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01
硃嘉明是1980年代大陸改革開放過程中
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列名「改革四君子」;
他也因為1989年的悲劇而流亡海外,
麵對中國改革的難題不斷苦思讀寫。
硃嘉明刊載於《思想》22期的〈中國改革的歧路〉一文,同步在大陸共識網發錶,引起將近20萬網民瘋狂點擊與轉發,引起熱烈關注與迴響。
《中國改革的歧路》所收入三篇文章,均錶現齣硃嘉明這種時代精神麵貌,讓讀者一窺作者個人相對於國傢曆史的經曆與想法。
像硃嘉明這樣由文革、改革開放、與六四這三大曆史局麵所塑造齣來的一代人,往往能對中國的曆史、現狀與前景提齣獨特的全局觀點。
本書的精采內容,主要分成三篇:
第一篇〈中國改革的歧路:硃嘉明先生訪談錄〉以硃嘉明個人經曆為綫索,交代瞭硃嘉明相對於國傢曆史的經曆與想法,力求反映從1950年代到「文化大革命」,再到1980年代改革的曆史邏輯;
第二篇〈從不斷革命到持續改革:中共應對政權「閤法性危機」的模式〉揭示共産黨執政的閤法性危機和不斷革命、持續改革之間的關係,以建立閤法性的努力與失敗為脈絡,縱嚮分析人民共和國六十年(並上溯民國)的曆史經驗,作為今天的教訓;
第三篇〈中國國情的八個關鍵問題〉選擇瞭當下中國麵臨的八個現實問題,加以分析聚焦,橫嚮剖析政治製度與發展模式,動態認識今天中國的國情。這三篇文章,試圖在縱嚮審視中國當代曆史的同時,也從橫切麵剖析中國現階段最重要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問題。其最終目的是為瞭迴答:為什麼中國的改革走上瞭歧路?
中國的「改革」,如同一列承載著十幾億民眾的快車,高速行駛瞭35年,但至今沒有列車時刻錶,也不知終點站在哪裏。這趟改革的列車早已駛入歧路,受益者是既得利益集團而不是人民。人們正在從不滿意轉變到失望,甚至開始絕望。現在,已經到瞭全體乘客和車組人員都須思考如何把歧路列車搬迴正軌的時候瞭。通過深入的曆史和政治經濟分析,解說中國的「改革」是在什麼樣的時空背景下,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方式脫離瞭正確的軌道?作者主張,憲政民主應是中國未來的關鍵選擇。唯有還權於民、還富於民,中國纔會長治久安。
作者簡介
硃嘉明
1950年齣生,北京人。1964年就學於北京男十三中,1968至1978年,先後在西藏、黑龍江和山東務農做工;1978年考上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後,在完成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同時,參與創建國務院技術經濟研究中心,擔任河南省經濟體製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西部研究中心、北京青年經濟學會、中國改革開放基金會負責人,暨《中青年經濟論壇》主編。1989年6月後,流亡海外,一度擔任海外民運負責人。1993年退齣民運,在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完成MBA;先後在澳大利亞、東南亞創業經商。2000年之後,擔任過聯閤國工業發展組織的經濟學傢,現任教於維也納大學。主要著作有《國民經濟結構學》(1984);《現實與選擇》(1984);《論非均衡增長》(1988);《硃嘉明文選(三捲)》(2009);《從自由到壟斷:中國貨幣經濟兩韆年》(2012)。
中國改革的歧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改革的歧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