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upage」的裝飾藝術是利用工匠們仿製名畫的再創作,讓華麗的宮殿藝術,走入平民百姓傢,每個人都能擁有垂手可得的美學生活!
作者簡介
謝圓圓
將生活中的美學,運用創意剪貼來呈現,生命中的經曆分享給大傢,抓住身邊垂手可得的生活美學,完成《蝶古巴特雙圓的生活美學》一書。
推薦序 雙園女的藝想世界 2
推薦序 懂得美,纔能過得更像人 4
自序 美不是一切,但一切皆可包含美! 10
第一部 美讓生活不止是生活 16
1. 窮人也需要藝術 18
2. 大衛的等待 22
3. 關於「手作」藝術 25
4. 花朵裏的雙晶天使 30
5. 垃圾堆裏的女孩 34
6. 蝶榖巴特已是全民運動 36
7. 不一樣的上班 ,一樣蝶榖巴特的異想 38
8. 七朵花,也是一種幸福 40
9. 相看兩不厭,幸福對話不必花錢買 43
10. 蝶榖巴特的好女人 47
11. 親愛的,我把木頭變黃金瞭! 52
12. 嫁人?還是嫁禍於人? 54
13. 盲目 58
14. 崩潰 60
15. 為你點一杯心痛水 64
16. 我六歲,我哥哥七歲 68
17. 距離也是一種美──半糖夫妻 72
第二部 世間男女 76
1. 楊過為什麼愛著小龍女? 78
2. 為情療傷,就用生活美學吧!81
3. 妳的眼角,還有約會的歡愉 88
4. 想做個木門關住你,但能關住你的心嗎﹖90
5. 錢不是唯一 92
6. 應召男和賣笑女,蝶榖巴特女徵人啓示 96
7. 關於苦命女的那些利息錢 98
8. 小三的告白 100
9. 請不要叫我老師 104
10. 獅子和水牛 106
11. 逢場作戲 110
12. 恐龍妹 114
13. 跨年 118
14. 前女友和前男友,妄想的無限延伸! 120
15. 六個皇帝搶一個女人,優質女人的教母! 123
第三部 憂鬱年代 128
1. 憂鬱癥 130
2. 一個女兒許給十個男人 132
3. 我心中的天王 RAIN 134
4. 西藥房 137
5. 假麵人 140
6. 愛他,從拋棄他開始 143
7. 一傢人 147
第四部 缺角娃娃的愛 150
1. 木匠爸爸的創作──形塑中的缺角娃娃 152
2. 58度C的美麗新世界 154
3. 點、綫、麵,設計圖的奏鳴麯 157
4. 無瑕的純白 162
5. 重瓣的玫瑰 164
6. 黑與白的對話 166
7. 玫瑰的嚮宴──不要熊吻我! 168
8. 卡布奇諾的詩談 170
59. 用功銀行〈善知識〉202
60. 遠遊〈(古仙人道〉203
序
美不是一切,但一切皆可包含美!
我是一個蝶古巴特的教學者,蝶古巴特嚴格說來隻是一種重組的技法而已,雖然它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同樣的素材交給不同的人,重新拼貼齣來的世界卻大不同!
為什麼相同的素材,每個學生做齣來的作品,都有各自內心世界的不同?那是因為每個人的特質不同、程度不同、技法不同、用心不同,對美的感受和素養也不同,由於這些不同,做齣來的作品相對也不同。
為什麼同樣沒有美學基礎的人,作品的美感也可以天差地彆呢?最後我得到一個答案,那就是個人的美學素養不同。有許多有錢人,和許多高學曆的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他們也許學得很快,但做齣來的作品卻不一定有一定程度的美感!為什麼人要有美學素養呢?美學對人生到底有多重要,最直接的影響應是一生的幸福吧!
美是一種你看不齣具像的東西,但是卻絕對是感受最直接的東西、美的藝術品、美的衣服、美的女人,美是什麼呢?美其實是一種好的感受,不管是視覺的、聽覺的、還是觸覺的,它是所有好的代名詞。如果一個人有美的素養,在平凡中也能超越所有平凡,讓一切平庸的東西都變得有好的感受與結果。例如,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在一起,如果二個人為瞭一件事在爭執,爭執有如開戰,戰爭往往就是要爭個你死我活,非分個勝負不可,但是若有一個人很有美學素養,說話的方式很溫和、眼神很柔和、長得很美麗、態度也很柔和,此時爭吵或許可以轉換成一種和平的方式來處理?
人生的過程中,追求圓滿是你也是我的目標,處理人與事的問題,如何做到雙贏的圓滿?是每個人,人生的課題。齣版這本書目的無它,希望推展生活美學概念,讓美充滿在每個人的概念裏,用美的方式來處理生活的人與事!讓人生更美滿幸福!
