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我們的青春小鳥緻敬。」
屬於我們這個世代的故事,通嚮記憶的列車即將開啓。
我想,每一個青春,都有一段連老媽都不知道的祕辛,
那些生命中的動盪與變化,僅限年輕的、可以任意揮霍的青春。
對我來說,80年代的颱灣正是那樣的豐富而且充滿活力,
希望藉由這樣的書寫,可以讓人牢牢的記住這個迷人的年代。──小莊
那時,四處都有反攻大陸的海報與標誌、看電影前要起立唱國歌,
那時,升學壓力像烏雲籠罩莘莘學子、大夥常用木棍與報紙手套打棒球,
直到一九八七年,解除戒嚴,社會也開始大蛻變──
街頭一波波抗議人潮、立委跳上議事桌打架,
盜版錄影帶和在MTV的包廂裏朝聖經典、泡啤酒屋喝到掛……
誰不迷戀李小龍?熱血沸騰地擺弄雙截棍喊「嘩喳」!
大清早看黑白電視轉播的棒球賽,振臂高呼:中華隊轟不讓!
五分頭的發禁,耳上一公分的限製,一群慘淡少年涼颼颼的腦袋瓜……
「願與有緣人相會?」穿上約定的T恤,忐忑等著筆友現身……
帥!窄腳七分褲配誌村白布鞋,鑽進地下舞廳尬霹靂舞。
小莊以他獨有的筆觸與視角,捕捉過往種種溫熱的迴憶,
也許有些羞澀,有些遺憾,但更多的是對成長的感動與釋然,
僅以這十二篇生命故事,嚮我們的青春緻敬。
作者簡介
小莊 Sean Chuang
本名莊永新,1968年生,颱灣颱北復興商工美術工藝科畢業。
曾任職動畫師與專業插畫等美術工作,二十年資深廣告導演,作品超過四百部,
廣告作品曾獲亞太廣告奬與時報廣告金像奬。
1997年《廣告人手記》創下十八刷紀錄,為颱灣第一部圖像小說作品
2009年《窗The Window》榮獲新聞局劇情漫畫奬
2011年《窗》以紙本與APP電子書同步發行
2012年《窗》售齣西班牙版權,正式在西班牙上市
2013年《80年代事件簿Ⅰ》齣版
粉絲專頁:廣告人手記
www.facebook.com/pages/廣告人手記/156118201079054
推薦序:迴憶緊緊抱著我 ◎柯一正
推薦序:充滿人文素養的電影感 ◎陳玉勛
推薦序:黃威融的80年代迴憶 ◎黃威融
自序:屬於我們這個世代的故事
01 我和我的80年代 Me and My ‘80s in Taiwan
02 棒球熱 Baseball Fever
03 二水的鋼琴課 Piano Lessons in Two-River
04 超閤金機器人 Super Alloy Robot
05 李小龍 Bruce Lee
06 升學壓力 Study Pressure
07 猴子 Mr. Monkey
08 筆友 The Pen Pal
09 發禁 Hair Rules
10 霹靂舞 Break Dancing
11 偉士牌事件 The Vespa Affair
12 租房子 Renting Apartments
1980年代大事紀
拿到《80年代事件簿 1》後,心情真是跌宕起伏,好比坐過山車! 我一直對80年代的某些特定方麵有著強烈的探究欲,比如當時的社會氛圍,人們的精神麵貌,以及一些如今看來極具象徵意義的社會現象。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那個時代,讓我“身臨其境”地去感受。 我想象著,也許裏麵會描繪齣當時的城市風貌,是怎樣的街道,怎樣的建築? 人們在公園裏散步,在小攤販前駐足,那種生活氣息是怎樣的? 還有,那個時代的人們是如何看待未來的? 他們對改革開放的熱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我想那一定是一種非常純粹、充滿力量的情感。 我也期待書中能有一些關於當時文藝作品的介紹,比如那些廣為流傳的歌麯、電影,它們是如何反映時代精神的? 甚至,那些曾經激勵過無數人的口號和標語,它們又承載瞭怎樣的時代印記? 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扇通往過去的大門。
评分《80年代事件簿 1》這個名字,真的太有吸引力瞭! 作為一個對曆史細節充滿好奇心的人,我一直覺得80年代是一個充滿戲劇性和轉摺的時代。 我特彆想瞭解,在那個快速發展的時期,社會思潮是如何湧動的? 那些曾經被壓抑的想法和觀念,是如何在政策的鬆動下逐漸釋放齣來的? 我希望書中能有對當時社會上湧現齣的各種新事物、新觀念的深入剖析,比如,在經濟體製改革的大背景下,個體經濟、私營企業是如何悄然興起的? 那些曾經的“萬元戶”們,他們的故事是怎樣的? 我也對那個時代的青年文化很感興趣,當時的年輕人是如何思考、如何錶達自己的? 他們追逐怎樣的潮流? 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宏觀的視角,讓我看到80年代中國社會整體的進步和變革,同時也能捕捉到一些微觀的、鮮活的個體經曆,讓曆史變得有溫度,有血有肉。
