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n技术手册

802.11n技术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802
  • 11n
  • 无线网络
  • WLAN
  • 无线通信
  • 网络技术
  • 无线标准
  • 技术手册
  • 通信工程
  • 无线局域网
  • 网络协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无线的时代终于来临。802.11n的传输量较过去的标准有了显着的跃进,它是第一个不用以速度换取移动性的无线技术,使用者已经被卷入无线网路的热情风暴中。在这本简明扼要的手册中,产出IEEE802.11-2012的工作小组主席马修.加斯特(Matthew Gast)将展示为何无线已经成为连结网路的预设方式,并且提供你所需要规划、设计与部署802.11n的技术细节。

  为众多的新设备建构一个网路是目前每个网路工程师的战略决策。本书提供你对802.11n关键部分的深入观察,并且告诉你如何实现一个没有乙太网路的无线办公室。

  .了解MIMO的多重资料串流如何大量提升无线的速度
  .探索802.11n的修改是如何改善MAC的效率
  .检视进阶的PHY特性,例如波束成形和时空区块编码
  .使用进阶的MAC特性,以维持与较旧设备的互通性
  .透过确定流量需求、关键应用、电力需求与安全性,以规划一个802.11n网路
  .挑选架构、选择硬体和规划覆盖范围,以设计并建置你的网路

作者简介

Matthew Gast

  Matthew Gast为Aerohive Networks公司的产品管理主任,负责领导核心软体技术的研发,以强化Aerohive Networks公司所发展的设备。同时他也是802.11-2012修订工作小组的前主席,以及802.11u-2011的管理与贡献者。在Wi-Fi联盟中,他致力于改善无线网路的安全性,最近则是基于802.11w-2009规格以启动保护管理讯框(Protected Management Frame)的认证计画。他的着作─《802.11无线网路技术通论(802.11 Wireless Networks: The Definitive Guide)》,目前已经更新为第二版,并且已经被转译为六种语言的版本。

《现代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高度实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指南。我们聚焦于当前业界最前沿的技术趋势、主流的硬件架构以及高效的软件工程方法论,力求打造一本不仅阐述理论基础,更强调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参考手册。 第一部分:嵌入式系统基础与架构 第1章:嵌入式系统概述与发展脉络 本章首先界定了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概念,将其与通用计算系统进行区分,并阐述了其在物联网(IoT)、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场景。我们将追溯嵌入式系统从早期的8位微控制器到现代多核SoC(System-on-a-Chip)的发展历程,分析关键技术驱动力,如摩尔定律的延续、实时性要求的提高以及功耗约束的日益严格。 第2章:核心处理器架构深度解析 本章将聚焦于嵌入式领域最主流的处理器架构。重点剖析ARM Cortex-M系列(适用于资源受限设备)和Cortex-A系列(适用于高性能应用,如运行Linux的系统)的内部结构,包括流水线设计、中断处理机制、缓存一致性协议(Cache Coherency)以及特权级(Privilege Levels)管理。此外,还将简要介绍RISC-V架构的崛起,分析其开源特性对嵌入式设计带来的变革,并对比不同指令集架构(ISA)在代码密度、功耗和性能之间的权衡。 第3章:存储器系统与总线结构 嵌入式系统的性能往往受限于存储器访问速度和带宽。本章详细讲解片上存储器(SRAM、Flash/EEPROM)的特性、访问时序和寿命考量。重点探讨外部存储器的接口技术,如DDR SDRAM的初始化流程、时序参数解读。在总线架构方面,深入剖析AMBA协议族(AHB、APB、AXI),解释如何利用这些标准接口实现高效的片上资源互联,以及如何设计DMA(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以卸载CPU的数据搬运负担。 第二部分:实时操作系统(RTOS)与软件开发 第4章:实时性原理与任务管理 实时性是嵌入式系统的生命线。本章详细阐述了硬实时与软实时的区别,并引入关键的概念:抖动(Jitter)、截止时间(Deadline)和可预测性(Predictability)。深入探讨主流RTOS(如FreeRTOS、Zephyr)的任务调度算法,包括优先级继承(Priority Inheritance)、优先级天花板(Priority Ceiling)协议,以及如何通过上下文切换机制来保证任务调度的确定性。 第5章:RTOS对象与同步机制 本章是RTOS实践的核心。我们将详细介绍信号量(Semaphore)、互斥锁(Mutex)和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的使用场景、内部实现原理及其潜在的死锁(Deadlock)风险。提供大量代码示例,指导读者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同步原语,避免竞态条件(Race Condition),构建健壮的多任务应用。 第6章:设备驱动程序设计与硬件抽象层(HAL) 高质量的设备驱动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石。本章教授如何为特定的外设(如定时器、UART、SPI/I2C)编写高效且可移植的驱动程序。重点讲解中断服务程序(ISR)的设计规范、上下文保护,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清晰的硬件抽象层(HAL),使得应用代码能够独立于底层硬件平台进行迁移和维护。 第三部分:高级应用与系统集成 第7章:嵌入式Linux内核裁剪与移植 对于需要复杂网络协议栈和图形界面的高性能嵌入式系统,嵌入式Linux是首选平台。本章指导读者如何使用Buildroot或Yocto等工具链来交叉编译(Cross-Compile)和裁剪Linux内核,针对目标硬件进行设备树(Device Tree)的编写与调试。内容涵盖内核启动流程、内存管理机制(如MMU的使用)以及模块化驱动加载。 第8章:嵌入式安全基础与信任根 随着安全威胁的增加,嵌入式安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本章引入安全启动(Secure Boot)、固件加密和代码签名等概念。讲解如何利用SoC内置的安全特性(如TrustZone/TEE)隔离安全敏感代码和非安全代码。讨论固件空中更新(OTA Update)的安全性设计,确保更新过程的完整性与可靠性。 第9章:功耗优化与低功耗设计 在电池供电设备中,能效至关重要。本章深入分析了动态功耗和静态功耗的来源。讲解CPU的各种时钟门控(Clock Gating)、电源门控(Power Gating)技术,以及如何通过智能地管理系统外设的时钟频率和工作状态来延长电池寿命。提供使用功耗分析工具(如示波器、专用功耗计)进行实际测量的案例。 第10章:系统调试、测试与可靠性工程 调试是嵌入式开发中耗时最多的环节。本章详细介绍了硬件调试工具(JTAG/SWD接口、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断点、观察点、探针等技术定位复杂的时序和硬件交互问题。此外,涵盖了嵌入式软件的单元测试框架、压力测试方法以及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在嵌入式产品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 附录:常用数据手册阅读指南与关键协议栈速查 本书的编写风格严谨而不失实用性,大量配有流程图、结构框图和工程实践中的“陷阱”解析,旨在帮助读者从“会用”到“精通”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802.11n-2009 导论

