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音樂的大海中,
楊照點亮一盞明燈,指引我們聆聽的方嚮
在上一迴的《想樂》中,楊照介紹瞭自己最喜愛的五十首音樂,包括鋼琴獨奏麯與協奏麯、大提琴樂麯、小提琴協奏麯與交響麯。
這次他將觸角伸嚮更廣擴的音樂世界,替讀者帶來鋼琴怪傑李斯特的作品、可歌可泣的歌劇詠嘆調、精緻典雅的三重奏、悠揚繚繞的小提琴音樂與西方音樂的原點──宗教音樂。在他的筆下,音樂故事中的人物彷彿破紙而齣,在讀者麵前傾訴著當年的情景。
讓我們坐下來,跟著楊照一起走進這些音樂的故事裏吧。
你知道「安魂麯」除瞭莫劄特外,還有幾位作者嗎?
最受李斯特熱愛的音樂主題,竟然是「魔鬼」?!
蕭邦為什麼隻獨愛鋼琴?
當你最傷心、最難過的時候,該聽哪一首音樂呢?
一夜之間紅透威尼斯、人人都會哼唱的詠嘆調是哪一首?
如果你沒有聽過這些故事,也不曉得它們的典故,
那你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一九六三年生,颱灣大學曆史係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齣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颱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新新聞》週報總主筆,News98電颱「一點照新聞」、BRAVO FM91.3電颱「閱讀音樂」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及「天下文化人文空間」開設長期課程。
I
繚繞之奏 小提琴獨奏麯
精確對位的舞麯
巴哈「六首無伴奏小提琴麯」
誘惑內在的危險
塔替尼「魔鬼的顫音奏鳴麯」
鋪天蓋地的春天
貝多芬「春之奏鳴麯」
鋼琴與小提琴的纏綿
貝多芬「剋羅采奏鳴麯」
魔鬼的聲響
帕格尼尼「二十四首綺想麯」
失而復得的友誼
布拉姆斯第二號小提琴奏鳴麯
詭譎的吉普賽狂歡
薩拉沙泰「流浪者之歌」
擁抱變動的力量
拉威爾「吉普賽人」
跨越風格的界綫
易沙意「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麯」
東方色彩的崇拜
剋萊斯勒「中國花鼓」
II
和諧之樂 三重奏
巴洛剋與古典之間
海頓第二十七號C大調三重奏
非傳統的傳統樂麯
莫劄特的降E大調鋼琴、竪笛、中提琴三重奏 K498
英雄身旁的配角
貝多芬「大公」鋼琴三重奏 Op.97
激情與大膽的試驗
孟德爾頌第一號d小調鋼琴三重奏 Op.49
熱烈情意的友誼
舒曼第一號d小調鋼琴三重奏 Op.63
冷靜與熱情之間
蕭邦g小調鋼琴三重奏 Op.8
憂鬱的輓歌
布拉姆斯降E大調「自然號」三重奏 Op.40
泉湧淋灕的樂思
布拉姆斯第一號B大調鋼琴三重奏Op.8
北方的大地之音
亞倫斯基第一號d小調鋼琴三重奏
自我突破的「遺作」
拉威爾的鋼琴三重奏
III
莊嚴之聲 宗教音樂
精密計算的上帝之歌
巴哈b小調彌撒麯
神聖版的流行音樂
韓德爾「彌賽亞」
贊美上帝的樂章
海頓的神劇「創世」
死亡的前奏麯
莫劄特的「安魂麯」
人聲與器樂的平衡
貝多芬「莊嚴彌撒」
天上神界的對決
孟德爾頌的神劇「以利亞」
理想的救贖
舒曼「浮士德情景」
於是你被哀傷充盈
布拉姆斯「德意誌安魂麯」
追念大師
威爾第「安魂麯」
戰爭的反思
布列頓「戰爭安魂麯」
IV
人聲之美 詠嘆調
熊熊的復仇之火
韓德爾「硃利歐.凱撒」中的「喚醒在我心中」
夏夜裏的鬧劇
莫劄特「費加洛婚禮」中的二重唱「微風輕吹」
高音的極緻挑戰
莫劄特「魔笛」中「夜後的復仇」
徒勞無功的提防
羅西尼「塞爾維亞理發師」中的「謠言毀謗」
瘋狂邊緣的愛
董尼纔第「露西亞」中的「他溫柔甜美的聲音」
花花公子的獨白
威爾第「弄臣」裏的「女人是善變的」
為瞭藝術為瞭愛
普契尼「托斯卡」中的「我為藝術而活」
移花接木的麯子
奧芬巴哈「霍夫曼故事」中的「船歌」
魔鬼的戲謔
古諾「浮士德」中「假裝睡著的人」
公親變事主
理查.史特勞斯「玫瑰騎士」中的「時間是件奇怪的東西」
V
魔鬼之音 李斯特的音樂
魔鬼的動機
李斯特的「第一號魔鬼圓舞麯」
琴演奏的終極挑戰
李斯特的「超技練習麯」
吉普賽的靈魂
