遊大地」將帶您在傢中盡享旅遊的樂趣,讓心靈循著壯麗的大自然風光、燦爛的古文明遺跡,自由自在地飛翔到嚮往之地。
作者簡介
王清華
1955年生。1979年考入雲南大學曆史係學習雲南民族曆史,1983年畢業後進入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工作至今。現任民族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嚮在民族學及影視人類學方麵,長期從事田野工作,足跡遍及雲南的山山水水,主要研究基地在雲南紅河南岸的哀牢山區和滇西北地方,對哈尼族、彝族的曆史發展與社會現狀進行瞭長期深入的調查研究。在20多年的田野工作和民族學學術研究中,其學術研究成果得到瞭廣泛的認同,先後有10多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傢雲南省社科院的奬勵,多次評為優秀科研工作者,2000年獲得「雲南省有突齣貢獻的專業技術人纔」稱號。
曾齣版過:《南方陸上絲綢路》、《西南絲綢之路考察記》、《雲海中的奇婚女性》、《梯田文化論——哈尼族的生態農業》、《浪漫的雲霞——雲南民族舞蹈》、《被雕塑的群山——走入哈尼族的雲山梯田》、《霧海擁抱的山魂——金平民族記實》、《暢遊民族走廊》、《凝視山神的臉譜——紅河哈尼族梯田文化》等學術專著;主編過《峨山民族誌》、《三江腹地的□僳文化王國——維西》。
本書導讀示意圖
自序 大山大河大世界
總述 物種豐富的大河流域
三江並流示意圖
地結金瀾 怒咆縱榖
○○一 高地壯景
○○二 兩座大神山
○○三 通天之河—金沙江
○○四「幸福之母」—瀾滄江
○○五「東方大峽榖」—怒江
天賜物華 美不勝收
○○六 真正的植物王國
○○七 真正的動物王國
○○八「壯觀的牆」—高黎貢山
○○九 滇金絲猴的棲息地—白馬雪山
○一○ 高原鬱金香
○一一 黑頸鶴的傢—納帕海
○一二 香格裏拉的縮影—碧塔海
○一三 女神之淚—濾沽湖
金沙江畔 人傑地靈
○一四 江灣沙地—奔子欄
○一五 香格裏拉古城—建塘鎮
○一六 東巴文化發祥地
○一七 哈巴雪山腳下的迴族村
○一八 納西文化之魂—麗江古城
○二○ 高山平地—犛牛坪彝傢
○二一 迪慶高原的兩大寺院
百年瀾滄 文化大成
○二二 滄江第一寺—強巴林
○二三 文化多元的溜筒江村
○二四 崇拜大山的斯農村
○二五 朝山必經之地—雨崩村
○二六 攀天閣水稻和愛跳舞的僳僳人
○二七 在江水邊唱贊美詩的民族
東方之峽 古韻化石
○二八 怒江入滇第一地—丙中洛
○二九 根在傢鄉—迪麻洛
○三○ 貢山小茶臘村
○三一 僳僳族一傢人
○三二 氏族製度的遺跡
尾篇
「茶馬古道」今猶在
後記 / 王清華
延伸閱讀
索引
自然與人文的交響詩:三江並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自然與人文的交響詩:三江並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