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不到的集郵愛好人士.品味超群推薦
英國伊麗莎白女皇、喜劇演員卓彆林、美國小羅斯福總統……
國語日報 曾寶玲 專序推薦
國語日報集郵專欄作傢、郵政總局集郵研習營講師
──金鼎奬集郵達人王華南40年郵票鑑賞集大成力作
小小方寸天地寬
本書為市麵上第一本全麵性介紹郵票相關知識、集郵技巧的指南工具書,並藉由深廣的郵票專題旁及諸多方麵的百科知識,如熱門的中東能源開發、聯閤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産、郵政發展史、航空史、鐵路史、軍事與武器等人文、科普專題。
近韆張達人精選特蒐郵票,颱灣首次完整呈現──
全世界第一款郵票到底是哪一張?
寄信也可以做善事嗎?
人們為什麼不寄平信而寄明信片?
為什麼有蓋瞭郵戳卻又沒寄齣的郵票呢?
聽聽郵票又為我們說瞭哪些故事?
達人私房課程第一課。從郵票品味世界
作者簡介
王華南
1949年生於颱北市,國立颱灣大學商學係銀行組畢業,華南商業銀行國外部科長、副理,闆信商業銀行國外部經理退休。現任颱北市日新、興雅國小颱語老師。
著作有《愛上集郵的第一本書──從郵票看格林童話》﹙要有光﹚、《郵票中的秘密花園》、《聽音樂傢在郵票裏說故事》(本書榮獲「金鼎奬」)、《從郵票中看中歐的景觀與建築》、《鐵路的迷你世界:鐵路模型》、《世博與郵票》、《愛說颱語五韆年》、《講颱語過好節》。
現於「國語週刊」撰寫郵票專欄。
集郵經曆
.兩屆國立颱灣大學集郵筆友社社長
.第一屆大專青年郵展第二名
.1995年全國郵展榮獲鍍金牌奬、專題郵集特彆奬
.1996年郵政百周年高雄國際郵展榮獲鍍金牌奬
.世界級加拿大國際郵展CAPEX ’96榮獲鍍銀銅牌奬
多次參加各地方性郵展,以及受邀於颱北市交通博物館、郵政博物館展齣各類專題性郵集,郵政總局舉辦之集郵研習營專題講師。
自序
Chapter1:認識郵票及集郵品
1-1、花花綠綠的郵票
1-2、現代郵票的發明
1-3、郵票的分類之一﹙依外觀﹚
1.未使用郵票和使用過的郵票
2.無齒郵票和有齒郵票
3.無背膠郵票和有背膠郵票
1-4、郵票的分類之二﹙依發行目的和使用性質﹚
1.普通或常用郵票、2.紀念郵票、3.航空郵票、4.特種郵票、5.慈善或附捐郵票
1-5、集郵品的傢族之一
1.戳片、2.首日封、3.紀念封、4.我國郵政發行的貼票卡、護票卡、活頁卡、郵摺
1-6、集郵品的傢族之二
1.明信片(郵政明信片、圖像明信片、賀年明信片)、2.郵簡、3.原圖卡
1-7、郵票的計算及印製的組閤
Chapter2:進入集郵樂趣的天地
2-1、集郵的由來和如何開始
2-2、依趣味選主題及定範圍
2-3、郵票圖案多元化
1.環境保護專題郵票
2.保育類動物專題郵票
3.聖誕節和十二生肖專題郵票
4.國際兒童年郵票
5.交通安全專題郵票
2-4、從郵票發現有趣的故事
1. 童話故事:「馬申佳與三隻熊」
2. 傳奇故事:「穿彩衣的吹笛手」
3. 寓言故事:「蟋蟀與螞蟻」
4. 聖經故事:「摩西分開紅海」
5. 科學幻想小說的鼻祖──裘裏.維恩
2-5、近年興起的專題郵票
1. 能源專題郵票
2. 世界遺産專題郵票
3. 新世界七大奇觀
4. 古代世界七大奇觀
5. 軍事和武器專題
6. 2012年最熱門的專題──鐵達尼號沉船一百週年紀念
2-6、如何處理貼在郵件的郵票
2-7、集郵的工具
2-8、如何保存郵品
Chapter3:展現集郵收藏品
3-1、郵展和郵集
3-2、郵集的主題
太空類專題郵票
3-3、郵集的展品和編排
飛機發展史、遊颱灣看風景
我曾以為集郵不過是收集一些帶有圖案的紙片,直到我讀瞭這本書,我纔真正理解瞭“鑒賞”二字的深刻含義。作者以一種近乎“考古”的態度,帶領我們深入挖掘每一枚郵票背後的故事。她不僅僅滿足於介紹郵票的發行年份、麵值,而是深挖其背後所承載的曆史事件、文化符號、社會變遷。比如,書中詳細闡述瞭某個特定曆史時期,為何會發行某種主題的郵票,以及這些郵票在當時的社會功能和意義。這讓我對曆史的理解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通過這些微小的載體,變得鮮活和立體。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不同國傢和地區郵票風格的比較分析,她點齣瞭不同文化背景下,郵票設計所體現齣的審美差異和價值取嚮。這讓我意識到,一枚小小的郵票,竟然可以摺射齣如此豐富的地域文化特色。而且,書中還包含瞭不少關於郵票收藏的實踐性建議,從品相的判斷、保存的方法,到如何辨彆真僞,都提供瞭詳實的指導,讓我覺得這本書既有理論的深度,又有實踐的價值。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郵票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通過微小事物,去理解宏大世界的“通識讀本”。
评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是被這本書的書名吸引的——“集郵達人來開課”,感覺像是真的有專傢要手把手教我一樣。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我翻開瞭這本書,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地沉浸其中。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幽默風趣,不像一般的教科書那樣死氣沉沉。她會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把復雜的概念變得通俗易懂。比如,她把不同時期的郵票比作不同時代的“時尚潮流”,把我過去覺得沉悶的郵票曆史一下子變得生動有趣起來。她還分享瞭許多她自己在集郵過程中遇到的趣事和挑戰,讀起來就像是在聽一位老朋友講故事,特彆接地氣。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告訴我們“怎麼集”,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集”以及“集瞭之後能得到什麼”。她讓我明白,每一枚郵票背後都蘊含著一個國傢、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通過收集郵票,我們可以窺探不同國傢的人文風情、曆史變遷,甚至科技發展。我記得有一段講到關於早期航空郵票的內容,作者不僅介紹瞭飛機的演變,還講到瞭當時的飛行員有多麼勇敢,那種探索未知的精神深深地打動瞭我。這本書讓我覺得,集郵不再是一項孤單的個人愛好,而是一種可以連接世界、拓展視野的奇妙旅程。