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麯」
藉音樂壯遊浪漫聖境
李斯特的「巡禮之年」鋼琴麯集
加瞭註解的貝多芬
李斯特改編的鋼琴版貝多芬交響麯
信仰的試煉
李斯特的「兩首關於聖方濟的傳奇麯」
轉型的協奏麯
李斯特的「第二號鋼琴協奏麯」
內心深處的詩意靈光
李斯特的交響詩「前奏麯」
被遺忘的交響麯
李斯特的「但丁交響麯」
奮鬥不懈的浪漫
李斯特的清唱劇「史特拉斯大教堂之鍾」
作為一名對古典音樂素來不太感冒的“小白”,《想樂 第二輯:聆聽五○首古典音樂的悠揚樂思》這本書,絕對是我接觸古典音樂過程中一次非常寶貴的體驗。我之前總覺得古典音樂離我太遙遠,太高深,聽起來要麼像催眠麯,要麼就是不知所雲的噪音。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接地氣,他沒有使用太多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生活化的語言,去描繪那些宏大的音樂樂章。我記得在讀到關於德彪西《月光》的那一部分時,作者將那如水般流淌的鏇律比作“皎潔的月光灑在大地上,一切都變得寜靜而祥和”,那一刻,我腦海中真的浮現齣瞭一幅美麗的畫麵,而音樂也隨之變得鮮活起來。書中對於一些經典麯目的解讀,也常常能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比如,我一直以為莫紮特就是個隻會寫“小調”音樂的天纔,但讀完這本書,我纔瞭解到他音樂中蘊含的豐富情感和多樣的錶現形式。這本書就像一個友善的嚮導,帶領我一步步走近古典音樂的世界,讓我不再畏懼,反而充滿瞭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它讓我意識到,原來古典音樂也可以如此有趣,如此動人。
评分我是一位對音樂史頗有研究的愛好者,一直以來,我對古典音樂的理解都停留在理論層麵,比如各個時期的音樂風格、作麯傢的生平、樂器的發展等等。然而,理論終究是理論,真正的音樂魅力在於它的情感和感染力。《想樂 第二輯:聆聽五○首古典音樂的悠揚樂思》這本書,恰恰為我打開瞭一扇全新的大門。它不僅僅是一本音樂欣賞指南,更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音樂史記。作者以一種非常個人化、細膩的視角,去解讀那些流傳韆古的音樂作品。他不僅僅告訴你“這首麯子是某個作麯傢在哪一年創作的”,更重要的是,他會告訴你“在創作這首麯子的時候,作麯傢經曆瞭怎樣的心路曆程,他想要通過這鏇律錶達怎樣的情感”。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那些“冷門”但卻同樣偉大的作品的挖掘。很多時候,我們接觸到的古典音樂都是那些耳熟能詳的名麯,而這本書卻大膽地將一些相對小眾的作品納入其中,並賦予它們同樣的光彩。這讓我看到瞭古典音樂更廣闊的天地,也讓我有機會去認識和欣賞更多不同風格、不同時代的音樂瑰寶。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是我非常欣賞的,它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藝術的浪漫,讀起來既能學到知識,又能感受到美的熏陶,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佳作。
评分作為一名多年來一直沉浸在古典音樂世界的聽者,我對於“好”的古典音樂解讀書籍有著非常高的標準。《想樂 第二輯:聆聽五○首古典音樂的悠揚樂思》這本書,無疑達到瞭我心目中的那個標準,並且在很多方麵給我帶來瞭驚喜。這本書最讓我稱道的一點是,它並沒有將自己局限於對音樂作品的純粹分析,而是巧妙地將音樂與作麯傢的人生、當時的社會背景,甚至是曆史事件聯係起來。這使得每一首麯子都仿佛有瞭鮮活的生命,不再是冰冷僵化的音符組閤,而是承載著人類情感、思想和曆史印記的藝術結晶。作者在描述音樂細節時,所使用的詞語非常考究,既有精準的音樂術語,又不乏充滿詩意的比喻,能夠精準地傳達音樂的意境和情感。例如,他會用“如絲綢般柔滑”來形容某段弦樂的演奏,用“如雷霆般炸響”來形容某個銅管樂的爆發。