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1 前言
1-2 直线运动(Rectilinear Kinematics)
1-3 受限运动
1-4 一般曲线运动(General Curvilinear Motion)
1-5 卡式座标系(Rectangular Coordinates)
1-6 切法线座标系(Normal and Tangential Coordinates)
1-7 极座标及圆柱座标
1-8 球座标
1-9 相对运动、平移座标
精选练习
第二章 质点动力学-力法
2-1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2-2 单位系统
2-3 运动方程式
精选练习
第三章 质点动力学—功能法
3-1 功能原理
3-2 功率及效率(power & efficiency)
3-3 保守力与位势能
精选练习
第四章 质点动力学—冲量动量法
4-1 线冲量与线动量
4-2 角冲量与角动量
4-3 行星运动
4-4 冲击运动
精选练习
第五章 质点系统
5-1 前言
5-2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到质点系统
5-3 质点系统的线动量与角动量
5-4 质量中心
5-5 相对于质量中心的角动量
5-6 相对于任意点的角动量
5-7 质点系统的动能与功能原理
5-8 质点系统的冲量动量原理
5-9 稳态质量流
5-10 连续失去与连续获得
精选练习
第六章 刚体运动学
6-1 刚体运动的分类
6-2 一般刚体运动
6-3 旋转座标系中向量的微分
6-4 运动座标法
6-5 一般空间运动
6-6 轴对称刚体之稳态进动(Steady Precession)
精选练习
第七章 平面刚体动力学—力法
7-1 前言
7-2 质量惯性矩
7-3 平面刚体运动方程式
精选练习
第八章 平面刚体动力学—功能法
8-1 功能原理
8-2 机械能守恆
精选练习
第九章 平面刚体动力学—冲量动量法
9-1 冲量动量原理
9-2 动量守恆原理
9-3 冲击运动
精选练习
第十章 三度空间刚体动力学
10-1 前言
10-2 三度空间刚体的角动量
10-3 冲量动量原理
10-4 刚体的动能
10-5 运动方程式
10-6 Torque Free Motion for Axisymmetric body
精选练习
第十一章 振动
11-1 自由振动(free vibration)
11-2 功能原理的应用
11-3 强迫振动
11-4 阻尼自由振动
11-5 阻尼强迫振动
11-6 多维振动
精选练习
第十二章 Lagrange's Equation of motion
12-1 自由度、广义座标
12-2 虚功原理
12-3 推导Lagrange's Equation
精选练习
对于《骇客动力学》(研究所)(四版)这本书,我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那就是它对于“实践”的重视。尽管书中充斥着理论和模型,但你会发现,每一个理论的阐述,几乎都紧密地联系着实际应用场景。作者并没有把理论停留在纸面上,而是通过大量翔实的案例分析,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落地,让你能够清晰地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现实世界的攻防对抗中发挥作用的。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对抗性机器学习”的章节,作者不仅解释了其原理,还给出了很多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这对于想要将理论付诸实践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此外,书中在介绍各种技术时,还穿插了作者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些“乾货”信息,往往比纯粹的技术描述更能启发读者的思路,带来新的视角。
评分这套《骇客动力学》(研究所)(四版)的装帧设计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的是一种深邃的、略带金属质感的蓝色,上面印着复杂的电路板纹理,给人一种科技感和专业感扑面而来的感觉。封底也同样用心,不仅有清晰的条形码和出版社信息,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些与“动力学”相关的抽象图形,仿佛预示着书中蕴含的深度知识。纸张的质感也非常棒,厚实而细腻,翻阅时没有廉价的纸张特有的那种“刷刷”声,而是发出一种沉稳的“沙沙”声,非常有分量。书脊的印刷清晰,即便密集排列在书架上,也能一眼找到它。我尤其喜欢它采用的胶装方式,感觉比普通的无线胶装要牢固得多,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担心书页脱落。整体而言,从拿在手中的那一刻起,就充满了对这本书内容的期待,感觉它是一本值得精心收藏和反复研读的佳作。我甚至在想,这样的用心程度,书中的内容必然也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打磨和优化,才能呈现出如此优秀的外在形态。
评分最近入手了《骇客动力学》(研究所)(四版),迫不及待地翻阅了几页,虽然才刚刚开始,但已经能感受到作者在知识体系构建上的严谨和前瞻性。序言部分就清晰地阐述了本书的核心思想和修订的重点,直指当前信息安全领域最前沿的发展趋势,让人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好奇。第一章的开篇就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勾勒出了“动力学”在网络安全攻防中的核心地位,并从宏观角度阐述了其发展脉络,对于我这种对这个领域只是略有涉猎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次非常好的“入门”引导。作者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点,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逻辑的清晰和通俗易懂,不会让人感到过于晦涩难懂,而是能一步步地引导读者进入更深的层次。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基础概念时,并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其背后的原理,并且引用了大量的经典案例和前沿研究,为理解复杂概念提供了扎实的支撑。
评分总的来说,《骇客动力学》(研究所)(四版)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着我深入探索信息安全的奥秘。作者在内容的组织上,展现了极高的条理性,从基础理论到高级应用,层层递进,逻辑严密,让人感觉知识的吸收过程非常顺畅,不会出现“断层”或“跳跃”的感觉。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防御体系”的构建思路,它不仅仅是罗列各种防御技术,而是从一个更高的维度,阐述了如何将这些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够抵御复杂威胁的体系。这种系统性的思考方式,对于我理解和构建自己的安全防护策略非常有帮助。而且,作者在引用参考文献时也显得非常谨慎和权威,很多引用都指向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保证了书中内容的先进性和参考价值。
评分读《骇客动力学》(研究所)(四版)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一场智力探险。那些精妙的算法,那些巧妙的防护机制,那些出其不意的攻击手法,在我眼前徐徐展开,既令人惊叹于人类智慧的创造力,又不禁让人对信息世界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特别留意到书中对“演化”和“适应”这两个概念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这一点是我之前很少深入思考过的。作者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公式,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数学模型变得生动起来,让人能够直观地理解其内在逻辑。其中关于“未知威胁检测”的部分,简直是一场思维的盛宴,它不仅仅是在介绍技术,更是在传递一种解决问题的哲学,一种面对不确定性的勇气和智慧。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手册,更是一部关于智慧博弈的史诗,充满了挑战和启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