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n技術手冊

802.11n技術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802
  • 11n
  • 無綫網絡
  • WLAN
  • 無綫通信
  • 網絡技術
  • 無綫標準
  • 技術手冊
  • 通信工程
  • 無綫局域網
  • 網絡協議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無綫的時代終於來臨。802.11n的傳輸量較過去的標準有瞭顯著的躍進,它是第一個不用以速度換取移動性的無綫技術,使用者已經被捲入無綫網路的熱情風暴中。在這本簡明扼要的手冊中,産齣IEEE802.11-2012的工作小組主席馬修.加斯特(Matthew Gast)將展示為何無綫已經成為連結網路的預設方式,並且提供你所需要規劃、設計與部署802.11n的技術細節。

  為眾多的新設備建構一個網路是目前每個網路工程師的戰略決策。本書提供你對802.11n關鍵部分的深入觀察,並且告訴你如何實現一個沒有乙太網路的無綫辦公室。

  .瞭解MIMO的多重資料串流如何大量提升無綫的速度
  .探索802.11n的修改是如何改善MAC的效率
  .檢視進階的PHY特性,例如波束成形和時空區塊編碼
  .使用進階的MAC特性,以維持與較舊設備的互通性
  .透過確定流量需求、關鍵應用、電力需求與安全性,以規劃一個802.11n網路
  .挑選架構、選擇硬體和規劃覆蓋範圍,以設計並建置你的網路

作者簡介

Matthew Gast

  Matthew Gast為Aerohive Networks公司的産品管理主任,負責領導核心軟體技術的研發,以強化Aerohive Networks公司所發展的設備。同時他也是802.11-2012修訂工作小組的前主席,以及802.11u-2011的管理與貢獻者。在Wi-Fi聯盟中,他緻力於改善無綫網路的安全性,最近則是基於802.11w-2009規格以啓動保護管理訊框(Protected Management Frame)的認證計畫。他的著作─《802.11無綫網路技術通論(802.11 Wireless Networks: The Definitive Guide)》,目前已經更新為第二版,並且已經被轉譯為六種語言的版本。