评分讀到《80年代事件簿 1》的書名,我就知道這絕對是一本能滿足我求知欲的書。 80年代,對我來說,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時代。 我一直對那個時期發生的重大科技進步和文化革新充滿瞭好奇。 我想知道,在當時的物質條件下,人們是如何接觸到和學習到新的科學技術的? 那些最早的計算機、互聯網的雛形,是如何進入中國,又是如何影響瞭當時人們的視野的? 我也期待書中能有對當時文化領域的一些介紹,比如,那些影響瞭整整一代人的文學作品、藝術展覽,它們是如何與時代精神相結閤,又如何引發社會討論的? 我特彆想瞭解,在那個信息相對閉塞的年代,人們是如何獲取外部世界的資訊的? 廣播、電視、報紙,它們在那時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深入挖掘80年代曆史細節的絕佳機會,我期待它能帶給我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思考。
评分哇,拿到這本《80年代事件簿 1》,簡直像打開瞭一個塵封已久的時間膠囊! 封麵設計就很有年代感,那種略帶復古的字體和排版,瞬間把我拉迴瞭那個充滿瞭鮮活色彩和獨特韻味的時代。 我對80年代一直懷有特彆的好奇心,因為它承載瞭我父母年輕時的記憶,也塑造瞭我們今天生活的基石。 讀這本書,我期待的不僅僅是簡單的事件羅列,更希望能夠窺探到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以及那些在我們現在看來可能微不足道,但在當時卻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改變。 比如,我一直很好奇80年代初期的流行文化是如何萌芽的,當時的音樂、電影、時尚是如何影響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 還有,科技在那時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電視機、錄音機、甚至最早的電腦,它們是如何一點點改變人們獲取信息和娛樂方式的? 我相信這本書一定能給我帶來很多驚喜,讓我對那個時代有更深入、更立體的理解。 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去感受那個充滿活力與變革的年代。
评分這本《80年代事件簿 1》的齣現,讓我感覺像是撿到瞭一個失落的寶藏。 80年代,對我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匯。 熟悉,是因為它經常齣現在父輩的口中,他們的故事裏;陌生,則是因為我並沒有親身經曆那個時代。 我一直對那個年代的社會變遷充滿瞭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塑造瞭我們現在社會麵貌的重大事件。 我想知道,在那個經濟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社會經曆瞭怎樣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碰撞? 那些曾經深刻影響一代人的政治事件、經濟政策,在當時是如何被民眾解讀和接受的? 我特彆想瞭解,那些在曆史長河中留下印記的標誌性事件,是如何一步步推動社會發展的,它們的背後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和細節。 這本書的標題“事件簿”,讓我聯想到瞭一本詳實的記錄,我希望它能像一本百科全書一樣,為我揭開80年代的麵紗,讓我能更清晰地看到那個時代的脈絡和走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