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反映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前后,至洪武三十一年驾崩这三十余年的历史。其中有朱元璋指挥手下的精兵强将,翦灭群雄、驱逐元帝、统一全国的多次辉煌战例,也有历任宰相李善长、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权力争斗。胡惟庸以逢迎媚上、阿谀奉承取得朱元璋信任,为相七年,最后却被朱元璋请君入瓮,逼上阴谋叛乱的死路。
朱元璋最初借助联姻手段笼络功臣,后来却制造了胡惟庸、蓝玉两大党案,将辅佐他打天下的功臣勋将诛戮殆尽!他以严刑峻法对付贪官污吏,加以他的猜疑和残忍,「空印」和「郭桓」二案连坐被杀达七、八万人,造成社会极大的动盪。
朱元璋拥有众多嫔妃,后宫中爆出了「御河死婴案」这样的宫闱丑剧。被封为藩王的皇子中,有纵欲身亡的秦王,也有心怀异志的燕王。藩王们与皇太孙允坟围绕皇帝宝座开展的明争暗斗,预示着朱元璋死后大明朝将深陷内战的泥潭。
一览本书,大明帝国开国后波诡云谲、血雨腥风的历史画面,将以鲜活的形象展现在您的面前。
作者简介
周建行
湖南益阳人,1935年出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曾被错划右派,在工厂劳动二十余年。先后发表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剧本等各类体裁文字作品约三百万字。曾担任文学期刊的编辑、主编等职务。现为长沙市文联退休干部。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大明帝国》为其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第十二章 明代「红楼」
34.淫歌艳舞,拉官员下水的逍遥宫 010
35.燕王率兵抄检淫窟 028
第十三章 请君入瓮
36.惶恐与密谋 042
37.醇酒女人的下场 055
38.贪财好色落陷井 071
第十四章 奸党伏诛
39.收买亡命,下海招倭 088
40.狗急跳墙,元宵子夜举事 101
41.叛乱失败,三犯被处极刑 114
第十五章 惶悚不安的元勋们
42.李文忠请辞大都督 130
43.面对亡父吐心曲 143
第十六章 太子的忧虑
44.燕王朱棣就藩北平 158
45.宋濂被连坐安置茂州 171
第十七章 跋扈将军与倔强县令
46.倔强县吏惩治豪强遭辱 186
47.朱亮祖父子死于鞭下 200
第十八章 战争和孔孟之道
48.明军远征云南,梁王自缢 214
49.「孟轲若活到现在,非严惩不可」。 226
这本书,如同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尝时或许有些许涩意,但回味起来却愈发醇厚。它所展现的大明帝国,并非是历史教科书上那种冰冷的史实堆砌,而是充满着人性的温度与温度下的挣扎。作者对于“元勋”们的刻画,称得上是入木三分。我看到了他们在大时代浪潮中的渺小,也看到了他们在面对权力与命运时的无力。那些曾经为帝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士,在权力场上的微妙变化,他们内心的不安与彷徨,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书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们在政治漩涡中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挣扎,以及这些选择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我常常在想,那些在历史书上被简单概括的人物,在真实的生命轨迹中,究竟经历了怎样错综复杂的心路历程?这本书,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那些被历史尘埃所掩盖的真实细节,感受到那个时代独有的压抑与悲壮。
评分刚读完《大明帝国风云录之3:不安的元勋》,最大的感受就是“沉重”二字。它不是那种能让你轻松一笑的书,但绝对是一本能让你掩卷长思的作品。作者的笔力相当老道,对于那个风云变幻的大明王朝,尤其是那些身居要职、功勋卓著的元勋们,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这些“元勋”们的心理描绘,尤其是在权力斗争和政治漩涡中的那种“不安”。他们曾经是开国的功臣,是帝国的支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皇权的更迭,他们自身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变得微妙起来。书中对这种微妙变化的刻画,非常到位。有时候,你甚至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是继续坚守初心,还是随波逐流?是选择明哲保身,还是挺身而出?这种深层次的人物刻画,让我对历史上的许多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它让我明白,即便是身居高位,也并非都是铁板一块,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忧虑,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代价。
评分我最近读完的这本《大明帝国风云录之3:不安的元勋》,给我带来了相当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历史小说那样,上来就堆砌大量的权谋斗争或者武打场面,而是更加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通过对那些关键历史人物,也就是所谓的“元勋”们,在特定时期下的心路历程的深入剖析,作者成功地展现了他们作为个体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内心冲突。我特别喜欢作者处理历史事件的方式,不是简单地陈述一个事实,而是通过不同元勋的视角去展现同一件事,从而呈现出事件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有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做出某些看似“不明智”的决定,背后却有着令人动容的苦衷和无奈。这种“接地气”的历史描写,让我对那些遥远的历史人物产生了更深的共情。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一个故事,更像是在和那些活在历史中的人对话,理解他们的选择,感受他们的痛苦与坚持。这种阅读体验,对于我这种对历史感兴趣但又不想被过于枯燥的史实所困扰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评分这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不是那种快餐式的情节推进,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历史厚重感和人物的复杂性,却让我欲罢不能。作者在描绘“不安的元勋”这一主题时,并没有简单地将他们塑造成脸谱化的忠臣或奸臣,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们各自的立场、动机以及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你可以看到,那些在朝堂上叱咤风云的权臣,在面对皇权更迭、派系倾轧时,内心的纠结与彷徨。他们既有对国家社稷的责任感,也难免会夹杂着个人的荣辱得失。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处理,并非是简单的复述,而是通过人物的视角,展现了事件背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博弈。那种身不由己,在历史大势面前的渺小与无奈,以及在绝境中试图寻求突破的智慧与勇气,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穿越,你仿佛能听到那些金戈铁马的号角声,感受到宫廷深处的暗流涌动,体会到那些身居高位却心怀不安的元勋们的悲喜。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以及历史的残酷与魅力。
评分这本书,实在让我思考良多。它探讨的“不安的元勋”这个主题,直击了权力结构中最脆弱也最关键的一环。当一个帝国的基石,那些曾经叱咤风云、开疆拓土的功勋之臣,开始心生动摇,他们的“不安”将如何影响整个王朝的走向?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是将笔触深入到这些元勋们的生活、情感、甚至私下里的言谈之中。我看到了他们在朝堂上与君王周旋时的机智与老辣,也看到了他们在面对政治风暴时的惊惶与失措。那种身居高位却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无力感,以及在忠君报国与个人安危之间摇摆不定的纠结,被描绘得入木三分。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历史并非是那些伟人的直线前进,而是充满了无数个体的选择与挣扎,而这些个体的选择,又共同汇聚成了历史的洪流。我常常在想,如果换作是我,在那个时代,面对那样的困境,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种代入感,是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