第一部分 实体层(PHY)
第二章 MIMO 与802.11n 实体层
第三章 频道、讯框与编码
第四章 进阶的实体层效能特性

第二部分 链结层(MAC)
第五章 链结层的基础
第六章 进阶的链结层互通特性

第三部分 使用802.11n 技术建置网路
第七章 规划一个802.11n 网路
第八章 设计与建置一个802.11n 网路

后记
词汇表(Glossary)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理解无线网络领域,特别是掌握 802.11n 标准的专业人士或爱好者来说,《802.11n 技术手册》无疑是一本宝贵的参考资料。这本书的结构清晰,内容详实,从基础的物理层原理,到复杂的MAC层协议,再到实际应用中的性能优化策略,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解释那些看似抽象的技术概念时,往往会辅以生动的图示和具体的案例,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使得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 MIMO(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绑定、帧聚合等关键技术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此外,手册中关于 802.11n 在不同环境下的部署建议,以及常见的故障排除技巧,也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说明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手把手地指导你,让你在面对各种无线网络挑战时,能够胸有成竹。对于想要提升无线网络设计、实施和维护能力的读者,这本书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它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方方面面,确保你能够系统性地掌握 802.11n 的精髓。

评分

当我翻开《802.11n 技术手册》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所呈现出的严谨与专业深深吸引。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适合有一定技术背景的读者,它没有回避复杂的技术细节,而是以一种高度凝练的方式,将 802.11n 的各个方面娓娓道来。我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组织内容时所花费的心思,从一开始就为读者构建起了一个坚实的知识框架,然后逐步深入到各个技术模块的细节。书中对 802.11n 标准的演进历程、核心技术特点以及相较于早期标准的优势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特别是对于多天线技术(MIMO)和信道聚合(Channel Bonding)等关键革新,书中提供了清晰的数学模型和性能分析,让我对这些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另外,本书还非常注重实际应用场景的描述,例如在密集用户环境下的部署考量,以及如何通过参数调优来最大化吞吐量和覆盖范围。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构建和管理高性能的无线局域网有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评分

《802.11n 技术手册》是一本让我醍醐灌顶的书籍,它以一种极其细致和系统的方式,将 802.11n 这一复杂的无线技术标准展现在我面前。书中对物理层(PHY)和介质访问控制层(MAC)的深入讲解,让我对数据传输的整个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空间时域滤波(STF)和编码技术(如 64-QAM, 256-QAM)的解释,这些原本在我看来枯燥的技术术语,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生动有趣,并且理解起来也变得异常轻松。手册中关于多用户 MIMO(MU-MIMO)的介绍,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让我看到了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方向。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图表和实例,极大地帮助了我理解抽象的概念。对于那些想要深入了解 802.11n 的技术细节,并希望将其应用于实际网络建设中的技术人员,这本书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宝藏。它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知识的空白,让我对无线网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分

对于任何一个渴望在无线通信领域有所建树的工程师或技术爱好者而言,《802.11n 技术手册》都堪称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其内容之详实,讲解之深入,令人叹为观止。书中对于 802.11n 核心技术,如 MIMO(多输入多输出)的原理、不同传输模式下的性能表现,以及信道绑定(Channel Bonding)如何突破传统带宽限制的阐述,都做到了条分缕析,鞭辟入里。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实际部署场景的细致描绘,从小型办公室到大型企业园区,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案,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在复杂环境中优化无线网络的性能。此外,手册中关于 802.11n 标准的安全特性,如 WPA2 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提升网络安全性方面的作用,也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这对于当前网络安全日益重要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宝贵。总而言之,这本书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关于 802.11n 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认知体系,使其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类无线网络挑战。

评分

《802.11n 技术手册》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一扇通往无线世界深邃领域的窗户。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以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在讲解 MIMO 技术时,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通过类比和直观的图示,将空间复用和分集增益的概念解释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帧聚合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 A-MSDU 和 A-MPDU 的区别与优势,以及它们如何显著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理解 802.11n 背后原理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它涵盖了从物理层编码到 MAC 层协议,再到安全机制和电源管理等几乎所有重要方面。这本书不仅在理论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在实际部署和故障排除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