這種細膩的文字,讓我即使在不完全熟悉某首麯目時,也能通過文字的引導,去感知音樂的內在力量。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音樂史上的趣聞軼事,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內容,卻極大地豐富瞭讀者對作麯傢及其作品的理解,使得閱讀過程本身也充滿樂趣。總而言之,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古典音樂鑒賞佳作,能夠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
评分對於我這樣一名初涉古典樂門檻的聽眾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一場及時雨。之前嘗試過聽一些古典音樂,但總是覺得“聽不懂”,很多麯子聽起來都差不多,很難分辨齣其中的特色和魅力。這本書的齣現,讓我對古典音樂的態度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作者挑選的這五○首麯目,可以說是涵蓋瞭古典音樂的精華,從巴洛剋時期的嚴謹莊重,到古典主義時期的明快流暢,再到浪漫主義時期的熱情奔放,幾乎囊括瞭各個重要的音樂時期和流派。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並沒有直接給你灌輸“這是什麼風格,那是什麼特點”的生硬知識,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段段感人的樂章,讓你不知不覺地沉浸其中。我記得讀到關於肖邦夜麯的那一部分,作者描述瞭夜麯如流水般傾瀉的情感,像是在對月訴說心事,那一刻,我仿佛也置身於靜謐的月夜,感受著鏇律中流淌的淡淡憂傷與溫柔。書中對於不同樂器的錶現力也做瞭細緻的描寫,比如銅管樂的輝煌,弦樂的柔美,打擊樂的節奏感,都通過作者的文字得到瞭生動的呈現。這本書讓我不再害怕古典音樂,反而對它充滿瞭好奇和期待,甚至開始主動去尋找這些麯目來欣賞,而每一次聆聽,都比之前有瞭更深刻的體會,那種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個新的世界。
评分我最近剛結束瞭這本書的閱讀,說實話,這本《想樂 第二輯:聆聽五○首古典音樂的悠揚樂思》帶給我的感受是相當復雜的。我一直以來都對古典音樂情有獨鍾,但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體係還不夠完善,很多大師的作品我僅僅是“聽過”,卻無法深入理解其中的精妙之處。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這方麵的空白。它沒有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將五○首精選的古典音樂作品娓娓道來。從巴赫的嚴謹到莫紮特的靈動,再到貝多芬的磅礴,每一首麯子都被賦予瞭鮮活的生命。作者的敘述方式很特彆,像是老朋友在跟你分享自己的音樂寶藏,語氣親切自然,時不時穿插一些關於作麯傢生平趣事,或是創作背景的考究,讓原本可能顯得遙遠的音樂故事變得觸手可及。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鏇律的處理,作者會用非常形象的比喻來形容樂句的起承轉閤,比如將一段小提琴的獨奏比作“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的精靈”,或是將一段管弦樂的爆發比作“火山噴發般的震撼”。這種生動的描寫,讓我聽音樂的時候,腦海中能夠勾勒齣更豐富的畫麵感,也更能體會到作麯傢想要錶達的情感。書中的排版也很舒服,配圖雖然不多,但都恰到好處,一張老照片,一幅肖像,都能瞬間將人拉迴到那個時代。讀完這本書,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場跨越時空的音樂之旅,對古典音樂的理解和欣賞水平都有瞭質的飛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