阿裏曼人文咖啡 謝圓圓
初次翻開《蝶榖巴特雙圓的生活美學》,我被它溫柔的封麵設計吸引瞭。那是一種樸素的、帶著自然氣息的美,仿佛能聞到泥土和晨露的芬芳。我當時正處於人生的一個迷茫期,對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總覺得少瞭點什麼。這本書的名字,帶著一種神秘的東方韻味,又隱約透露著對某種哲學思考的暗示,這讓我産生瞭強烈的好奇心。我並沒有抱有太大的期望,隻是想找一本能讓自己暫時逃離現實的書。然而,越往後讀,我越是被書中那種寜靜而又充滿力量的敘事所打動。作者沒有用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刻意去描繪某種轟轟烈烈的生活,而是將目光投嚮瞭那些被我們日常忽略的細微之處。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朋友,用一種近乎耳語的方式,引導我去審視自己的內心,去發現生活背後隱藏的更深層的意義。我開始意識到,原來那些看似平淡無奇的日常,也可以擁有如此豐富的色彩和質感,隻是我過去從未真正用心去感受。這本書讓我明白,美學並非遙不可及的藝術殿堂,而是滲透在生活的點滴之中,等待著我們去發掘和創造。
评分拿到《蝶榖巴特雙圓的生活美學》這本書時,我正好麵臨一個職業上的挑戰。我感到壓力巨大,對未來充滿瞭不確定性。我希望通過閱讀來找到一些心靈上的慰藉,或者是一些能夠啓發我解決問題的思路。這本書的名字很有意思,一開始我以為它會講一些關於商業決策或者人際交往的技巧。但讀進去之後,我發現它觸及的是更深層次的東西。作者在書中探討瞭如何在一個充滿變化的環境中保持內心的穩定,以及如何在逆境中找到成長的契機。她並沒有直接給齣“你應該怎麼做”的答案,而是通過一係列富有哲理的觀察和思考,引導我去探索自己的內心需求和價值判斷。我開始反思,我所追求的“成功”究竟是什麼,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我是否真的快樂。書中關於“順應自然”的理念,對我觸動很大。它讓我意識到,有時候過度的掙紮和抗拒,反而會讓我們陷入更深的睏境。學會理解事物的運行規律,並與之和諧共處,或許是更明智的選擇。
评分《蝶榖巴特雙圓的生活美學》給我帶來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被各種信息和任務裹挾著前進,很少有機會停下來思考。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流,讓我得以放慢腳步,感受生命本身的韻律。作者沒有疾言厲色地指責時代的弊病,而是用一種溫和的方式,邀請讀者一同探索內心深處的寜靜。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專注”的論述,它不僅僅是關於效率,更是關於一種對當下體驗的全然投入。當我去嘗試書中提到的方法,比如在清晨靜坐,或者在散步時專注於腳下的每一步,我發現自己的內心確實變得更加平和,雜念也隨之減少。這種“專注”的力量,讓我重新找迴瞭對生活的主導權,不再是被外界的聲音牽著鼻子走。它讓我明白,即使在最平凡的日子裏,我們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從容和優雅。這本書不提供任何顯性的“成功秘籍”,卻能悄無聲息地改變我們看待世界和看待自己的方式。
评分最近讀完《蝶榖巴特雙圓的生活美學》,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種深刻的“頓悟”。我一直以為生活美學是關於如何布置傢居,如何搭配服飾,如何烹飪精緻的料理。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固有認知。它並沒有直接提供“怎麼做”的指導,而是深入探討瞭“為什麼”和“是什麼”。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洞察力,她將“雙圓”這個概念巧妙地融入生活的各個層麵,從人際關係的處理,到個人成長的路徑,再到與自然的連接,都展現齣一種和諧統一的智慧。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接受不完美”的部分,它讓我擺脫瞭長期以來對完美的執念,開始學會擁抱生活中的瑕疵和不確定性。這種接納,並非消極的妥協,而是一種更成熟、更豁達的生活態度。書中的許多案例,雖然與我自身的生活環境不盡相同,卻讓我産生瞭強烈的共鳴。我仿佛看到瞭自己過去的影子,也看到瞭未來可以嘗試的方嚮。它讓我重新審視瞭“平衡”這個詞的含義,不再是簡單的兩點一綫,而是更具流動性和包容性的動態過程。
评分《蝶榖巴特雙圓的生活美學》帶給我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我之前一直覺得自己是個非常實際的人,對那些空泛的“生活美學”理論不太感興趣。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那些看似高深的理念融入瞭日常生活的細節之中。作者在書中描繪的那些關於“連接”的場景,比如如何與傢人朋友進行更深入的溝通,如何在大自然中找到靈感,如何與自己內在的聲音對話,都讓我受益匪淺。我開始嘗試在生活中刻意去創造一些“連接”的時刻,比如放下手機,認真聆聽伴侶的傾訴,或者在周末花一些時間去公園散步,感受微風拂麵。這些微小的改變,卻讓我感受到瞭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我不再認為生活美學是一種奢侈品,而是可以融入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並切實提升我們生活品質的一種方式。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真正的美學,源於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身的關懷,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散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