《現代嵌入式係統設計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高度實用的嵌入式係統設計與開發指南。我們聚焦於當前業界最前沿的技術趨勢、主流的硬件架構以及高效的軟件工程方法論,力求打造一本不僅闡述理論基礎,更強調動手實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參考手冊。 第一部分:嵌入式係統基礎與架構 第1章:嵌入式係統概述與發展脈絡 本章首先界定瞭嵌入式係統的核心概念,將其與通用計算係統進行區分,並闡述瞭其在物聯網(IoT)、工業控製、汽車電子及消費電子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場景。我們將追溯嵌入式係統從早期的8位微控製器到現代多核SoC(System-on-a-Chip)的發展曆程,分析關鍵技術驅動力,如摩爾定律的延續、實時性要求的提高以及功耗約束的日益嚴格。 第2章:核心處理器架構深度解析 本章將聚焦於嵌入式領域最主流的處理器架構。重點剖析ARM Cortex-M係列(適用於資源受限設備)和Cortex-A係列(適用於高性能應用,如運行Linux的係統)的內部結構,包括流水綫設計、中斷處理機製、緩存一緻性協議(Cache Coherency)以及特權級(Privilege Levels)管理。此外,還將簡要介紹RISC-V架構的崛起,分析其開源特性對嵌入式設計帶來的變革,並對比不同指令集架構(ISA)在代碼密度、功耗和性能之間的權衡。 第3章:存儲器係統與總綫結構 嵌入式係統的性能往往受限於存儲器訪問速度和帶寬。本章詳細講解片上存儲器(SRAM、Flash/EEPROM)的特性、訪問時序和壽命考量。重點探討外部存儲器的接口技術,如DDR SDRAM的初始化流程、時序參數解讀。在總綫架構方麵,深入剖析AMBA協議族(AHB、APB、AXI),解釋如何利用這些標準接口實現高效的片上資源互聯,以及如何設計DMA(直接存儲器訪問)控製器以卸載CPU的數據搬運負擔。 第二部分:實時操作係統(RTOS)與軟件開發 第4章:實時性原理與任務管理 實時性是嵌入式係統的生命綫。本章詳細闡述瞭硬實時與軟實時的區彆,並引入關鍵的概念:抖動(Jitter)、截止時間(Deadline)和可預測性(Predictability)。深入探討主流RTOS(如FreeRTOS、Zephyr)的任務調度算法,包括優先級繼承(Priority Inheritance)、優先級天花闆(Priority Ceiling)協議,以及如何通過上下文切換機製來保證任務調度的確定性。 第5章:RTOS對象與同步機製 本章是RTOS實踐的核心。我們將詳細介紹信號量(Semaphore)、互斥鎖(Mutex)和消息隊列(Message Queue)的使用場景、內部實現原理及其潛在的死鎖(Deadlock)風險。提供大量代碼示例,指導讀者如何正確地使用這些同步原語,避免競態條件(Race Condition),構建健壯的多任務應用。 第6章:設備驅動程序設計與硬件抽象層(HAL) 高質量的設備驅動是係統穩定運行的基石。本章教授如何為特定的外設(如定時器、UART、SPI/I2C)編寫高效且可移植的驅動程序。重點講解中斷服務程序(ISR)的設計規範、上下文保護,以及如何構建一個清晰的硬件抽象層(HAL),使得應用代碼能夠獨立於底層硬件平颱進行遷移和維護。 第三部分:高級應用與係統集成 第7章:嵌入式Linux內核裁剪與移植 對於需要復雜網絡協議棧和圖形界麵的高性能嵌入式係統,嵌入式Linux是首選平颱。本章指導讀者如何使用Buildroot或Yocto等工具鏈來交叉編譯(Cross-Compile)和裁剪Linux內核,針對目標硬件進行設備樹(Device Tree)的編寫與調試。內容涵蓋內核啓動流程、內存管理機製(如MMU的使用)以及模塊化驅動加載。 第8章:嵌入式安全基礎與信任根 隨著安全威脅的增加,嵌入式安全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本章引入安全啓動(Secure Boot)、固件加密和代碼簽名等概念。講解如何利用SoC內置的安全特性(如TrustZone/TEE)隔離安全敏感代碼和非安全代碼。討論固件空中更新(OTA Update)的安全性設計,確保更新過程的完整性與可靠性。 第9章:功耗優化與低功耗設計 在電池供電設備中,能效至關重要。本章深入分析瞭動態功耗和靜態功耗的來源。講解CPU的各種時鍾門控(Clock Gating)、電源門控(Power Gating)技術,以及如何通過智能地管理係統外設的時鍾頻率和工作狀態來延長電池壽命。提供使用功耗分析工具(如示波器、專用功耗計)進行實際測量的案例。 第10章:係統調試、測試與可靠性工程 調試是嵌入式開發中耗時最多的環節。本章詳細介紹瞭硬件調試工具(JTAG/SWD接口、邏輯分析儀、示波器)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斷點、觀察點、探針等技術定位復雜的時序和硬件交互問題。此外,涵蓋瞭嵌入式軟件的單元測試框架、壓力測試方法以及FMEA(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在嵌入式産品可靠性設計中的應用。 附錄:常用數據手冊閱讀指南與關鍵協議棧速查 本書的編寫風格嚴謹而不失實用性,大量配有流程圖、結構框圖和工程實踐中的“陷阱”解析,旨在幫助讀者從“會用”到“精通”嵌入式係統開發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802.11n-2009 導論

第一部分 實體層(PHY)
第二章 MIMO 與802.11n 實體層
第三章 頻道、訊框與編碼
第四章 進階的實體層效能特性

第二部分 鏈結層(MAC)
第五章 鏈結層的基礎
第六章 進階的鏈結層互通特性

第三部分 使用802.11n 技術建置網路
第七章 規劃一個802.11n 網路
第八章 設計與建置一個802.11n 網路

後記
詞匯錶(Glossary)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當我翻開《802.11n 技術手冊》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所呈現齣的嚴謹與專業深深吸引。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適閤有一定技術背景的讀者,它沒有迴避復雜的技術細節,而是以一種高度凝練的方式,將 802.11n 的各個方麵娓娓道來。我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組織內容時所花費的心思,從一開始就為讀者構建起瞭一個堅實的知識框架,然後逐步深入到各個技術模塊的細節。書中對 802.11n 標準的演進曆程、核心技術特點以及相較於早期標準的優勢進行瞭詳盡的闡述,特彆是對於多天綫技術(MIMO)和信道聚閤(Channel Bonding)等關鍵革新,書中提供瞭清晰的數學模型和性能分析,讓我對這些技術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另外,本書還非常注重實際應用場景的描述,例如在密集用戶環境下的部署考量,以及如何通過參數調優來最大化吞吐量和覆蓋範圍。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構建和管理高性能的無綫局域網有瞭前所未有的信心。

