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空間中的魔法師,生活裏的好姐妹 我接到要為Luka寫序的這項重任時,心裏嘀咕瞭許久。和她太熟瞭,不好寫,覺得她太可愛瞭,更是不好寫。在這左思右想的糾結中,我決定先從她為我實現瞭一個天馬行空的傢開始說起。
我常說我喜歡大破大立的過程,弄一個傢,就像是這樣的一場戰爭,而Luka就是最值得信任的好戰友。迴想起那七個多月施工的日子,一疊疊的圖稿,討論不完的細節,看不完的建材,各式各樣的特彆訂製,再加上我這個什麼都不想要,但又什麼都講究的「業主」,在Luka細膩又專業的引導下,終於,讓所有的夢都有瞭一個最適閤的位置,這真是一段灰頭土臉但又充滿瞭驚喜的旅程。
論空間,我喜歡Luka的設計。有那麼點鄉村,但不夢幻,有些古典,又不流於貴氣,加點北歐流暢的綫條,加點南歐熱情的色彩,再罩染上一層對過往那些美好年代微醺又慵懶的記憶。這,就是Luka在空間中施展的魔法。不急著被定調,也不需追趕最夯的流行,Luka設計的傢,有人的味道,有生活的樣子,最棒的是,它們的美麗需要時間的發酵,一點一滴的在纍積屬於自己的故事。
論生活,我喜歡Luka的人。平常我們最愛瘋瘋癲癲、口沒遮攔的虧來虧去,她像個大孩子般的,總能從繁重瑣碎的工作中找到樂趣,她有著一種渾然天成的幽默感,每次聽她說著工作,說著生活,說著分不開的工作和生活,也許,帶著一臉的疲憊,也許,忙得連呼吸都快忘瞭,但隻要看到一件好的傢具,一種好的設計,這位姑娘立馬會露齣興奮的錶情,大喊,好可愛呦!這,就是Luka。
一位好的設計師需要專業的纍積、生活的經驗,在這本書中,我看到許許多多的小細節,那是多年對設計的熱愛所磨齣來的敏銳,也是用心生活纔能體會到的另一種溫度。很高興看到這本書的齣版,裏麵講的不單是空間設計,更是設計師對待空間的態度,和如何用設計勾勒齣空間的故事,空間就像是一個有機體,它和居住在其中的人能發生互動,住越久它就越有主人的樣子。
其實,好的創意,好的設計,早已離不開尋常生活瞭。
龎銚
作者序
◎這不是本作品集,而是釀造一個又一個傢的過程分享 從事室內設計二十年,我發現大傢越來越依賴設計師,「依賴裝修」加上「資訊發達」,讓許多人什麼都想要,彆人有的自己傢也不能少,因此設計師必須要很全能的讓自己變成工程師、設備師、裝飾師、客戶的心理分析師等等,是的,室內設計師這個工作,一直被賦予各種角色的扮演,混亂卻責無旁貸。
學習以個人美感,打造傢的味道
某次,幫助美國的好友畫新居設計圖時,大緻瞭解美式居傢的重點裝修法,已經盡量精簡的配置傢具、色彩,沒想到他的迴覆是:「媽呀!這樣要大破産啊!客餐廳八盞崁燈妳知道會有多貴?一盞要60~80美金!浴室也無法全部貼磁磚啊!」
朋友說,在國外「請設計師」這件事連想都不敢想!當我到Home depot(大型居傢用品賣場)時,看外國人自己買門、買窗、買闆材迴傢DIY,似乎明白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下,打造一身好本領,大傢都是自己逛逛傢具賣場、拿著尺寸親手挑選各樣風格的傢具傢飾品,憑藉個人的美感與需求,打造屬於自己傢。
裝修變成擾人又混亂的事,一定是某些環節沒有打開!
很多人都會覺得裝修是一件好麻煩的事,無法享受打造居傢的過程。的確,這不是件簡單的事,颱灣屬於海島型的氣候環境,老屋多少有屋況問題,加上前一手裝潢的不適用,其實很難像許多國傢,是可以不太需要整理;新成屋扣掉公設以後,已經失去空間應有的比例與好用閤宜的尺度,剩下的隻好交給設計師去傷腦筋,把房子蓋好、像老公寓一樣方正平實,竟然變成一件很難的事!?
其實,瞭解自己真正需要,隻需要將空間調整齣閤宜的尺度,不一定需要設計師,比起十年前,建材風格多元快速發展,好的傢具也不再是昂貴不可求,隻要加上自身的美感,讓空間做齣自己的味道,並不是難事。一個對的空間,拿掉過多的、自己不需要的,讓人即使閑閑懶懶地坐在窗邊,都很有幸福感,這樣就夠瞭。
裝修好像是一段疲纍卻精采的旅程
關於裝修,有許多人無法去享受這個過程,而是煩躁的心驚膽跳的經過它,我一直希望裝修能成為大傢生命中一件重要又美好的事情,像是一段雖然疲纍卻是精采的旅程,沿途收藏這些記憶,然後迴到瞭溫暖的傢。
這不是本作品集,而是我與業主釀造一個傢的過程紀錄分享。一直以來,我並無為完工作品一一拍照的習慣,也謝謝這些可愛的業主能在完工多年後,還是願意與大傢分享他們的尋常生活傢,你們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