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根棒針跟一捲毛綫,以高針、低針兩種針法進行變化,
一針一綫編織齣溫柔蓬鬆的織物。
基本的編織法、加針減針的技巧、如何打齣美麗的織片……
從基礎的起針,到進階針法,本書全麵收錄,棒針編織各種技巧。
棒針編織的基本概念非常單純,然而隻要運用減針跟加針的變化,
甚至可以製作齣如蕾絲般細膩的織片。
初學者可循序漸進的學習
有基礎的人,可以再一次確認自己的觀念
獻給手作族最貼心的針法筆記!
【為什麼你會需要這本棒針編織書?】
所有針法皆附彩色圖解:以顔色區分作法,即使是初學者也可以一目瞭然。
收錄完整的基礎針法以及變化針法:讀者在製作時可以一邊編織,一邊參考本書來確認針法正確與否,非常方便!
講解各種常用的花樣編織,包括繩編、玉編,更換配色綫的方法:熟練這些技巧後,就可以更進一步來,挑戰以繩編進行變化的傳統Aran毛衣,或是有著美麗北歐圖紋元素的Nordic毛衣。
基本的編織法
起針6
手指掛綫的製作方法6
(綫的掛法和棒針的拿法) 7
使用鈎針的製作方法8
彆綫的情形(以後拆下) 9
(彆綫起針的挑起法) 9
使用棒針的製作方法10
輪編的起針方法10
圓編的起針方法11
基本的編織法和針法12
下針=低針12
上針=高針13
以下針和上針完成的基本織片14
平麵編14
起伏編16
1針羅紋編16
2針羅紋編18
針法記號(JIS記號)及其編織法19
掛針、扭針、滑針19
右上2針併為1針、上針的右上2針併為1針20
左上2針併為1針、上針的左上2針併為1針21
右上3針併為1針、左上3針併為1針、中上3針併為1針22
右加針、上針的右加針23
左加針、上針的左加針24
減針和加針
減針26
1針的減針26
2針以上的減針32
加針34
1針的加針34
2針以上的加針36
匯整
收針法50
伏針固定50
引拔固定51
捲針固定52
一口氣拉緊縮口的收針法52
羅紋編固定53
挑針法55
從針目的挑針、從段的挑針55
併縫法56
引拔併縫、覆蓋引拔併縫56
平麵編併縫57
正反起伏併縫58
綴縫法59
挑針綴縫59
ㄈ字綴縫、引拔綴縫、迴針綴縫、半迴針綴縫62
(隻要瞭解就能夠讓針織變得更有趣的應變處理!)63
邊編織邊開鈕釦洞64
縫上鈕釦65
常用的花樣編織
繩編花樣39
蕾絲編織花樣43
玉針花樣44
上提編織花樣46
編入花樣47
開始編織之前
關於用具66
棒針、鈎針66
編織綫67
關於標準針數67
圓頭綴縫針68
綫端的處理68
端綫連結法69
方便的用具69
一直對編織充滿好奇,但總覺得門檻很高,尤其是那些復雜的花樣和技巧,讓人望而卻步。這次偶然看到《基礎棒針教室:第一堂課筆記本》,書名就透著一股親切和“我能行”的鼓勵,仿佛真的有一位耐心的老師在旁邊一步步教你。雖然還沒有正式翻開,但光是想象它的內容,我就已經躍躍欲試瞭。我尤其期待它能從最最基礎的地方講起,比如如何握針、如何起針,甚至是什麼樣的綫適閤新手,什麼樣的棒針手感更好。我希望它能解答我心中關於“如何纔能不讓織齣來的東西變形成‘姨媽巾’”的終極疑問。而且,筆記本的形式也太貼心瞭吧!這意味著我可以隨時記錄自己的疑問、心得,甚至是在練習過程中遇到的每一個小小的“坑”,方便日後迴顧,也更容易形成自己的學習習慣。我期待它能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配上清晰到位的圖示,甚至是一些小視頻的二維碼(如果真的有就太棒瞭!),讓我這個零基礎的小白也能快速入門,編織齣屬於自己的第一個作品,哪怕隻是一個簡單的圍巾或者杯墊,那種成就感一定無與倫比。我甚至已經開始構思我的第一件作品瞭,也許是一條暖暖的圍巾,在寒冷的鼕天給自己或傢人帶來一份溫暖。
评分我一直覺得棒針編織是一門充滿藝術感的手工藝,它能夠將簡單的毛綫變成各種各樣精美的作品,無論是華麗的披肩,還是可愛的玩偶,都充滿瞭創作者的心意。然而, myself has always been intimidated by the sheer complexity of the techniques involved. I've tried watching videos, but the rapid pace and the lack of detailed explanations often leave me confused. This is why I'm particularly drawn to the idea of a “notebook” style guide. I envision《基礎棒針教室:第一堂課筆記本》as something that would allow me to slow down, absorb the information at my own pace, and perhaps even jot down my own thoughts and observations as I go. I’m hoping it will delve into the finer points of stitch definition and how different yarn fibers and needle materials influence the final fabric. Perhaps it will even offer insights into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certain stitches or techniques, adding a layer of depth to the craft. I’m also curious about how to achieve a professional-looking finish on edges and seams, something I’ve always struggled with. The prospect of mastering these subtle yet crucial details, transforming my work from amateur to something more polished, is incredibly exciting. I want to learn not just *how* to knit, but *why* certain techniques yield specific results, allowing me to truly understand the craft.
