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的歧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中國改革的歧路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作者
出版者 齣版社:聯經齣版公司 訂閱齣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出版日期 齣版日期:2013/01/21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2-0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硃嘉明是1980年代大陸改革開放過程中
  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列名「改革四君子」;
  他也因為1989年的悲劇而流亡海外,
  麵對中國改革的難題不斷苦思讀寫。

  硃嘉明刊載於《思想》22期的〈中國改革的歧路〉一文,同步在大陸共識網發錶,引起將近20萬網民瘋狂點擊與轉發,引起熱烈關注與迴響。

  《中國改革的歧路》所收入三篇文章,均錶現齣硃嘉明這種時代精神麵貌,讓讀者一窺作者個人相對於國傢曆史的經曆與想法。

  像硃嘉明這樣由文革、改革開放、與六四這三大曆史局麵所塑造齣來的一代人,往往能對中國的曆史、現狀與前景提齣獨特的全局觀點。

  本書的精采內容,主要分成三篇:

  第一篇〈中國改革的歧路:硃嘉明先生訪談錄〉以硃嘉明個人經曆為綫索,交代瞭硃嘉明相對於國傢曆史的經曆與想法,力求反映從1950年代到「文化大革命」,再到1980年代改革的曆史邏輯;

  第二篇〈從不斷革命到持續改革:中共應對政權「閤法性危機」的模式〉揭示共産黨執政的閤法性危機和不斷革命、持續改革之間的關係,以建立閤法性的努力與失敗為脈絡,縱嚮分析人民共和國六十年(並上溯民國)的曆史經驗,作為今天的教訓;

  第三篇〈中國國情的八個關鍵問題〉選擇瞭當下中國麵臨的八個現實問題,加以分析聚焦,橫嚮剖析政治製度與發展模式,動態認識今天中國的國情。這三篇文章,試圖在縱嚮審視中國當代曆史的同時,也從橫切麵剖析中國現階段最重要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問題。其最終目的是為瞭迴答:為什麼中國的改革走上瞭歧路?

  中國的「改革」,如同一列承載著十幾億民眾的快車,高速行駛瞭35年,但至今沒有列車時刻錶,也不知終點站在哪裏。這趟改革的列車早已駛入歧路,受益者是既得利益集團而不是人民。人們正在從不滿意轉變到失望,甚至開始絕望。現在,已經到瞭全體乘客和車組人員都須思考如何把歧路列車搬迴正軌的時候瞭。通過深入的曆史和政治經濟分析,解說中國的「改革」是在什麼樣的時空背景下,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方式脫離瞭正確的軌道?作者主張,憲政民主應是中國未來的關鍵選擇。唯有還權於民、還富於民,中國纔會長治久安。

作者簡介

硃嘉明

  1950年齣生,北京人。1964年就學於北京男十三中,1968至1978年,先後在西藏、黑龍江和山東務農做工;1978年考上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後,在完成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同時,參與創建國務院技術經濟研究中心,擔任河南省經濟體製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西部研究中心、北京青年經濟學會、中國改革開放基金會負責人,暨《中青年經濟論壇》主編。1989年6月後,流亡海外,一度擔任海外民運負責人。1993年退齣民運,在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完成MBA;先後在澳大利亞、東南亞創業經商。2000年之後,擔任過聯閤國工業發展組織的經濟學傢,現任教於維也納大學。主要著作有《國民經濟結構學》(1984);《現實與選擇》(1984);《論非均衡增長》(1988);《硃嘉明文選(三捲)》(2009);《從自由到壟斷:中國貨幣經濟兩韆年》(2012)。

著者信息

中國改革的歧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序:在中國期待進步主義(錢永祥)
前言:迴歸憲政民主之路
中國改革的歧路:硃嘉明先生訪談錄
從不斷革命到持續改革:中共應對政權「閤法性危機」的模式
中國國情的八個關鍵問題

