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小院,我们想做的是…… 3年前,有整整10个月,我一毛钱收入都没有。
某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辞掉百万年薪的工作,离开多年打拚下来的江山,开始隐姓埋名在网路上写部落格。为什么这么白目?大家一定会猜是为了家庭,嗯,姥姥我还没那么贤慧;也不是为了人生意义,我从来不觉得人生有意义,纯粹就是讨厌当时媒体运作的方式与人事纠葛。
我只想毫无拘束地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人很奇怪,到中年时,会特别渴望一种尊严,叫「自由」。在小学,我们知道不自由毋宁死,但进入职场后,就知道太自由也是死,服从公司体制是我们换取养房养车养小孩的折衷之道。
这样的日子过了20年后,难免会想未来20年也要这样过吗?在家居界混了这么久,老在那写风花雪月,明明设计得烂,却因明天要见刊也无法不登。唉,我到底在干什么?但回头看看银行本子,每月的房贷小孩贷,再想想唿唤着我的「小沛」,把口水嚥下去,还是乖乖回去上班。毕竟离开体制的保护后,我看过太多死在沙滩上的前浪。
所以光是培养出走的勇气,大概花了一年的时间,那一年天天左脑和右脑吵架,要当海军还是海盗?幸好左脑与右脑都很喜欢看《航海王》(以前叫《海贼王》),某天看到鲁夫他们救出罗宾后,两脑一时兴奋过度,于是决定:好,离开体制!
但简单的四个字背后有个要命的问题:房贷怎么办?
我家并没有富爸爸富妈妈,生活可以简单过,但房子没办法,交不出来就会被拍卖。还好当时的月薪还可以,就每月改存两份房贷,预存好一年份(若你也想出走体制,这真的很重要,就是让自己在第一年没有经济压力。不然,很容易为了生活,会离初衷越来越远。)
雄心壮志地离开体制,第一个月还风光与业界喝拜别酒,第二个月,恐惧就找上门了。我相信大部分出走的人都会遇上这一段,这真的很可怕。左脑和右脑又开始吵架,面对看不到未来的未来,会一直质疑自己的正确性,会认为自己不行,会想找人包养,但很快地我也知道,没人要包养一位老太婆。
还好,我喜欢写字。当我在写文章时,恐惧就离我远一点,当我写到句号时,往往恐惧就不知到哪里去了。文字让我感到安心,虽然我的笔下老是在写xxx,但那些文字仍然很温柔地安抚着我。还有那时的网友,许多人都给了我最温暖的文字。在此,真的很感谢在那段日子里陪着我的每一位。
好了,姥姥前传大概就写到这。引子那么长,是要跟大家説,我又要踏上另一条路了。写书,的确让我的一些不成熟理念能传得更远,但我知,理念仍在姥姥的缥缈峰灵鹫宫中飘啊飘,若想落实,必需要走入生活,走入更真实的装潢流程。
「小院」就是我新踏上的路。
小院是一系列的装潢杂志书,也是家居网站,我们以媒体自许,但也没忘了是部落客出身。我将跟伙伴大米合作,共同打拚。除了延续装潢工法怎么做以外,建材选哪样、家具去哪买、格局怎么定等等等等,我们都将借由採访,提供更透明的资讯与更明确的方向。
首期主题是介绍全球设计案,谈风格。姥姥前两本书,《这样装潢不后悔》是写工法,《这样装潢省大钱》当然是写省钱,也探讨了装潢的意义。第三本我就想从风格下手。
「介绍风格的书,没有三座垃圾山,也有一座回收场那么多吧!」朋友阴阳师小姐非常犀利地道出设计风格书如卫生纸的命运,不过我有不同的看法。国外居家设计案介绍的文章虽多,不只家居媒体,连家具店都在分享。但能真正教大家「怎么做」的很少。每个人都在看热闹,网路上看完就关机睡觉。
这真的很可惜。
没事就在国外网站上哈啦打屁的大米,常跟我分享,瑞典房仲网的轻装修案子好好看,国外设计师用大理石薄片的方式,还真的跟我们这很不一样,丹麦VIPP总监家里没做天花板等等,许多观点都与我们不谋而合。再加上我们已打开国际视野,不必再被那些只会花钱买节目做置入性行销的烂案子洗脑,怎能入宝山而空手回呢?
于是,如何将大师设计「真的」搬回家,就是首期小院的主题。由与国外设计家具品牌熟识的大米主笔,姥姥、另一位伙伴大歪为辅,我们三人合作去剖析每张照片风格的工法、建材与家具。
能完成这本杂志书,又要来感谢之前所有买书的读者与一路上帮助我们的设计达人们,小院的创立资金全来自你们对我的信任,我自己也没想到,每一位读者「供养」我的几十元,能累积出第一笔资金,创立了网站与小院杂志书系列。
接下来要开始烧钱的日子,我不知能撑多久,但只要不倒,相信经由大家的努力,能涵纳的装潢资讯会更齐全。真诚希望有一天,改造自己的家就跟看感冒一样,找诊所医生就好,装潢也只要找位社区设计师或师傅就能安心,而不必老是徬徨失措。
我们期待着。
文/姥姥