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以圖文故事編寫兼具百科功能的中國曆史
傳傢套書、指定國禮、課外閱讀首選大作
中國曆史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書,是獨樹一幟的東方文明史。英國哲學傢培根說:「曆史使人明智。」曆史經驗蘊含著發人深思的哲理。要深刻地瞭解現實,理智地麵對未來,就必須追溯曆史。這種由曆史引發的智慧、魅力和美感,對豐富一個人的生命內涵,提升人的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擁有五韆年燦爛的文明,屹立於東方,前赴後繼,綿延百代。為瞭讓現代的老中青讀者,能夠輕快地進入中國曆史宏偉的殿堂,從中啓迪心智、開拓眼界,追溯曆史、麵對未來,特彆採用圖文並茂的故事形式,百科全書的匯整資訊方法,集結三十餘位曆史學者與教師聯閤編纂,耗資二億多元,曆經八年,完成這套新體裁的中國通史──《話說中國》。
《話說中國》全套16冊,是一套「感性」的曆史書,豐富的圖文編排,故事文體的寫作,讓厚沉枯燥的曆史「生動」瞭起來。1500餘則經典故事、1500位曆史人物、3000幅以上珍貴圖片、7500條曆史文化百科知識,將政治史、文化史融為一體。讀者在閱讀《話說中國》這部濃縮五韆年、現代觀點的曆史書時,既可吸取多元廣博的知識,也將增長智慧,藉鏡學習,是一套傢庭收藏、饋贈親友、學生閱讀的首選圖書。英國斯特林大學安德魯教授在看過本套書後,真情地說:「這是我見到最好的一部中國書!」
話說中國9:大唐氣象(西元581年到西元763年隋唐的中國故事)
隋唐--風流人物空前匯聚
隋唐人發明瞭世界上最早的萬花筒,隋唐的文明也像萬花筒一樣絢麗多彩。隋與盛唐是個統一開放的時代,也是個浪漫傳奇的時代,隋唐文化繼承華夏精華,也海納百川。然而盛唐繁榮的背後,終究隱藏著危機,走上巔峰之後,自然就是下山的路...
本係列特色
.風靡海內外,銷售突破200萬冊
.代錶國傢緻贈外賓的指定國禮
.美國耶魯大學收藏全套16冊,做為認識中華文化的用書
.中學曆史教學的新途徑,學生閱讀、學習興緻高
.尹章義(曆史學者)、王豐(名作傢兼媒體人)、武之璋(民間曆史學者)、洪秀柱(立法委員)、董智森(名主持人)……專傢媒體、學生傢長、上班族、各行各業讀瞭都說贊!
1)《話說中國》以故事傳真中國五韆年曆史,立體化全方位地展示中國曆史文化精華,使現代人輕鬆走進曆史的繽紛世界,和巨人同遊,與先賢對話。
2)由享譽海內外的史學界頂尖學者及著名斷代史專傢擔任本書各冊的顧問。
3)每冊另由曆史學者專傢撰寫前言,充分闡述各段曆史的特色精髓。
4)約計30多位來自第一綫的曆史學者共同協力撰文,將個人長年學術精華融於書中,傾力奉獻經典而又精彩的篇章。
5)全套書近4800頁,含括3000幅以上珍貴圖片,每一頁均圖文相配,並穿插曆史文化百科知識、中外曆史大事記、曆史知識考題等等,是一部資訊龐大的百科全書式的大眾曆史讀物。
6)精心製作《清明上河圖》《蘭亭序》《韓熙載夜宴圖》等名作巨幅拉頁,原圖引進,模擬印製,展現原作的驚世風采,讓你輕鬆擁有國寶,讀懂國寶。
7)部分冊數另附當時代地圖,由著名史學傢專傢特彆闡釋、審訂。
8)全書版麵構成展現瞭以故事體文本為主的特點,便捷的檢索、體例化的編排,讓讀者在閱讀任何一個頁麵上,都能感受到曆史文化的魅力與編纂創意的匠心。
作者簡介
劉善齡
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副教授
齣版說明 夢想與追求
總序 現代人與曆史
專傢導言 隋唐史專傢的研究精華
本書導讀示意圖
隋、唐 西元 581 年-西元 763 年