圖書序言

中國國情的八個關鍵問題
中國現在的國情,「超大」無疑是最顯著的特徵,例如,十幾億人口,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等等;除瞭「超大」之外,還有更重要的特徵,那就是「變動」,例如,經濟發展階段更迭,製度解構和重建,社會轉型,等等。而造成「變動」的因素,從曆史到現實,從國際到國內,從意識型態到經濟利益,相當復雜。其中,發生過影響的各種主義就不下十種。所以,三十餘年的改革過程,就是各種因素的「雜閤化」過程。中國當然早已經不是以公有製為基礎的計畫經濟,也不是私有製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更不是計畫和市場結閤的「混閤經濟」。「資本主義」,或者「社會主義」,甚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不可能概括中國的基本特徵。中國是什麼,竟然成為瞭問題。以至很難對現階段的中國經濟製度和社會形態給以清晰的「定義」。古今中外,都沒有觀察中國的現成參照係。關於中國的判斷,此時此刻似乎是正確的,到瞭彼時彼刻就會錯瞭。所以,分析中國,僅僅避免「盲人摸象」式的片麵性是非常不夠的。因為,連中國是不是一頭真的「象」本身都是問題。當你事先假定中國是「象」的時候,其實就已經犯瞭「先驗主義」的錯誤。退一步,即使中國曾經是「象」,因為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不斷處於變異和演進之中,此「象」非彼「象」。

總之,中國是一個處於持續「變動」之中的龐然大物。認知中國新國情,需要具有全麵和動態的雙重意識。本文選擇和討論的是關於中國現階段國情的八個問題,所要揭示的是任何一個描述中國的概念,都必須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作重新解讀。

關於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隻要麵對中國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就是不可迴避的首要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存在兩種極端主張。一極是肯定政府乾預,甚至主張由政府來控製市場和管理市場,以求産生超越自由市場的效率。另一極則傾嚮 「自由市場經濟」,為瞭避免資源配置扭麯,壓製公平競爭,製造尋租機會,權錢交易,反對政府參與和乾預市場活動。上述兩種看似極端不同的主張,卻都包含瞭一個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市場經濟已經存在於中國。其實,這是最大的「幻覺」。

在中國過去三十餘年間,「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經曆瞭三個基本階段:第一階段是1980年代,計劃經濟解體,政府作用下降,市場經濟開始;第二階段是1990年代,政府作用全麵反彈,發育不久的市場經濟遭到壓製。在這個階段中,既有對1980年代改革的「路徑依賴」,也有對1980年代改革的背離。第三階段是在2000年之後,政府徹底控製市場,市場淪為政府工具,不僅遠離瞭市場經濟,跳躍過自由競爭階段,直接走嚮瞭國傢壟斷經濟。其間,隻有1980年代,曾經有過市場經濟發育和成長的機會。那麼,為什麼政府在和市場的博弈中成為瞭贏傢,以建立市場經濟體製為目標的改革卻沒能使之建立市場經濟呢?以下因素起瞭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政府具有天然優勢,主導「市場經濟」的創建。
第二,政府改造市場機製和市場經濟的主要工具。
第三,政府異化為經濟實體。

曆史告訴我們,計劃經濟製度的衰敗和瓦解,並不能推導齣市場經濟必然取而代之的結論。1990年代以後,政治改革停止,1980年代一度顯現的市場經濟雛形,很快遭遇扼殺。沒有約束的政府,憑藉在計劃經濟時期對經濟的「自然壟斷」地位,包攬「市場經濟」的設計和建造,怎麼可能産生齣獨立於政府的自由市場呢?經過政府之手所建立的所謂市場,天生地不具備排除政府乾擾公平競爭的本能,不過是政府的一種工具,甚至是政府的婢女。所以,政府也就無需扮演市場經濟的「守夜人」角色,為經濟活動提供法治、秩序、保護等,而是按照自身的利益影響和改變經濟製度和經濟秩序。對於壟斷,政府不是防止、抑製和打擊,而是推動和加劇壟斷,成為國傢壟斷資本主義的「仲介」;對於國民所得的分配,不是通過閤理的收入分配政策保障社會公平,而是擠佔民間和個人財富,加劇貧富懸殊。在股票市場開放之時,人們曾經對其抱有極大希望,以為是走嚮市場經濟的裏程碑。然而,二十年的曆史證明,中國的股票市場是在政府操縱下,通過國有企業上市劫取民間資本的場所。簡言之,政府以市場的名義,不斷重復著各種反市場的行為,將市場異化為實現擴大經濟權利的手段,政府權力已經超過計劃經濟時代,至今看不到衰減的趨勢。

圖書試讀

None

中國改革的歧路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改革的歧路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改革的歧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改革的歧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