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彷彿伸手可及,
熱切心係的青春夢想就在不遠處──
他們各自尋找自己的〈橄欖樹〉,
她雖沒去遠方,心情卻早已飛遠……
聯閤報小說奬長篇小說奬《鹽田兒女》動人續作
校園的愛戀與民歌,繚繞迴盪不已
知名小說傢蔡素芬震撼颱灣文壇的經典之作!
榮獲1999年第22屆中興文藝奬
蔡素芬: 16年來的校園生活變化極大,現在的校園網路和手機遍及,學生族群的溝通方式進入E生活型態。生活的型態當然會隨時代隨科技進展改變,但是,情感與夢想的追求古今相同,小說努力想觸動情感的那根弦,讓讀者心裏,有自己的歌,輕輕迴盪。
夢想的遠方、流浪、橄欖樹,藉一麯民歌意象,
同時承載小說人物對遠方或理想的盼望與深情……
1980年代中期,幾位校園學子緬懷民歌蓬勃發展的校園精神,而感嘆校園失去瞭時代理想,他們在校園裏汲取民歌精神遺緒,一首〈橄欖樹〉作為他們帶著漂浮情感追求理想的象徵。而漂浮之産生與上一輩對他們的影響産生瞭密不可分的關係。小說因而鋪陳瞭親情間微妙的聯係。
《橄欖樹》是知名小說傢蔡素芬繼長篇小說得奬力作《鹽田兒女》後的第二部作品,以《鹽田兒女》的祥浩為主軸,對比兩代女性麵對感情與命運處境的態度,延續《鹽田兒女》未竟的人生情懷,但它又超然獨立,
細訴瞭幾位年輕人情感與理想的偶閤、執著、迷亂與癡妄,開展齣小說主角麵臨不一樣的時代女性命運與青春學子築夢的另一種旅程。
得奬紀錄 1999年第22屆中興文藝奬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