评分我是一名剛剛踏入職場的年輕人,生活節奏很快,但內心卻渴望一些能讓自己慢下來的愛好。在眾多的手工中,棒針編織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瞭我,它既能帶來溫暖,又能展現創意。但正如很多剛接觸的新手一樣,我總是被各種各樣的術語和圖示嚇退,總覺得學習過程會很漫長且睏難。《基礎棒針教室:第一堂課筆記本》這個書名,對我來說簡直就是“救星”一般的存在。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它的名字一樣,提供一個非常“基礎”且“入門”的學習路徑。我希望它能夠詳細地介紹各種最基礎的棒針編織工具,並且解釋它們各自的特點和用途,比如不同材質的棒針對編織手感的影響,以及不同粗細的綫材適閤怎樣的鈎針。我最最期待的是,它能夠用最簡單、最直觀的方式,講解如何準確地辨認和進行最基本的針法,比如下針、上針,以及如何將它們組閤起來形成最基礎的織物,並且能夠提供一些非常小型的、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的練習項目,讓我能夠快速獲得成就感,從而激發我繼續學習的動力。我希望通過這本書,我能夠真正意義上“拿起”棒針,並且不至於在第一步就卡住。
评分說實話,我接觸棒針編織已經有些年頭瞭,也斷斷續續地跟著一些網上的教程學過,但總感覺自己像是“無頭蒼蠅”,學到的都是零散的技巧,對於整體的編織邏輯和原理始終一知半解。很多時候,看著復雜的圖解就頭大,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最終隻能放棄。我希望《基礎棒針教室:第一堂課筆記本》能夠提供一個係統性的學習框架,讓我能夠從根本上理解棒針編織的“語言”。我迫切地想知道,如何纔能真正掌握“讀懂圖解”這項技能,而不是僅僅依賴視頻教程的“跟做”。我期待它能解釋清楚不同針法的原理,比如下針和上針是如何組閤形成各種紋樣的,以及如何在編織過程中進行加針、減針、收針等關鍵操作,並且這些操作背後有什麼樣的邏輯。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建立起紮實的理論基礎,讓我能夠舉一反三,不再局限於死記硬背的教程,而是能夠真正理解編織的“靈魂”,從而更有信心地去挑戰更復雜的作品。如果它能提供一些關於綫材選擇、工具搭配的進階建議,那就更完美瞭,因為我總是在為挑選閤適的綫而糾結。
评分我是一名喜歡DIY的寶媽,傢裏有很多閑置的毛綫,一直想把它們變成有用的東西,比如給孩子織件小毛衣,或者給傢裏添置一些溫馨的小裝飾。但每次拿起棒針,都感覺無從下手,即使看瞭很多教程,也總是織不好,不是太緊就是太鬆,有時候還會齣現莫名其妙的洞。這次看到《基礎棒針教室:第一堂課筆記本》,我最大的期望就是它能真正做到“手把手教學”,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我這個“手殘黨”也能學會。我希望它能重點講解新手最容易齣錯的地方,比如如何保持綫張力的穩定,如何在換綫時做到無痕連接,以及如何避免織齣來的作品齣現“梯形”或者“扭麯”的情況。我希望它的練習部分設計得循序漸進,讓我能夠通過一些簡單的小練習,逐漸建立起信心,而不是一開始就麵臨高難度的挑戰。如果書裏能提供一些適閤小寶寶的入門款式的圖解,並且解釋得非常詳細,那對我來說絕對是雪中送炭。我夢想著能用自己的雙手,為孩子織齣充滿愛意的衣物,那份滿足感是任何購買來的成品都無法比擬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