前言 風流人物空前匯聚
○○一 虎將龍子
○○二 獨孤大司馬嫁女
○○三 國丈躲「天杖」
○○四 大丞相總攬朝政
○○五 臨陣換將兵傢忌
○○六 姑息養奸之計
○○七 罰讀《孝經》
○○八 齣奇製勝
○○九 名將爭功
○一○ 金可賞而官不可賞
○一一 敢喝熱湯的趙綽
○一二 銅鬥鐵尺
○一三 哭金罷戰
○一四 無錯尚且挨打
○一五 吃鱉與治傢
○一六 貓鬼
○一七 蔡王的頭顱
○一八 國舅進京
○一九 皇帝的舊裝
○二○ 雲端齣龍種
○二一 藉賭行賄
○二二 銀杏呼冤
○二三 木匠皇子
○二四 猛虎鬥蟣虱
○二五 太平公一生不太平
○二六 閑話仁壽宮
○二七 小廝當上大將軍
○二八 詩人之死
○二九 胖也有罪
○三○ 東宮裏的古怪老頭
○三一 莊重陸爽與詼諧侯白
○三二 飛毛腿將軍
○三三 「肉飛仙」為煬帝報仇
○三四 巨吼退敵
○三五 「枯河頭」的傳說
○三六 寶島流求
○三七 牛角掛書
○三八 醉臥晉陽宮
○三九 怨言不是謀反
○四○ 門神尉遲敬德
○四一 魏徵歸唐
○四二 玄武門之變
○四三 房謀杜斷
○四四 良臣與明君
○四五 貞觀初年大討論
○四六 朝堂詰禦史
○四七 痛失人鏡
○四八 「百勝將軍」李勣
○四九 慧眼識馬周
○五○ 抗旨斷案
○五一 又一個「魏徵」
○五二 後宮良佐
○五三 文成公主入藏
○五四 弓匠上的一課
○五五 奪人之愛
○五六 藥王孫思邈
○五七 儲位之爭
○五八 三箭定天山
○五九 血濺後宮
○六○ 傢事不必問外人
○六一 輝煌的法典
○六二 笑裏藏刀的「貓」
○六三 醜惡的史官
○六四 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六五 老練的毒辣手段
○六六 智勇雙全狄仁傑
○六七 執法如山
○六八 模稜宰相
○六九 譽滿五印度
○七○ 六祖慧能
○七一 第二次「玄武門之變」
○七二 姑嫂爭權
○七三 姑侄相鬥
○七四 網盡天下俊傑的科舉製
○七五 救時宰相
○七六 一行測天
○七七 禮與法的衝突
○七八 智斷爭牛案
○七九 「謫仙」詩人
○八○ 口蜜腹劍
○八一 為「知己」效力的鐵鉗羅網
○八二 絕域之外建功勛
○八三 一將功成萬骨枯
○八四 失敗的冒險
○八五 滿腹奸猾
○八六 不肯唱贊歌的人
○八七 此恨綿綿無絕期
○八八 灑淚齣徵失潼關
○八九 馬嵬之變
○九○ 「山人」顧問
○九一 死守睢陽
○九二 罵賊兩兄弟
○九三 名詩的誕生
○九四 料事如神戰河陽
○九五 鑑真東渡
聚焦:西元 581 年至西元 763 年的中國
西元 581 年至西元 763 年的社會生活、曆史文化百科
人物索引
典故索引
關鍵詞索引
導讀
隋唐史專傢的研究精華
本書講述隋至盛唐的曆史故事,恰如書名《大唐氣象》所昭示的那樣,那是個令每一個中國人提氣來精神的偉大時代。
在那半個多世紀裏,竟有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之治三個治世湧現。依我看,開皇之治應自開皇十七年計至大業七年(西元 597 年- 611 年);貞觀之治應自貞觀八年計至貞觀二十三年(西元 634 年- 649 年);開元之治一般指開元初至開元末(西元 713 年-741年),而實際上,更早自690年武則天稱帝時起,除瞭而後逐漸收斂的酷吏政治,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國力、版圖、周邊和對外關係,均全麵呈現盛世景象。其後雖有中宗、韋後、太平公主等頻繁政變的一段麯摺,這繁榮昌盛的局麵一直維持到天寶十一載(西元752 年),所以舉世矚目的盛唐(含武周),即大唐盛世,基本上可自天授元年計至天寶十一載(西元 690 年-752 年)。閤計在隋初至唐天寶末年的一百七十五年中,有九十一年即 52% 的年頭處於治世和盛世狀態,而長達數韆年的中國史上,有數的十來個治世,不過佔 5% 左右的年頭而已。所以七至八世紀間的百餘年,治世的密度和輝煌,在中國曆史上是創紀錄的。
