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光景,城市居住者有了自己的美学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正是北宋画院工匠精密描绘与文人书写美学的结合,「兼工带写」的笔触及技法,体会到「叹为观止」的震撼,可称为十二世纪世界绘画艺术的最高颠峰。
美学大师蒋勋整理出「清明上河图」最需知道的18个问题,让你在欣赏清明上河图的过程中,透过观察画中的城市格局与人物互动,不仅仅是在看北宋的一张名作,更应进一步反思关照我们自己身处居住的城市,细细体会品味城市该有的风貌与人情。
※本商品内含双CD(共2小时2分15秒)。
《蒋勋谈城市美学「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的动画在上海世博展出,引起很大的反响。
这件杰出的绘画多年前在上海博物馆展出,我两次在现场,民众从清晨五点开始排队,许多日本韩国的团体有备而来,带着显微的眼镜,细细浏览画中密密麻麻街市景象,一站半小时,一动不动,任由后面民众催促,还是像面壁参禅一般,不肯错过细节。后面催急了,我听到一个人回头歉意地说:「我从日本来,要慢慢看。」
山水画主人是文人,「上河图」的主人是庶民百姓,城市居住者有了自己的美学。
从学生时代就看各种不同版本的「上河图」,仇英的版本、清院本,都热闹精密,但除了技术上的工夫,没有太多美学上的感动。
在上博看到张择端的「上河图」,真正体会到「叹为观止」的震撼。画论上常说张择端「兼工带写」。
「工」是工笔,以精细为能事,勾描界线,如工匠计较尺寸,也称「界画」。北宋「文人画」萌芽,文人画线条不能像工匠的呆板模式化,排斥「匠气」,强调写书法的自由线条。
张择端的「兼工带写」正是北宋画院工匠精密描绘与文人书写美学的结合。「上河图」不偏废「工匠」描绘的「工」,也吸收「文人」潇洒抒情的「写」,「兼工带写」,说明了「上河图」融汇两大绘画传统的成就,足以代表十二世纪世界绘画艺术的最高颠峰。
「上河图」描写北宋首都汴京的城市繁华,从城市近郊驼炭入城的驴队开始,有官家踏青轿子从郊外回城市,也有城里一家人出外。开始一段就点出城市特质,如同把视野先放在城市边缘的交流道,进城,出城,构成繁忙交通,暗示城市主题即将出场。
传统城市多与水有关,交通运输、灌溉、居民生活都离不开水。沿河两岸也常是城市最繁荣的地带。如同淡水河与台北的关系,万华、大稻埕、大龙峒,都是沿河发展的商业集散地。
「上河图」也以汴京的「上河」为前段主题,江南物资北上的漕运支持了都市的经济生活,靠岸的商船正在卸货,纤夫拉船停泊,货物由脚夫苦力搬运下船,船夫卸下�杆,船尾尾舵,舱板上铆钉,一切细节逼真入画。
一般人叹服张择端对城市巨细靡遗的描绘能力,然而张择端「上河图」最惊人的应该是他组织细节的能力。
「上河图」是一部电影,张择端是伟大的导演,他描绘汴京,如同费里尼描绘「罗马」,如同小津安二郎描绘「东京物语」,如同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他们都为自己生活于斯的城市做了最动人的纪录与思考。
城门口人来人往,一个官家队伍正出城,骑马经过的官人,忽然回身,看了城宁口一名讨饭乞丐一眼。张择端安排了这场戏,这是好导演才会有的深沉心事。没有心事,城市如何繁华,也只是荒凉。
「上河图」动起来了,使一个沉埋了近千年的城市重新活了过来。画卷结尾一个初来城市的外乡人,揹着行囊,像是问路投宿,背对画面,张择端彷彿在城市美学最扑朔迷离的结尾打上了「剧终」二字。
作者简介
蒋勋
福建长乐人。一九四七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历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一九七二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台湾大学、淡江大学、东吴大学,并曾为中山大学、政治大学、东华大学驻校艺术家,担任东海大学美术系创系系主任七年。现任《联合文学》社长、并与趋势教育基金会执行长陈怡蓁共同主持中广《艺文Fun轻松》节目。
现专事写作、绘画、艺术美学研究推广。举办个展、联展二十余场,着作有诗集、散文、小说、艺术史、美学专论、画册、有声书等数十种,作品多次获奖。近年在美学教育推广方面,更推展向两岸四地,散播无数美学种子,用佈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曲序】
Disc 01 辗转流传的名画 59’50’’
1.谁是张择端
2.清明是清明节吗
3.上河是哪一条河
4.汴京城有何重要性
5.画中的船从哪里来
6.码头上的人在搬运什么
7.虹桥桥下可以通船吗
8.虹桥是汴京城哪一座桥
9.桥上为何有许多摊贩
Disc 02 城市的古今关照 1’2’25’’
10.车子只有一个轮子叫什么车
11.新酒是什么酒
12.何谓脚店
13.衙门口是算命摊吗
14.城门口是护城河吗
15.骆驼要去哪里
16.正店卖什么
17.大街上为何有官员
18.赵太丞家是一间医院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