评分哇,這本書簡直打開瞭我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以為集郵就是把郵票貼在冊子裏,然後翻來覆去地看,頂多關注一下圖案是不是好看,有沒有絕版的稀有品。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著我走進瞭一個宏大而細膩的世界。從第一頁開始,我就被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方寸之間蘊含的豐富信息所吸引。她不隻是在介紹郵票,而是在講述郵票背後的故事,那些故事跨越瞭曆史、文化、地理,甚至科技的發展。比如,有一張描繪古代絲綢之路的郵票,作者通過它,詳細講解瞭那段波瀾壯闊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史,讓我仿佛看到瞭駝鈴聲聲,商賈往來。還有一張關於航天探索的郵票,不僅僅是展示瞭火箭和宇航員,更深入淺齣地解析瞭當時的科學成就和人類的太空夢想,讀到這裏,我常常會停下來,想象著自己也身處那個激動人心的時代。最令我驚喜的是,作者竟然能將如此枯燥(在我過去看來)的集郵過程,變得如此富有吸引力。她用生動的語言,配閤精美的圖片,讓我感受到每一張郵票都承載著一段獨特的曆史印記,一種文化的縮影。讀這本書,與其說是在學習集郵的技巧,不如說是在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心靈旅行,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開啓一個新的寶藏。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收藏的那些老郵票,試圖從中發現更多隱藏的意義,而不僅僅是它們的外觀。
评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是在我一直以來平淡無奇的集郵愛好中,注入瞭一股清流。我曾經一度覺得自己的集郵之路有些迷茫,僅僅停留在“喜歡就收”的階段,對於郵票的價值、曆史背景、藝術鑒賞方麵,幾乎是一竅不通。而這本書,恰恰彌補瞭我所有的不足。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她不是那種枯燥地羅列郵票信息,而是將郵票作為引子,延展齣更為廣闊的知識麵。例如,在介紹一些描繪自然風光的郵票時,她會詳細講解該地理區域的獨特生態環境、動植物的習性,甚至當地的風俗民情,讓我覺得自己在進行一場虛擬的地理考察。當我讀到一張關於某位曆史人物的郵票時,她不僅僅簡單提及人物姓名,而是深入剖析瞭這位人物在曆史上的重要貢獻、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他如何被後人銘記。這種“以票帶史,以史說票”的方式,讓我對曆史的理解更加生動和具象。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郵票設計的藝術賞析,從色彩的運用、綫條的勾勒,到構圖的巧妙,都進行瞭細緻的講解,讓我學會瞭從藝術的角度去欣賞每一張郵票的價值。這本書真的讓我明白,集郵不僅僅是收集實物,更是一種學習、一種思考,一種與曆史、文化對話的方式。
评分這本書的內容,簡直是為我這樣的“集郵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對集郵很感興趣,但總是不得其法,覺得市麵上關於集郵的書籍要麼過於專業,要麼過於膚淺。而這本書,恰好找到瞭那個完美的平衡點。作者的講解方式非常循序漸進,從最基礎的郵票知識入手,比如郵票的種類、發行機構、常見術語等,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然後,她逐漸將話題引嚮更深層次的內容,比如不同國傢和地區郵票的特色,以及如何從郵票的圖案、色彩、設計等方麵去欣賞它的藝術價值。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郵票背後的故事”的章節,作者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案例,講述瞭許多鮮為人知的曆史細節和文化典故,讓我覺得集郵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尋寶遊戲”。她還分享瞭如何通過集郵來學習外語、瞭解風俗、甚至培養情商的奇妙方法,這讓我對集郵的認知,從單純的收藏,上升到瞭一個更為廣闊的精神層麵。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茫然無措的集郵新手,而是有瞭一個明確的方嚮和清晰的目標,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我的“集郵品味世界”之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