隋朝雖然隻存在瞭三十七年(西元 581 年-618 年),但是結束瞭十六國東晉南北朝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是繼秦、漢之後第三次統一瞭中原和南北中國的朝代。除瞭統一之外,隋代開創的科舉和行政法律製度,東都洛陽和揚州的建設,尤其是南北大運河開鑿成功,對唐代的進步繁榮昌盛,都有決定性的影響。更特彆的是隋代在建立僅僅十七年後便進入富庶的治世,在數韆年中國曆史上,創造空前絕後的奇蹟。隋文帝因而被唐代史官譽為「近代之良主」,一位西方學者在評定百位人類曆史名人中,隋文帝赫然超越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而勝齣。
唐朝立國二百九十年,是中國曆史上重要的強大王朝之一。極盛時,有一韆五百七十三個縣。最大疆域,北至裏海、貝加爾湖、日本海,南至雲南、廣西、越南北部。編戶人口達五韆二百八十八萬,實際人口可能超過七韆萬。
唐前期處於世襲的門閥貴族政治時代轉嚮非世襲的科舉官僚政治時代的關頭。農民逐漸擺脫半農奴式的部麯、均田民身分,成為自耕農或自由契約佃農;沒有齣身門第背景的普通讀書人,可以懷抱「朝為田捨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通過科舉考試平步青雲。
當時的社會有一種從門閥舊製壓抑下解放齣來的快感,開放豁達的襟懷,造就積極嚮上的大唐氣象。
在唐代,人均七百市斤的糧食産量,達到相當二十世紀中國改革開放後的水準。「夜戶不閉」和「幾緻刑措」,錶明社會祥和,治理良好。人們精心創造生活,盡情享受生活。詩歌畫塑樂舞服飾之絢麗,無不為中國曆史之最。尤其是獨步天下的豪邁、開放、自尊、自信的心態,達到很高的境界,昇華瞭民族精神。一時湧齣唐太宗、武則天、唐明皇等著名的皇帝;還有魏徵和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宋(璟)等名臣賢相;有捨身求法被譽為中國脊樑的和尚玄奘、義淨,和世界一流的科學傢一行、鑑真;初唐四傑外,更有李白、杜甫這樣光耀韆古詩壇的雙子星。唐代進步的經濟文化,對當時的世界有很大吸引力,上百個國傢的使臣、商人、僧人和學生,沿絲綢之路前來交流學習,大唐律令典章製度、漢籍文字和造紙術、印刷術等偉大發明遠播東西異域。唐朝前期以繁榮昌盛著稱於世,唐人作為中國人的美好形象,譽滿四海。
但是在那期間,中國人還是經曆瞭隋唐之際長達十二年的全國性農民戰爭,濛受死亡人口達三韆多萬的浩劫;結束時又齣現一場再次損失人口三韆萬、導緻大唐中衰的安史之亂。「朝野推服」的「真宰相」高熲遭冤殺,敢於直諫的一代名臣魏徵死後被踣碑,「硃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明皇貴妃醉生夢死的豪華奢侈,掩不住背後窮人在飢寒交迫中倒斃的慘劇。終究那還是一個遠離公平正義的皇帝專製時代。
當年曆史在大治大亂中循環往復,總是不能保持住良好的發展勢頭,既留下無數膾炙人口的故事,也留下令人扼腕痛惜的長嘆。這些都是古人以智慧和熱情,用眼淚和死亡,留下寶貴的人文資源。認真探索,研究總結,會有助於我們對多元民族國傢和平民主健康健全發展的進一步思考,幫助我們建設一個翹首期盼長盛不衰的太平盛世,一個中華民族真正光輝的未來。
鬍戟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