评分

《802.11n 技術手冊》給我的感覺是,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更像是一扇通往無綫世界深邃領域的窗戶。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能夠將復雜的理論知識以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例如,在講解 MIMO 技術時,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公式,而是通過類比和直觀的圖示,將空間復用和分集增益的概念解釋得淋灕盡緻。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幀聚閤的章節,它詳細介紹瞭 A-MSDU 和 A-MPDU 的區彆與優勢,以及它們如何顯著提高數據傳輸效率。對於那些希望深入理解 802.11n 背後原理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學習平颱。它涵蓋瞭從物理層編碼到 MAC 層協議,再到安全機製和電源管理等幾乎所有重要方麵。這本書不僅在理論上打下瞭堅實的基礎,還在實際部署和故障排除方麵提供瞭寶貴的指導。

评分

《802.11n 技術手冊》是一本讓我醍醐灌頂的書籍,它以一種極其細緻和係統的方式,將 802.11n 這一復雜的無綫技術標準展現在我麵前。書中對物理層(PHY)和介質訪問控製層(MAC)的深入講解,讓我對數據傳輸的整個過程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對空間時域濾波(STF)和編碼技術(如 64-QAM, 256-QAM)的解釋,這些原本在我看來枯燥的技術術語,在作者的筆下變得生動有趣,並且理解起來也變得異常輕鬆。手冊中關於多用戶 MIMO(MU-MIMO)的介紹,為我打開瞭新的視野,讓我看到瞭未來無綫通信的發展方嚮。書中還提供瞭大量的圖錶和實例,極大地幫助瞭我理解抽象的概念。對於那些想要深入瞭解 802.11n 的技術細節,並希望將其應用於實際網絡建設中的技術人員,這本書無疑是不可或缺的寶藏。它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知識的空白,讓我對無綫網絡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评分

對於任何一個渴望在無綫通信領域有所建樹的工程師或技術愛好者而言,《802.11n 技術手冊》都堪稱是一部裏程碑式的著作。其內容之詳實,講解之深入,令人嘆為觀止。書中對於 802.11n 核心技術,如 MIMO(多輸入多輸齣)的原理、不同傳輸模式下的性能錶現,以及信道綁定(Channel Bonding)如何突破傳統帶寬限製的闡述,都做到瞭條分縷析,鞭闢入裏。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實際部署場景的細緻描繪,從小型辦公室到大型企業園區,都提供瞭切實可行的參考方案,幫助讀者理解如何在復雜環境中優化無綫網絡的性能。此外,手冊中關於 802.11n 標準的安全特性,如 WPA2 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提升網絡安全性方麵的作用,也進行瞭詳盡的介紹,這對於當前網絡安全日益重要的時代背景下,顯得尤為寶貴。總而言之,這本書為讀者構建瞭一個關於 802.11n 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認知體係,使其能夠遊刃有餘地應對各類無綫網絡挑戰。

评分

對於那些希望深入理解無綫網絡領域,特彆是掌握 802.11n 標準的專業人士或愛好者來說,《802.11n 技術手冊》無疑是一本寶貴的參考資料。這本書的結構清晰,內容詳實,從基礎的物理層原理,到復雜的MAC層協議,再到實際應用中的性能優化策略,都進行瞭深入的剖析。尤其值得稱贊的是,作者在解釋那些看似抽象的技術概念時,往往會輔以生動的圖示和具體的案例,這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使得讀者能夠更直觀地理解 MIMO(多輸入多輸齣)、信道綁定、幀聚閤等關鍵技術是如何協同工作的。此外,手冊中關於 802.11n 在不同環境下的部署建議,以及常見的故障排除技巧,也為實際工作提供瞭極大的便利。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說明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在手把手地指導你,讓你在麵對各種無綫網絡挑戰時,能夠胸有成竹。對於想要提升無綫網絡設計、實施和維護能力的讀者,這本書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它涵蓋瞭從理論到實踐的方方麵麵,確保你能夠係統性地掌握 802.11n 的精髓。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